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岁的女人步入中年,怎样养生能使皮肤恢复弹性?
1:多补水;
2:早睡早起,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3:多吃一些胶原蛋白多的食物;
4:保持心情的愉悦。
2、中年女性如何养生?
中年女性要做到在职场中劳逸结合,不要熬夜,不要过度透支自己身体,每天都要保持一个良好来平静的心态,保持足够的自信和微笑,豁达的人生观态度,容易让自己变得更年轻,还要注意饮食上多吃水源果青菜,忌油腻刺激事物,不要抽烟饮酒,中年女性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户外锻炼,早睡早起,提供充沛的精力,维护好家庭夫妻间zd的关系,家庭的稳定可以让中年女性过的更愉悦更开心,也会相应的延年益寿,提高寿命,做到很好的养生。
3、女人到中年如何保养自己的皮肤?
女人到中年如何保养自己的皮肤......
婚姻缺了这7样东西索然寡味.......
很多中老年女性会发现,自己的肌肤不再白皙透亮,而是会容易出现皮肤暗黄。皮肤暗黄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肌肤,这种肌肤的出现,跟肌肤的日常护理会有直接关系。究竟,皮肤暗黄该如何解决呢?接下来,告诉你一些美容护肤的秘方,按照这些方法去做,皮肤暗黄就能得到解决。
1.强力卸妆能美白
有多少姑娘是不化妆不出门的属性呢?那么卸妆工作可要做好了,因为每天的妆容如果遗留在脸上,会造成皮肤暗沉等不好的结果,而清洁可以更好的美白肌肤,所以美白第一招,卸妆一定要干净。
2.注意补血
很多女性的皮肤萎黄都与血虚有关,通常血虚的女性平常会觉得很容易疲倦、头晕,有时也会有心悸。再者,血虚还表现为舌苔比较薄、白,而且也可以发现平时的经血颜色比较淡、稀。
如果是血虚,那就可以通过补血来改善皮肤暗黄,可以食用一些有保健功效的天然食品,如黑豆、发菜、胡萝卜、金针菜、龙眼肉等。也可以喝四物汤来达到滋补的目的,也就是将当归、川芎、芍药、生地一起煎服。同时配合上乌鸡一起熬制会更好。还有就是可以多吃大枣及枸杞。
3.调整作息
平时,我们要调整好作息时间,千万不要再熬夜了,熬夜会让你搬来白皙的皮肤渐渐暗淡,失去光泽,生长皱纹,变得松弛。
4.做好防晒
外出一定要注意好防晒,防晒是美白的关键,可以擦防晒霜,也可以选择戴墨镜和防晒帽,这都是个人选择了。
5.减少化妆次数
化妆品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对皮肤的损害非常大。很多有着长年化妆经历的人一旦卸了妆,肤色黯淡粗糙,完全没有光泽。所以能不化妆尽量不化,无法避免的时候也要化淡妆。如果化妆不可避免,那么卸妆一定要彻底。并且要多喝水,水能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
6.定期去角质
角质层过厚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变黄变黑,尤其T区位置,不定期用磨砂等去角质护肤产品,整个脸部肌肤都会变得暗黄。但是,商场买的膜装面膜(揭除式的)要少做,一个星期做一次就够了,多了会损伤新长的角质。
7.减少上网时间
电脑的辐射对皮肤的损害很大,容易造成皮肤干燥,还会影响内分泌。上网之后一定要认真洗脸,最好能用洗面奶,尽量洗去停留在脸上的游离电子。
如果你也是皮肤暗黄,那今天介绍的护肤秘方,就适合你来使用了。我我要提示你,皮肤暗黄的出现跟你平时护理不到位会有直接关系。要想防治皮肤暗黄,就要从日常护肤入手,挑选自己适用的护肤品,掌握正确的涂抹方法,这样护理才会得到更健康的肌肤,你的皮肤才会更年轻。
婚姻缺了这7样东西索然寡味
在古代,爱、敬、和谐,才是完美状态。中国人对夫妻关系最高的礼赞不是如胶似漆,而是相敬如宾。中国式的夫妻,从来不缺默默支持相互搀扶,不缺隐忍坚守同甘共苦,却容易因为缺了这7样东西,让婚姻索然寡味。
缺幽默
幽默也要选对时机
生活中的小摩擦,很多是一过性的,没必要一一较真。有时用些轻松诙谐的方式也能让针锋相对化为轻松一笑。使用幽默化解矛盾时,也要选择时机而且注意不能缺少倾听。有时配偶很认真严肃地跟你沟通某事,你要重视并让对方知道你慢慢已经理解问题的所在,避免给配偶造成总是嘻嘻哈哈无法重视问题的印象。
缺浪漫
浪漫的本质是用心
浪漫是个舶来词,在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里,很少倡导这个东西。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信奉“平淡才是真”的观念,借由不重视取悦另一半。随着彼此越来越了解,生活步调越来越一致,日子固然趋于平淡,但心意不应随时间冲淡。对伴侣的心意不能只放在心里,更要在行为及语言上表现出来,比如不定期送给对方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礼物,提前默默买好门票突然带对方去听心仪已久的演唱会。婚姻是趋于平淡的,但我们还是应该花点心思让彼此感觉到爱还在。
缺沟通
打通内心世界壁垒
沟通并不是在家庭重大事件上才需做的事。经常互相分享生活的点滴,才让夫妻关系更佳,我们得以保持对配偶精神世界的理解。然而,沟通要注意避开饥饿、生病、疲倦、繁忙等时刻,避免我们或对方将其他的负面情绪不自觉地发泄在沟通之中。
缺欣赏
越亲密越需要赞赏
相处久了,两个人的缺点在摩擦中反复地呈现,而优点却会随着时间变得习以为常。
