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病怎么保养?
2、成语误用例析
一 望文生义“搭错车”
因为要表达的话中有某个字眼恰与成语中某个字相同,甚至意义也接近,于是便错用该成语。例【如】:
1、走进大厅,她爽朗一笑,引来众人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2、老张被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几点)的事弄得疲惫不堪。
3、相声小品的发展趋势也一样,数量越多,质量越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4、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以致酿成了大祸。
5、他多年勤奋工作,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被选为模范。
6、标点重要,写文章,怎么可以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二、褒贬不明“入歧途” 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使用的时候如果不分褒贬之义,便会出错。【如】:
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贬义指成群的人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竞相观摩。
2、这一期看来又得延期出版,来稿虽多,但都是不刊之论(褒义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谭嗣同是甘愿为改革流血的始作俑者(贬义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值得称赞。
4、这个饭店的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褒义指对突出的好人好事的一致赞扬)但又别无去处,难啊!
5我国体育健儿又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人们无不弹冠相庆(贬义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比喻坏人上台)。
6、多年来父母倾注心血扶育我,对父母的感激真是罄竹难书(贬义指罪恶极其多)。7、这一段时间,刘翔这个名字是炙手可热(贬义比喻气焰胜,权势大)
三、轻重不分“出入大” 许多成语语义轻重有别,该轻不宜重,反之亦然,否则就会误用。例如:
1他上课迟到,老师为了以儆效尤(用于警告学坏的人),当众批评了他。
2、要想写出象样的调查报告,就必须为社区群众肝脑涂地(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3、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的现状,讲课时分类指导,效果很好。
4、这次辩论会上,他的观点被大家驳得体无完肤(形容浑身上下都是伤)一无是处。
5、工作中,你掩盖缺点,那无异于饮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不顾后果) 。
6你昨天迟到,今天早退,真是积重难返,不可救药了(两成语都用语过重)。
四、语境不合“太悬殊” 使用成语,许多时候要讲究语境,否则也会误用。【例如】:
1:他们痛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指人处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美满幸福。
2、如果不修这些水利工程,遇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应为不堪设想)的。
3、作为课题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应为当之无愧)地走上了领奖台。
4、教育要讲究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切,与下文矛盾),摆家长作风。
5、洪水来了,在这千钧一发,迫不及待(应为刻不容缓)之际,他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
6、他们很快就熟悉了,站在河边,不拘一格(应为无拘无束)地谈笑着。
五、对象不适“戴错帽” 有些成语与各自的适用对象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如果张冠李戴,必然误用。【例如】:
1那石刻上的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用来形容房屋建筑高大众多)
2、老王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两个成语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3、小商店百货齐全,琳琅满目,真可谓汗牛充栋(只用于形容书多)啊。
4、黄山怪石、青松千姿百态,真是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5、我讨厌那些背后搬弄是非,期期艾艾(形容说话不流利)的小人。
6、新疆库尔勒香梨真是脍炙人口(用于赞美诗文),遐迩闻名。
