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午觉对人体有5大好处 多少分钟效果最佳
睡午觉,对于老人来说是养生法宝,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奢侈享受。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更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是给健康充电的最好办法。事实上,中国人自古讲究睡“子午觉”,这俨然是将午觉和晚上的睡眠,提到了同等地位;而曾经不太重视午觉这件“小事”的西方国家,也在近些年纷纷掀起“午睡运动”,德国甚至将午睡写入法律,由政府强制推行。
睡午觉对人体有5大好处
打个盹也是给身体充电
午觉时间很短。但不要小瞧了这几十分钟的睡眠,无论是从传统中医,还是从最新的国外研究来看,把它比作最好的“健康充电”法之一,都毫不过分。
中医认为,中午11点到1点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睡眠,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令人变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此外,国外关于午睡好处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1.降血压。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工作压力大使人血压升高,不妨午睡片刻,这样会有助降低血压。
2.保护心脏。一项希腊研究显示,每周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钟,可使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降低37%;另有资料证明,在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得益于午休能舒缓心血管系统,并降低人体紧张度。
3.增强记忆力。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午睡可以令人的精力和警觉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德国杜塞道夫大学的研究则显示,午睡不但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增强记忆力。
4.提高免疫力。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发现,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睡个短觉,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
5.振奋情绪,赶走抑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现,午后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紧张度,缓解压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每天午睡还可有效赶走抑郁情绪。
2、从中医角度讲,人应该睡午觉吗?老外为什么没有这个习惯?
因为老外不懂中医呗!
这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一定要珍惜啊。
有的老中医还有个传统呢,晚上10点之前不睡觉的话都不给治呢。
为啥?对不?
子午流注是大科学呀!
所以说有熬夜的坏习惯一定要改掉呦~~~
补充一下关于子午流注的知识,供您参考: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已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 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 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简易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3、午睡到底好不好啊
进入夏季以后,白天变长,黑夜变短,人们常常会睡得晚,起得早,这样一来睡眠时间就减少了不少。加上夏天暑热逼人,睡眠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午后的睡眠,可以很好地缓解一个上午的紧张工作和学习,成为补充体力、调整精神的一个好办法。
特别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中午时间都埋头工作,无暇顾及休息。但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夏季午后适当的补充睡眠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午睡是对人体生物钟的一种科学调节,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不过夏季午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午睡时间不宜久
很多人都有过午睡过久,起来后很不舒服的经历。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人在入睡80~100分钟以后,便会逐渐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状态,在此过程中,机体的新陈代谢明显降低,脑部的血液流量也相应地减少。如果人在深睡眠阶段突然醒来,毛细血管不能立即开放,会造成大脑出现短时的供血不足,就会感觉非常难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起来后适当活动一下,或用冷水洗脸,再喝上一杯水,不适感就会很快消失。
餐后不宜立即午睡
午饭后胃内充满尚未消化的食物,此时立即躺下休息会使人产生饱胀感。正确的做法是吃过午饭后,先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散步等,然后再午睡,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午睡姿势不当隐藏着诸多祸根。比如,坐着睡觉时,心率减慢,容易加剧大脑缺氧,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不适。趴在桌子上睡,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加重心肺负担,也会影响双臂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上肢发麻甚至感到刺痛。
午睡切忌着凉受寒
