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有关健康的民间谚语,如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谢谢!
养生谚语50条
1、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2、心血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3、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
4、常吃萝卜和葱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5、常吃萝卜常喝茶,不用医生把药拿。
6、吃萝卜,喝热茶,郎中改行拿钉耙。
7、九月九,大夫抄着手,家家吃萝卜病从哪里有?
8、萝卜抗癌,降福消灾。
9、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连。
10、萝卜、干姜、梨,治咳有效又便宜。
11、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12、黄瓜鲜脆甜,常吃美容颜。
13、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14、多吃紫茄煮米饭,黄疸肝炎好得快。
15、多吃番茄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6、胡萝卜,小人参,常吃长精神。
17、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18、韭根韭叶,散瘀活血。
19、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20、青龙白虎汤,喉病保安康。(俗谓橄榄是治喉病的“青龙”,萝卜是治喉病的“白虎”)
21、包饭用荷叶,清香又解热。
22、鲜藕止血,熟藕补血。
23、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24、羊肉补气血,肺虚最相宜。
25、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26、一香能驱百臭,一蒜能杀百菌。
27、只要三瓣蒜,痢疾好一半。
28、大蒜不值钱,能防脑膜炎。
29、大蒜是个宝,抗癌效果好。
30、一日不吃姜,身体不安康。
31、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
32、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33、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34、冬吃生姜夏吃蒜,不用医生开药方。
35、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
36、鼻子不通,吃点大葱。
37、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8、平常绿豆芽,通便催奶下。
39、赤豆利脏腑,祛毒又滋补。
40、热天一块瓜,强如把药抓。
41、一天吃点枣,气壮身体好。
42、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43、红枣茵陈汤,肝病好单方。(红枣二百克与茵陈九十克共煎,食枣饮汤)
44、红枣芹菜根,能降胆固醇。
45、红枣黄芪汤,补血养气好效方。
46、酸枣加白糖,安眠帮大忙。
47、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48、常把核桃吃,润肤黑发须。
49、早晨喝杯淡盐汤,胜过医生去洗肠。
50、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
51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养生谚语366条
340、延缓衰老,确有诀窍,四项措施,劝君做到。凉爽----身常三分凉,长寿又健康,常洗冷水浴,益寿壮身体;静心-----心静自然凉,不急不慌张,处事要稳当,身心不受伤;饥饿-----吃饭七成饱,终生疾病少,傻吃会吃傻,体胖增血压;爱心-----拥有慈爱心,人生常青春,爱人受人爱,心情常愉快。
341、保健养生,八项措施:理血调气,食养药饵,气功固精,静神动形。
342、拥有十伴,寿域百年。
一曰德伴:助人为乐,忠厚仁慈,乐善好施,心旷神怡。
二曰动伴:动则不衰,用则不退,坚持锻炼,永不颓废。