7、我刚刚学绘画,请你务必多加指教让我感同身受(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8、她们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是第一批迈出高等学府的警花,正值豆蔻年华(特指女孩十三四岁)啊。
六、不合逻辑 “装错壶”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3、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4、公园里的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只用于形容人一个)。
5、我们必须打破老一套的墨守成规(不但语义重复,动词性短语应为“陈规陋习”)
6、这篇文章观点陈旧,材料单薄,语句不通,可谓不刊之论。(刊,删改。指不能删改的、极为精当的言论。)
七、形貌不辨“频出错” 有些成语之间文字形貌颇为相近,宜辨清记牢,使用时不可“乱点鸳鸯谱”,以免误用。例如:
1、 我们刚入学,老师对我们的关怀真是无所不至(贬义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2、 有了计算机,也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可以事倍功半(应为“事半功倍”),一蹴而就。
3、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应为“漠不关心”)
4、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表示毫不介意)。
5、 他不注意影响,甚至乱来,结果闹得小镇上纷纷扬扬(应为“沸沸扬扬”
6、寄生植物,望文生义(应为“顾名思义”),它是攫取寄生养料和水分养活自己的一种植物。
八、语义重复“添蛇足”使用成语时不细致揣摩含义,以致句义累赘,前后重复,可谓画蛇添足。【例如】:
1、 当年,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倍受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浑身”与“遍体”重复)
2、 这部好电影,感人至深,大家谈论起来津津乐道(“谈论”与“乐道”重复)。
3、 他突然辞职这一决定真有点出人意料之外(“之外”赘余)了。
4、 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漫步在林荫道上(“独自”宜删)。
5、 虽说是新闻稿,可是真情却早已溢于言表之外了。(“之外”宜删)
6、校园里,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都勤奋学习,志存高远。(“莘莘”,即众多,句中“许许多多”应删)
【看来若不误用成语,当重视】:
望文生义“搭错车”,褒贬不明“入歧途”。
轻重不分“出入大”,语境不当“太悬殊”。
对象不适“戴错帽”,逻辑不合 “装错壶”。
形貌不辨“频出错”,语义重复“添蛇足”。
【附易用错的成语选】:借箸代筹 独步天下 因人成事 功败垂成 耳熟能详大音稀声 硕大无朋 不易之论 不逞之徒 不虞之事 不以为然 屡试不爽罪不容诛 罚不当罪 吊民伐罪、勉为其难 无所点定 目无全牛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狗尾续貂 绘声绘色、有声有色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洗心革面石破天惊 卓尔不群 明日黄花 食古不化 改弦更张 待价而沽 将伯之助亦步亦趋 处心积虑 折冲樽俎 对簿公堂 危言耸听 彻头彻尾 焚膏继晷稗官野史 虚与委蛇 自怨自艾 置若罔闻 白驹过隙 匪夷所思 韦编三绝俯首帖耳 聊胜于无 薄海同欢 沆瀣一气,兼权熟计 处心积虑 求全责备比屋可封 颐指气使 叹为观止 时乖命蹇 秀色可餐 披褐怀玉 信誓旦旦
(希望能帮到你!O(∩_∩)O~)
3、春季如何养生?
4、吃什么东西比较养生?
第一菜:莲藕
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
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莲藕,毫无疑问地成为时下的"当家菜"。
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第一坚果:花生
秋季果实丰收,这其中,最具明星气质的当属有"长寿果"之称的花生。"常吃花生能",花生仁中含蛋白质高达26%左右,相当于小麦的两倍,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含脂肪达4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
最佳吃法: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古籍认为,花生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
最好搭配:红枣。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第一补:山药
每个季节都讲补,但进补方式不一样,春天温补、夏天清补、秋天要润补。秋季最佳的进补食物是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也认为,秋吃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第一肉:墨鱼
