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问道道教修炼养生学

问道道教修炼养生学

发布时间:2020-07-11 04:25:00

1、道教养生之道这本书可以学习吗?

修道者,修自身也。
身明,心静,神清,自可达道。

推荐《copy道德经》、《太上清静经》、《易经》
现今于世,避世修zd道、潜修是很难的了。只有一边于凡尘修身修心修神,一边完善自己,这也是所谓的入世修道

我也修道,无事可相互印证下,呵呵

2、道家修炼养生学 道家养生修炼的方法有哪些

导引按摩、吐纳行气、意念修炼、辟谷断食、内丹周天、滋补服食、香汤沐浴、起居摄生、房中养生、指印符咒等等

3、什么是道家养生功,修炼它有什么作用?在哪里可以系统的学习到?

就是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等等功效的功法,不急不缓,以人体的知最佳方式,在动静之中,寻求身体机能的提升,生命的升华。道。。
貌似诸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就是,你可以学学,至于道家的回春功,混回元功等可以网上找找资料,可以联系下基答本功。内功啥的还是顺其自然,精气充足,自然周天循环。
福生无量~

4、道士、道教、真人分别是怎么修炼的?都有哪些修炼的方法?

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境界高低,譬如道士=幼儿园,真人=硕士研究生。
道教将内丹术境界划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个阶段,了却因果后合道成圣,修得大罗道果,超凡入圣,万劫不灭,因果不沾,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天道不灭,圣人不死。
你若想学道,就从打坐开始吧!

5、关于道教修炼的,求资深人士解答。

楞严经火光三昧法门:炼精化气————宣化上人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楞严经》

此法即是炼精化气,断淫欲,得漏尽通之法。

断淫:炼精化气

戒淫,是佛教一直反复强调的,是生死关,是超脱轮回的根本。但要如何才能断淫呢?

其实唯有“炼精化气”。

正常的人,吃五谷杂粮,必有精气,精气足,自然就容易引动淫欲。如果只是勉强的强迫自己回避女色,压迫自己的欲望。这些人,只是表面的戒淫,而其实潜意识中淫欲更盛,往往梦中却难以自控。很多出家人,长期不近女色,却难免梦中有淫念。

要戒淫,好比大禹治水,不是单纯的“水来土掩”,勉强压抑,而是必须疏导。百日筑基,打开丹田,让精气导入丹田,运行与三脉七轮。如此精气不冲动,加上心中觉念常在。欲念欲生则觉,觉即空。时常是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让欲念生起。而不是等生起后再降服。重在预防。欲念欲起则觉察,则降服。

男性如果能坚持静坐每日1-2个小时,一个月内不泄精,不起淫念。下身精气具足,阳根坚挺,小腹鼓胀,而不起淫念。气息就会冲开会阴穴,也就是海底轮。接着小腹的经脉就会冲开,清除阴气,这时可能会“精满则溢”,无欲而自然泄精。此是排尽旧精,去除阴气,之后新精方生,纯阳正气。不要紧,再次积累。如此2-3次,精气就能冲开丹田之窍。丹田窍开,气就会自然流入丹田,循环于三脉七轮。之后身心清净,风平浪静,不易起淫念。

而要打开丹田之窍的关键就是在这一个月内,不起淫欲,积蓄精气,冲开丹田。丹田窍开后,一意守丹田,丹田立刻发热发烫,身心宁静,不起欲念。如此静养,让真气真气循环于三脉七轮。

而一个真正能做到断淫的修行人,三脉七轮尽通,三昧真火内生。而这就是密宗。化淫欲为拙火,运行于三脉七轮。

而这个其实就是圣凡的区别,凡夫让精气外泄,轮回与生死。圣人,让精气回流,循环于三脉七轮,解脱生死轮回。

为何要右侧卧?

