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养生冠心病

中医养生冠心病

发布时间:2020-07-09 14:19:51

1、冠心病患者能做火疗吗?

不可以做火疗的,因为心脏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都是在火疗的禁忌中,所以不能做的!

2、冠心病能不能治好

只要办法得当冠心病也是可以治好的,在以前都说冠心病治不好,那是科学尚未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冠心病的病根就是血管内壁上粘附的“垃圾”,这些“垃圾”是由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等等聚集而成的,只要将这些“垃圾”清理出来,冠心病自然就会痊愈。
如今,我国当代科学家樊长喜先生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发明出能从体外直接疏通血管的樊长喜特色疗法(简称樊字疗法)。自1998年服务社会以来已为上百万患者重新找回了健康,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新华社》2009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0月16日、《科技日报》2009年4月23日等众多权威媒体,都对樊长喜先生发明的这项无药除病的樊字疗法作了报道。
樊长喜先生的这项重大发明,填补了世界空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想详细了解樊长喜先生发明的樊字疗法,可访问樊字疗法网。但一定要登陆樊字疗法官方网站,因为现在有很多网站都是假冒的。

3、陈钰清老师之如何调理冠心病

春天人的心情容易波动 ,心主神明 ,肝主情致,情致与神明又是相互依存的。情致出现问题神宁就无法主宰了。神明归心管,情致归肝管。 春天又是 肝经旺,春天肝气是最旺,情绪容易躁动,春天人易躁动 ,神宁直接受扰。表现第一个症状心慌心悸,心慌心率失常直接诱发春季如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的导致心梗。所以调理冠心病首先一定要预防心率失常 。怎样控制心律失常呢? 1. 要保持情绪的平和。2. 运用方剂含有人参的方剂最好 。人参中人参皂甙 RH2 对调理心脏有很大帮助。还有一种诱发的病因叫痰迷心窍。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兴奋过度让痰迷住了心窍。所以有痰湿也会导致心率失常。如果你的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 、有心率失常、 有早搏, 就属于痰湿型的心率失常 。在用封阳液的同时加一药引,加苍术 10 g 苦参 8 g 黄连 6g 这样控制的就非常好 。人得病之后轻重缓急和白天晚上是有关的,大多数疾病到晚上越重,晚上是疾病加重的间,应该怎么预防?疾病到晚上发作或加重是跟淤血有关,淤血疾病症状是白天轻晚上重,晚上胸闷气短心慌,典型的瘀血之证,要先激活气血。首先双参内补膏每天早上激活气血。晚间吃了食物不好消化,需要更多的血液消化,胃就会把心脏的血液夺过来,为什么吃晚饭身体乏,就是因为胃夺了心脏的血液。所以其次晚饭吃的不宜过硬、过晚。晚饭要吃少、少吃咸、少吃黏。钰清老师陈傅文,字钰清。中医养生专家,“气血能量说”创始人,致力于《黄帝内经》养生体系与《伤寒杂病论》治病体系的研究。从医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见解独到,擅长从气血入手,调理慢性病、救治危重病、解决疑难病。

4、冠心病患者四季养生保健有哪些?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即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均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体应适应自然。故提出顺应四时的养生观点,即人体应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适时的调整自身以达到适应自然。

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细菌、病毒也易传播,要注意预防感冒,可服板蓝根或注射抗流感的疫苗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春季气温寒暖无常,穿农要注意“春捂”,不要急于脱掉冬衣,以免突然遇到风寒引起感冒、肺炎而加重心肺负担。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风拂面,应多到户外活动,活动时应结伴同行,并带好急救药品。

夏季炎热,养生家建议此时应“晚睡早起”,晚上可约伴乘凉、聊天、品茶,以消炎夏。中医认为夏季心气旺盛,不宜再补,应多吃豆类食品,最忌饮食过饱。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穿衣不要骤增骤减,尽量避免早、晚外出活动,中医认为秋气燥,不宜吃辛辣食品,可多吃芝麻、蜂蜜、枇杷。

冬季患者应该注意保暖避寒,应该早睡晚起,减少外出活动时间,要避免在大寒、大风、大雪中锻炼身体,可以选择室内健身的方法。

中医认为冬季寒宜食补,但冠心病者应注意忌大补、忌多食。另外,应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思想愉悦,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对冠心病者而言至关重要。

冬春季节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冠心病者受冷空气影响,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肌供血。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无常,冠心病者保护不当,容易发生感冒,会加重病情诱发心绞痛。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也会使心率加快,诱发心绞痛的发生。

冠心病者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调整衣、食、住、行,以助于保养心脏,延年益寿。

5、冠心病能根治吗?急!!