关于吃肉,民间一直有"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说法。墨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秋天吃墨鱼,对女性尤其滋补。
关于吃肉,民间一直有"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说法。墨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秋天吃墨鱼,对女性尤其滋补。
最佳吃法:红烧、爆炒、熘、炖、凉拌,做汤均可,但为防秋燥,墨鱼做汤是比较合适的。
最好搭配:豆腐,也属于养阴生津的食物,一起吃还能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
第一水果:梨
梨因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天然矿泉水",自古就被尊为"百果之宗"。
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若能每天坚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不同种类的梨性寒程度也不完全一样,如我们常吃的天津鸭梨、香梨和贡梨寒性差不多,而皮粗的沙梨和进口的啤梨,则寒性更大一些。
最佳吃法: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功效,生梨和熟梨的功效就不一样。吃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将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对痛风病、风湿病及关节炎有防治功效,同时对治疗肺热咳嗽和喉咙痛等效果更佳。
最好搭配:蜂蜜。闻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的,对患肺热久咳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第一粥:百合粥
秋季由于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们常会口鼻干燥、渴欲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出现肺燥咳嗽。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为秋季食用之上品。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淀粉、多糖、果胶以及多种生物碱,对抑制癌细胞增生有一定的疗效。
最佳吃法:煮粥。百合食用的方法很多,可当菜肴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这些都称得上是美味佳肴;也可煮粥吃,如百合与糯米制成百合粥,放上一点冰糖,不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于睡眠;还可以用百合、莲子和红枣共煮成羹,可补益安神。
最好搭配: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患者。
5、功夫是什么意思
功夫,Kung fu(中国武功),不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融合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 它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功夫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不仅出现了李小龙,还出现了大量功夫题材的中外电影,歌曲专辑,小品等。
2、只要功夫到家,铁棒也能磨成针。功夫(武术),中国的国术 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 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所以少林功夫和其他派别不同,讲究的是“禅武合一”。 在少林寺众多的禅武修炼者当中,潘国静法号:释延武就是其中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人物。正宗少林寺曹洞宗三十四代功夫传人,是中国少林武术派系的代表人物,少林武术八段。自幼开始在少林习武,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门下,赐法号延武。他擅长少林传统功夫和散打,对气功养生、中医伤科、自然环境学颇有研究。
6、谁有 医疗安全 相关的 小品或者相声剧本?--急~
你要的不太好找,你这两个行不,不行我也没有了,你上网再找找吧。 小品;《义诊》 表演者二人,一老医生,一中年病者,台上放有一桌二椅 老医生先出埸说;千年人参能大补,虎骨鹿茸可强身,再加上枸杞子泡白酒,哈哈!真美。不过你每次可别喝太多了哟。老夫我今年八十八啦,人一老了,就想积德行善,这不,如今医疗站进社区,我也凑热闹在旁边开了个义诊所,免费诊病开药方,也算是给父老兄弟姐妹和百姓做点贡献吧。 一中年病者上埸说;我叫潘伍兵(盼无病)人家都叫我病秧子,每年去医院看病花了不少钱,身体还是不行,听说社区新成立一个义诊所,免费看病还给出方子,真不错,我去看看。 中年走到老者面前说;是您老开的义诊所吧,我今天到您这来看病。 老者;好啊,你哪里不舒服,说出来,根据病情我再给你开方子。 中年;是胃病,一旦发作,腹部就疼痛,经常吃不好饭,折腾的我也没人形。 老者;药房有很多种治胃的药,可选适合你的病症来服用,什么胃必治,胃贴灵,等都可治疗和缓解疼痛。 