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气功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和功效?
养生气功包括静气功和动气功。
静气功门类最多,流传百最杂,往往有很多以气功教学为名而诈骗敛财的假大师。但实际上度静气功最容易学,而且从一些医学文献、书籍中也能学习到正确的习练办法,比如《气功疗法实践》一类的就是不错的参考。
动气功种问类也不少,但经典的是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三种。八答段锦端正大方,连绵不断,动作简单易学,往深处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动作对脏腑,筋骨锻炼的针版对性强——这个在八段锦口诀中可以看到;易筋经注重揉筋压腿,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瑜伽;太极拳兼养生和技击的特点,动作舒缓大方,招式舒缓连绵,同样是流传数百年的权气功奇葩。
2、养生气功各有什么保健作用?
气功养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运用特定的方法配合呼吸和意念来调节人体身心健康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
它与现代科学的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运动医学、自然医学、老年医学以及体育、武术等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它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
现代“气功”一词包括了古代的“吐纳”、“导引”、“存神”、“静功”、“辟谷”[1] 。
“动功”、“内功”、“外功”、“修练”、“打坐”、“入定”、“坐禅”、“静坐养生”、“修身养
气功养生
性”、“呼吸养生”等等,甚至太极拳等某些武术,只要以内功为基础,都属气功的范围。
气功又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内功。外功以内功为基础,静极才能生动,所谓“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精气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强壮。静功并非静止,而是“外静内动”,是机体的特殊运动状态。正如王船山所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以养神,以吐纳呼吸为主要练功方法;动以练形,以运动肢体为主要练功方法。无论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心、调息、调身这三项练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势三个环节。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动静兼练,“三调”结合,于是阴阳调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里所说:“能动能静,所以长生”。 由上可知,气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
3、所谓硬气功对技击和养生真的有用吗
气功按用途主要分硬气功(技击)、内丹功(养生)这两种。你要了解的是硬气功吧?给你几门功法,有机会找个好老师请教:硬气功:少林绝学——内硬十三太保横练功古老而精深的少林武学,以她独有的神韵魅力展现在当今世界面前,深受世人喜爱。但却有许多人徘徊在少林武学大门之外,难以叩开武学之门。并非他们不肯吃苦,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学到真传的少林武学。少林内硬十三太保横练功历来就乃轻易不传之功,属少林武术绝学,乃镇寺之功!此功法重视练气(内功),尤重养气,它不但练开砖碎石的功力(外功,横练之法),而且还练瞬息万变的真气,即丹田之气也。它虽名为“横练功”,实乃内外兼修之优秀功法,注重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少林武术在实战中的特点是朴实大方,出手明快,进逼沉猛。三十太保横练功在技击中尚有明劲、暗劲伤敌之法。所谓明劲者,即拳之刚劲,即练精化气,易骨之道;所谓暗劲者,拳中之柔韧也,不过柔韧与软不同,因软中无力,柔并非无力,乃练气化神易筋之道。少林内硬十三太保横练功分十三太保内气功、十三太保内爆功、十三太保横练功三部分组成。其中内气功乃从少林养生软性气功演化而来,此功的目的为培养内气,强身健体,疗疾养生;内爆功乃从少林硬气功中之优秀内功演化而来,目的为激发自身潜力,强化爆发力,为横练做基础;横练功则为少林七十二艺之精华,目的乃让习者修习成开砖碎石,任人击打无碍的金钢不坏之身。一般身体素质者习练内气功3—10日便会产生气感,全身精神焕然一新,精力充沛,坚持修习1—3个月则可根治许多疾病(如高低血压病、失眠、肾亏、月经不调等),实乃养生祛病之法宝!