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有什么养生技巧
第一、饮食养生。大家都知道其实很多食物对于养生是非常有帮助的。首先是我们较为熟悉的蔬果。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蔬果是每天都必须要吃的东西,而且你吃的蔬果的量如果太少其实也会导致你的身体对于某些营养物质会严重的缺乏,继而产生疾病。而且每天多吃蔬果其实对于个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说你想养护你的肠胃,那么部分的蔬果能够更好的保护你的肠胃。如果你是想要让自己在减肥的期间不至于缺失大量的营养物质,蔬果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既能够助你减肥,而且也能够给你的身体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
第二、运动养生。运动是一种最好的保证身体健康状态的方式。很多人不喜欢运动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运动非常的累人,而且很难坚持下来。但是当你真的坚持之后你会发现运动真的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你的健康状态,让你的身体素质更好,也减少疾病的出现。在提高个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是一个非常有助于养生的事情。
第三、有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养生的关键。现在在都市生活当中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典型的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的状态。但是这样的状态其实对于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也会导致疾病的出现。所以,在生活当中要想养生首先你就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作息习惯。当你有了一个好的作息习惯的时候你会发现个人的精气神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很多身体上原本出现的健康问题也都在慢慢的减少。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你的身体在正常的作息当中得到了调整和改善。
2、有哪些养生技巧?
要成为一个懂养生的人可不简单,因为我们要规避所有的健康谣言、找到合适自己的养生技巧,然后日复一日的坚持。
健康不是喊口号,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的就是一点技巧、一点坚持。一起来看看吧!
【饮食】抓好三顿饭,远离假养生,回归真营养;
【锻炼】50练肌肉,60练韧性,70练全身;
【心理】夸奖别人,欣赏自己;
【防病】防慢病,补短板,养正气。
指导专家
北京同仁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武韬;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丁敏敏;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陈志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彭国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福国。
饮食
远离假养生,回归真营养
抓好三顿饭,健康不用买
每天吃适量的蔬菜、水果、干果,1000毫克钙质,并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用合适的维生素和营养品。
中老年人有个大问题:人过45岁,所需的能量减少,要适当吃得比以前少。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逐渐退化,但是需要的营养种类却一个也不能少。因此,中老年人抓好三顿饭是个技术活,单吃一样东西是不行的。
如何远离假养生、回归真营养。三顿饭怎么吃?丁敏敏建议:
1、控制每天膳食总量,吃七八分饱最好。
2、五谷杂粮、水果蔬菜、新鲜的鸡鸭鱼肉豆腐蛋奶都可以吃。但需要比年轻时摄入更多的钙、铁、锌、蛋白质、维生素。
3、建议每天吃素菜不少于1斤,其中一半是深色蔬菜最好。
4、每天补钙1000毫克,绝经后的女性尤其要补钙。
推荐食物:牛奶、豆腐干等豆制品、榛子、苜蓿、河虾、苋菜等。
锻炼
50练肌肉
60练韧性
70练全身
健身专家陈志刚指出,中老年人不锻炼易骨质疏松,但锻炼要适度:
45~岁
这个年龄段的人可适度增加锻炼,以缓解肌肉下降的速度。
项目:每次锻炼,可安排30~4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爬山、打拳等)。在有氧运动如慢跑后,可安排3~5分钟的爆发力练习,如快速的冲刺跑50~100米,间歇的做3~5次;游泳后可连续做10~15次的原地收腹跳,做2~3组等。
频率:每次运动应包括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基本保持锻炼2天休息1天这样的节奏。还可根据爱好,隔三差五参加些球类运动等集体运动。
55~65岁
这个年龄段的人,可在锻炼中增加些柔韧性锻炼和灵活性锻炼,延缓神经系统的衰退。
项目:每天可安排20~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爬山、打拳等),等身体充分的热起来后,做15~20分钟的拉伸锻炼或力量锻炼。
频率:可每周锻炼5~6次。
70岁
这个年龄之后身体机能大幅下降,不适合长时间的锻炼,运动方式要更加缓和。
项目:以动作舒缓、强度易控制的运动为宜,比如走路、打太极等。
频率:应把每次锻炼的时间减短,增加每天锻炼的次数,可每天锻炼1~2次,甚至3~4次,每次锻炼的时间可据身体承受能力,持续20~30分钟。
75岁后
人老了之后运动能力逐步丧失,不要锻炼太多,更不要强迫自己。锻炼的原则是:能做什么运动,就做什么运动。
项目:运动的幅度和强度要在承受能力范围内,最好有子女在身边监护。
频率:每次运动20~30分钟即可,每天可早中晚锻炼3~4次,坚持每天进行。
心理
活在当下
心理平衡
养心养德
人们对身体每天都会进行自我清洁,还会定期进行身体的体检,其实心理也要每天都进行维护,经常问问自己心情好不好。
人到老年,养生重在养心和养德。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打好自己的牌,过好自己的日子。一直活在过去的人是抑郁的,一直活在将来的人是焦虑的,唯有把握好当下。陈福国教授说,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变中,把握自己,活好当下,是重要内容。