三曰友伴:人以群聚,物以爽分,广交挚友,倾吐交流。
四曰艺伴:人生朝露,艺术千秋,书画琴棋,性怡情趣。
五曰说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实话实说,心里快活。
六曰乐伴:听听音乐,哼哼曲调,天天欢笑,容颜变俏。
七曰游伴:青山绿水,大自然美,返璞归真,振奋精神。
八曰书伴:天天用脑,精神不老,博览群书,益智健脑。
九曰爱伴:爱老爱幼,热爱家乡,一片爱心,万缕阳光。
十曰素伴:衣着朴素,三餐食素,生活简朴,节欲添寿。
343、药王(孙思邈)养生,六种方法
心态平静:六欲不纵,七情节制,心态安逸,自然欢愉;
抑情节欲,上士别睡,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常务小劳:养生之道,辛勤操劳,按摩四肢,活动身体;
强调食养: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五谷皆食,营养均衡。
重视药饵:不知药性,不能祛病,有病先食医,不愈再药饵。
居住环境:山青水秀,草茂树绿,鸟语花卉,返璞归真。做到六条,长命百岁。
344、膳食纤维,八大好处,吸水通便,防癌排毒,减肥充饥,降糖降脂。养生保健,宜于多食。
345、多素多鱼,少肉杂食,类多种多,瓜菜水果,五谷杂粮,什么都尝。膳食清淡,少食多餐。五味不亢,不甜不咸,健康之本,益寿之源。
346、养生三结合,膳食八搭配
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修炼结合,长寿康乐;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海陆搭配,养野搭配,浓淡搭配,冷热搭配,生熟搭配,酸碱搭配,食不厌杂,营养齐备。
347、食能养生,也能丧生,把握均衡,健康长生。烟熏火燎,不吃为妙,油炸腌泡,少吃为好。
说明:这类食品均含致癌毒素。
348、睡眠八忌。
一是睡姿勿仰俯;二忌睡前勿多虑;三是睡前勿恼怒;四是睡前勿进食;五是睡前勿张口;六是睡前勿多语;七是睡前勿饮茶;八是睡前不过喜。
349、养生十六宜(中国古代长寿秘方)
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舔腭,齿宜常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节宜常摇,皮肤宜常干,便溺宜禁口,足心宜常擦。
350、食疗歌
只要对症用得着,各类食品都是药:梨汁饮后化痰瘀,苹果消食营养高。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美容俏。紫茄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海带含碘消瘀结,香菇存酶肿瘤消。胡椒驱寒又除湿,大葱姜汤防感冒。大蒜抑制肠胃炎,菜花常吃癌症少。鱼虾猪蹄补乳汁,牛羊猪肝明目好。啤酒(少饮)能降胆固醇,绿豆防暑解毒高。蜂蜜润肺又益寿,葡萄味美人不老。食醋防毒能消炎,韭菜补肾暖膝腰,花生降醇素中肉,冬瓜消肿又利尿。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症猕猴桃。香蕉含钾通大便,禽蛋益智营养高。芹菜能降高血压,萝卜化痰肿气消。生津止渴数乌梅,润肺乌发数核桃。番茄补血驻容颜,健脾补胃食红枣。
351、一二三四五,快乐每一天。
明白一个道理:长寿之诀窍,开心最重要。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开心。
记住两个重要:一是看法很重要,美好心情看世界,世界处处都美好;二是两看更重要,工作上向高处看,生活上向低处看,端正态度,摆对坐标,养身之道,养心之窍。
学会说三句话:(1)算了。善于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2)不要紧。做错了事,不悔恨自己,人不能光走运,也不能光倒霉。(3)会过得去。天不能常阴,夜不能常黑。
坚持四项原则:过好每一天的原则。你是唯一的你的原则,不亢不卑,不攀不比,嫉妒是自杀,模仿是无知。永不计较小事的原则。立即停止损失的原则。
善于做五件事:善于计算:多计算幸福,多计算好事。善于交流,参加活动,广交朋友。善于学习,勤于读书,健脑益智。善于助人,助人为乐,自己快乐。善于照镜子,生活象镜子,能照人影子,你对它笑,它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对你哭。
352、笑跳劳保,青春永葆。
笑:一日三笑,精神体操,心情舒畅,青春永葆;
跳:唱歌跳舞,除去烦恼,蹦蹦跳跳,血循环好;
劳:劳逸结合,常务小劳,勤于学习,益智健脑;
保:膳食合理,什么都吃,荤素搭配,适可而止。
353、运动养生,八条原则。
