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洛伊·默多克的原则
默多克很疼爱他的女儿,他曾抱着克洛伊出现在董事会、重大股东大会上,令在场的所有人员大惊失色,他甚至快乐地宣布,他将暂时放弃“退位”的打算,因为妻子邓文迪和他的两个孩子给他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克洛伊尽管年纪善轻,但同父母一起住在曼哈顿的她,已经是个亿万富翁了。在与安娜离婚的时候,默多克承诺让他四个年长的孩子拥有继承权。这项协议随着克洛伊姐妹俩的诞生变得很难执行。他让四个年长的孩子同意两个小妹妹同样享有继承权。随后发生了一系列长期的谈判。他同意每年向每个孩子支付1.5亿美元(有了家族新闻集团的财产,默多克的孩子们却长期以来一直抱怨他们自己从未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钱)。作为回报,4个年长的孩子放弃他前妻的所谓协议,承认格雷斯和克洛伊享有平等的经济利益,但不享有股票利息。这是默多克式的原则:什么都可以重新谈判。
2、鲁伯特·默多克的人物评价
西方主流媒体对默多克评价毁誉参半,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上:首先是默多克对商业利益无止境的追求。新闻集团虽以“新闻”起家,但该集团超过60%的收益来自“娱乐”及相关产业。
默多克受西方抨击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淡化意识形态,积极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努力在华拓展业务。80年代中期,他首次访华就促成了新闻集团与中国的第一次合作。1998年,他还通过新闻集团向中国洪灾重灾区捐款100万美元。
3、克洛伊·默多克的女儿
克洛伊·默多克(Chloe Murdoch)2003年7月17日,生于纽约,为基思·鲁珀特·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第二个试管女儿,基思·鲁珀特·默多克对他的两个试管女儿宠爱有加,克洛伊的出生,巩固了邓文迪在默多克家族的地位。
4、鲁伯特·默多克的主要成就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由一个全球变暖怀疑论者转变为环保倡导者,这成为一则世界奇闻。 他要求旗下的公司都做到“碳平衡”,即通过各种环保方式使最终的碳排放为零,并在读者及观众间教育推广抑制全球变暖的方法。
默多克所创建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集团经营的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出版以及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开发。1999年3月,新闻集团北京代表处成立,次年,卫星电视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成为首家获准在沪设立代表处的境外传媒公司。
收购道琼斯
2007年5月1日,默多克打算以每股60美元共计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道琼斯集团,当年8月1日,双方达成协议,完成了这一收购。道琼斯公司最大股东班克罗夫特家族的大部分成员已经同意收购方案,同时,这个家族的成员同时也是道琼斯董事会成员的莱斯利·希尔发现已经无力阻止收购后,也黯然辞职。2007年8月4日签署的协议,就这样,历经三个月的拉锯式谈判之后,道琼斯终于改姓默多克了。 当天,新闻集团和道琼斯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上涨,其中,道琼斯的股价上升了11.3%,每股57.4美元的收盘价逼近了默多克收购道琼斯60美元的出价。默多克也曾多次表示他不会干涉《华尔街日报》的新闻业务。在收购道琼斯公司后,人们突然发现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在一夜之间变得更加强大。当前,新闻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福克斯新闻频道、国际交友网站MySpace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多家报纸和卫星电视。
从1956年收购《帕斯星期日周刊》开始,此后在五十年的时间,《世界新闻周刊》、《太阳报》、《纽约邮报》、纽约杂志公司以及象征大不列颠尊严、有200多年历史的《泰晤士报》,后来的天空电视台以及道琼斯公司,它们先后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主人,名字就叫鲁伯特·默多克。
收购遭拒
2014年7月18日,默多克媒体帝国旗下的21世纪福克斯公司,拟报价800亿美元希望收购传媒巨头时代华纳集团。但两家公司16日分别发表声明证实,时代华纳拒绝了21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鲸吞”计划。
5、鲁伯特·默多克是怎样成为传媒大亨的?