冠心病说白了就是冠状动脉血管壁上长了血脂斑块。目前唯有他汀类的降脂药能稳定甚至缩小这个血脂斑块。你可以选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中的一种长期服用,最好配合倍他乐克。这也许是最接近你所希望的根治方法了。

6、冠心病怎么治愈??

要治愈冠心病必须疏通血管,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所以说,采用疏通血管的物理疗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一疏通血管的物理疗法,是我国当代科学家樊长喜先生发明的,为便于记忆,所以被命名为樊字疗法;樊字疗法能够从体外直接疏通血管,清除血管中的垃圾,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避免了支架或搭桥的风险。樊字疗法既不需要服药,也不需要光、电、磁、红外线等医用材料;是患者在家,自己给自己治疗的自我疗法,简便快捷;已为上百万患者重新找回了健康,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很多媒体都先后报道过。
要想详细的了解樊字疗法,一定要访问樊字疗法官方网站,因为现在有很多都是仿造和假冒的。

7、我的父亲50多岁啦,冠心病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通俗说说冠心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中老年常见病之一,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气短,胸前区疼痛甚至发生心梗猝死。

而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在心脏收缩给全身打血的时候,冠脉被压迫,等到心脏舒张的时候,冠脉充盈,对心脏细胞进行供血。
所以,测量血压的时候有两个值,一个是收缩压,是心脏收缩的时候,给全身供血,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一个是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候,身体的血有很多回流到心脏,全身血减少,而心脏血增加,这个时候心脏给自己供血。舒张压这个值对冠心病就很重要了,比如舒张压高于90甚至达到了110mmHg,便是冠脉不通畅,内部有硬化斑块堵塞血管了。
用中医的说法,冠心病的原因血亏,气虚,血瘀等等,比较难理解。下面用大白话解释此病。
心脏,通俗地说,就是人体的血泵,能让这个泵得病的原因是:
1、血泵能量不足:别人的泵的功率是2000瓦,自己的泵却是1000瓦,没能力打血,别说心脏自己了,身体其他部位也是缺血的。手臂缺血,会出现手臂发麻发酸;肾缺血,出现腰酸背痛;肝胆缺血会出现眼睛干涩,口干口苦等;心脏缺血则出现心慌气短,后背发冷。心脏想歇歇的时候,便出现了早搏。再缺厉害了,心脏给出的信号也会加强,让自己疼痛,胸闷,甚至出冷汗。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注意,心脏便会坚持不住,出现心梗。
这个能量不足,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心率太慢,每分钟少于60次甚至在50次左右。如果心率在60次/分以上,虽然泵的能力弱,单次打血少,但次数还算正常,每分钟打血也算了够用了。二是身体弱,给的能量少,见于贫血或者肝血亏。
2、血管里面血液的质量:如果血太稠太黏,‚血液温度又低,ƒ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也有硬化堵塞,那么每次血泵打的时候,是不是很辛苦?长久下去,同样的增加了血泵的负荷,累坏泵。
3、冠脉的粗细和弹性:冠脉粗,血流速度快,血泵阻力小,同样的冠脉弹性好,血流的顺畅,自然,不会有供血不足的问题。反之呢?冠脉很细,或者堵塞狭窄了,血怎么能进来?血管又硬化,进来的血受阻,心脏细胞怎么可能有足够的血和氧气呢?
4、血泵与外界温度,湿度,心情的关系:大家知道,运动会增加心率,也会增加身体各部分的供血,让身体暖和,同样也可以让心脏暖和,也就是提高了身体的温度。相反,如果身体一直感觉冷,把心脏放在一个寒气大,又潮湿,又阴暗的环境中,会怎么样呢?所以,血遇寒则凝,遇热则或通!寒气大的人,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病肺病癌症等各类慢性病都会找上来,就是因为寒则凝的道理。而且一旦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现象,后背就自觉发冷,人体也觉得开始怕冷了,是因为心脏的火没那么强大的缘故,这个因果关系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那么湿气大的人呢?身体好像披着个湿被子,本身就很辛苦了,而湿的性质就粘腻,血管内就这么黏黏腻腻的,想想就觉得累了。如果湿气进入了心脏呢?泵的工作能力肯定是受阻的。所以风湿性心脏病出现的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便是心脏受累的后果。那么心情呢?比如生气,人在生气的时候血压是升高的,为了升高血压,血泵是不是要更卖力的工作?如果生气的时候,血泵功能还挺好,那么对血泵来讲还只是个锻炼,并不会受累。反之,如果正好心脏本身已经很难受了,在这个时候生气了,后果是什么?心梗,脑梗!在中医来讲,这叫肝风动。因此,开心,保持心情舒畅,不单纯有和睦的关系,更是对心脏的一种养护。中医的毒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对心脏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通俗的讲解了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找到了根本原因,那么就可以根据病因进行根治了。