右侧卧时,双脚弯曲,好比静坐,丹田部位形成涡流,气息积蓄于此。晏然静守,丹田热气氤氲。这个姿势,是养气守神的好方法。丹田开窍后,修行人睡觉时都用此姿势。可以静守丹田,炼精化气。

如何做到一心不乱,无淫漏?

无论是道家,气功师,佛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禁欲。道家练气士有个说法叫“百日筑基”。就是要禁欲百日。一般凡人,休息几日,精气就开始增多,精气足了,就找出路,就容易冲动,是为欲火焚身。而凡人的出路就是下根勃起,需要发泄,发泄之后就漏出了。漏出就虚弱几日,然后再休息几日,再增多,然后再发泄。如此循环不已。永远是凡夫。

而气功师,道人和僧人,则反其道而行之,禁欲几日后,精气增多,下根勃起坚挺。这个时候,内心平静,没有淫欲,或打坐,或右侧卧,安心静守。下根到小腹就越来越充实,阳根坚硬如铁,持久不倒,小腹鼓胀,这个就是“无欲则刚”。继续积累,这些精气没地方去,就会自然的冲开会阴穴,冲开小腹的经脉。继续积蓄,然后忽然的丹田开窍,丹田就打开了,精气就突然的流入丹田,小腹鼓胀感就消失,阳根也松软。此后,只要静守,丹田就发热。如此不断继续,丹田的能量就越来越多,是为“炼精化气”。而没有这一步,丹田是没有打开的,精气是无处储蓄的。所以叫这步做“玄关开窍”。之后精气自然被升华,而运行于三脉七轮,身心清净安宁,气息充沛。

如此,可以静坐夜不倒单,无需睡眠。或者,一日之中,只需在子午二时,静卧片刻。右侧卧,意念丹田,丹田发热发烫。立刻,心肾相交,精神焕发。无需再睡眠。

再加上,不杀生,不偷盗。这样没有业障纠缠,阳气气不损。是为纯阳之体,是为“漏尽通”。也就是“因戒生定”。

所以,一心不乱的前提是:无淫欲,无睡欲。必须先有戒定功夫,断了淫根,断了睡眠,食欲轻,可以一日到七日不食。如此可以日夜禅定,一日夜,二日二夜,乃至七日七夜念佛不间断。

而唯有如此戒定功夫,精气充沛。持经持咒念佛等,气息才会源源不断,才可能做到一日一夜不间断。否则凡夫的身体是做不到的。而能够一日一夜到七日七夜“不间断”了,才可以契入念佛三昧,“不思虑”。也就是,“因定生慧”。

慧,就是“无思虑,无疑虑”的清净心。断思绝虑,疑情不起,清净本心。

测验标准:百日无淫漏,夜不倒单。

佛菩萨等有六通,而鬼神只有五通,因为第六通“漏尽通”他们不具备。而六通中唯有漏尽通是真实可靠的,其他五通都是虚幻不可靠的。漏尽通,就是断了淫根,精气返流,冲开丹田,循环于三脉七轮。没有邪淫,没有正淫,没有梦淫,没意淫,淫念不生,身心清净,成就纯阳之体,无淫欲,无睡眠,乃至无食欲,解脱五欲,方可超脱生死轮回。

