1、关于五脏、养生的成语
热肠知古道 沁人心脾 感人肺腑 安心乐意
热心快肠 存心道养性 心平气和 心领神悟
沉心专静气 肝胆相照 心知肚明 卧薪尝胆
白水鉴心 清耳悦心 正身清心 心弛神往
神会属心融 心平气定 臣心如水 安心定志
2、日常生活中五脏应该怎样养
众所周知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对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的作用。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都可能会让五脏受损,因此,体质也就会开始变得虚弱,人也就开始生病,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五脏应该怎样养。
一、心属火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有道是“动以养形,静则养心”。但养形与养心两者是完全互惠的,唯有形体康健,心情方能舒畅;而心情一旦舒畅,则更有利于形体的健美。喜静则静,喜动则动。动中思静,静中思动。唯有动静结合,身心方能自如。倘若动静失于常态,或者体形劳累,则会伤及心血;而劳心一旦过度,则血脉不能通畅,随之形体也会感到疲乏。所以说,血脉的流通,要有“动”以养形,精神的安定要有“静”以养心。唯有动静有序,才能使心神、心血、心脉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二、肝属木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高兴或不高兴的事,以及被人赞扬或批评的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好听或不好听的话。被人宠着的时候,不要太兴奋,否则会忘乎所以;而被人贬低的时候,也不要太丧气,否则就没有了志气。尤其是切不可怒气冲冲,因为在人的“七情”之中,只有“怒”最伤人。所谓“怒气伤肝”,怒会耗散肝血,助发肝阳上亢。而肝阳一旦上亢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甚至诱发中风等恶疾。若能做到宠辱不惊,肝气则会舒条有序,神志随之也就会安宁无恙。
三、脾属土
饮食有节脾土安和《黄帝内经》上说:“饮食有节”是非常重要的长寿因素。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有节,饥饱适宜,五谷才能化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反之饮食无有节制,过饱则伤肺,过饥则伤气,过酸则伤筋,过咸则伤骨,过甜则伤血。特别是暴饮暴食,烟酒无度,则必然会伤及脾胃,而脾胃受伤,气血津液则大量减少,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胆及大小肠)的安康,节制饮食为第一要素。
四、肺属金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虚劳损,内撞鸣。”这是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对肺系疾病因素的总结,调息不当,外卫不固,风寒湿热经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就会诱发气管炎、哮喘病等疾患。要使肺金得清,首先要调和气息,气息调和好了,肺金则自然安宁。中医认为,肺为发声之腑,说话过多,会伤及肺气与肺阴,出现喑哑、咽痛、语怯等病患。所以说,保护肺腑,寡言少语与调息适度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五、肾属水
恬淡少欲肾水自足“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藏于肾。”肾主精气,主生殖及人的发育。人的性欲,不可过纵,亦不可闭欲,而应当是有情少欲。特别是人过中年,房事生活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减少。人的精气神中,精是物质基础,肾精充足了,方能有元气,而元气充沛了,才更有“神”。倘若整天沉醉于色情之中,肾精的过度外泄,必然会使脏腑功能衰竭,免疫能力下降,一旦物质基础的“精”枯竭了,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说“恬淡少欲”当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顺应四季调五脏
对现代人来说,健康是赢得一切的基石,如果失去了健康,拥有一切也是枉然,所以「养生风」正流行!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春季适合养肝,夏季应养心,秋老虎之时节应养脾,秋季应养肺,冬季应养肾,就是说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让健康永远跟随着你!
七、影响五脏健康的因素
古代医学中即认为,人体之所以会被疾病侵犯,不外乎有下列几项因素,例如七情的内伤—忿怒、喜悦、忧思、悲伤、恐惧、惊吓,饮食不节—如嗜食过酸、过苦、过甜、太辣、太咸的食物、食量不均衡以及不清洁的食物等,和外邪的侵犯—传染疾病、寒冷的天气、酷暑热气、闷湿的环境、干燥的气候、瘟疫等等。随着时空背景的转换,虽然现代的物质条件比古代更进步了,可是生活中影响健康的因素,不外乎是以上种种的延伸,检阅上班族的生活习惯,十之八九都会伤害五脏,莫不令人捏一把冷汗。
八、上班族五脏养生穴道与茶饮
除了要避免种种伤害五脏的生活习惯,上班族可以在午休时、下班后或睡前,任何零碎的时间,只需要5-10分钟,用原子笔顿(尾)端按压穴道,每个穴道一次按压5秒,约按个10次,5-10分钟后,再深呼吸喝口温开水,就能舒通五脏之气血;或是在家中煮好一锅药茶,用水壶携带一天份上班,在工作之余以药茶保健五脏,不但健康百分百,还能提振精神,增加工作效率!