一、营养的补充,从哪里下手?脾胃是后天之本,又是管理营养吸收的脏腑,所以健脾胃,补气血,是首要解决血泵能量不足的问题。至于食疗,药补需要因人而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心率过慢?如何提升心率?从督脉提升人体的阳气,把人体的太阳升起来。‚适当运动,当然很好。无论是自我的主动运动还是理疗师给予的被动运动,都要让人体出汗,这代表太阳升起来了,而且可以帮助把体内的寒湿等外邪通过出汗的方式尽量排出体外。
注意:运动的时候出汗,需要自我防风保暖,一旦运动后受风,则出现中风的几率会增加。
三、血液的质量?血粘度高,血脂血糖高,胆固醇(也是脂肪)高!需要降降降!现在中西医用什么药物降降降呢?
最快速的办法好像是西医静脉输液疏通血管,溶栓。快速改善后由于没有根本解决问题而需要定期输液。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EPA、DHA。既然是吃的,就要考虑到胃肠吸收的问题。如果想让这么贵的保健食品吸收的好,建议大家先调理脾胃,脾胃经络通畅,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高密度脂蛋白有什么作用?这里多补充下营养知识吧。人体血液中过多的脂肪需要被运输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而高密度脂蛋白就是个运输车,是正向运送的作用。如果这个东东少了,脂肪运送的就不及时,血就黏了。而肝脏是个人体的化工厂,肝脏自己生产很多的酶(目前人类对酶的认识时间比较短,已知的才有6000种,这还是近几年研究的),这些酶才会让脂肪分解或者把脂肪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所以,酶制剂也可以帮助降降降,比如日本流行过来的纳豆酶,现在的辅酶Q10等等。近几年流行的台湾的酵素(酶的另外名称)等都是可以帮助清理血管垃圾的很好的保健食品。
ƒ上述的保健食品,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吃的降降降的药物,西药的阿司匹林,为常见用药,既然能防止血凝,那么对胃的刺激便是个最大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后,胃溃疡是必得之病。中药或者食疗,大家可以查查药物中的各成分的属性,比如苦瓜,属凉性,比如银杏叶,属寒凉,比如决明子,属性寒凉……这些寒凉的食品怎么进入人体,在进入血液前,是先进入脾胃的,而这些寒凉,对脾胃的影响是什么?吸收营养受限了!人体对脂肪,糖的营养吸收受到限制,对血液的改善是有帮助的,但是,正常的营养吸收呢?一样受到了限制,甚至寒凉直接伤及了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受伤了,是冠心病发病的第一个原因。
在清理血管内垃圾,改善血液质量这个方面,好的保健品,不健康的保健品和药品,给大家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里也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保健品是可以治病的,选对了,用对了,起到作用了,而且还没有副作用。
四、改善血管的堵塞和硬化。西医的疏通血管的静脉输液有一定的帮助,但治标不治本。中医把血管、淋巴管、神经管、等都归为经络。经络不畅的解决办法最好的便是理疗。单纯地利用理疗,不吃药不打针治疗冠心病及心梗的病例很多。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标本兼治,体质增强,整个人有力气,焕发活力,年轻化,以往服用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帮助解决了,丢掉了药罐子,降压药一般在三天内全部停用,扩血管药在理疗当日便停用。而且身体很多小病也在理疗过程中一一好转痊愈。
五、改善身体的温度,排出体内的湿、寒、风。
饮食生活习惯:减少食用寒凉食品及饮品。脚心是人体第二心脏,所以晚上热水泡脚至后背微微发汗,帮助寒气和风的排出。注重防风保暖,洗头后不能用风筒,更不能头发不干就出去吹风。避免空调风扇直接吹等等。冠心病后背的保暖尤其重要,同时注意颈后不能随意见风遇寒,感冒对冠心病的影响便是加重病情。
‚理疗:
中医六大技法(砭、针、灸、药、导引、按跷),第一大技法的砭便是出痧的技法。也是最常见最有效的理疗技法。
热疗:提升身体温度,热了,湿散,寒无,风停。很多方法可以热疗,比如热水泡脚,电热宝,汗蒸,火疗,红外线烤灯。火炕,作为中国北方农村才能见到的最普通的热疗,提供了几乎整天24小时的能量供应,当人体太阳不足的时候,当人体寒湿太重的时候,火炕的作用因时间长,无金钱投入而成为性价比最高的热疗方法。在用手法治疗冠心病脑血栓等大病的时候,火炕的配合极大的加快好转的速度和程度。
冠心病,发病人群大都是中老年人,而且大都同时伴发其他疾病。因此,调理治疗此病,治标,更要治本!建立保养观念,养生,养心,防止心梗、猝死的发生,才能拥有真正的健康与幸福!