习内爆功3—10日会劲力大增、耐力十足,1—3个月足以激发自身潜能,再配合横练功修习则足以让习者于5—15日即可头、臂、拳、掌、指、肘、膝、脚开砖1—5块,1—3个月可全身(除眼部、裆部)抗普通人重击、棒打而无碍,开砖碎石乃举手之劳,并可发出强大的攻击力、透骨力,让每个对手都吃不消,自卫搏击时可产生一招制敌之效!到那时,你就会被少林真传功夫所折服!现许多硬派功法只注重外功训练,不讲究内功修练,此乃误人也。就算修习出些许功夫也乃蛮力所致,根本无丹田真气支持,有损身心健康。《少林易筋经》曰: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练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身。没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亦化为无形矣!为了让那些渴望学到真功而无能力修习的武术初习者学到真功,也为了发扬少林武术,特将此套珍藏修习十余年的少林内硬十三太保横练功详细介绍给各武友,望刻苦习之。一、十三太保内气功:罗汉归位习者选择一处空气流通、安静的室内外练功。全身放松,两脚分开稍比肩宽,两膝微曲,含胸拔背,双臂抬起放于胸前,如抱球状。舌抵上腭,双目微闭。呼吸为鼻吸鼻呼。吸气时要缓慢深长吸,尽量多吸些时间(不许憋气),同时腹部鼓起,呼气亦为缓慢均匀长呼,同时腹部内收。意念丹田部位有一火球,天地万物之精华源源不断涌向丹田火球汇聚,之后再通过丹田火球散发到全身各个部位,全身感到温暖舒服。练功时间不限,一般来说习练15分钟为宜,长则30—40分钟足矣。一天习练1—3次即可。常练此功可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及辅助治疗之效,病人应多修习,切勿轻视。无病者也应常习,它可让你精力充沛,尽快练出丹田真气。若习者修习一段时间后,身上有热、胀、跳、麻、痒及打嗝、放**等属正常现象,不必理会,也不可刻意追求这种现象,应顺其自然。二、十三太保内爆功:十三太保内爆功共十三式,此处只介绍十式,其余三式难度较大,自习不易掌握,故不介绍。实践证明,仅修十式决不会影响功效,习者可放心练习。一式:罗汉虎啸习者自然站立,双脚分开略比肩宽,眼微闭,舌抵上腭,含胸拔背,全身放松。双手叉于两腰侧,自然呼吸,意守丹田,不可有过多杂念。站好后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由鼻吸入,通过喉咙传至膻中穴直达丹田(以下几式吸气入丹田路线均如此,以下每式就不多言)。同时双脚跟抬起,待气吸至不能吸时(吸满后)由嘴大喊一声“哈”(若大喊不便,可改为以鼻猛喷气发“哼”声),意念丹田之真气由丹田至膻中至喉咙通过嘴发声喷泻出去,同时双脚跟用力着地,全身崩紧,双眼睁开怒视前方,之后呼气放松。如此习49次后可接习下一式(初习者若吃不消可习36次,逐渐增至49次)。二式:罗汉降龙习者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膝弯屈成高马步站立,双手握拳置于两腰际,拳心向上,意守丹田,目视前方,全身放松。习者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由鼻吸入至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双手内旋,使拳心向下,经胸前向前用力打出,意念丹田之真气通过双拳面喷泻而出,双眼怒视前方。之后呼气放松。如此习49次后可接习下一式。三式:罗汉伏虎习者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膝弯屈成高马步站立,双手成掌型置于两腰侧,掌心向上,下颌微收,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被吸入丹田,同时双掌向上抬起至胸部,双膝也跟着抬起,由高马步站直。待吸至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双掌内旋,掌心向下,用力向下压击,双膝也跟着成高马步。意念丹田之真气通过双掌劳宫穴喷泻而出。之后呼气放松。如此习49次后可改习下一式。四式:罗汉劈山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膝微屈成高马步站立,双手向上举起,掌心向前,双臂贴住耳朵,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全身放松。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被吸入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双手由两侧向下用力劈击。意念丹田之真气通过双掌劳宫穴喷泻而出。之后呼气放松。如此习49次后可接习下一式。五式:罗汉拔树习者自然站立,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臂自然放于两腿侧,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全身放松。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被吸入丹田,同时双臂由两侧举起至胸部,成抱球状,双膝弯屈成低马步。意念双臂抱住一棵参天大树。