鲁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48公里)的一个农场。
鲁伯特·默多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绝不亚于美国总统克林顿或是摇滚歌星麦当娜。他是世界传播业的头号大老板。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默多克开始走出澳大利亚,向欧洲和美国大举扩张,接连收购了英国多家报纸和出版社。在美国,默多克又出资收购了赫赫有名的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并由此组建了在美国观众中的收视率名列第一的全美第四大电视网——福克斯电视网。默多克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美国总统。
2002年11月,以英国大臣休伊特为首的独立评判小组,推选在澳大利亚出生、拥有美国国籍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为“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企业家”。
英国《星期日快报》赞誉默多克为“现代英国的创造者”,由于他的冒险精神和改革行动,为英国的电视和报纸媒体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尽管默多克是一位美国公民,但他在英国建立了稳固的企业。
在默多克离家赴英国牛津求学期间,他的父亲已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出版人。1952年,默多克的父亲死于心脏病,刚满22岁的默多克担任了《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
默多克工作起来就像上了发条,写文章,定标题,设计版面,捡字排版,样样他都亲自插手。他不管董事会其他成员或有关编辑的反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干下去。几年之内,他将《星期日邮报》同最大的竞争对手《广告报》合并,并且使《新闻报》获得极大成功。
在阿德莱德的成功使默多克增强了信心,他决心扩大影响。他听说珀斯市的《星期日时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便决定兼并它。珀斯市在澳大利亚西海岸,人口35万,从阿德莱德到珀斯乘飞机需6小时。结果,默多克筹措了40万美元兼并了这家报社。默多克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他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默多克每个星期五飞到珀斯市去视察那里的工作。他使《星期日时报》脱胎换骨,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都有变化,向珀斯市居民展示出一副大胆鲜明、色彩丰富的全新面目。很快,该报发行量迅速增加,企业扭亏为盈。
年轻的报人默多克迈出了事业成功的第一步,他已经组成了阿德莱德和珀斯两市的小小报业集团。默多克摩拳擦掌,又准备向首都悉尼乱糟糟的报业界宣战了,而且他还想挤入激烈竞争的电视业。电视经营许可证是由澳大利亚广播局管理的。经过一番激烈的政治较量,默多克得到了阿德莱德的TV-9电视台。一年之内,这家电视台赢得了相当多的利润。
经过不断努力,到1973年,默多克已拥有8家报纸、11家杂志以及几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印刷公司、纸张公司和航运公司,分布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诺顿由于《镜报》经营不善,把它卖给了费尔法克斯;但费尔法克斯仍无法把它办好,就又转手卖给了默多克。成交价400万美元。
默多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拼命工作。他以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伦敦的《每日镜报》为楷模,重新塑造悉尼的这张小报。随着《镜报》地位的巩固,默多克又不停顿地扑向新的目标,他想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但在那个时候,澳大利亚的全国整体性意识还比较差。悉尼人口已达200万,而整个澳大利亚也不过刚达到1000万。创办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在大多数办报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场梦。梦都在做,但实现却不可能。
默多克并不这样看。他认为自己已在地理上做到了这一点。他开始卷入政治,决心对国家的政策施加更有力的影响。他断定,一份严肃的全国性报纸一定会获得成功。或许这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一种混合体。经过不懈努力,《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