欲修持此法,不防修持世尊所传的观息法门,断淫欲,生拙火,入四禅八定。

6、道教修炼入静的几种方法

道教修炼最讲一个“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云:“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谓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入静后的功态与验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心除之者,便不算入静。入静后,呼吸均匀,周身舒畅,口内常有甘津,即是佳效。入静后的时间随各人功力所定或长或短,但初步静坐应以一小时为度,若时间太短,恐难见效。总之,入静后首要牢拴意马,真清真静。此外,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炼功,也易于入静。俞琰说: “入静室也,其中不著他物,唯设一香一灯一几一榻而已,坐处不欲太明,太明则伤魂,不欲太暗,太暗则伤魄。……然静室亦不拘以山林,或在墨中,或居道乡,但得所托,无往不可”(《周易参同契发挥》)。从现今人们生活的情况来看,各人的环境不同,故不能一概追求外界条件,只要心静理明,处处都能入静炼功。道教修炼有很多入静的方法,现介绍几种入静的方法,以求救于同道。一、守丹田入静法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为两眉之间,即祖窍,中丹田即黄庭,下丹田即脐中 (道教也有种说法认为脐下三寸为下丹田)。守丹田入静法,是道教修炼中的常行法。因道教丹法传授不同,所以炼功时守法不一,有的以守祖窍入静,有的以守黄庭入静,有的以守脐中入静观此三种守法,唯守中丹田有利无弊。守上下二丹田者各有利弊。守上丹田入静者,利在集中意念,而弊在初学炼功者不能灵活掌握,执守此处,易头昏脑胀,导致虚火上炎,守下丹田者,利在呼吸归源,真息往来,而弊在初学炼功者不能呼吸自然,易发生胸闷等不舒之感。唯守中丹田者为妙,心平气和,自无上下二田之患。守中丹田具体入静法:过去道观修炼者,打坐时每人都要备一蒲团,而现在蒲团不易得,一般静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均可,静坐前随便活动一下,利在畅通气血。入静时两腿自然合盘,左脚向内,右脚向外,双手自然合拢,并端坐凝神内视,两眼微闭,留一线之光,舌抵上腭,牙齿相合,意守黄庭,似有意,似无意,绵绵不断。杂念若起,我即以神光默之,竖起眉毛,刚志修静,自能断除妄念,进入功态。二、默字入静法过去有修道者为清除杂念,往往默念一些有利炼功入静的字或词句,由此念决的意念与呼吸融为一体。默字可以使涣散的意识集中起来,常以默念为主。比如静坐后,在脑海里存想一“静”字或“清静”等字,存想的字句由炼功者自定,一般应在九个字范围内。此外,也有入静前念诵道经的。念诵道经前可先焚香,以渲染气氛。以坐默诵为好,念诵的次数由各人自定,以达入静为目的。三、默运入静法默运,即运气。面向南,两腿平放于床上,两手自然搭于膝上,眼微闭,视线直观脚尖,以逆呼吸法运气 (即吸气时收腹,呼气时鼓腹),吸气与呼气时均要细而长。先存想气机从脚心升至会阴至尾闾及夹脊又至玉枕上升至泥丸,从泥丸经明堂至黄庭而达下丹田。如此循环运气三次毕,微存真息,意守丹田进入功态。以上入静法,对于初学炼功者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炼功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一法,经常练习自可获益,但久习炼功者不必拘泥以上诸法。性要悟,命要传。功夫较深的修士入静时默守玄窍片刻,思想集中,真息自能归源,即可入静 (这里要有真师传授,古有无师不度之说),其能否入静及入静时间的长短,视各人功力而定。此外,功夫高深的修士入静时用无为法,即什么都不守,直入虚灵。初学炼功者,因功力浅,杂念不易根除,所以,选用以上诸法中的一种,久久行持,则会有直趋入静功态乃至大静的境地。

7、道教养生修炼的方法是什么?

据元代李道纯的统计,当时流传的养生修炼方法有三千余种,而道书上记载的大约只有二百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十大类。

1、导引按摩类

这一类功法是以健身强体为目的的动功,包括导引术、按摩术、点穴术、叩齿法、鼓漱咽津法、鸣天鼓、干梳头、干洗脸、揉耳运目、仙鹤点水、擦脚心、兜外肾、自发动、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动摇肢体为门径,与服气、存思配合,组成系列功法。

马王堆导引术(资料图图源网络)

2、吐纳行气类

这类功法是以调炼呼吸为门径,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延年益寿效果,并能发放内气利他济人。这类方法包括采气、食气、闭气、炼气、布气(发气)、胎息、调息、六字诀等。大体可归为服食外气、吞咽元气、存思服气、调动内气等四种。