动静结合,修炼结合;持之以恒,量力而行;运动适度,不宜过度;自然舒适,循序渐进;形式多样,不拘一式;顺应四时,符合规律;活动项目,因人而异;坚持动脑,勤于学习。
354、养生五戒
一戒懒惰。勤劳好动,气血畅通,肺腑清爽,延年寿增。
二戒烟酒。生活清淡,健身益寿,烟酒过度,伤身折寿。
三戒纵欲。七情六欲,有所节制,恬淡无私,心安神怡。
四戒名利。权势名利,身外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失之何损,受之何益。
五戒忧愁。不忧不愁,活到白头。人之有生,惟有精神,精神不敝,体健常春。
355、瓜果蔬菜三素高,五谷杂粮营养全。烹龙煲凤何足贵。劝君杂食颐天年。
356、搭配食物三原则:品种越多越好;种属越远越好;营养越全越好。
357、锻炼按摩,针灸气功,祛病延年,八大作用:自我修复,自我疗理,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协调脏腑,调和气血。
358、理论准出自实践,梅花香来自苦寒,宝剑锋出自磨砺,身体健来自锻炼。
359、人类活动,顺应自然,日月相应,天地相参,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寥寥。
360、老人防血栓,注意两件事:起床三个一,锻炼三五七。说明:三个一:醒后一分钟穿衣,穿好一分钟坐起,坐起一分钟下地;三五七:快走慢跑每次不少于三公里,每周锻炼活动不少于5次,运动量达到每分钟心跳次数加年龄等于170。
361、高血压十忌。
一忌睡眠不足,二忌情绪激动,三忌酗酒嗜烟,四忌肥胖超重,五忌高盐食品,六忌气温寒冷,七忌体位突变,八忌缺少运动,九忌大便干燥,十忌突然停药。
362、养生先养德,长寿之真谛。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名利不能夺,贫贱不能移。
363、河边垂钓,忧烦俱忘,青山绿水,两相辉映。清风拂拂,微波荡漾,环境肃穆,心旷神爽,全神贯注,意守鱼钩,欢快轻松,油然而生。唯鱼是念,志趣无穷,谴怀取乐,祛病养生。
364、古人养生十法
谈义理字,学法贴字。澄心静坐,听琴玩鹤。种竹浇花,煮酒煎茶。益友清谈,登城观山。垂钓悦志,弈棋益智。
365、养老之要,重在保健,六个“无妄”,牢记心间:耳无妄闻,目无妄观,身无妄动,口无妄言,脑无妄思,心无妄念。遇事慎重,方保平安。
366、心底无私天地宽,名也不贪利也不贪;怡淡寡欲心身健,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布衣得暖胜丝绢,新也可穿旧也可穿,粗茶淡饭饱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结语:
一年三百六十六天(闰),谚语三百六十六款。天天念谚语,按照谚语办,终生少疾病,寿域过百年。
2、听俗语说是药三分毒,那么中药养生要预防哪些“毒”呢?
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药,所以中药也并非大家所想的那样无毒,安全,放心。
现在,许多补充剂对肝脏有毒。吃了它们会损害我们的肝脏健康。滥用中草药会损害肝脏的健康,很多人经常吃对肝脏有害的中药来治病,那么什么是对肝脏有害的中药呢?
对肝脏有害的中药
1、川楝子 此药有安肝益气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楝楝和楝树皮中的印楝素对肝脏有毒性作用。正常剂量可导致药物性肝炎、黄疸、肝肿大和转氨酶升高。
2、苍耳子、雷公藤这两种药物常用于治疗鼻炎、头痛和肾病。苍耳中的有毒蛋白和糖苷可引起肝损害,甚至导致肝衰竭。
雷公藤多苷片或雷公藤多苷片均可引起可逆性转氨酶升高和肝肿大,也可引起重型肝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联合苍耳、雷公藤可加重肝损害。老年患者应慎用苍耳、雷公藤。
3、何首乌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ADR)通知》中,建议口服何首乌及其配方可能引起肝损伤的风险,过量和长期连续使用可能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不要相信“纯天然”、“纯植物”等药物的宣传。别以为所有的中草药都没有副作用。开中药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医院,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偏方等,也不要到非正式的小诊所去治疗。
就像老话说的,是药三分毒,对于各类药物,不论中药西药,都要谨慎选择。
3、有哪些"不生病"的养生金句?