防病
防慢病
补短板
养正气
彭国球教授建议,50岁时,重点是预防慢性病、肿瘤和急性伤害。
到了60岁,大多数人感到体力明显不如以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卵巢衰竭等疾病悄悄来临,阻止慢性病恶化尤为重要。建议:
每年至少做1次健康体检。每次的检查结果即使正常也不要随便丢,这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一些异常指标的项目,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
人的健康状态不是由自身最强壮的器官的功能状态决定的,而是由最薄弱的器官的功能状态决定的;所以“补短”更重要。要了解自己现阶段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同时学习保健和急救知识,如徒手心肺复苏术、气管异物急救术等。
保持规律的生活、工作作息。尽量不熬夜、不让自己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坚持饮食和运动平衡、尽量少吸二手烟、少饮酒。
中年容易发福,但最多不宜超过标准体重的10%。
远离假养生,回归真营养,抓好三顿饭,胜过吃补药!给微信圈的朋友都提个醒吧!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3、中年人的保健要领是什么?
扩大爱好和兴趣,陶冶情操。一些中年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终日伏案,辛勤工作,因活动少,各种疾病会乘虚而入。因此,八小时之外,应培养起各种兴趣和爱好,如下棋、散步、养花、钓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体质增强了,工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祛除心理压抑,戒掉不良嗜好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各种困难、坎坷和挫折随时在考验着人们,对于中年人来说更不例外。由此产生的压抑感,最好的办法是化忧愁为乐观,力争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以求得胜利的欢乐而将痛苦冲淡。俗话说:“心胸豁达则百病除。”此外,中年人应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等,以免身受其害。
热情社交、诚挚交友,中年人往往埋头工作,天长日久,孤独之感便会产生,烦恼、苦闷等不良心态便会找上来。甚至易患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为此,在工作之余,人们应主动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来往,取长补短。这样,既能调剂精神得到欢乐,又对健康大有裨益。
做感情的主人,做生活的强者。人过“不惑之年”,应学会用理智驾驭情感,遇事“三思而后行”。达到头脑冷静,审时度势,力争妥善解决问题。“生活从四十岁开始”,让我们身体力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吧。
4、“养生”和“养身”有什么区别
养身就是保养身体、调理身体,偏重在具体的身体机能上,而且不会太具备长远性。比如说“孕妇刚生产完,要注重养身”;“某运动员受伤后做了手术,要请假养身”等等。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及佛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4)什么是养生的要领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参考资料:网络-养生
5、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6、春季养生的要点是什么?
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春季养生很重要哟!
一、调养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条理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来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看柳,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锻炼身体: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
二、不宜疲劳
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与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三、防病保健
春季病毒等微生物繁殖传播很快,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晒衣服,除害虫,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四、防风御寒
春天适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心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根据初春天气乍暖还寒,一日三变的特点,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
五、调节饮食
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菠菜等 ,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养生这类的问可以去养生资讯网看看喔,我有空就去看看,学点东西!
7、庄子的“养生之道”,“养生”具体指什么?“养生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庄子在〈养生来主〉一文中论述了他的养生哲学。 “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源,不为外物所滞。 具体百体现为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度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庄子为人豁达,善于摄生,享年问83岁。他的答养生之道主要体现在少私、寡欲、精心、超然四个方面。
8、什么是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