8、我爸60医生说他有冠心病我爸老说这病一睡就可能起不来了 我很害怕能医治吗怎么保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也叫做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十分的复杂,一般看来,以器质性多见,冠状动脉痉挛也多发生于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冠心病发作时并没有明显得特征,只是突然间呼吸急促,胸闷不能说话,特别是在晚上的发作的话那更是无人知晓了,所以你爸会那么说。
至于预防的方法嘛,现在医学界正在进一步研究更新更适合大众人群的药物,对于目前情况来说只能是提前发现做好预防是最好了。预防的方法我这给你找了几点适合老年人的,回去多叮嘱一下他老人家是没什么问题的:
适量的运动 以散步为最佳 但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晚饭后一小时左右即可 不宜太剧烈
控制血脂增高,合理膳食防止动脉硬化,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饮食以清淡、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低脂肪的事物为主。
另外就是不宜做太多的体力劳动和精神不宜受太大的刺激。
我所知道的就这些了,希望对你和爷爷有帮助!祝爷爷早日康复!

9、冠心病患者饮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1)冠心病者宜食松子。松子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素。据科学测定,松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每百克松子能产生678kcal 热量。

西医学认为,松子中的脂肪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冠心病者宜食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核桃油,对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极为有利。核桃仁封存于硬壳中,不见光线,空气也不流通,保持了核桃油不被紫外线照射和空气的氧化的破坏,有利于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 不受损失,而维生素E 有益于防治冠心病。

(3)冠心病者宜多食鱼。鱼类特别是海鱼,肉嫩味鲜,易于消化,其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猪、牛、羊等畜肉。鱼肉可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氯基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 和矿物质钙、磷、铁等。鱼肉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多链不饱和脂肪酸,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减少动脉血栓形成和心肌缺血。这种特殊物质在一般肉类中含量很少,在鱼油中含量却极其丰富。日本人喜欢吃鱼,男女平均寿命居世界之首。我国医学工作者调查也证实,在舟山群岛的渔民中,很少有冠心病发生。海藻提取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能有效地降低血脂,防止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多方面起到预防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作用。因此,常吃海藻类海洋植物,对冠心病的预防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心肌梗死患者饮食宜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任何引起心脏负担增加的因素均应避免,就饮食而言,营养不宜过多,进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发病初期,要少食多餐,绝对不能暴饮暴食,要以流质为主,不能过热过冷,过热过冷食物的刺激均可增加心脏负担。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肉、水果等。

②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保证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忌食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忌食高脂肪食物,进食高脂肪食物会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黏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③注意低盐饮食。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而言,食盐过多,可升高血压,另外,食盐过多,易引起过多的水积于体内,增加心脏负担。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 ~ 2 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 ~ 7 次,每次100 ~ 150ml。若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

(5)冠心病者可以吃鸡蛋。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每个鸡蛋约含蛋白质5 ~ 6g,且绝大部分是白蛋白,同时还含有5 ~ 6g 脂肪,30mg 钙,1.5mg 铁,72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 及维生素B 等。但鸡蛋黄胆固醇含量较多,每个鸡蛋黄约含300mg 胆固醇,相当于成年人一天胆固醇的需要量。由此,普遍认为冠心病者吃鸡蛋会加重冠心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蛋黄中除含胆固醇外,还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可以使胆固醇酯化使之变得稳定而不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美国的营养学家给动脉硬化者服卵磷脂治疗,3 个月内患者的胆固醇显著下降。冠心病者是可以吃鸡蛋的,但量不宜多,以每天1 个为好。但对已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由于其胆固醇代谢障碍,对外源性胆固醇的耐受力较差,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亦可采用吃蛋白不吃蛋黄的方法。