不生病的8句养生金句:不性急就不生病,不生气就不生病,不随意就不生病,不闲着就不生病,不愁虑就不生病,不乱补就不生病,不熬夜就不生病,不贪吃就不生病。
1、不性急就不生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中国有句谚语叫忙中出错。我们讲得极端一点,十次车祸九次是快。对于身体的健康更是如此,快是魔鬼。
有研究发现,女性癌症患者80%性子急,60%追求完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90%性子急,糖尿病患者60%以上性子急,甲状腺疾病患者90%以上性子急。可见,一个“快”字对我们健康构成了明显威胁。
2、不生气就不生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郝万山: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真的,很多病都是自己作的,很多疾病都和生气有关,不生气就不生病。生气所导致的疾病,到底发病率有多高呢?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
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所以很多人会有“治不好的胃病”、“伴随一生的咽炎”等。调控意识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养生常识,但可惜经常不被大家认识。
3、不随意就不生病
解放军301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薛长勇:
要想健康不生病,就要规律生活,别太随意。今天想喝酒,猛喝一番,明天不想吃早餐,又不吃,这样太随意的生活可不行。就像开车,路好,车也好,但一脚猛踹油门,车速达200迈;一脚又猛踩刹车,立马停下。车不舒服,人也不舒服。
好的习惯要养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坚持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不能今天我想起来了,去锻炼去,明天没时间了,就放下了。
4、不闲着就不生病
原中央保健局局长 王敏清:
动物、动物,就得多活动;不动?那就死得快!
多活动,不贪图享受,保护自己的功能,才能健康长寿。平日,只要不赶时间、不提重物就不乘车,免费车也不坐;上楼,尽量不坐电梯。当然,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玩命,更不能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
人即便退休了,也不要闲下来。用则进,退则废,老年人要有事儿干、找事儿干。人的身体有很大的潜在能力,要不断用它,它才能好;如果不用,各方面的机能就会退化萎缩。
5、不愁虑就不生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朱南孙:
研究女性健康一辈子,朱南孙坦言,女性养生的关键不在于吃多贵的补品,也不在于用多贵保养品,而是要开开心心,“总是多愁多虑,疾病就会跟着来,现在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比以前多,我看和现代人思虑多、压力大有关。”
“快乐的事情记住,不快乐的事情都忘掉”。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
6、不乱补就不生病
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之子 施小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各种中药或补品来养生抗衰老,认为吃了补药,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有些有经济能力的人士,认为什么贵,什么珍稀,就一定是好的,于是千方百计搞来服用。
但事实上并非个人都需要进补,进补像给花浇水施肥,花不同法不同。且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当然也有个适度与否的问题。缺时自然需要补,但是补过了头,超过了“度”,就过犹不及了。同时补并不是简单地往身体里加,中医有时是以通为补的。
7、不熬夜就不生病
国医大师 朱良春:
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现在社会,有些人喜欢熬夜,则会导致肝胆不和,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及乳房肿块等症。有些大学生喜欢晚上熬夜打游戏,睡到中午还不起床,更是严重影响了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
合理的作息时间应该是这样的:辰时得起,午时小憩,按时进食,亥时得眠。按照中医学理论,子时胆经最旺,丑时肝经最盛。如果这两个器官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
8、不贪吃就不生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
什么都吃,饮食多样化,这样就能很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与健康。就拿韭菜来说,确实存在一些农药残留的现象,但一星期吃一次,能吃进去多少农药?什么都吃一些,什么都不多吃,即使摄入的食物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只要总量不超标,对人体仍然是安全的。
4、麻烦大家提供一下关于养生的古诗,要求有作者名和所在的朝代
1.曹操
魏武帝曹操也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同时,这首诗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也是曹操留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
2. 苏东坡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
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
羽虫见月争翻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3. 龚廷贤
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 ,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诗的全文如下:
惜气存精更养神, 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 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 ”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4. 白居易
4.1 养生以动:白居易认为,活动养生十分有用,因此他很喜欢步行游览名胜。在一首《玉泉》诗中云: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仗,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
诗句描述了白居易游览杭州西湖玉泉时的情景,可见他已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陶醉,达到了忘我境界。
4.2 养生以静:白居易认为,静亦可养生。他在《消暑》诗中曰:
何以尚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做回人间翁。
酷暑苦夏,诗人自有对付它的妙法,即所谓“心静自然凉”。
4.3 养生练功:白居易晚年常以练气功养生。他在一首《练功》诗中说: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扶。初似饮醇醪,又如蜇苦旁。
外融为骸畅,中适一念除。旷至忘所存,心与虚俱无。
诗句生动描绘了练功时的场景。练功养生,诗人身心舒畅,简直如痴似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5. 《十叟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湎旨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牖;
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
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注释)
(1)不湎旨酒:不嗜酒之意。(2)服劳自动手:指经常小劳。(3)安步当车久:指以步代车。(4)清气通窗牖:是要室内空气一定流通。(5)沐日令颜黝:经常要沐浴日光。(6)太极朝朝走:指要天天打太极拳。(7)未作私利求:指排除杂念。(8)坦坦无忧愁:即乐观开朗。
6. 袁枚
“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偶成》诗中的诗句。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防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到了古稀之后,从事扫书斋等活动已力不从心了,又该作何消遣呢?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并写到:“譬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
7. 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8. 陶渊明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9. 杜甫
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5、春夏秋冬怎么养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应的养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锻炼应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这是因为,长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经过冬季之后,一旦身体没有完全放松就进行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损伤。其次,切忌盲目追求运动量。盲目加大运动量会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发感冒。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14点到20点是健身的最佳时间段。如果条件允许,运动前可以饮用一杯温开水,以帮助身体及时补充水分。
2、夏季:夏季补水要适量,建议运动前半小时喝两杯水。如果是户外运动,一定要带上水瓶,还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盐,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饮水时,一次不能饮用太多,应尽量通过增加喝水频次来补充水分。二是尽量选择室内运动,如游泳、瑜伽等。这些室内运动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秋季:面对昼夜温差越来越大的秋季,我们更需要保护自己。秋季晨练前,应先喝点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当然,还要注意保暖,运动前进行热身。
