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半刚性基层养生

半刚性基层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12 05:52:13

1、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怎么预防?

一、防治措施:

1、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原材料质量不均衡是半刚内性基层开裂的主容要原因之一。

 2、水稳碎石基层应采用较低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不得采用早强型水泥。

3、应定期检查拌和设备自动计量的准确性,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确定水泥用量,半刚性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仅要控制下限,而且要控制上限,保证强度均匀。 

4、半刚性基层一律采用覆盖保水养生7天,采用塑料薄膜和养护剂养生的,每天不少于2次洒水。养生期后应及时进行透层、下封层的施工;不能马上进行上层施工的,应每天不少于3次洒水养护。 

5、 一般不允许使用结构层做施工便道,必须使用时除控制车速(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Km/h)及行驶位置外,要严格限制车辆荷载,防止重载车辆对结构层的破坏。

2、半刚性基层开裂模式治理措施

要保证汽车的优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确保汽车在全天候条件下安全﹑迅速﹑舒适地运行,必须合理地进行公路平﹑纵﹑横组合设计,并充分重视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从路面结构角度来看,传统的单一粒料基层已不能适应重载交通需要,采用以水泥﹑石灰﹑粉煤灰为稳定剂的基层路面结构日益增多。基层刚度的提高,使沥青路面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而刚性路面也有向塑性化发展的趋势,刚柔分离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刚柔结合的路面结构已成为路面结构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营运期间会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路面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干缩裂缝和收缩裂缝会扩展到沥青路面面层形成反射裂缝而具有弱点。路面裂缝不仅影响路面美观﹑减低平整度,而且会削弱路面的整体平整度。特别是路面开裂后水份通过裂缝渗到路面基层﹑低基层甚至土层,削弱基层﹑土层的强度,从而加剧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探讨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并给与足够重视,对采用优质的路面材料﹑合理的结构层次,压缩沥青路面面层厚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或延缓沥青路面开裂的产生,并对已发生的裂缝进行治理,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真正体现“优面强基稳定土层”的路面结构组合原则,使其在技术上更合理﹑经济上更有效,以适应我国公路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1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性能
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处治碎(砾)石以及用各种水硬性材料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叫半刚性基层。通常包括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土)﹑水泥土等以细颗粒组成的材料和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水泥等结合料组成的材料。
1.1热胀特性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宏观热胀性是其固﹑液﹑气三相热学性质相互作用综合效应的外观表现。原材料除粉土矿物外,一般具有较小的胀缩系数,而新生胶结合物具有较大的热胀系数。各种形式的水通过扩张作用,毛细管压力作用和冰冻作用,对其冻胀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当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度收缩系数呈现最大值。
1.2干燥特性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燥收缩主要是通过毛细管张力作用,吸附水及分子间力作用﹑层间水作用和硫化作用4个过程而引起整体宏观的收缩。
半刚性基层材料处于相对湿度和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而相对温度又与湿度成反比。因此,半刚性基层的温度收缩与干燥收缩一般同时发生,而且往往产生相反效应。处于平衡含水量状态的半刚性基层材料,随着内部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含水量会有所上升。所以其胀缩率是温度与湿度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