(6)冠心病者宜食牛奶。牛奶是营养佳品,除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铁、维生素B 等。牛奶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有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心理平衡,减轻高血压。牛奶能防止动脉硬化。

动物实验证实,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清除血中过量的钠,所以能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的发生;其中有些蛋白还有助于保持血管的弹性,延缓动脉硬化。牛奶能降低血胆固醇。其所含的乳清酸,能影响脂肪的代谢。还有一种耐热的化合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牛奶中所含的钙质和胆碱,具有促进胆固醇从肠道排泄、减少其吸收的作用。所以,牛奶是一种可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对50 岁以上的人,骨钙丢失日趋严重,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吸收好,钙对心肌还有保护作用。牛奶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冠心病患者应选择脱脂奶、酸奶,对维持身体良好的营养状况、延缓冠心病的发展有益处。

(7)冠心病者饮食宜忌口。忌口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有的疾病讲究严格的忌口,有的疾病对忌口则不太讲究。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忌口,如有炎症的人,不能进食辛辣、雄鸡、鲤鱼、羊肉、牛肉、狗肉等温补食物,水肿及高血压患者,忌高盐食物;糖尿病忌糖类食品;冠心病者则忌高脂肪及高糖食物。冠心病对忌口要求不是很严格,不会因为偶尔一饱口福就引起冠心病发作,但暴饮暴食则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8)选择食用油宜忌。动物油中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过多食用会使血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而这正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所以冠心病者尽量不要吃动物油脂。植物油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尽管植物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限量的食用。

因为植物油同食物一样被人体吸收后,为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热能,而热能过剩就会被转化为脂肪,蓄积在身体的皮下组织。

选择适合冠心病者食用的植物油仍有许多学问,例如菜籽油中含较高的芥子苷和芥酸。芥子苷可抑制动物生长,阻断甲状腺对碘的吸收,不同程度地使甲状腺肥大。但是这种物质可以在加热的过程中挥发出去,所以吃菜籽油时一定要热透油。芥酸这种物质可使心肌细胞中脂肪酸积聚,使心肌细胞纤维化。

花生油容易被黄曲霉素及其霉素污染,这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所以有条件的话,植物油都要选择无杂质、无污染的精炼植物油。

最适合冠心病者食用的植物油是玉米胚芽油,它含有不饱和脂肪。

(9)饱餐易诱发心绞痛。许多冠心病患者在饱餐后,尤其是在脂餐后易发生心绞痛,多发生在餐后30 分钟内,称餐后心绞痛,属劳累型心绞痛的范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较常见。饱餐后易发生心绞痛的原因主要如下。

①餐后人体的产热量,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大增加,即“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就是说饱餐后人体代谢耗氧量会大大增加,而心脏也必须加倍工作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大大增加了心脏负荷。

②饱餐后,大量血液向胃肠道分流,以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使其他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而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也影响了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③饱餐后,特别是脂餐后,血脂水平骤增,血液黏滞度增大,血小板易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而堵塞冠状动脉,同时血流速度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增加。

④饱餐后,可使外周血压明显下降,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更加明显,并且将持续1 小时左右才恢复到餐前水平;若伴大量饮酒,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更明显。当血压下降突然而且显著时,必将会影响冠状动脉的灌注压。

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凝血机制加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应当把餐后心绞痛作为一个独立的冠状动脉疾病看待,它预示患者有严重冠心病。

(10)宜食用的水果。苹果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西瓜含大量的氨基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维生素C 等。

可以清热解暑,止渴除烦,利尿消肿,用于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的患者。另外西瓜能降低血压,对冠心病的防治大有益处。

山楂含山楂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山楂还有较强的降血脂的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冠心病的发作。

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有清热润肠、解毒的功效,适合于高血压及冠心病者食用。尤其对便秘患者更为适用,从而减少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猕猴桃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压、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其他水果,如葡萄、鲜枣、柑、橘等水果被称为会消灭“体内脂肪”

的水果,多吃能帮助人体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血脂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11)烹调宜忌。冠心病者的膳食特点是低盐、低脂肪、低热量。

低盐每顿饭不超过1g,就像花生豆太小,低脂肪包括食物中脂肪及烹饪用油不超过30g。既不能多用盐,又不能多用油,怎样将菜炒的有滋有味呢?