很多人夏季午睡贪图凉快,在地上洒水后,再铺上凉席睡觉,或者开着电扇睡觉,或者空调温度调得很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天气再炎热,午睡时也要在腹部盖些东西,以防邪气乘虚而入,不要一味贪凉。这是因为睡着时人体抵抗力会大大减弱,开电扇睡觉易引起感冒;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容易使寒邪侵入肌体,引发关节酸痛等风湿疾病。
并非人人需要午睡
有些人注重晚上休息,不习惯于午睡,这对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睡眠不足或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以及中小学生都应考虑午睡。对于重体力劳动者或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午睡可以有预防高温中暑的作用。再就是,应尽可能保持有规律的午睡习惯,定时睡,定时起。
4、午休和午睡的区别
午睡,又称午休、中觉、昼寝等,指人在中午和午后的短暂睡眠或休息时间,长度从15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午睡被认为可能有下列作用:
* 在上、下午中间插入一段休息;
* 便于消化午餐;
* 避开中午不宜工作的炎热天气;
* 儿童生理上需要比成年人更多的睡眠;
* 老人精力降低而且夜间睡眠减少,因此要补充;
* 中医养生认为,中午睡眠可以补充阳气。例如清朝曹庭栋的《老老恒言》载:“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也”。
在早期工业化社会,午睡经常被认为是传统、落后和浪费时间的表现。但目前,一些雇主发现短暂的午休能促进员工下午精神旺盛。
在西班牙等国家,也有人认为午睡作为文化传统应得到尊重。
5、养生有方︱午时养心,怎么睡才健康
午时(11:00-13:00)是心经气血最旺的时候,心经当令。午时和子时是一天之中、一昼夜之中天地阴阳的一个转换点,人体在天地阴阳转换的时候就要休息一下,让我们人体顺应天地的气机变化,所以古人把睡子午觉,叫做“盗天地之生机”,这个是很高明的养生智慧。中医一直推崇睡好“子午觉”,奉为“养生的法宝”。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午时经络:心经气血流注于心经,「手少阴心经」是人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手少阴心经,简称心经,十二正经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左右各9个腧穴,共18个。心经的功能★ 治疗各种心脏原发的疾病;
★ 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比如神经错乱、抑郁症等;
★ 调治手掌心老是发热,手掌出汗等。
心经不通的症状《黄帝内经》中说,当心经异常时,反映到人体的外部症状包括:心胸烦闷、疼痛、咽干、口渴、眼睛发黄、胁痛、手臂一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或麻木、手心热等。虚症:胸闷、脸发红、四肢沉重、易疲倦、气血不良、胸痛、心悸亢奋、语言障碍等。实症:呼吸不畅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头痛、口干口苦、掌心发热等。
神门穴:安神助眠神门穴是心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心经之气出入的门户,可以补充心脏的原动力,因此它就成为保养心脏系统的重要穴位,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以防治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多种疾病。
神门穴的位置在手腕的横线上,弯曲小拇指,牵动手腕上的肌腱,肌腱靠里就是神门穴的位置。午时养生之道宜:适度午睡养心午时心经最旺。午时是心经当令的时间,此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午时一阴生,动养阳,静养阴,所以此时宜静养,可以静卧闭目养神或小睡一会儿,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忌:剧烈运动中午不宜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此时是阳气之极,也是药之极,气升之极。违反此规律容易得中风及出血的病。如脑出血,流鼻血等。另外,高血压病人一定不能喝酒,不能生气,也不能用重力。午睡有技巧午时阴长阳消,午睡一刻值千金。明朝太医刘纯说:“饭后小憩,以养精神。”尤其在夏天,日长夜短,晚上往往又很闷热,使人难以入睡,以致睡眠时间不足,白天工作常常会感到头昏脑涨、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午睡能起到调节作用。但午睡也要讲究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 睡前不吃过饱过油腻★ 午饭后不可立即睡觉★ 起床后6小时再午睡★ 午睡后更疲劳者宜睡10-15分钟★ 不疲劳也该躺下休息★ 午睡最好在床上休息★ 睡后慢慢起来,适当活动
我们提倡午睡,但对于那些没有午睡习惯的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方式,强迫自己午睡,反而可能扰乱生物钟,导致疲劳和困倦。三种人午睡有危险★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人;
★ 血压很低的人;
★ 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特别是因脑血管疾病而经常头晕的人。
因为饭后午睡(特别是炎热的夏季)皮肤下的血管中血容量增多以促进散热,报餐后血液大量向消化器官流动,导致脑供血量的下降,有诱发脑梗塞的危险。睡好子午觉,防治冠心病
夏季高温虽然能使血管扩张,但同时也使人排汗多,血液就更容易粘稠,因此炎热天气依然要做好冠心病发作的预防。夏天午睡片刻,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更是护心法宝。瑞典学者对午睡和不午睡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后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比无午睡习惯者减少了30%。心脑血管病人午睡有讲究宜采取以头高脚低侧卧睡姿: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并防止打鼾,切勿坐着或伏案打盹,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高血压、冠心病人睡前忌服降压药:因为人体在入睡后比睡前的血压下降20%,服降压药易使心、脑、肾等供血不足,促使血小板等凝血物质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
午睡以一小时左右为宜,起床前在心前区和胸部做5~10分钟自我按摩。下床后立即喝一杯白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6、中午午休是否对身体有好处?