3、意念修炼类

我国道教气功,除“内丹”堪为不二法门,“行气”久称一树奇葩,其他如守一术、虚静术、存神、内观、定观、冥想、守中、默念、坐忘、守窍、存思术等等,方法尚多;而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不外以意念修炼为主,所以,可一言以蔽之为“意念修炼”,并从而与“内丹周天”、“吐纳行气”鼎足而三。

教气功:十二段锦(资料图图源网络)

道教三大类功法足以概括我国气功中的一切静功,其中“行气”以呼吸修炼为主,“意念修炼法”以意念修炼为主;然而两者却又不是河水不犯井水,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行气”功法常须借助意念活动进行配合,而“意念修炼法”也少不了呼吸的参与,只不过是各有专攻,侧重不同罢了。而“内丹”之术则综合“呼吸”、“意念”,嫁接孕育,另展奇姿,从而成为我国气功中的千古绝招。

4、内丹周天类

这是指以自身先天精气神为“药物”,而在体内炼“丹”的系统修炼方法。在道教修炼诸法中,内丹的理论最称精湛,方法最为周密成熟,堪称道教气功的代表、精髓。内丹的流派分为南宗、北宗、中派、西派、东派、三丰派、青城派;修炼的方法有十多种,但皆以性命二字为纲宗。就修炼的顺序来说,有修性自然了命的顿法,亦有先修性后修命及先修命后修性的渐法。

修性自然了命的顿法,亦称“上品丹法”、“最上一乘”,是炼神之道与禅宗之禅的融合,入手即迳直炼神还虚,绝情忘念,明心见性。

内经图(资料图图源网络)

先修性后修命,为全真道北宗所倡。此法从除情去欲、收心止念、明心见性入手,至念住心息,再依次了彻命功。这种丹法的修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百日筑基,炼精化气,亦称为小周天;第二阶段为十月养胎,炼气化神,亦称为大周天;第三阶段为三年哺乳,练神还虚;第四阶段为九年面壁,练虚合道。

先修命后修性,为南宗所倡。其法从钟吕派内丹的传统方法入手,守窍调息,循序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至炼神阶段,参究禅宗性理,以“打破虚空为了当”。

从修炼方式讲,内丹又分为清修、双修二派。清修派主张阴阳具足自身,只可自己清修,这是内丹的主流。双修派认为阴阳分具于异性之身,主张男女合修,取药于“同类彼法”。这类方法实属秦汉以来房中术的进一步发展。道教还认为,男女生理不同,故炼丹的方法应有所区别。宋元以来,出现了不少“女丹”的修炼方法,一般都从意守膻中“炼体”入手。

5、辟谷断食类

辟谷亦称“却谷”、“休粮”、“绝粒”、“断谷”等,即在一段时间内,乃至长期不食蔬谷和烟火食。我国辟谷起源很早,并不是有了道教以后才有辟谷的。道教兴起后,接过辟谷之法,不仅把辟谷实践推向纵深,而且还予理论上赋予一种神秘色彩。辟谷大略可分为辟谷后服气、辟谷后饮水、辟谷后服食药物三种,其中辟谷服药法有百种之多。这三种辟谷法,一般都与服气等类静功配合。

6、滋补服食类

这类养生修炼方法又称为“服饵”、“服食”。所服之物大体可分为草本金石类药物。道教宣扬服食用金石等炼成的丹药可长生成仙,已被实践证明属谬误之谈。但所服草木之类药物,多有滋补作用,服食得当,当非无益。比如适量的服食大枣、灵芝、胡麻、五加皮、茯苓、枸杞、松脂、五味子、人参、干地黄等对人均有滋补作用。

道士炼丹(资料图图源网络)

7、房中养生类

此法因议论不一,在此不再论述,望见谅。

8、起居摄生类

道家养生修炼之术,除内丹、行气、存思、服饵、房中、导引等法之外,还包括心身两方面的养生之道,涉及行止坐卧、生活起居、饮食、语言、情绪等方面的杂修之法,这就是起居摄生类修炼法,可谓博大精深,网罗无遗。它包括四时调养法、情绪调摄法、饮食调养法、起居调养法等。

