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知道昆仑山吗
1介绍、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山由于其高耸挺拔,成为古代中国和西部之间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国人认为是世界的边缘,加上昆仑山的终年积雪令中国古代以白色象征西方。
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从东向西绵亘2,000公里(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尔,东至昆仑山口和毗邻的青藏诸山脉——布尔汗布达山脉、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昆仑山宽度变化相当大,很少超过201公里(125哩)。在西部边际,该山形成中国西部西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一个内亚壁垒。北部支脉阿尔金山继续延伸这一山脉组合。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 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
昆仑山奇峰亭亭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玉珠峰、玉虚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山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昆嵛山更具风韵,成为半岛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之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上。
昆仑山与天山和阿尔泰山和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奇特地貌!
2、传说
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然而,昆仑山并非许多神话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仑山”,而是昆仑山脉。神话中的昆仑山乃是存在于现实的“昆仑仙山”。
那么古昆仑山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很多人认为是在青藏高原的山脉,
如昆仑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冈底斯山、喀拉昆仑山等种种说法。 而真正宗教神话中的昆仑山,则是位于青海乐都县马营孔家嘴附近的“昆仑仙山”。
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也是“万神之乡”。
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场所在地,后因变故逐渐隐出。
3、由来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省永登县玄阳胡真人与金丹子张理清道长二人,于昆仑山脉寻找传说中的“万
神之乡”,于今青海省乐都县马营孔家嘴附近,见周围群山围拢,地势形如莲花,玄妙异常。于花蕊之上建道观乃绝妙之地也,于是发动善信于1916年开始修建“昆仑道观”。至1930年,终于建成一进五院,前后八卦规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仑万神宫”群落。前后依次修建的有观外牌坊一座,上书蓝堂金字“昆仑山”三字;山门楼两层三间,正中悬挂蓝堂金字竖匾一桢,上书“万神宫”三字;山门楼前,东西两侧竖立顶端为斗方形,高约三丈三尺围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后泼水,前后出檐、前后开门的观音殿,东西两侧建土木结构的平房各三间;第三院正北为“太极殿”,东西两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间,下三间的钟鼓楼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两侧建单腹腰式的“八仙观殿”和“七贞祖殿”各三间;第五院正北为“玉皇阁”(两层)。此建筑群除平房为土木结构外,各殿宇均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十分雄宏,不愧为道观圣地。然而,在十年动乱中它变为一片废墟。
1998年后,政府逐渐重建了昆仑道观,可惜已非全貌。
全真龙门昆仑法统传承人在此清修,昆仑道风,日渐恢复。
4、演变
至于为什么昆仑山不是指日月山,这是因为汉朝的误解。《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到,张骞认为:于阗(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源头,河中多玉石(可见和田玉就是那时开始出名的)”,而另一方面,汉朝之前的地理认识是,黄河源出昆仑山,但是这个地理认识是来之远古祖先的神话传说中流传下来的,具体地点在哪里不清楚,于是汉武帝根据张骞的见闻,就把和田河的源头山脉命名昆仑山。
5、山脉介绍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
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最高峰是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的公格尔峰(海拔大约7649米,另说7723、7719)。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摇篮,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穆天子传》中就有“穆王八骏渡赤水,昆仑瑶池会王母”的传说,在众多古书中都有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映雪奇观,深几十米的天险奇观。
6、山脉分段
西段
从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赛图拉与叶尔羌河上游的麻扎通过的新藏公路,构成昆仑山脉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乌孜别里山口、明铁盖山口、红其拉甫达坂及康西瓦等,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于西昆仑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为5500~6000米。受重重山体阻挡,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仅为25~30毫米,雪线附近的降水量则达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主峰形成现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温0℃等温线大致沿4000米等高线通过,最高山带的年均温为-15~-7.5℃。