7、午睡到底好在哪里?
午睡,古称昼寝,指人在中午或午后的短暂睡眠或休息,时长从一刻钟到几小时不等。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昼寝的记载。《论语》中记载“宰于昼寝”,孔子责备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由此也定下了后世大部分学者对于昼寝的基调。明代朱熹更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出发,认为昼寝是连鬼神都要惊动,更不可原谅了。中医学中也有午睡会伤气的说法。
但后世多有学者、医家,对午睡持赞同态度。诸葛亮的“草堂春睡”就是昼寝,害得刘备苦等半日。北宋蔡确诗曰:“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睡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鱼笛在沧浪。”多么优雅闲适的心境。明代李渔则在“午餐之后,略逾寸晷,所食既消,而后徘徊近榻”,只待睡意忽至,便要倒塌而寝。清代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谈到:“余少时,见先君子于午餐之后,小睡片刻,灯后治事,精神焕发。余近日亦思法之,午餐后,于竹床小睡,入夜果觉清爽。”如此,则午睡当为养生一大法门。
午睡究竟是利是弊,关键在于掌握“睡方”――午睡的时间和方法。首先,午睡强调一个“午”字。即要在午时(11点到13点)让人体静下来,因“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老老恒言》)。如果此时不休息,一味工作,阳气就会过于耗散,伤及自身。有人认为,夏季午睡比较重要,其它季节无所谓。其实任何季节的午时都是阳气减退、阴气渐盛的时段,都应午睡。现代医学也发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午睡可以防病保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其次,午睡宜短不宜长。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如能控制午睡只是小憩片刻,则无伤气之虞。有人以为,午睡时间短起不到休息的作用,其实不然。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正午时分打坐三分钟,等于睡两小时。午睡睡好,即可宁心定志。
再次,午睡并不要求真的睡着。只要不进行活动,闭目养神即可。《老老恒言》中也提到:“然有坐不能寐者,但使缄其口,闭其目,收摄其心神,休息片刻,足当宙眠,亦堪遣日。”
最后,午睡虽坐卧均可,但以坐位为佳。“坐而假寐,醒时弥觉神清气爽,较之就枕而卧,更为受益。”(《老老恒言》)。但不可趴在桌上午睡,且应关闭电脑,防止辐射。冬天午睡时,要盖上被子。
《半山翁诗》曰:“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好好午睡,睡好午睡,无缁铢之费而可延年益寿,不亦乐乎?!
8、深圳电视台财频道中医养生节目有专家谈,午餐后必须散步,如果立即午睡,则午餐就是毒药?
好象不一定正确,现在很多专家都吓唬人.毒药?我看没有一个因为午餐后立即睡觉而中毒的吧,我天天都是中午吃了饭就睡觉,很多同事也跟我一样,那现在要不要去医院赶紧打针解毒呀???????我最看不上现在这些所谓的专家,说不出之所以然,只知道吓唬人.
9、为什么中午要睡觉?中午什么时候睡觉最好?是吃饭后睡还是饭前睡?中医养生子午时怎么睡觉最好?
中午需午时,对应五脏属心,午睡也就是养心。心属火,昼夜不停的温暖全身,如果在百一天一中间,中午这个时候休息一下,可以很好的减轻心度脏的负担;中午又是一天阳气达到最高峰,开始阳气减退阴气上升。阴阳交替之间,睡觉可以让气血得到稳问妥的交换。午睡既养心也是养一身之阳气。
午睡比较灵活,看答具体的条件。有条件的躺下最好,不一定非得睡得天昏地暗的,入静即可。专没条件的打个盹也行,但最好别趴着,容易伤到颈椎。就这么坐着,象和尚道士打坐一样,调匀呼吸,安静平和就可以了。
要论最好的时间,个人认为11点半属到12点半这个时间最好。
10、黄帝内经养生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