待吸至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双膝慢慢抬起,双臂用力崩紧向上拔,意念参天大树被连根拔起,双膝伸直后呼气放松。如此习49次后接习下一式六式:罗汉分山习者自然站立,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十指向外,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全身放松。习者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被吸入丹田,同时两臂屈伸弯曲,内收于肩部,掌立起来,掌心向外,十指向上。待吸至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双掌向左右用力平推出去,意念丹田真气通过双掌劳宫穴喷泻出去,之后呼气放松。如此习49次后接习下一式。七式:罗汉聚气习者自然站立,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手叉腰(与第一式罗汉虎啸相同),下颌内收,眼直视前方,意守丹田,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被吸入丹田部位,待吸至不能吸时,闭气(即不吸也不呼),以喉发“嗯”声,同时全身上下全部绷紧,眼怒视前方,牙齿紧叩,双腿双臂用力绷紧,腹胸向外鼓劲、提肛,十脚趾用力抓地,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紧。如此保持绷劲持续6—10秒后呼气放松(呼气不可骤吐)。保持崩劲时意念丹田真气充斥全身每个部位,将四面八方飞来的无数石块全部碰碎。如此一松一紧为一次,习49次后可接习下一式。八式:罗汉抱膀习者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膝微屈成高马步站立,右手放在左肩上,左手放在右肩上,双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女子相反)。眼直视前方,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全身放松。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被吸入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时,闭气,以喉发“嗯”声,全身上下绷紧,意念同第七式,如此持续6—10秒后呼气,放松。如此习49次后可接习下一式。九式:罗汉坐禅习者自然盘坐于地上,双手在丹田部位相叠,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上。上身正直,双眼微闭,全身放松。呼吸均以鼻深长吸深长呼。意念自己坐在热水中,全身暖烘烘的,无比舒服。如此习5—10分钟后可接习下一式。十式:罗汉收功习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略比肩宽,眼平视前方,自然呼吸,双掌相叠放于丹田,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按顺时针方向揉转36次,逆时针方向揉转36次,之后将双手搓热,按摩面部18次,最后轻轻拍打全身(由上向下)。拍打后闭上双眼默念:“佛祖赐我少林神功,吾定会刻苦研习,日后有成定会除暴安良,阿弥陀佛!”内爆功修习后可接习横练功。三、十三太保横练功铁头功:一式:习者双脚分开比肩宽,双膝弯屈成高马步站立,双拳变掌放于两腰侧,掌心向上,眼平视前方。习者以鼻吸气,意念丹田真气上升至百会穴,待不能吸时以嘴大喊一声“哈”,同时右手向上抬起拍打脑部,之后呼气放松换左手。如此左右手共打头部150—200次。初习时切不可用大力,注意循序渐进。二式:习者面墙(光滑厚实之墙)成左弓步站立,上身前俯,头部对墙,双手后背。以鼻深吸气,意念丹田真气上升至百会穴,待不能吸时用嘴大喊一声“哈”,同时头部向墙撞击,意念将墙撞一个洞。之后呼气放松。如此练习100次。三式:习者靠墙倒立,双手交叉于胸前,以头顶撑地,自然呼吸,不加意念。高血压患者禁习此式。如此力尽为止。铁臂功:一式:习者用缓慢速度做俯卧撑36—49次。二式:习者成高马步站立,双手各拿一个10—20斤重的沙包放于腰侧(沙包的制法:找结实的布缝一个包,内装铁砂或沙子、石块10—20斤,之后缝好),习者用双拳轮番向前快速打出。如此左右手共习100—200次。三式:习者站于粗树旁,以右臂内侧、外侧轮番击打粗树,之后换左手。如此左右手共习100—200次。铁肘功:一式:习者侧卧于地,仅以右肘右脚外侧支撑身体,意念丹田之真气通过右肘奔泻于地底深层,力尽为止(一般5—15分钟即可)。之后换左肘。二式:习者将一摞旧报纸缠钉于树上,以双肘轮番击打,每打一肘均意念将树打断。如此左右手共习100—200次。三式:习者将砂袋(内装圆形铁砂或绿豆)置于与自身腹部因高的桌子上,用双肘轮番向下砸击,意念将袋内铁砂或绿豆击碎。如此左右肘共习100—200次。铁拳功:一式:习者用双拳面对撞100—200下。二式:习者以双拳撑地,意念丹田之真气通过双拳面奔泻于地底深处。如此力尽为止(一般习10—30分钟)。三式:习者侧卧于地,仅用右拳及右脚外侧支撑全身,左拳放于左腿侧,意念同上。如此力尽为止(一般3—10分钟)后换左拳支撑。四式:习者面对树上捆绑之报纸,以双拳轮番击打,每打一拳均意念将树打断。如此左右拳共习100—200次。铁掌功:一式:习者用缓慢速度做俯卧撑36—49次。