3、五脏养生图,看看身体的重要部位应该怎么去养吧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如果不遵循五脏的“自然规律”,身体就很可能“疲劳驾驶”,引发一系列问题。下面就看看中医养生中五脏如何养生的吧。
肝
春季肝气最旺,主导着整个人体。这个季节出生的人,由于肝气疏达,性格也往往最平和、理性。如果这个时间不护好肝,或者其他季节让它“过劳”,就可能导致肝气克伐太过,导致肝气无力升发而郁滞,进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或情绪郁结等症。
春季肝气最旺,主导着整个人体。这个季节出生的人,由于肝气疏达
心
夏季心气最旺,是身体的主宰。《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因此,这个季节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交际广泛。当然,如果心火太过,则火热之邪容易导致皮肤疮疡等疾病;而过度使用,心气不支时则可能导致心气衰竭,带来心脏病等危险。
脾
长夏时节应于脾气,以农历六月左右为主导。脾一方面主持着水谷的运化,另一方面控制着人体的肌肉四肢。如果脾被过度使用,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而倦怠、乏力等症状,也多由脾气被湿热所困所致。
肺
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肺主呼吸之气,这个时候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大量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呵护。
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
肾
冬三月,人体处在肾的功能影响之下。肾在人体代表着生命之气,凡生殖、发育均由肾所主。如果此时不注意给五脏“减负”,让它们跟着自然界“冬眠”,就很容易使阳气郁闭不通,引起气血阻滞,导致手足发冷、四肢疼痛,甚至心脑血管病。
中医五色养生和五脏相对
绿色养肝
常见绿色食物,有绿豆、菠菜(最养肝的菜)、西兰花、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莴笋、白菜、荠菜(有清火降压作用)、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绿苋菜、萝卜、茵、青菜、苦瓜(最去心火,能分泌胰岛素)以及部分水果。
常见红色食物,有红豆、红薯、胡萝卜(最保护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红辣椒、红枣、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黄色益脾胃
常见黄色食物,有黄豆、牛蒡(最善清理脾胃火,可以加红白萝卜一起炖骨头汤喝)、脚板薯(最善治疗口腔溃疡的食物),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韭黄、南瓜(产生胰岛素,治疗消渴症)、苹蛋粟玉米等。
白色润肺
常见白色食品,有白豆、冬瓜、梨、白萝卜、银耳、藕、百合、茭白、米面、豆腐、花菜、竹笋、淮山、凉薯等。
黑色补肾
常见黑色食物。有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不是黑色,但是补}肾的食物)、紫菜、海带(也是润肺食物)等。
中医养生之道 正确认识“五脏六腑”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
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
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
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
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
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4、人身体的五脏分别在哪个季节养生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夏季养脾。
夏季气温高,火热之邪容易对心造成损伤,导致烦躁不安、免疫功能下降等,此时要多注重养心。
由于肺与外界相通,病邪外侵时首当其冲。尤其秋天气候干燥,易耗损阴津,进而导致干咳无痰、口鼻和皮肤干燥等症状。
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脸色发青、气色很差,就是肝在抗议。尤其在春季,阳气生发,春气通肝,此时更该注重休养生息,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即晚睡一会儿,早起一点,在公园庭院中散散步、踏踏青,都利于养肝。
肾与冬季相通应,若在冬季把肾养好,来年身体才会更强健。
脾与长夏之气相通,所以长夏养护脾胃正当时,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七分饱即可;避免着凉,不要满身大汗后吹风;脾喜燥恶湿,可以每天泡泡脚,促进气血运行,驱除湿气。
(4)五脏 养生扩展资料:
中医推荐五脏养生最佳食物
1、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养脾佳品,当黄豆的蛋白质和米饭一起,就是绝佳的蛋白质。
2、养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豆汤(把绿豆放水里煮,当水开了以后再煮7-8分钟,然后喝水,不是我们习惯的把绿豆煮烂,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晚上吃为好。
3、养肾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别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为好。
4、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好。
5、养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别是大白萝卜,白萝卜生吃更能养肺。什么时候吃都好。
5、五脏养生:肝要怎么养
1)首先要早睡觉,最晚是23点
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点--3点最兴盛。意思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肝胆经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肝胆应该发挥其作用--对血液进行解毒。而中医有一句话:“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可是如果23点--3点,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它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的进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打出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不新鲜的血液,--很脏。因此,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就会脸色晦暗,没有光泽,而且还会泛出青色(肝主青色),尤其是鼻子和眼周(因为那是肝胆经循行的部位),有的人还会有头痛的现象。因此,养肝血首要的就是早睡觉,可谓:睡眠乃第一大补。