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前者的冰川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有20余条冰舌向下散射:北坡冰舌最长为23公里,东坡和西坡20公里;冰舌下达的海拔高度为3900~4900米。后者的冰川面积275平方公里,有16条冰舌下溢,东坡最长21公里,冰舌下达高度5300米。西坡冰舌的长度20公里,下达高度4000~4500米。雪线高度北坡5500米,南坡5800米,慕士塔格一带雪线为4800~5000米。
塔什库尔干谷地的海拔3100~3900米,年均温3℃,年降水量70余毫米;谷地以东山地的现代雪线,北坡为5000~5200米。
发源于西段的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在盆地北部汇流成。
西段山地的北坡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观。低于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带下部为红沙与合头草荒漠,砾-石质的山地棕漠土,上部为昆仑蒿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钙-淡栗钙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带合头草荒漠,上部为紫花针茅、银穗羊茅占优势的山地草原,阴坡出现小片雪岭云杉林,与山地草原构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库尔干宽谷中为高位沼泽化草甸。3100~3900米干旱冰碛丘陵与冰水冲积扇分布着雌雄麻黄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两侧4000米以上为以粉花蒿和垫状驼绒藜占优势的高寒荒漠。4500~5500米的高山为刺矶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为寒冻风化带。6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中段
位于新藏公路与车尔臣河九个大坂山即东经77°~86°,主脉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兰山口是该段联系新疆―西藏通道。
中昆仑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如乌孜塔格(6254米)、慕士山(6638米)、琼木孜塔格(692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线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安迪尔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水量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后很快没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山地下部为合头草、红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为沙生针茅、短花针茅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钙土;向上过渡为针茅、昆生葱、昆仑蒿为主的高寒荒源草原;在海拔4500米山地内部坡麓及岩屑坡上,垫状驼绒藜、糙点地梅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在海拔4500~5500米的下部为稀疏植被,上部为寒冻风化带,更高山峰则为冰雪带。
东段
向东略呈扇形展开,分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库木盆地,东延为唐松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中支阿尔格山,东延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乌拉山与布青山,地形上与阿尼玛卿山相接;南支为构成青南高原上的主体山脉,东延与相接。昆仑山垭口是青藏公路必经之道。
东昆仑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积雪分布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昆仑山垭口一带的雪线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400米。雪线附近的年均温-9~-8℃,山间谷地西大滩(4200米)一带的年均温低于-3℃,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山地顶部年降水量略有增加,青藏高原北坡现代多年冻土的下界在4200米左右。
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车尔臣河;流入柴达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乌图美仁河、及柴达木河,前者由冰雪融水补给,属于塔里木内流水系;后四者由降水与湖水补给,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
山地北坡为荒漠化草原,在海拔3600米以下为干燥剥蚀的基岩山地,几无植物生长,沟坡及岩屑上堆散生有垫状驼绒藜,红沙、合头草荒漠;3600~3800米过渡为紫花针茅亚高山草原;3800~4500米的山地下部是以小嵩草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为垫状植被;4500~5000米以上过渡为稀疏的高寒植丛和寒冻风化带;5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2、亲,谁去做过SPA,东岸尚景周围有好的美容养生SPA庄园吗??
不远处就有个泰式spa馆啊,就在丰庆路龙门路可近,骑车也就几分钟。
3、昆仑雪菊泡水喝了有什么作用?
昆仑雪复菊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昆仑雪菊主要产于我国的新疆,它的功效主要包括:
第一、它具有调节三高的作用,雪菊它能够降血脂,软化血管,去除体内的垃圾,特别血管内的垃圾,能够软化血管,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制防作用。
第二、它有一个明目润肠的作用,它可以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三、它有一个减肥的功效,雪菊它有抗氧化,能够去除体内的垃圾,它还能够通便,能够减少肠道内的垃圾,这样的话它对于减肥百,和排毒养颜都有效果。
第四、它可以改善睡眠,对失眠有一定的效果。
第五、它有营养心肌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雪菊当中的挥发油,含有一些成分,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六、它有抗菌消度炎的作用,雪菊的提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于一些肺炎、鼻炎、气管炎、肠炎都有一定的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4、朋友从台湾带回来一套护肤品,叫奇迹庄园,不敢随便用,靠谱吗这个?