二式:习者用双掌心对拍100—200次(主要着力点为掌根部位)。三式:习者以右掌劈击左掌习100次,之后左掌劈击右掌心100次。四式:习者将砂袋置于桌子上成高马步站立,双手变掌放于两腰侧,以鼻深吸气,同时右掌抬至头部,待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右掌向下用力劈击砂袋,之后换左掌。如此左右掌共习100—200下。五式:与四式相同,将劈击改为拍击。左右掌共习100—200次。六式:面对树上捆绑旧报纸成高马步站立,双掌放于两腰侧,以鼻深吸气,同时右掌举至头部,待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右掌劈击旧报纸,之后呼气放松换左掌。如此左右掌共习100—200次。七式:同第六式,将劈击改为用掌向前推击,如此左右掌共习100—200次。铁指功:一式:双手十指互抵,用力相顶100—200次。二式:习者以双手十指支撑做俯卧撑14—36次。三式:习者将砂袋置于桌上成高马步站立,以双手轮番抓击砂袋。如此左右手共习100—200次。四式:习者面对旧报纸成高马步站立,以双手轮番抓击旧报纸。如此左右手共习100—200次。五式:习者找寻一可装百余斤物品的坛子,坛口不可太大,以可抓握为宜,成高马步站立。以右手将坛提起,以鼻缓慢吸气,提至胸部时再以鼻缓慢呼气,将坛放回地上(以手提起放回均为缓慢运行),之后换左手。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可向坛里放5斤左右沙石(无坛者可不习此式)。如此左右手共习100—200次。铁膝功:一式:习者在地上置两块坚硬砖石,用双膝跪于上面,双手叉腰,自然呼吸。如此习10—30分钟。二式:习者面对树上之旧报纸,以鼻深吸气,待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右膝抬起顶击旧报纸,意念将树顶断,之后呼气放松换左膝。如此左右膝共习100—200次。三式:成右弓步站立,以右掌用力拍击右膝100—200次,之后换左弓步,以左掌拍击左膝100—200次。铁腿功:一式:低马步站立,上身双手合十成拜佛状,如此力尽为止,自然呼吸。二式:习者自然站立,以鼻深吸气,同时右脚抬起至腹部,待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右脚用力跺地,意念将地踩个坑,之后换左脚。如此左右脚共习100—200次。三式:习者面对厚墙站立。以鼻深吸气,待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右脚抬起用力踹击墙,意念将墙踹个洞,之后换左脚。如此左右脚共习100—200次。四式:习者面对树上之旧报纸站立。以鼻深吸气,待不能吸时大喊一声“哈”,同时右腿横踢报纸(着力点为胫骨),意念将树踢断。之后换左腿。如此左右腿共习100—200次。五式:习者右腿抬起至腹部伸直,仅以左腿支撑。以鼻深吸气,同时左腿慢慢屈膝蹲下,待蹲到底后再以鼻缓慢呼气,同时左腿慢慢抬起,之后换左腿支撑。如此左右腿共习60—100次。铁布衫:习者自制一竹把。将20几片长40—60厘米,宽1—1.5厘米的竹片攒在一起,捆绑紧一头,共做两个。一式:习者成高马步站立。以鼻深吸气,意念天地万物之精华被吸入丹田,待吸至不能吸时以喉发“嗯”声,同时全身绷紧,用双手竹把拍打胸部,之后放松。如此拍打80—150次。二式:同一式,将胸部拍打改为肋部。拍打80—150次。三式:同一式,将胸部拍打改为腹部。拍打80—150次。四式:同一式,将胸部拍打改为向后拍打背部。拍打80—150次。五式:同一式,将胸部拍打改为腿部。拍打80—150次。另外十三太保横练功还有铁喉功、铁肩功、铁背功等,因练法难度较大,不适宜初习者自习,非明师耳提面命不可,故暂不介绍。四、练功注意事项:(1)每天均应坚持练习1—2遍,不可间断(除大病外)。此套功法共修习90—120天。(2)练横练功时切不可一开始就硬打猛拍,应注意循序渐进。(3)如习者时间紧,横练功可选择几种喜欢的修练,不必全习(最好全习,有相辅作用),但内爆功不可选习,必须按顺序全习。(4)练横练功后可涂擦红花油、正骨水来保养。有条件可泡热水澡。(5)本功无时辰、方向禁忌,何时面对何方均可修习。(6)习本功须发声喊“哈”,若不便可改为以鼻喷气发“哼”。(7)本功不主张绝欲,但应节欲,烟、酒少沾。(8)习本功不会出偏,习者可大胆练习,少数人练功时会产生头昏感,应适当减少练功量。习本功虽可治疗多种疾病(因人而异),但并非包治百病,若习者练习一段时间无效或病情加重,应停练,勿再习之。(9)过饥过饱过度疲劳勿习练。(10)习完本功1小时内勿碰凉水。(11)此功乃内外兼修,勿偏废其一。(12)此功乃实战搏击型硬功,绝非传统之硬气功,特告之习者。(13)习本功必具备三心方可有成:吃苦的决心、坚持的恒心、必成的信心。后叙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好的老师、再真的功法摆在你面前,若不刻苦练习,也终将一无所成,切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其小面来说它分布于众多流派之间,择其大面而讲它不属于某个门派、某个人,她是属于全中华乃至全世界的。借此机会笔者也呼吁一下:希望各门派高手、隐士能将一些真功绝技奉献于广大武友,共同发扬中华武术!有道是:“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愿与所有武人共交流!