中年;这些年我看病钱都已用尽,留下点生活费,哪还有钱买药和看病,行行好,您老给出个省钱的方子,还能缓解我的病情,只要让我胃不痛就行。 老年;那我就给你开个方子吧,你叫什么名? 中年;潘伍兵。 老者;什么?盼五丙,还胡六条呢!就你这条件还玩麻将,且不说你经济条件不允许,身体也抗不住瞎折腾。 中年;您老误会了,我要说也说不清,我给你写出来,你老就知道叫啥名。 老者;(看了纸上的字后)说;啊,是这名,父母怎么给你起这个名啊? 中年;我自降生,身体就软弱,父母担心,盼望我长大后身体健康,就取了个与字意同音的(盼无病)的名,没办法,老天爷也不可怜我,到现在还是一身病。 老者;是够命苦的,行啦,我开方子吧;用红皮鸡蛋壳二十个,放在瓦片上加火焙干,之后把它研成细末,用红糖水服用,每次饭前服一小勺,一日一次,服完为止。即可见功效。此方非常珍贵,同时对补钙和软骨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年;我还有高血压病,血压一上来,头晕眼花,站不稳,立不定。 老者;这个处方我给你开的是;海带二两到三两,用开水泡成海带汤,泡二日后,每天晨起空腹喝一杯,连服数日即可,海带能快速恢复血压正常。再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烧好的开水放入小苏打2——3勺泡脚20——30分钟,降压效果也非常明显。 中年;这可太好了,你老有这么高的医术,到哪都能挣高薪,怎么还在这里白忙活? 老者;我 的退休养老金够花了,挣那么多钱干吗!我生是洁身来,去时净身走,用自已一技之长,为大家造点福吧。 中年;您老家中还有什么人哪? 老者;我家世代单传,以前有个儿子,二十岁当兵,复员回来后,就到消防队工作,还没等成家,在一次救火中,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就献身啦,老伴急火攻心,不久也离开人世,我现在就一个人,在社区敬老院养老,安度晚年吧。 中年;那你怎么不再找个老伴?一个人多孤单啊! 老者;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还找啥老伴,就一个人现在也挺好,自已吃饱,全家不饿,行动自由,没人干涉,不缺吃,不缺喝,想到哪去没人管,赛过活神仙哪! 中年;您老真是心胸宽广,儿子为公殉职,那政府不管吗? 老者;政府多次关怀我,咱哪能给政府添麻烦,现在不也是很好吗! 中年;您老思想境界就是高,我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老者;怎么,方子已经开完啦,你咋还不走? 中年;不好意思,我还有一个难言之隐的毛病,没跟您说。 老者;做为医生从不讳忌,你有什么难言之隐,说吧。 中年;因我居住条件不好,屋内潮湿,得了肛门瘙痒之症,能不能再开个方子? 老者;我以为是什么大病,你这病也属于一种炎症,你回家后,用白矾研成细末,溶入米醋之中,洗涤患处,很快止痒消除炎症。 中年;今天到您这来看病,真是来对了。到现在还不知您的姓名,请问,您老怎么称呼? 老年;我姓高,字明一,以后要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中年;高名医,好,这个名字好,高,就是高大,字名医又是您的本行,不愧是有知识,有学问,我得好好和周围朋友宣传宣传。 老年;你理解错啦,明字,是天明的明,明了事非的明,明暗的明,不能叫做名医的名,你的明白? 中年;哈伊!我的明白。 老年;一是,一二三的一,一心一意的一,一心为公的一,专心一致的一,一心不可二用的一,不能叫做名医的医,明白? 中年;哈伊!小的明白。 老年;好啦!别再说笑啦,要不过一会儿,咱们都要变成日本人了。 中年;不管怎么说,我今天到您这来,收益非浅,以后我会想法报答您。 老年;不用啦,给人治病是我的天职,免费治病开方,就是想多积点阴德,甘心情愿,也不需要什么报答,只要人人健康,无有疾病痛苦,都能为咱们国家建设多做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也算我没白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回吧。 中年;您老身体这么好,精神唤发,活一百五十岁也没问题! 老者;自古以来谁无死?你说我能活一百五十岁,那不成老怪物啦!能活一百岁就知足了。 中年;那可太少啦,象您这样的心善对待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老者;顺天意吧,阎王爷让你三更死,就决活不到五更天,生死轮回,任何人也逃不出这个规律,人哪,在有生之年,能为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世间不愧于人民,这才是我们的本份哪。 中年;经您老这么一开导,我也有些懂啦,一个人无论在世上活多长时间,都要珍惜生命,为人类美好事业,贡献出自已的全部,我一定在您的精心调理下,自已重振信心,摆脱这个病秧子,也早日为国家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老者;好哇!战胜疾病也要有信心,我诚挚的盼望你早日康复身体,让我们共同为国家的壮丽事业,迈开大步前进吧! 中年;高医生,你听,社区广播站正播放《让世界到处充满阳光》的歌曲声! 二人听了一会后,老者说;是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祖国到处都充满了阳光啊! 剧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也疯狂"剧本 按:此剧曾于2005年12月30日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元旦晚会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迎新晚会上成功演出。 