2)适当的休息
平时累了就要休息,我们的身体很敏感,“累”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人卧则血归肝。”所以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平时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钟稍稍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饭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时调节、抓空档休息,让肝能发挥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劳的感觉。
3)清淡、青色的饮食
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有利于肝脏,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人干的活多了,就会被累到,肝也是一样,也会出问题。
同时,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减少肠胃负担,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4) 保持良好的心情
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主要方面。有情绪不舒畅时,尽量能够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或找一种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方式来疏泄这种坏的情绪,不要硬憋在心里,很容易憋出病来。据相关数据报道,癌症和一些肿瘤的患者中,无法疏泄心中郁闷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所以,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
6、人体五脏六府养生时间?
据医学专家的研究证明,人体生物钟运作是有固定规律的,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在晚上11时至凌晨5时处于最低水准,但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大量增加,此时细胞生长和修复最为旺盛,细胞代谢峰值增高,细胞分裂速度比平时快7-8倍,因而肌肤对营养性护肤品的吸收力加强。
20:00-21:00 肌体和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降低,面部神经末梢及表情肌开始疲劳,眼周及下肢容易出现水肿。
21:00-23:00 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23:00-01:00 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熬夜不利排毒。
01:00-03:00 胆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熬夜不利排毒。
03:00-05:00 肺的排毒。咳嗽患者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正处于肺排毒,这时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
废积物的排除。
04:00-06:00 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05:00-07:00 大肠的排毒,有腹痛便急感,应上厕所排便。
07:00-09:00 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06:00-08:00 从清晨开始荷尔蒙分泌量增加,而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量则明显减少,人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
08:00-12:00 肌体代谢最为旺盛,皮肤的机能和活力逐渐达到高峰,应激能力强,工作效率高。
12:00-15:00 午后肌体逐渐产生疲倦感,血液循环集中于消化系统,皮肤血液流量减少,对各种富含营养物质的护肤品吸收能力比较弱。
15:00-20:00 由于食物经过消化,微循环改善,组织含氧量升高,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逐步增强并达到高峰。这段时间最适宜到美容院作专业皮肤护理,还可配合健美操与健身等运动。
7、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怎样养生?
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养生靠自己的意力和信心.有动.有静.并食养多看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8、五行脏腑养生
1
肺先行,万物由呼吸为首,脾为五脏之母(统血),肾为一身之根(原气、导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是人体生命活动知的原动力)。心包:无形,气之所出;三焦:无形,气之所经。
2
脏腑五行循环:金→水→木→火→土→金
对应为:阴经络:肺→肾→肝→心→脾→肺;
阳经络:大道肠→膀胱→胆→小肠→胃→大肠。
3
脏腑五行相生关系(调理改善促进相生关系)-- 咖色线: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
肺助肾 →→→ 肾助肝 →→→ 肝助心 →→ 心助脾 → 脾助肺
大肠助膀胱 → 膀胱助胆 → 胆助小肠 → 小肠助胃 → 胃助大肠
4
脏腑五行相克关系(药物副作用、空气污染回、情绪等会引起相克关系)-- 蓝色线: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
肺伤肝 →→→ 肝伤脾 →→→ 脾伤肾 →→ 肾伤心 →→→心伤肺
大肠伤胆→→→胆伤胃 →→→ 胃伤膀胱答 → 膀胱伤小肠 →小肠伤大肠
人和自然是统一的,是协调的,人体的各个器官也是统一的,协调的。所以,五行学说,不仅把人和自然联系了起来,也把脏腑,形体,官壳,情感联系了起来。人体的各系统气的运动特征,也和五行相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