4、养生气功练什么好 气功养生的机理
1. 培补元气,扶正法邪
在气功学理论中,贯穿着以气为本的论点,在方法锻炼上,也强调培补元气以固本的指导观点。那么,气功是通过何种机理而实现培补元气这一作用的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气功培补元气机理的精辟阐述与概括。祖国医学把精、气、神视为人体的内因,它概括地反映了人体的机能状态,气功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动静结合的自我锻炼养生法。精包括先天肾精和后天水谷之精两部分,二者通过肺心脾诸脏,敷布周身,以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的实现。气功对精有着明显的影响和作用,只要练功得法,并持之以恒,对先天精与后天精都有加强充实作用。
男性患者的遗精、早泄、精冷、精稀及女性患者的带下、崩漏、经少、
病理性闭经等现象,都属于精的病理范围,这些病理现象,通过练功都可得到程度不同的效果,此即是气功对阴精发挥作用的佐证。消化功能紊乱、营养障碍的患者,通过气功心肾相交之法,肾阳因秘,脾阳得肾而健运,胃阴也得肾水上济而滋润,从而,胃腑和降善于纳腐,脾运有度、精微充脉,临床表现为食欲大振、食量增加。消化腺分泌旺盛、合成代谢加强、营养状态得到改善等等,这都是气功对水谷之精发挥作用的佐证。以上是气功对后天精的作用表现。气功对先天之精也同样具有充益作用。先天之精藏于肾,气功意守丹田命门之法,就是充实精水之术。先天精依赖于后天精的索养,通过吸抵撮闭锻炼,兼备寡欲持满陶冶,则阴精自然充实而固涩,肾中之精得阴精濡养,则愈加壮益,元精益固、元气自充,这就是练精化气的必然趋势。显然,气功益精固水的作用,就是气功培补元气 的机转。练功元气充益后,即可更好地激发与推动脏腑进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动,这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又能进一步发挥练气化神的作用。神,包括了先天之神和后天识神两种。元神生化于先天之元气,识神生化于后天之精气。元神、识神都来源于物质,又皆反作用于物质。《素问·移精变气论》谈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出了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是气功培补元气的又一重要意义。
2. 调节阴阳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也证实气功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性影响是广泛存在的。祖国医学认为,形、精可以转为功能,此乃阳源于阴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当机体功能亢进时,则可使形、精耗伤。气功锻炼入静后,则交感神经兴奋强度减弱,气体代谢降低,高反应状态得以纠正,亢强的功能得以调整,这些都是气功抑阳扶阴作用的具体表现。气功的补阳作用也是极其广泛的根据肾虚的理论分型,观察到肾阳虚者,练功后出现的四肢由厥冷变暖,尿酮类固醇恢复到正常水平,血浆三磷酸腺苷。环腺苷酸含量增加,以及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等变化,都是气功补阳作用的体现。气功调整阴阳动态平衡的作用,是通过抑亢扶弱的双调制效应而实现的,此作用并在不同层次水平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气功治病、保健的机转所在。
3. 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气功治病、保健的作用,是通过通经活络来实现,临床上观察到,经络不通、气血不调的患者,其肢体两侧经络测定值不等或差数悬殊;练功后,凡气血弱者,通过练功,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练功过程中,还观察到经络传感明显和内气循环任、督和其他络脉运行等现象,这都是气功通经活络作用的具体表现。
5、为什么要会阴养生,不做会有什么影响
(一)丹道气功之所以能够长生,鹤发童颜奥秘全在会阴上,激活会阴能够使人精力充沛,青春复活。
真气的聚集和意识有关,广义而言会阴,气海,中黄一线兼为丹田。气海和会阴是一而二,二而一
气海并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提肛收复,你会发现,练丹田其实是为激活会阴,真气的产生和会阴密切相关,修炼中会有如痴如醉的时候,
其实就是会阴被激活了,会阴总理全身经脉,所以有会阴一动全身动的说法,其目的在于攻破会阴一关。