4、冬季:冬季应该更多地选择室内运动,这样不仅能防止疾病的侵扰,还能帮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不要超过原有基础的10%。一旦运动量太大或运动速度太快,极易发生腱炎、肌肉拉伤等问题。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从中医讲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不同的季节对人,对生物也不一样,叫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进补,本处所说的“补”,主要包涵有修补、补充、补益和滋补的意思。不论哪个季节的进补,都可根据季节的特点,并结合人的体质和食物、药物的性味等实行,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使之恢复动态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补各有侧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长,秋须守其收,冬务保其藏。
1、春三月,此谓发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2、夏三月,此谓蕃秀,阳气旺盛,万物繁茂。
3、秋三月,此谓容平,阳气开始收敛,万物开始静止收获。
4、冬三月,此谓闭藏,阴气极盛,万物生理功能低下,阳气、精气内藏等。
参考资料 人民网 春夏秋冬 四季锻炼小常识6、有关健康的歇后语或谚语!!!!
健康的歇后语
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43.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44.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5.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8.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4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1.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52.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5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5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55.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56.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57.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5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59.立如松,行如风
6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61.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62.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63.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64.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65.要健脑,把绳跳
66.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67.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68.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69.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0.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71.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72.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7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74.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7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76.吃得巧,睡得好
77.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78.经常失眠,少活十年
79.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80.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81.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82.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83.食不语,睡不言
8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8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86.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87.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88.饭前便后要洗手
89.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90.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91.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92.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93.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94.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95.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9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9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98.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99.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100.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健康谚语100句
1. 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
2. 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 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5. 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6. 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7.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8.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9. 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0.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11.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12.笑一笑,十年少.
13.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43.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44.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45.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8.一日两个苹果,毛病绕道走.
4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1.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52.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5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5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55.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56.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57.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5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59.立如松,行如风.
6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61.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62.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63.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64.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65.要健脑,把绳跳.
66.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67.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68.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69.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0.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71.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72.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7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74.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7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76.吃得巧,睡得好.
77.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78.经常失眠,少活十年.
79.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80.常吃素,好养肚.
