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药膳、食疗、保健的概念和区别?
概念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保健,意思:保护健康。亦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区别
养生产生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药膳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食疗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
养生,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简而言之,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身活动。
2、中医药膳养生调理身体效果好吗?
药膳是传统的养生方式,无论是养生粥、养生酒、还是其它形式的药膳,都即是食物也是药材。既然是药材,就有一定的药性,就应该遵循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说药膳养生虽好,但也需要之一以下三点,不然用错了会造成身体负担,损伤身体。
药膳虽好但也有禁忌
一.药膳的配伍避免相恶、相反。
相恶、相反是中医专有的名词,意思分别是可以降低药力和产生毒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而且一般来说,药膳中所用的中药材本就不多,也就两三味药材,所以在制作药膳之前一定要熟悉所用药。再就是很多食材也会与药物冲突,比如说人参和萝卜,萝卜会降低人参的补气效果;何首乌和怕与葱、蒜一起食用。
还有一些传统的药膳禁忌, 比如羊肉忌南瓜,鳖肉忌苋菜,鸡蛋、螃蟹忌柿、荆芥,蜂蜜忌葱等
药膳选择配伍注意相反、相恶
现代科学的认识,胡萝卜、黄瓜等含分解维生素C的成分不宜与白萝卜、旱芹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配伍等。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制作药膳前一定明确。
二.身体状态特殊时要注意药食宜忌。
在身体处于特殊情况下,应用的药膳不尽相同,这属于辨证范围,比如说外感疾病时,不可用有固表止汗的药膳。还有某些特殊的时期,比如经期、孕期,这是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此时要注意中药的“妊娠禁忌”及经期用药原则,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孕期、经期、产后要注意用药原则
至于一些基本原则,如“产前不宜热,产后不宜凉”,在疾病状态下可以治病为主,根据疾病的不同用药。但在正常状态下,这种原则应尽量遵循,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三.药膳养生要“一人一方”。
一人一方指的并非是每一个人一个药膳方子,而是每一类人一个方子,比如说一般家庭中老人、青壮年、儿童,这三类人不可同用一样的药膳;而青壮年又分男女,男人以“气”为主,女人以“血”为主;同一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区别,体质不同所用药膳也不同。
药膳不可一家人“一锅养生
药膳虽说以食物为主,但也是一种有调理性的膳食,还是有一些禁忌的,不可混同寻常餐食随意长期进食。比如驱寒的药膳,体内有实热者忌用。
药膳作为传统的滋补养生方式,应当遵循其原则。药膳也需要根据身体的表现以及体质,全家人“一锅养生”的方式不可取。
3、中医认为的饮食养生是怎样的?
所谓饮食养生,中医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百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中医强调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孔子度是春秋时期的人,享年72岁,在2000多年前能活到问70多岁是很少有的高寿了。孔子的长寿,与他讲究饮食之道是分不开的。《论语》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答饪不食,不时不食。”这些话的意思是说,食物放久变味了不吃,鱼肉之类菜肴腐败了不吃,菜肴的色彩不中看不吃,味道不鲜美不吃,不讲究烹饪不吃,不到用餐的时间不吃。专告诫人们讲究养生之道,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滥吃滥喝的意思。孔子的饮食观对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影响很深,是我国食疗得属以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民族兴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4、膳食养生 哪些中药材可以常吃
在数以千种的中药材里面百,有不少是药食两用之品。如常见薏仁、红枣、枸杞、白木耳等中药都是可以多吃的药材,适当做膳食可以有效调养身体。红枣有强健脾胃、补血安神的作用,枸杞则明目、补气血,两者药性都偏温,可搭配服用或单方以热水冲泡饮用皆可。薏仁有健脾益肺、清热消水肿的效果。薏仁也是五谷饭度不能缺少的食材之一,营养价值高。张家蓓说,她曾经连续专两个月早上都喝一杯薏仁浆,原本身体过敏的毛病改善不少。不过薏仁性偏凉,体质比较虚寒的人及孕妇不适合喝。白木耳温养脾胃、软便润肠,可以使用果汁机绞碎后加水、水果及冰糖煮成甜汤。虽然这些药材对身体有益,可以多吃,但考量到污染问题,还是不要每天大量的食用,猛吃猛灌属。
5、从中医角度来看,饮食养生有哪些好处?
所谓“养生之道zd,莫先于食”,以及“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都是在强调:吃对食物比仙丹灵药更有用。
食物不仅仅只是供应身体能量,也同时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现代人有数不完的文明病,不论是生理上的病、心理上的病,归根究柢都与饮食问题有关。饮食确实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而饮食内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是人体健康、精力充沛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饮食营养的足够摄取,能够保证人体充足的营养供给,更能使人体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而人体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新陈代谢功能活跃,则能使人生命力强盛,对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就能增强,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力量就更加强大。
同时,饮食还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根据人体的阴阳盛衰情况和食物的性味特点,安排适宜的饮食方案,或以养精、或以补形,且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不仅能保证身体健康,且能够预防疾病的发容生。此外,某些具有特异作用的食物,本身就能够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因此,合理的饮食不仅是强健身体的重要营养来源,更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6、中医饮食养生有什么特色
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抄”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机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袭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广起居有常”zd,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7、开个中药膳食养生馆前途如何??
在目前来看,这一类的餐馆还蛮吸引人的,只是.....经济危机,餐饮业会不会有些不景气?
如果真的有意,可以试着推出一些新颖的菜品.......
8、中药食疗与养生的有关资料
养生可以听下《国学堂》-梁东对话徐文斌baidu一下可以下载来听听
9、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什么样子?
就是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对人体进行调养。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饮食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汉代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共载365种药物,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枣、藕、山药、芡实、蜂蜜、薏苡米等,被列为具有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上品药。
饮食养生的特点
天人相应的特点。对不同人,不同时候,不同地方,不同病症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体现了阴阳、协调脏腑的整体营养观;
体现了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想结合的特点。做到不偏食、不过食,因人、患者不同,采用不同的饮食模式,因体质、职业、信仰、病情、时、地的差别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饮食养生的作用
补充营养
饮食在进入人体以后,滋养脏腑、气血、经脉、四肢、肌肉乃至骨胳、皮毛、九窍等的作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依靠饮食源源不断地予以补充。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还表现在各种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部位的选择性上。
“精气神”的物质基础
饮食是精、气、神的营养基础,只有机体营养充盛,精、气才会充足,神志才能健旺。预防疾病。
10、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什么?
就是研来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对人体进行调养。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自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饮食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百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度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汉代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共载365种药物,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枣、藕、知山药、芡实、蜂蜜、薏苡米等,被列为具有强身保健、道延年益寿的上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