会阴是个铁底是个死地,用神光直接守它容易出偏,男子性欲会大增,容易走丹。所以,在后面要用不修之修,没有师传是很难修成原因也就在这里。谨慎了!会阴是磨难的开始,我出偏过,后来用太极循环法,才拨乱反正。
守会阴和命门属于安乐法(适合老年人),守丹田只是为了筑基(适合中年人),建议直修中黄庭(多言数求不如守中),一切顺乎自然,这才是攻破会阴的不传之秘。无论修那种气功,最后还是要守“中”才能更进一步。除了阳气已经衰退的老年人,我不建议直接守会阴,当然阳痿早泄的朋友可以试试,但真阳足了就要炼精化气,不要再去爱,否则会是致命的毒药,因为练功的人丧失的能量会更多,因而死的更快。即使打通小周天,还是要节欲,会阴一穴讲不清楚会害死人的。
(二)守丹田的作用在于真气能按摩五脏六腑,气功之所以有养生的作用一半的原因在于能滋养气血固本培元,是养生的很高明的方法。有丹道气功修炼的朋友应该有体会,我不再复言。
修炼的方法我转帖过来大家参考:
南派入门讲究意守海底(会阴)一穴,把火炉设于此,不仅修命,也同时固神。"这样的话。从而引起我的思考。气功入门中有铸基。而人气功是围绕人的 ”精气神“而修炼。意守下丹田是炼精化气,意守中丹田是气精化神,意守上丹田是炼神化虚。所以个人认为 所谓的 ”南派 南派入门讲究意守海底(会阴)一穴“就是 “气功入门之中的铸基”,因为人之生长,七情六欲,房事,日常操劳耗损元,若不铸基续命添油则何以来精来炼精化气。所以又有”补漏堵破体,入门时一般是由命入性“。可见意守会阴是炼身(身体中的物质)化精。”古人以会阴一穴,秘不公开,盖恐助淫,要谨慎此事“。意守会阴按理来说是好事,但若分神于性兴奋则成了邪念,可引起神气下流而化为浊精**,致使元气元精耗散,感到精神疲惫,**耗损过甚,尚可引起神情恍惚而不能自控。若意守会阴得气出现 活子时,**勃起,这个时候且不可有淫,仍然平静心性,不去理睬,待**萎软,则浊精化为“精气神”三宝之真 “精”,此”精“既是“炼精化气”所需之“精”,而非浊精**也!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希望能给有缘人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供参考。以下也是相关资料:
“又会觉周身通泰,心如迷醉,全体脉络皆觉活动,暖溶溶如坐春风之中。这就是所谓会阴一动,百脉皆动。故只须专心安居其中,勿忘勿助。待跳动停止,更须内视虚空,自觉气根从会阴底起,上升到肚脐。即止不上,复从肚脐下降到会阴,自是升升降降,不出此3寸1分半之间,任其流行上下,万不可稍有意想,以免自误。此时鼻孔呼吸。如有如无自然与内气呼吸相合,切勿相助,如果有意识则为散乱,是有弊,须按前法重新做起。尚能炼到一二百息,日日行之,加至五六百息,约有旬日,自觉两腰之中,及小腹之内,发热阳举,慎勿近女色,是为大要。此为初得先天气,不可用采,待其举过自软后,不动欲才化为真精。每日行之,时过月余,日积我精,是为补法,又名添油。采药必待精足,如何自知精足,盖阳初动时,淫念必盛,精足后虽举而欲念反无,这是水火互济之象。 ”
6、养生气功练什么功法最好?
真气运行法。
这个是最好的功法(没有之一)。
偏差少,见效快。(最快的半天就通了小周天)
而且其创始人李少波先生也是气功大师里面最长寿的,现在还健在(101岁)。
7、庄子认为的气功养生问题有哪些?
庄子的气功功法,主要见载于《养生主》、《刻意》、《在宥》、《达生》等篇。尤其是《达生》篇集中论述了气功养生的问题。
在庄子看来,养形派最大的缺陷在于有为,而这是违背清净自然的规律的。他说:“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也就是说,养形离不开物,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为取得这些物品,必须劳其形体,由是造成了精神的亏损,这刚好违背了养生之旨。
庄子抓住生活中一些死于非命的现象批评“养形”,他说:“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
庄子认为,万物为天地所生,阴阳混合则成体质,气息离散则返归元始。生死往来,非己所能掌握。“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既然如此,养形是徒劳无益的。
针对养形的缺陷,庄子提出了“养神”的主张。他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庄子进一步指出,养神最主要的是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志就是意念,集中意念,就能达到凝神的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
8、肾阳虚每天坚持做甩手气功养生操行吗
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