81.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82.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83.食不语,睡不言.
8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8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86.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87.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88.饭前便后要洗手.
89.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90.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91.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92.喝茶不洗怀,阎王把命催.
93.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94.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95.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9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9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98.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99.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100.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7、关于一条俗语
似乎老一辈儿的人都会熟背这样一句顺口溜:“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想起这句顺口溜,只因正值大量水果集中上市的夏季,而每每路过这些诱人的水果摊铺,便不由得勾起了记者记忆中从孩童时起就未了的心结:为何会“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记者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教授张湖德求证得知,
桃、杏、李,既为夏季时令鲜果,又为药食同源的中药。
说“桃养人”,并将其唤作“寿桃”,是因为桃的益处众人皆知: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
与“桃养人”相反,说“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过食杏、李有害”的观点。从中医养生观点认为,杏和李子均不可多吃。中医认为,杏肉味酸、性热,有小毒。过食会伤及筋骨、勾发老病,甚至会落眉脱发、影响视力,若产、孕妇及孩童过食还极易长疮生疖。同时,由于鲜杏酸性较强,过食不仅容易激增胃里的酸液伤胃引起胃病,还易腐蚀牙齿诱发龋齿。不仅食杏肉伤人,爱食鲜杏仁的朋友也要提高警惕:因鲜杏仁有苦、甜之分,而苦杏仁中因含有一种有毒物质“氢氰酸”,生食过量便会中毒,甚至死亡。目前,经向多位专家请教,虽未找到“李子致人死”的确凿理论,但张教授指出,由于李子性温,过食可引起脑涨虚热,如心烦发热、潮热多汗等症状。尤其食李子切记不可与雀肉、蜂蜜同食,反之则可损人五脏,严重者同样可致人死亡。由此可见,民间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如何避免上述不良症状的发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陆广莘向记者指出,“李子不沉水者有毒”,若不慎购有发涩、发苦,属于还未成熟的李子,则不可进食。而对于过食伤人较大的杏,每食3~5枚视为适宜。同时,因“杏仁得火凉”,即经过火炒或水煎后,有毒物质才可祛除,方适宜进食。对于爱吃杏的朋友来说,除了管好贪吃的嘴,多食经加工而成的杏脯、杏干等,则为上策。
8、关于“药”的名言名句
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语见《孔子家语》。这句贤文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2、是药三分毒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内经》对如何用药十分讲究,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役药石,同样亦会发生毒副作用。
3、用药如用兵
谚语,意思是用药须像用兵那样特别慎重。
出处:明·孙一奎《医旨绪余》:“人之死生,关于呼吸问,余何敢师心自用;而峨睑为也。古称:‘用药如用兵。”’《醒世恒言》三八:“所以古人将用药比之用兵,全在用得药当,不存药舅。”
4、
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谚语,意思是药物可治疗不致命的病,致命的病无药可医治。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二二出:“[末白]公公病里莫生嗔,[旦]宽心保病身。[合]正是:药医不死病,佛化有缘人。”
《醒世恒言》一:“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着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
清·铁汉《临镜妆》七:“我看这赵医生,有几个靠得住的在那里呀,他们的口头禅叫做‘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5、急脱急着,胜如服药
谚语,意思是适应天气冷暖的变化而及时增减衣服,可以避免生病,胜过生了病吃药。
出处:宋·李之彦《东谷所见》:“急脱急着,胜如服药。衣服之加谨者此也。”
9、求几首关于 养生 的诗词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操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陶渊明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负冬日》 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5、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苏沈良方》苏轼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这首诗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
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6、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龚廷《摄养诗》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得神仙。——陆游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共走过了85个春秋。他诗中蕴含的独特养生之道,可以使我们参悟到这位诗人的长寿秘诀,对现代人提高健康素养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陆游钟情食养,清淡为主。在诸多食疗方法中,陆游似乎对食粥有所偏好。
他认为丰盛的饮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粗茶淡饭为宜。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10、求一些养生中医诊断保健上的经验口诀,民间说法俗话谚语或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