半刚性基层一般在高温季节中建成,成型初期内部含水量大,且未被沥青面层封闭。此时基层内部的水分必然要蒸发,从而发生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同时,环境温度也存在昼夜温差,所以,修建初期的半刚性基层同时受到干燥收缩和由昼夜温差引起的温度胀缩疲劳作用的综合效应,这个阶段是以干燥收缩为主,温度收缩为辅的综合过程。经过一定龄期的养生,半刚性基层铺筑沥青面层后,由于基层内相对湿度增大,使材料的含水量有所回升且趋于平衡,这个时期半刚性基层的收缩主要是温度收缩。
对于含土较多的材料以干缩为主,对于含集料较多的材料以温缩为主。
1.3疲劳特性
半刚性基层材料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长,这种基层早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特性,当环境适应时,其强度和刚度都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强,但其最终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还是远小于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的强度不仅与材料品种有关,而且与试验及养生条件有关。对水泥稳定材料强度主要受级配组成﹑粉粒含量﹑粘粒含量﹑水泥剂量影响;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主要受土的类别﹑塑性指数﹑粒料及配合比影响。半刚性基层结构与柔性路面相比,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刚度大﹑整体性好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脆性大﹑抗变形能力差。当我们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较薄的沥青面层时,由于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裂缝便反应到面层上形成反射裂缝。
2半刚性基层裂缝机理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裂缝主要产生于其温度收缩﹑干燥收缩和疲劳荷载作用。
2.1温度收缩机理
温度收缩机理半刚性基层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料是由固相(组成其空间骨架的原材料的颗粒和其间的胶结料)﹑液相(存在于固相表面与空隙中的水和水溶液)和气相(存在空隙中的气体)组成。无机结合料温度材料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使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收缩。一般气相大部分与大气贯通,在综合效应中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原材料中砂砾以上颗粒的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下的颗粒温度收缩性较大。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固相大部分为结晶和部分非结晶体,其热学性质有质点间的键性和热运动以及结构组成所决定。
组成晶体的质点间的键性一般较强,质点的势运动只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热震荡。晶体的势能曲线是不严格对称的左陡﹑右缓的复杂曲线。在一定温度下,晶体质点有一定的动能,质点在r′和r″间作震荡,平均间距为r0=(r′+ r″)/2。因此势能曲线在最低点不对称,热振动趋向于势能增加小的方向移动更大的距离。当材料系统在环境中得到热能时,平均间距r0右移,质点间距离温度升高而增大。
无机结合料稳定料内部广泛分布有大空隙、毛细孔和胶凝孔。自由水存在于大空隙中,毛细水存在于毛细孔和胶凝孔中,结合水存于一切固体表面,层间水存在于晶胞和凝胶物层间,结构水和结晶水存在矿物晶体结构内部。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温缩性受组成矿物单元的含量比例﹑结构强度及各组成矿物单元的影响。水是影响此材料温度收缩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非饱水状态时影响较大。水对无机结合料的影响主要通过扩张作用﹑毛细管张力和冰冻作用实现。相对而言,对石灰影响最大,对二灰影响次之,对水泥类影响最小。
2.2干燥收缩机理
干燥收缩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内部含水量变化而引起体积收缩的现象。其基本原理是由于水分蒸发而发生的毛细管张力作用﹑吸附水及分子间力作用﹑矿物晶体或凝胶体的层间水作用﹑碳化脱水作用而引起的整体的宏观体变化。
半刚性基层材料毛细管中水的弯液面存在毛细管张力,以压力的形式作用于毛细管壁,其大小与毛细管的半径成反比。当水分蒸发时,毛细管水面下降,弯液面的曲率半径变小,致使毛细管压力增大,从而产生收缩。
毛细水蒸发完结后,随着相对湿度的继续减小,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吸附水开始蒸发,使颗粒表面水膜变薄,颗粒间距离变小,分子力增大,导致其宏观体积进一步收缩。其收缩量要比毛细管作用的影响大得多。当吸附水膜减薄到一定程度后,收缩量逐渐减小,直至终止收缩。
半刚性基层材料中有大量层状结构晶体或非晶体,如粘土矿物﹑C-S-H凝胶﹑C-A-H结晶体等,其层间夹有大量的层间水与水化离子。随着相对湿度的进一步下降,层间水蒸发,致使晶格间距减小,从而引起整体收缩。
半刚性材料中Ca(OH)2和CO2反应生成Ca-Co2析出水而引起体积收缩。
因此,无机结合料(指灰土﹑二灰﹑水泥)的矿物成分对分散影响最大;集料增加对水的作用减小;龄期增加,强度增高,可是干缩降低。可见初期养生不良或非含水量太大,必将导致很大干缩。