9、香汤沐浴类

在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道教修炼方法中,还有一类不被外界注意,但在养生修炼中确有一定特殊作用的养生修炼法,这就是香汤沐浴。所谓“香汤”,就是调进各种芬芳药料的温热洗澡水。香汤沐浴的作用不仅在于洗净身体,涤尽垢腻,并且还在于借助洗涤身垢的启发影响,反过来对洁净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神气自然清朗,有利于养生修炼。道教作道法之前,皆当香汤沐浴,自有一定的道理。

香汤沐浴(资料图图源网络)

沐浴的香汤常用五种香汤。所谓“五香”,就是白芷、桃皮、柏叶、零陵、青木香五种香药或香料的总称。其中白芷含有多量挥发油,味芳香,据道教密传,有避邪和去三尸的作用。桃皮是桃树去掉栓皮后的树皮,因其皮含柚皮素、香橙素等,所以气味芳香,具有较强的健脑醒脑作用,且可以杀诸疮虫,止息痧气。柏叶,则具有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止饥的作用。零陵香,对心腹恶气、齿痛、鼻塞皆有较好的疗效。青木香,有升降、利吐的作用。还能清醒毛孔,促进皮下毛细管的血液循环,使沐浴者遍体舒适。香汤要按照一定的配量和火候以及特殊的水、澡豆、蜜汤等加制而成。调汤之人,功德无量。

10、指印符咒类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样,也有手印、咒语。道教的手印“诀”、“手诀”,手指做成诀的姿势叫“掐诀”。诀的种类有数十种,其作用与佛教的手印相同,但手指配合之法则相异。道教的咒语,称为“祝”或“咒”。

道家手诀(资料图图源网络)

大约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韵文,第二种是无韵的短语,第三种取自佛教咒语。道教在修炼时,多用咒语,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气一类,在开始做功及做功结束时,都要掐诀念咒。内丹修炼中亦往往用咒语。念咒时不但要掐诀,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诀同时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应。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炼时,还常书符。符的种类很多,各有其用场,虽召神制鬼自属无稽,但符?的实际运用,都与气功修炼密切相关。

8、我想学习道教自学修炼道法,怎么可以修炼网上怎么学

你先看道教经书,把古文基础打好,不然很多东西你进行不下去。全真道士讲究出家。但全真派是没有道法的,他们只学内丹。不懂法术,全真派最早没有法术,后来才逐渐向其他的门派学了一些,但都不怎么厉害。学道不用不出家,但最好有一个师傅指点,因为中国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术语内行人才能看懂。道法内容更是隐秘,其中包括,符箓、咒语、罡步和手诀。这些在网上很难找到专业的说明,一直都是师徒相传的,就算你在网上找到一些,也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更别说去实践运用了。多看书多问人,会对你有帮助的。

9、我想学习道教的关于养生的知识,有谁能教我

呵呵 我倒不会茅山道法。不过百我可以给你推荐 曲黎敏的黄帝内经非常好。然后如果你想度学道教。给你推荐老子。如果你偏向于唯心主义那知我给你推荐庄子。我很喜欢道庄子的文章。从他那我学会了版如何讲道理。很有意思。
如果还想深入学习。你可以学一学易经 很有用的。权

10、陈兵的出版著作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生与死》
《佛教生死学》
《重读释迦牟尼》
《佛陀的智慧》
《新编佛教辞典》
《佛法在世间》
《佛法真实论》
《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
《佛教心理学》
《佛教气功百问》
《道教气功百问》
《道教之道》
《问道:道教修炼养生学》 《常诵十经》
《佛教格言》
《净土经论·念佛诀要》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
《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主编)
《道藏提要》
《道教通论》
《道教手册》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诸子百家大词典》 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法音》、《内明》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与问道道教修炼养生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