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艾灸养生视频

中医艾灸养生视频

发布时间:2020-07-11 09:36:05

1、艾灸有什么功效

2、我想知道单桂敏艾灸养生到底是真的还是骗术

医学生肯定知道,艾灸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独特有效的外治方法,而现代很多人并没有医学基础,只能把它当作养生的手段。殊不知,艾灸治疗某些疾病,堪称一绝。艾灸从来不会辜负你,是不是骗术,你自己尽管去试,随便试。它成本极低,你又不损失什么,何苦在这询问。

3、艾灸养生真的有效果吗?

必须是真的呀,艾灸几千年的历史了

4、艾灸真的有用吗,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艾灸真的有用。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都是以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重要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的疗法。用中医的话来说,它具有温阳补虚、温通经络、等作用。具体功效如下:

1、艾灸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抄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

2、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

3、艾灸可以袭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

4、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除。

5、艾灸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有的人做艾灸时,肚子咕咕响就是艾灸促进肠胃蠕动的表现,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经络排毒及肠道排便。胃寒湿重就会胃胀胃酸胃溃疡,艾灸有消炎杀菌,驱寒,修复胃zd部不适的功效。

5、中医艾灸养生的简介

<

6、艾灸真的能治病吗?

《本草从新》中也说:"艾叶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以之灸疗,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宋代著名医学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中说:“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艾草是”爱草“

古人把艾草命名为艾,乃是直指人心之举,艾就是爱。艾灸时的那种温暖舒适通畅的感觉,的确像母爱的感觉一样。

患者的体质以虚寒居多,心理情绪以缺乏关爱居多,因爱生恨,阴寒恶毒积聚的也不少,这些人太需要爱了!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经明确地肯定了灸法治病的首要作用。他说:“医者不得专恃于针及汤药等望病毕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虽丰药饵,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

在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书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述:有一次他应邀去为一位缩阳症患者会诊,恰逢患者发病,危急之下,他令患者卧床解衣,然后用手中的烟头对准其关元穴着肤火灼,约2秒钟即解除危险。

遗憾的是,如此神效的艾灸抢救治疗,却遭到医学临床的忽略。不光是急救,对于退行性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用艾灸治疗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记得以前央视报道过一次传统中医艾灸疗法神奇地让病人起死回生。一位肝癌转移破裂的病人,在医院里抢救三天,连发二次病危通知,他得知后建议使用艾灸神阙、关元进行抢救,结果请来针灸科医生艾灸后,病情马上好转。后来又出现了病情反复,医院又发出第三张病危通知,我还是建议继续艾灸,并调整了中药,病人终于又一次脱离危险。”

《医学入门》曰:“凡病,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须灸之”。说的对不对?我认为不对,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因为它的临床路径颠倒了!明明已经知道“针药之效不如灸疗”,却要先用针药折腾病人,不行了才启用灸疗,这不是临床路径颠倒的天大错误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这么久的临床路径错误呢?一言以蔽之,钱字作怪,因为艾灸见效快,收费低嘛。正确的临床路径应该是:凡病,必先用灸疗,针药辅之。这样会给病人减少多少痛苦和花费啊!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精选蕲艾绒高比例35:1热量温和、艾烟小、浓郁的艾香味,易操作,点燃后贴在穴位,避免被烫伤和手酸不愿意坚持长期艾灸的烦恼。艾灸养生专家微信18103085023,送“《灸除百病》、高清艾灸穴位图、马氏温灸法、《灸法秘传》、《扁鹊心书》、《中国灸疗学》、《灸绳》等60多部上百万字艾灸经典书籍供您学习操作。

7、艾灸可以养生吗?

要说艾灸的养生功效那是一定有的,古代便有以艾灸来治疗疾病的历史。

艾叶为纯阳之品,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著名药物学家陶弘景在其《名医别录》中称“艾叶,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关于艾叶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格,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本草纲目》记载:“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陈艾以颜色呈土黄色或金黄色、艾绒柔软无杂质者为上品。
陈艾叶的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油已经完全挥发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渗透力好,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新艾其中的挥发油没有完全挥发掉,不仅不能达到治效果,反而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因其温经络、祛寒湿作用明显,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为适宜。艾灸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温通经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气血运行,营养物质输布正常。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可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从而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行气活血
气血是人的生命之本,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通调气机,并且能提升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祛湿散寒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滞的疾病,均可用艾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之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以阳气驱出阴邪,因而艾灸疗法对湿寒之症特别有效。
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回阳救逆
艾灸有固阳救逆的作用。古书上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阙、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与中医艾灸养生视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