第 一 幕 姜半夏(以下简称姜):各位看官,晚上好!您问我是谁?先自我介绍一下,在下姓姜,名半夏,祖居常山,在生地行医,至今已整整三七--二十一年了,三年前我与前妻金银花离异,当时痛苦的就像是胸中怀着酸枣仁,口里吞黄连,喉头塞桔梗呀!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续断过,至今独活。不过也没什么,男人嘛,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喝酒就喝五加皮!只可惜苦了咱们的孩子决明子了,因为我平时比较忙,只好把他寄居在他爷爷白头翁家里,我们附子可谓是聚少离多呀!虽然日子比较清苦,但常言道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为快乐之本,我把每一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生川芎和熟地,每治好一个病人,我就感觉自己像威灵仙一样神通广大,不管是砂仁,杏仁,桃仁,还是郁李仁和栝楼仁,都是我的病人,我都会细辛地医治好每一个病人。这不,我今天晚上就要见一个病人,约好在新街口的仲景茶楼见面,因为我俩素未谋面,所以约定了一套暗号,以防到时候认错人了。哟,时间未到,我先GPRS上个网先!(退至一角手机上网)。 (姜作抬头状,言道“仲景茶楼到了。”左右张望,此时陈皮手捂着裆部,脸带痛苦状上) 两人走近,并侧身绕行,双目对视。 姜:六味地黄丸!(做六指怪状) 陈皮:人参白虎汤!(为虎扑状,两手做爪,目露凶光) 姜:莫吵、莫吵!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陈皮:非也、非也!中医西化前途渺! 姜:脸怎么红了? 陈皮:阴虚内热 姜:怎么又黄了? 陈皮:失血过多 (陈皮趋步向前,握姜双手,目光殷切。) 陈皮:您就是中医大著名的姜半夏教授吧! 姜:在下正是姜半夏!您就是陈皮先生吧?请!咱们进茶楼细谈。 (二人进入仲景茶楼,分头坐下。) 姜:陈先生是哪里人呀? 陈皮:(转较浓厚山东口音)俺是山东的! 姜:(微笑)山东人长得像你这么帅的还真是少见哪! (姜稍审视陈皮) 陈:(憨笑)我朋友们都说俺是历代丐帮帮主中最英俊潇洒得! 姜:小便不通? (陈皮点头) 姜:伸出舌头让我看看! (陈皮做伸舌状) 姜:把手伸过来,(陈皮伸过右手) 姜:左手!(陈皮伸左手,姜做搭脉状) 姜:我给你开一张方子。(姜写下药方,并递于陈) 陈皮:(做疑惑状)牛膝?我只听说过牛黄可以治病,牛膝?牛的膝盖也能治病吗?姜教授,我平时最喜欢吃牛排了,您给我改牛排行吗? 姜:(捋须状,微笑道)此牛膝非彼牛膝也!从我两见面道现在,你的手一直不离下腹,我由此推断出你的病在前阴,接下来我又看到你的舌上淤点明显,定有淤血阻滞,知道我为什么要你伸左手而不是右手吗?(陈皮摇头)因为左手尺部主膀胱和肾;果然!左手尺部沉伏,由此我推断出你为淤血阻滞下焦,而至小便不利。 (陈皮惊愕,拍大腿) 陈皮:真是神了,我前天下腹被撞了一下,以后小便就渐渐淋漓不通了。 姜:这就对了,我给你开的这张药方中的牛膝是一种草药,不是牛的膝盖,专破下焦淤血,正好对你的病症。这样吧,你病好后,身体还比较虚弱,要加强锻炼,我教你一套养生保健大法,这套操不论室内室外,演练起来十分得方便,可以一人练习,也可以多人。咱们找个地儿,请! (两人离开座位来到一空地,前后摆好架势)。 姜:要特别注意这个摆跨得动作,我们中医认为:腰者,肾之府也!你这个病尤其要注意固肾健肾! (陈皮连连应诺) (姜在前,陈在后学习) 姜:挺胸,抬头,收腹,提臀,目光平视,一搭搭,二搭搭,三搭四,恰恰恰!(姜在台上跳起了恰恰),看清楚了吗?恰恰! (陈皮在姜身后跟着,动作粗笨滑稽)姜:回去等病痊愈之后好好练习吧,先去抓药吧!SEE U! (陈皮下,姜顿时站起直追) 姜:(大声呼喊)你还没付茶钱呢,说好你买单的! 陈皮与姜俱下,第一幕结束。 第 二 幕 数天后 (姜半夏身穿白大褂,坐于医院诊室内) (一女子头裹鲜艳纱巾,扭捏而上,动作较夸张) 妇人:小女子我年方二十八,至今还未生娃 愁坏了公婆,愁坏了爹妈 愁的我是睡不好,吃不下 愁坏了我那个小冤家 他说前几天遇到一位神医叫什么姜半夏 药到病除不虚夸 果真治好了我的病 来生我做牛做马报答他!(做跺脚状,嗔道:“快点”!陈皮上) 二人一起走到姜前 陈皮:请问姜半夏医生在吗? 姜:我就是(做捋胡须状) 陈皮:你就是(惊讶神情,上下打量一番)不对吧?几天不见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姜:导演没告诉你吗?换演员了! 陈皮:哦,我明白了,(回头看妇人) 陈皮:老婆,这位就是神医姜半夏, 他看病,什么仪器都不查, 就靠三指把脉搭, 辨证分毫都不差, 三服药治好我的病, 真是一个活菩萨! 姜:这些话,听着真顺耳,就像夏天吃了个大西瓜,哈哈哈哈哈!(又做捋须状) 陈皮:姜神医,请您老给我老婆把一把? 姜:(微眯双眼,做把脉状)少阴脉甚滑,不用问也知怀了娃“没什么病怀孕三个月了!” 陈皮:(激动,做不相信状)您老说什么? 姜:你老婆怀孕三个多月了! 陈皮:(厉声问道)不对!不对!我半年不在家,你不可能会怀孕! 二人闹别扭,扭打。 姜:看他们夫妻扭打 我背上冷汗哗哗 难道名声今天砸 亡羊补牢不算晚呀,(忙上前把陈皮拉住) 姜:稍安毋躁,让我仔细询问她。(把妇人拉到桌前)你再说说你哪里不舒服? 妇人:婚前我身体壮实像肥鹅 婚后我瘦的像盐水鸭 肚子里总是咕咕响 月经三月还未下(手伸三指,娇嗔羞涩) 姜:哦!仲景先师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为痰饮,当以温药和之 (姜运笔开方) 三人齐声:辨证四诊需合参,不然就会闹笑话! 贺词毕,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