用油建议如下。

①夏季多吃凉拌蔬菜、凉拌豆制品,放少许香油即可。冬季多吃水煮菜。

②吃炒菜时,少放油,以菜炒熟出锅后盘子上不见油腥为宜,再调少许香油以增加口感。

③炒菜时油温不宜过高。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经加热后,产生的聚合物,可造成肝脏功能、生殖功能损害,还具有致癌作用。

为此,尽量不吃油炸食品,不要用炸过食物的油炒菜,有百害而无一益。

④炒菜时宜选用瘦肉,平常的做法需用很多油才能煎炒熟。现在可以向习惯挑战,改变一下方法,先将瘦肉煮熟切丝、切片待用,需时同蔬菜一起下锅炒,味道也不错。

少吃盐建议如下。

①调菜时以酸味为主,加醋就可以不放盐或少放盐,因为很多食物本身含钠,对于必须限钠者,饮食中不应放盐。醋对冠心病者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降脂。

②为了提高盐的作用,菜炒熟后装盘前撒盐。

(12)常食海产品。居住在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以猎渔为生,他们摄入大量海鱼,其冠心病是世界上最低的地区之一,几乎未见糖尿病。我国冠心病普查资料显示,舟山群岛渔民冠心痛的发病率在全国最低。这些资料表明,海产品能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发生。

因为鱼类的最大特点是碳链很长,不饱和的程度很高,这是陆地动物和植物所不可比拟的。脂肪酸的碳链越长,不饱和程度越高,降低胆固醇作用越显著。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液凝固性,抗血小板凝集。另外,海洋动物,如牡蛎、鳞鱼会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血管通透性,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冠心病者来说,食用海产品是十分有益的。

(13)冠心病者不宜多吃糖。体内糖类物质是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人体所需热量的50%以上是由糖类食物提供的。冠心病者应该控制在每天主食不超过500g,即要减少糖的摄入。

人们从正常的饮食中,每天可以获得足够的糖来供给人体所需,如主食吃得过多超过人体的需要量,就会发胖。摄入过高的糖,如正餐之外过多的吃甜食、糖果、点心、巧克力、饮料等,就会大大超过人体需要,多余的糖便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起来,久而久之则会使体重增加,血压上升,使心肺负担加重。而且食糖过多可使血中三酰甘油上升,造成高脂血症。而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都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因此,冠心病者要减少糖摄入,这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14)宜食蜂蜜。蜂蜜属温性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还有少量的蔗糖、麦芽糖、糊精、树胶、含氮化合物、有机酸及铁、锰等微量元素。蜂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是润肠、通便的良药。

冠心病者常食蜂蜜能治疗便秘,使大便通畅,这样能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蜂蜜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

治疗便秘时可早晚取蜂蜜少许,用温开水冲服饮用,也可做成“蜂蜜决明汤”。方法是:取决明子60 ~ 90g,加水160ml,煮40 分钟,然后滤出,加等量蜂蜜即成,1 日内分数次服完。因为冠心病者不宜多吃糖,所以喜爱甜食的患者可用蜂蜜替代糖。

(15)宜食的蔬菜。蔬菜中含有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这些物质不仅是维持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同时在防治疾病中也有重要价值。尤其食物纤维可增加肠蠕动,预防大便秘结,减少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①海藻类:海带、紫菜等,海中植物大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有良好的作用。

②香菇、木耳:含有大量维生素及有利于身体的微量元素。香菇中含有一种诱发剂,可以使人体产生干扰素,有提高身体对肿瘤的抵抗力作用;另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于胆固醇过高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急、慢性肾炎、糖尿病患者,无疑是食物疗法的佳品。

③芹菜、芫荽:这两种菜具有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尤其对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患者更为合适。

④葱、生姜、大蒜:这类调味品具有多种挥发油、纤维等,具有明显的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作用,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的发生。

(16)宜食大蒜和洋葱。对于冠心病而言多食大蒜、洋葱大有益处。大蒜、洋葱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都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大蒜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吃大蒜和洋葱都可以使血清胆固醇明显减少,全血凝集时间明显延长。而且,大蒜和洋葱里的精油能使机体内前列腺素升高,而前列腺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生吃大蒜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比吃同等量的熟大蒜作用明显。对于食用大蒜后产生的气味,可以嚼少许茶叶或吃口香糖的方法解除。