3、如何划分柔性和刚性基层

刚性基层: 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
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柔性基层: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你提出的路面结构,应该为柔性基层,在进行路面设计弯沉计算时的Ab(路面结构类型系数)计算时,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第114页,条文说明中的8.0.4条的要求,进行Ab的修正。

4、半刚性基层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特征

半刚性基层具有较高的刚度,具备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所以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半刚性基层的整体性;半刚性基层起着结构承载能力作用,而沥青面层只起着功能层作用,因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是半刚性基层的弯拉疲劳损坏;半刚性基层采用防水下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规范的规定。 1.半刚性材料不耐磨,不能做面层。路面由于车辆载荷的作用,会产生摩擦,半刚性材料不耐磨,不能适应路面面层的要求;
2.半刚性基层的收缩开裂及由此引起沥青路面的反射性裂缝普遍存在。在国外普遍采取对裂缝进行封缝,而在交通量繁重或者高速公路上,这种封缝工作十分困难。而在我国,目前根本没有发现裂缝就进行沥青封缝的习惯,因而开裂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3.半刚性基层非常致密,渗水性很差。水从各种途径进入路面并到达基层后,不能从基层迅速排走,只能沿沥青面和基层的分界面扩散、积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内部排水性能差是其致命的弱点。
4.半刚性基层有很好的整体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模量会由于干湿和冻融循环以及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因疲劳而逐渐衰减。按照南非的理论,半刚性基层的状态是由整块向大块、小块、碎块变化,显然按照整体结构设计路面是偏于不安全的。
5.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对重载车来说具有更大的轴载敏感性。同样的超载车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影响要比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大得多,对路面的损伤大得多。
6.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损坏后没有愈合的能力,且无法进行修补,只能挖掉重建,这给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造成很大的困难。通常所说的“补强”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5、半刚性基层或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中,初期养护的时间至少为多少天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拉强度以28天龄期的水泥混凝土控制面层混凝土的强
度;面层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不低于4.5Mpa,快速路、主干路和重交通抗弯拉强度不低于5Mpa。
2、 石灰稳定土基层、水泥稳定土基层、二灰混合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基层
的养护期是7~14天。
3、 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应符合,高温施工时,初凝时间不小
于3小时,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大于10小时。
4、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增长而定,一般不小于设
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为14~21天。应特别注意前7天的保温(湿)养护。 5、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剂、有抗渗要求及高强度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
6、 预应力筋穿束后自孔道灌浆完成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空气湿度>70%或盐
分过大时,7天;空气湿度40%~70%时,15天;空气湿度小于40%时,20天。
7、 喷锚暗挖法中,喷射的混凝土采用早强混凝土,要求初凝时间不大于5分钟,
终凝时间不大于10分钟。
8、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中,混凝土浇筑后应遮盖洒水养护,保持湿养不
少于14天。
9、 水泥稳定土基层应采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的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10、 水泥稳定土基层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超过3小时;分层摊铺时,应在下
层养护7天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11、 石灰及二灰稳定土基层进入冬期前30~45天停止施工;水泥稳定土基层
进入冬期前15~30天停止施工。
12、 冬期水泥混凝土面层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13、 大体积混凝土湿润养护的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
14天;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地热微膨胀水泥、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现场掺粉煤灰水泥养护时间21天。
14、 地铁车站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垫层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7天,结
构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天。
15、 喷锚暗挖发中,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6、 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的时间、地点及验收组织名
单书面通知质量监督机构。
17、 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天内,建设单位及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向地方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8、 质量监督机构在竣工验收之日起5天内向备案机关提交质量监督报告。 19、 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完整的建设工
程档案。

6、刚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中间铺柔性层

如何区分:
层是路面结构的一部分【路面结构=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叫法。工程中一般按材料力学特性来分类,分为柔性基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通俗说就是看基层的刚度大不大。
柔性基层: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特性:不易产生温缩和干缩开裂,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 。但面层不得不承受大部分弯矩和荷载,对面层要求很高。
刚性基层: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铺筑的路面基层。

特性:刚度大、强度高、稳定耐久、板体性好等特点。
半刚性基层: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强度的基层
特性:基层整体好、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定性好,作为路面的主要承重层,可以减薄沥青面层厚度,节省工程造价 。不过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反射裂缝。中国现在高速公路多用这种类型基层。
主要材料:水泥稳定粒料、二灰稳定粒料 。
复合基层:上部使用柔性材料(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碎石、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下部使用半刚性材料(无机结合料的稳定类)的铺筑的路面基层。

特性:力学性能均介于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因此该基层不会发生如半刚性路面中由于基层疲劳开裂引起的自下而上的结构性破坏,也缓解了面层的剪应力水平,整体受力状态大为改善;具有抗疲劳性能好、板体性强、分散荷载能力强、减小土基应力等特点。

7、我国为什么用半刚性基层

我国用半刚性基层的原因是:半刚性基层具有一定的板体性、刚度、扩散应力强,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良好的水稳定特性。这些都符合路面基层的要求,使得路面基层受力性能良好,并且保证了基层的稳定性。
半刚性基层,指的是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强度的基层。

8、半刚性垫层是什么意思

半刚性基层指的是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强度的基层,也就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半刚性基层具有一定的板体性、刚度、扩散应力强,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良好的水稳定特性。这些都符合路面基层的要求,使得路面基层受力性能良好,并且保证了基层的稳定性

与半刚性基层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