许多人称《澳大利亚人报》是默多克的另一面。就是说,这张刊载金融和政治事务的正儿八经的日报,同那些通俗的大众化小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一开始,这张报纸相当赔钱。为了荣誉,默多克一直坚持下去。直到15年之后,《澳大利亚人报》才开始盈利,默多克在坚持成功了。
默多克觊觎打入英国报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1968年,机会终于来了。
10月17日的早上,默多克得到了“世界新闻组织”面临被人夺权的消息:英国珀加蒙出版公司的主人、工党国会议员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公布了他意图控制《世界新闻报》的计划。《世界新闻报》隶属于世界新闻组织,是全英最大的星期日报纸,发行量超过600万份,在英语报纸中居首位,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慢慢衰落。
这是跻身英国报界的绝佳时机。尽管竞争对手的实力十分强劲,但默多克还是信心十足地准备跟他比个高低。
默多克运用全部才智,配合其英国金融顾问的专长,与来势汹汹的马克斯韦尔周旋。马克斯韦尔出价以3个珀加蒙股票单位,外加可兑现股票,兑换4个世界新闻组织的普通股。尽管默多克由于售出电视公司的股票而有一些余款,但尚无实力在现款上与马克斯韦尔争雄,与世界新闻组织兑换股票将更困难。默多克必须另辟蹊径。
世界新闻组织的所有人威廉爵士拒绝了马克斯韦尔提出的兑换股票的建议。默多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马上命令新闻公司驻伦敦的主任随时传递有关《世界新闻报》的消息,他自己则四处打电话了解这家报纸的幕后情况。而此时马克斯韦尔在经历了一番紧张的忙碌之后,终于弄清楚伦敦的几大报业主均无意与他竞争。正当他为此而庆幸不已时,他没有发觉默多克已乘虚而入。
10月23日,默多克悄悄飞抵伦敦与威廉爵士进行了密谈。尽管马克斯韦尔3400万英镑的出价令他望尘莫及,但对于不愿放弃产业的威廉爵士来说,权衡利弊后默多克的计划反而更加诱人。根据双方协议,新闻公司的一部分澳大利亚资产将转到世界新闻组织名下。作为交换,世界新闻组织将向新闻公司发行新股票。威廉爵士将任董事长,而默多克和原世界新闻组织的克莱夫·卡尔共同担任常务董事。威廉爵士欣然应允。
联合掌管世界新闻组织的问题必须在一次特别大会上通过,首先需要越过的障碍是资产转移委员会。默多克抵达伦敦后,马上会见了该委员会主席汉弗莱·迈纳斯爵士。迈纳斯对他说:“你得到了绿灯信号。”默多克领会了他的弦外之音,当晚又兴冲冲地返回了澳大利亚。
1968年12月初,新闻公司和世界新闻组织在堪培拉正式签署了协议。
6、求默多克三任婚姻状况的介绍
默多克的第一任妻子是帕特里夏·布克,同她离婚后直到她1998年去世之前,默多克一直都给予她很多帮助。那时,刚满25岁的默多克同帕特里夏结婚。他们婚后第三年生了个女孩,取名普鲁登斯,这是他们唯一的一个孩子。他们的婚姻谈不上幸福,最终不得不在1965年分手了。
第二任是一个名叫安娜·托尔福的见习记者来到《澳大利亚人报》工作。默多克第一次遇见她时,她才17岁。安娜为报纸的事采访了自己的这位老板,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融洽。事后安娜说,一个小小的见习生,能见到大编辑就算很运气了,我们常常被版面编辑打发去买奶油冰棍。而老板默多克却一点架子也没有。 此时,默多克的婚姻正面临崩溃,而他和安娜的关系却开始走上日程。安娜母亲是苏格兰人,父亲是爱沙尼亚人,安娜9岁时,随父母亲移民到澳大利亚。安娜的老板默多克那时30岁,他们的恋爱延续了5年,直到1967年4月,默多克和帕特里夏离婚两年后,他们才结成伉俪。
第三任是生于中国广东的女子邓文迪,她18岁时离开中国,14年以后回来,她的名字成了文迪.邓.默多克。她嫁给了那年69岁的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总资产超过400亿美元的新闻集团,从此诞生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王后。1998年4月,默多克和安娜通过媒体对外宣布,决定结束他们31年的婚姻。1998年10月的董事会上,安娜突然接到丈夫下达的逐客令,要求她离开集团董事会。这时,邓文迪已经是默多克公开的情人。对外界默多克显得很有风度,但在私下里,默多克甚至不肯给安娜任何选择的余地,只是无情地命令她必须离开。不过安娜为离婚设置了一个条件:默多克死后,作为妻子的邓文迪无权继承他的任何遗产,除非邓文迪婚后能生个一男半女,而默多克去世时,她的子女恰好不满18岁,邓文迪才能掌控她孩子名下的股份。安娜很清楚,默多克被诊断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必须进行放射治疗,同时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财产即使没落在安娜的手里,也将由子女继承,不会旁落“外人”。为了能尽快迎娶邓文迪,默多克咬牙签下了离婚协议。1999年6月8日,默多克夫妇的离婚完成,仅在17天后,默多克便迫不及待地与邓文迪举行了婚礼。但是邓文迪怎么可能甘心接受这样的安排:守着一个身家百亿的老公,却不能动其中的一分钱,而且一旦老公去世,自己就要被扫地出门、远离新闻帝国!