(17) 预防冠心病宜常吃花生。因为花生内含有可预防冠心病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有效率为12%~ 15%。以血液中胆固醇的标准含量60 ~ 220mg 而言,吃花生可降低20 ~ 40mg。其理论是,花生中纤维组织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液体,然后膨胀的胶状体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这些物质经过小肠时,会与胆汁接触,吸收小肠内的胆固醇,从而使胆固醇降低。

此外,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沉积在血管壁的数量降低,使血管保持软化,血液流通顺畅,使患冠心病的机会减少。建议最好每天吃12 ~ 20 粒香脆的花生,既可满足口腹之欲,又有防病健身之效。

富含维生素E 的食物有植物油、谷物胚芽、豆类、南瓜、红薯、蔬菜、蛋黄等。人体吸收维生素E,能更好地保护心脏。

(18)宜少吃多餐、忌高热量饮食。冠心病者吃饭不要过饱,特别是对于那些饭后最容易发生心绞痛者来说就更应当绝对避免吃饭过饱。那么怎样解决才好呢,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办法。比如,每天可吃五顿饭(晨起6 点、上午10 点、中午12 点、下午3 点、晚上6 点),晚饭应尽量少吃些,如果吃得太饱,胃里食物过多,不但妨碍睡眠,而且增加心脏负担,还会引起心绞痛发作。

如果您属于肥胖体型,得了冠心病最好用低热量饮食。减少饮食热量,就可使体重逐渐减少。据报道,热量的消耗比摄入每增加6.8kcal,体重就减少1g。开始限制热量时可能有些饥饿感,体重下降后,反而会感到舒适轻快。限制热量的同时应该注意补充蛋白质,但少吃动物油脂。推荐多吃豆制品及鱼类。在水产品中,鱼子、贝类及少数鱼含胆固醇较多,应予以注意。此外蛋清、脱脂奶、去脂的熟牛肉、瘦猪肉、鸡肉等都可以吃。

10、天气骤冷冠心病养生注意点什么?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称为“胸痹心痛”,这类疾病对寒冷的刺激很敏感,多在天气变化、骤遇寒凉时发病。因为寒冷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从而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同时,寒冷的刺激还可以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冠心病。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进入大幅度降温的时段,成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中老年人群尤其冠心病患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冬季养生。

起居规律

冬季养生要注重“藏”,应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影视剧。午间要小睡半小时,有助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清晨是发生心梗和粹死的“魔鬼时刻”。起床前可先在床上躺30秒,再坐起30秒,再撑床站30秒。外出活动要避寒,做到温固护阳气,根据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服。穿衣应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衣服和鞋子过度厚重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精神调摄

人的精神情志是由心所主宰的,情志变化对心的影响最大。冠心病患者大多与痰湿、瘀血、气郁的体质有密切关系。常有心烦、急躁、健忘、苦闷等症状,三种体质可同时出现,或其中两种兼而有之,易导致孤独或焦躁的不良心态。情志调节方面,应培养愉悦的情绪,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处事随和、克服偏执、不苛求他人、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体质的改善。

饮食调养

冬季人体阳气潜藏,生理活动有所收敛、减慢,营养物质贮存体内,滋养五脏,冬季又与“肾”相应,而五味中的咸入肾,咸味有补益阴血、软坚散结的功效。根据“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宜适量多食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此外,冬季应多食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多食羊肉、牛肉、桂圆、核桃、栗子、大枣、山药、木耳、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少吃寒冷食物,如螃蟹、海虾、西瓜、葡萄等。

体育锻炼

冬季锻炼必不可少,因为锻炼可增加热量产生,使气血流畅、循环无阻、新陈代谢加快、躯体温暖。除遇到暴雪、大风、骤冷和其他恶劣气候外,尽量要做户外活动,选择上午、下午等日照充足的时侯,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散步等。运动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以不增心率为宜,心率明显增加时,应该休息片刻使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若激烈运动时伴有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避免症状加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在养生调理的基础上,配以膏方调治,扶正祛邪,可以发挥很好的康复作用,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冠心病患者要坚持服药,定时就诊,不要疏忽大意,及时发现变化苗头,及时就医。

与中医养生冠心病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