我自己用还可以,但是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你试一下看看适合自己不
5、昆仑雪菊能天天喝吗
入水浸泡后,昆仑雪菊性平,适应任何人的心情,不但能够治疗肠炎,痢疾,能使肠道畅通,心血管平衡,还可退热排毒,消除各种肿胀,加强肝脏功能。
?理论上昆仑雪菊是能天天喝的,高寒雪菊不是属于凉性的,恰恰相反,是属于温性的。许多不明白的人,全部认为和菊花一样属于凉性,喝多了反而会上火。不过天天喝是不会有事的。冬天喝便会有点凉,又有高血压,对于普通的保健者来说,我建议隔一天喝一次,打个比方您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肠胃也受不了。雪菊也一样,你不间断的喝,不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雪菊是天然的保健养生饮用,多喝也是有益的,只是注意适量就好了啦!高寒香菊,品味自然清美,带来健康快乐。添一份品味,多一份生活。
6、昆仑雪菊可不可以天天喝
昆仑雪菊在夏季可以天天喝,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源于昆仑雪菊的特殊品质:
一、昆仑雪菊产于新疆昆仑山北麓克里阳山区,又叫克里阳雪菊、冰山雪菊、高寒香菊、天山雪菊、昆仑血菊等,昆仑雪菊是功效独特价格适中的健康礼品之首选。昆仑雪菊是雪域高原一种无污染纯天然耐高寒菊花,在无污染纯天然环境生长,纯手工采摘和制作,是所有菊花中的绝对珍品,不仅其如陈年普洱或红酒般色泽红艳、香气扑鼻、口感极佳、昆仑雪菊适用性广饮用方便,而且有非常显著的药用及保健功效。
工具/原料:昆仑雪菊茶
泡茶杯,95°左右开水。
二、昆仑雪菊功效:
1,调节三高:野生昆仑雪菊是维吾尔族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养生、保健的天然植物。具有高效降血脂、软化血管、去除体内垃圾、达到人体的体液平衡,主要对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有着特殊的疗效。
2,减肥养颜:由于昆仑雪菊具有去除体内垃圾的功效,因此利于消脂减肥和排毒养颜。
3,抗菌消炎:中医认为,野菊花性凉、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健脑明目等功效,对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有明显效果。因此具有杀菌、抑菌、消炎、预防感冒和慢性肠炎的功效。
4,营养心肌:野菊花含菊醇、野菊花内酯、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其水提取液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提高心输出量,增加心肌供氧量,保护缺血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
5,改善睡眠质量:长期饮用昆仑雪菊对经常失眠者效果也很不错。
三、饮用步骤
1,需要按照符合个人需求的用量将昆仑雪菊放入茶杯或茶壶中。
2,将水95摄氏度左右的开水冲入已放入昆仑雪菊的茶杯或茶壶中(1/4的水量),快速冲洗昆仑雪菊(10秒以内),以去除昆仑雪菊自然晾晒时的细沙。
3,往已经冲洗好的昆仑雪菊茶杯或茶壶中注入3/4的水量,水温在85~95摄氏度即可,10秒左右后即可品饮。
四、注意事项
无论用茶壶还是用茶杯冲泡昆仑雪菊,两种方式都需要第一次用少许开水冲洗后倒掉洗尘,从第二泡开始饮用,因为雪菊系纯天然采摘风干难免有少量沙尘。另外,开水冲泡雪菊出色很快,一般几秒钟后即可倒出饮用,无需像其他菊花或者茶叶那样等待几分钟的时间,浸泡时间过长汤色过浓发黑,影响口感。
具体采用杯子冲泡还是茶壶冲泡方式取决于各人的健康需求或者偏好。一般来说,用茶壶冲泡每泡的汤色比较均匀,色泽和味道都更胜一筹,而用杯子冲饮则方便易行,不受条件限制,尤其适合办公室工作期间或者出差旅行途中饮用。
7、昆仑山是人们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有具体说法吗?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山由于其高耸挺拔,成为古代中国和西部之间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国人认为是世界的边缘,加上昆仑山的终年积雪令中国古代以白色象征西方。
传说昆仑山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围还有生长持续燃烧不灭的神树的炎火山。昆仑山顶是黄帝的帝之下都,有开明兽守门。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省永登县玄阳胡真人与金丹子张理清道长二人,于昆仑山脉寻找传说中的“万神之乡”,于今青海省乐都县马营孔家嘴附近,见周围群山围拢,地势形如莲花,玄妙异常。于花蕊之上建道观乃绝妙之地也,于是发动善信于1916年开始修建“昆仑道观”。至1930年,终于建成一进五院,前后八卦规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仑万神宫”群落。前后依次修建的有观外牌坊一座,上书蓝堂金字“昆仑山”三字;山门楼两层三间,正中悬挂蓝堂金字竖匾一桢,上书“万神宫”三字;山门楼前,东西两侧竖立顶端为斗方形,高约三丈三尺围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后泼水,前后出檐、前后开门的观音殿,东西两侧建土木结构的平房各三间;第三院正北为“太极殿”,东西两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间,下三间的钟鼓楼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两侧建单腹腰式的“八仙观殿”和“七贞祖殿”各三间;第五院正北为“玉皇阁”(两层)。此建筑群除平房为土木结构外,各殿宇均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十分雄宏,不愧为道观圣地。然而,在十年动乱中它变为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