真正了解邓文迪的人都知道,她根本不会满足于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安娜怎么都想不到,默多克在接受化疗前,早已将自己的精子抽取并冷冻,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是邓文迪的主意,但显然邓文迪在不声不响之间掌握了主动,把离婚协议中的不利条款逐步化解。2001年11月19日,依靠高科技“法宝”——试管婴儿,邓文迪生下了她和默多克的第一个宝宝格雷斯,一个孩子显然还不保险,2003年6月,邓文迪又为默多克生下了一个女儿。终于“母凭子贵”,默多克很快抱着幼女宣布道:“我的所有孩子都有接替我的位置的机会,即使是格雷丝和克洛伊,她们尽管年龄很小,但她们和其他兄姐享有同样的承诺。”而在邓文迪生下第二个女儿后,默多克很快乐地宣布,这让他无限期地搁置了退位的打算,因为他和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组建的新家给他带来了无限活力。这样,邓文迪又轻易赢了第二回合。
7、默多克是怎么死的?
鲁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世界报业大亨,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以股票市值来计算,新闻集团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亦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出版业外,从宣传媒介到电视台到石油钻探、牧羊业等都涉足。早在70年代,在国内已拥有悉尼电视第十台、墨尔本电视第十台和安塞航空公司50%的股权,并经营欢乐唱片公司和图书公司等。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
2014年1月2日,传媒大亨默多克的21世纪福克斯出售了所持有中文电视公司星空传媒剩下的47%股权
8、关于默多克的生平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1931年3月11日—),世界报业大亨,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以股票市值来计算,新闻集团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亦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出版业外,从宣传媒介到电视台到石油钻探、牧羊业等都涉足。早在70年代,在国内已拥有悉尼电视第十台、墨尔本电视第十台和安塞航空公司50%的股权,并经营欢乐唱片公司和图书公司等。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
2014年1月2日,传媒大亨默多克的21世纪福克斯出售了所持有中文电视公司星空传媒剩下的47%股权。
9、艾丽丝默多克的介绍
艾丽丝·默多克女爵士(Iris Murdoch,1919-1999年),爱尔兰小说家。在作品中她审视了自由、爱、性、道德以及命运之间的关系
10、邓文迪与默多克离婚后是怎么维持生活的?
我认为,邓文迪与默多克离婚后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维持生活的。邓文迪传奇般的生活无疑奠定了她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基础。与默多克离婚似乎没有任何预兆,但谁能说清楚这个庞大而强大的家族到底发生了什么?
许多人认为“一代传奇”会破灭,但事实证明,传奇永远是传奇。明星们不仅没有陨落,他们还凭借他们积累的人脉和资源结识了更有权势的人。他们有成为“大姐”的动力。 当你年轻时,你和老女人抢老人,当你年老时,你和小鲜肉抢年轻人。
离婚后,邓文迪的事业蒸蒸日上,她的情感生活也没有停滞不前。当邓文迪把英国小提琴手王子查理·辛带到巴黎时装周时,这个女人再次成为所有人类女性的“榜样”。当然,这不会是她的目的地。
此后竟然爆出,邓文迪甚至和普京谈恋爱!尽管双方很快就否认了这一点。那天正是愚人节,但他们仍然被人群惊呆了:毫无疑问,邓文迪是一个真正的传说!从那以后,与21岁的男模特牵手的消息又震惊了整个网络,所有的单身狗都开始感叹邓大妈的工作室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一路上,邓文迪依靠超人的意志力、高智商和情商。 但是,邓文迪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登上顶峰,而是一路奔向自己的梦想。虽然充满了算计,但也无法掩饰这个女人下手很狠的本性。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将为此做任何事情。她令人震惊的经历让人不由得感叹:从一个小地方来的女孩,居然成长为了一名国际名媛,这才是传奇的一生。所以,我认为,邓文迪与默多克离婚后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维持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