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广西养生旅游发展

广西养生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12 08:45:56

1、广西通过政府搭平台发展旅游取得哪些成果?

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响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旅游统计抽样调查综合测算,2017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19亿人次,同比增长约24%;乡村旅游消费约1405.8亿元,同比增长约29%。根据广西14个设区市旅游主管部门直报,预计2017年广西乡村旅游扶贫辐射带动142个旅游扶贫村脱贫摘帽,带动33724户约14.71万贫困人口脱贫。

乡村旅游在吸引人气、促进消费、带动乡村致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西推动旅游专项资金向扶贫倾斜,集中优势资源,推进20个重点扶贫县、550个旅游扶贫村的旅游开发建设。2017年,广西按照“每年涉农项目资金达50%以上”和“支持各贫困县旅游扶贫资金不少于上年度”两个标准,共切块下达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3亿元,比2016年度增长76.5%。同时,统筹全区3.7亿元扶持资金,支持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两市十县(区)48个旅游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广西组织全区乡村旅游产品和贫困村旅游商品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首届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了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国际旅游商品展、“广西有礼”伴手礼评选等活动。其中在2017年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期间,组织20个重点旅游扶贫县的21位贫困村第一书记代表现场推介,反响热烈。

2、以下哪些是广西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业作我新兴产业,作第三产业支柱产业位容质疑 ,我现处旅游业力发展阶段 ,2020 ,我预计世界第目接待,且我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 旅游业发展 ,带其第三产业发展,推社进步 经济发展 民候水平提高 想面发展 我认错啊

3、广西适合发展什么文化特色?为什么?

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被誉为八桂民族风情之“四绝”,而“唱、跳、吹、斗、踩”五大元素,则共同构筑了广西魅力非凡的民族风情画卷。这些都是广西最独特、最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专家认为,民族文化是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发展旅游业时应当充分利用。把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成为广西旅游的一个核心品牌,是我区发展特色旅游需要着重做好的一门功课。
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初具规模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真正开始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的广西民族文化已初具规模。”业内专家认为,广西必须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把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成广西旅游的一个核心品牌。

目前,广西的一批民族旅游景区景点已经建成,如龙胜龙脊梯田、融水贝江苗寨、三江程阳八寨、那坡黑衣壮村寨、桂林刘三姐风情园等。基本形成了桂北、红水河、中越边境三条旅游带,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中越边境览胜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桂北民族文化旅游带以桂北山地民族生态旅游为特色,包括龙胜、三江、融水、罗城、环江、南丹等县,这条民族文化旅游带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龙胜龙脊梯田、三江程阳风雨桥、融水苗族节庆、广西独有的仫佬族和毛南族风情以及特色鲜明的南丹白裤瑶风情等。
红水河流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民族走廊,红水河民族文化旅游带以瑶族、壮族文化为特色,包括南丹的白裤瑶文化、东兰的铜鼓文化、巴马的长寿文化、忻城的土司文化以及天峨等县的蚂拐文化等,这些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最具人文气息的特色旅游资源。
中越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带以边境民族风情、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为特色,既有防城的大板瑶、那坡的黑衣壮、龙州的天琴、靖西的绣球街等民族风情,也有宁明花山壁画、凭祥友谊关、龙州小连城等历史文化,更有大新德天跨国瀑布、靖西通灵大峡谷等自然山水奇观,被誉为“中越边境旅游画廊”。
增强民族文化项目互动性
“广西虽然有着庞大的民族文化资源,但还未能发挥出强大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能吸引游客慕名而去,并呆上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很多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游客大多是走马观花,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如何发挥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让游客愿意几次三番的到达一个地方,是当前旅游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其实,我们现在到省外或国外的一些民族地区,都很希望能看到当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就很吸引人,不少人都冲着这个节日而去。”南宁市民黄小姐说,广西的民族地区也应打造出一批这样的品牌,让民族文化成为旅游的主线,而不是旅游的点缀。
记者了解到,广西目前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三江侗族的“百家宴”就做出了品牌。游客进入侗寨前,会被一帮穿着民族服饰的侗哥侗妹们“拦”住,不唱歌,不给进寨。外地游客张先生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百家宴”,吃饭时,寨子里摆上多列长长的方桌,各家各户摆上自己的拿手菜,大家先是坐着吃,后站着吃,再后就是走着吃,不亦乐乎。“拿菜来的都是当地的居民,很多还是老爷爷老奶奶,感觉真是很不一样”张先生说:“如果菜品由餐厅的服务员送上来,那就没了味道。”
专家们认为,“百家宴”只是少数民俗文化中的一个缩影。通过这种互动参与的形式,让游客加深了对侗族民俗的印象,提升了侗族文化的感染力。很多游客或许在多年以后,已不记得看过的侗族风光,但一定会记得“百家宴”,这就是民俗文化的渗透力和吸引力。
深度挖掘打造核心品牌
近日,自治区政府正式确定“壮族三月三”全区放假2天,并要求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区不用区域,重点打造多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
统计显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自治区有关部门认为,“三月三”这个品牌很好,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过度商业化打造,让歌节“变了味”。要通过节日,选出壮族的“歌王”,让壮族的山歌广为传唱,真正做出民族的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激活了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涌现了一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民族文化旅游演绎作品,如《印象·刘三姐》《坐妹》《梦·巴马》《锦宴》等。以铜鼓、坭兴陶、壮锦、绣球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广西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整体形象。

4、分析广西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广西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发展阶段,旅游资源整合度差、旅游精品少、带动能力弱、综合效益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方面与旅游发达省份相距甚远。

5、为何说养生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对旅游业内涵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旅游+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zd的热点,各类专项旅游项目因此得到开发,养生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报道称,近年来,全国旅游系统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业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快速发展、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度均超过10%,旅游业加速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旅游和健康都是五大幸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领域和关键指标。推动健康养生内旅游融合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养生旅游,既可以达到游览名山大川目的,又兼得养生健身强身收获;既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益身心健康。

但是要注意养生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一个基础——坚持低碳和生态理念容。各地在发展养生旅游的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所有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污染排放、垃圾处理等,均应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希望更多人可以参与养生旅游!

6、写论文。。求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般这个你去知网等网站有很多论文和期刊资料的,可以免费下载下来,慢慢看,里面的数据也可以使用。

7、如何发展广西旅游业

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的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他的地位是不容质疑的 ,我国现在正处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阶段 ,到2020年 ,我国预计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目的地接待大国,而且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
旅游业的发展 ,将会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民时候水平的提高
如果你也想在这方面发展 我认为不错啊

8、养生文化旅游如何发展

我国当前的养生百旅游大多沿用了古时养生旅游的方式,融入了现代人的基本养生诉求。目前较流行的养生旅游项目包括森林浴、雾浴、日光浴、温泉浴、食疗、民俗养生等。但总体而言,我国现代养生旅游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养生旅游市场仍度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问题。
养生旅游目的地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产品比较单一。此外,具有本地特色和有影响力的问养生旅游产品还未形成规模。尽管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养答生元素在各目的地的渗透仍比较浅层,各类养生活动仍然以依赖自然资源为主,无法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养生诉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是全世界最重视养生消费的群体,预计到2020年我版国养生旅游消费的总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养生旅游发展急需规划。养生旅游是一个比中医药旅游更大、更综合、更国际化的旅游业权态。经国务院同意,“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与广西养生旅游发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