中国人把赞赏和肯定当做恭维,很多人认为只有有求于人时才需要恭维他人,按照这个逻辑,家人就完全没必要表达赞赏了。其实,在婚姻中付出,我们都希望另一半能看到,你的肯定会让对方感到付出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得到亲密爱人无条件的肯定,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对方心里是被他疼爱的。
缺童心
调味夫妻生活点滴
有趣,是夫妻生活良好的润滑剂。生活中不时的用童心来表达情意,比如淘气地整蛊对方一下,一起玩玩儿时的游戏,能调剂枯燥、单调的日常生活,让婚姻中的男女变得有趣起来,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拥有童心的夫妻,生活更轻松,也更善于一同发现生活的趣事。
缺亲昵
秀恩爱并不可耻
一种被柴米油盐充斥、平淡如死水一滩的室友般的关系,有人把这种中国式夫妻的通病称作“中国式夫妻病”。
很多人常以为老夫老妻了没必要表现得过分亲热,甚至对此感到羞怯。其实,肢体接触对于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接触的部位要让配偶感到舒适、避免配偶感到反感为宜,否则会起到反效果,比如有的女性就很反感丈夫手都没洗就摸自己的脸。
缺情话
表达才能让爱流动
中国式的夫妻常说:“那么多年了,大家心里都明白。”事实上是,如果我们不表达出来,对方并不知道你真实的想法,在平淡的日子里,爱需要被无数次的强调,让对方知道你此刻对他的感觉,语言让爱在彼此的心间流动起来。当你被另一半的行为感动时,可以表达:“你为我做的让我感觉好幸福。”当对方遇到挫折时,向他表达:“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面对的!”
4、中年妇女如何保养,如何养生?
中年妇女的保养和养生:
1、早睡觉、敲胆经、按摩心包经这些养血气的方法自出现以后,已经过很多人的实践。尤其是早睡觉,顺应自然生息的法则,让身体自我修补、增长血气,可以说达到了 无为而治 无为自化 的最高境界。脾胃乃后天之本,是血气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补的食物也无法转变成足够的血气,反而容易成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在体内到处为患。所以调理脾胃是养血气的重中之重。
2、健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是血气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补的食物也无法转变成足够的血气,反而容易成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在体内到处为患。所以调理脾胃是养血气的重中之重。
3、生姜大枣红糖水生姜六七片,大枣四五枚,红糖一汤勺,加水煮开成一杯即可。这个食疗方能温胃散寒、温经补血,对于脾胃虚寒的人非常合适。强调一下,此方一定要早晨或中午之前喝,因为过了中午,人体的血气就趋于收藏(下降)了,与本方温通之意相违。经常腹胀的人煮汤时可不加红枣。
4、牛肉汤或清炖牛肉《黄帝内经》说: 脾之畜为牛。 也就是说,牛是与脾脏最相配的牲畜,牛肉是脾脏喜欢的肉类。《本草纲目》认为,(黄)牛肉性温味甘,安中益气,养脾胃。中医认为,牛肉还可治虚损羸瘦,脾弱不运等症。将牛肉炖烂(三小时以上,这样容易吸收),去除浮油,喝汤食肉,能大补虚损。如果您脾胃很虚,牛肉就让家人去吃吧。毕竟,牛肉的纤维比较粗,对于您那很虚的脾胃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负担。您只需去掉浮油,喝汤就可以了。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炖煮,牛肉的营养基本上都在汤里了。
5、小米粥小米,古时称稷(粟)。《黄帝内经》说: 脾脏对应的谷物是稷。 也就是说,小米是脾喜欢的谷物,有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的作用。适合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本草纲目》还记载,有个非常虚弱的人,没有用药,只是每天吃小米粥,结果不久后身体都恢复了。小米粥之功,可见一斑。有朋友说,小米是偏凉性的吧,会不会伤到脾胃的阳气?没错,小米性凉,不过做成粥以后就属于温性的了,且味道平和清淡,易于吸收。
6、当归、大枣和阿胶能补血,黄芪和党参可以补气,灸甘草有补脾益气、调和脏腑的功效以上食材,大家可根据自身状况,在炖汤、做菜时适量放入。
5、男人到了中年,学会哪些养生法,避免未老先衰?
学会早睡早起,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适当的放松自己。到了中年,身体的各种功能开始逐渐衰退,所以日常的医疗保健也不能少。作为一个中年男子,健康应如何有益?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年男性的保健秘诀,来看看它是什么。早餐好,晚餐巧。食物是提供我们身体能量的必要食物,所以我们必须多注意早午晚的三餐,早餐要吃丰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例如,鸡蛋或全麦面包能够补充足够的能量。晚餐尽量多吃些蔬菜瓜果,烹调时尽量避免油炸,选择蒸,煮即可。白切肉,白切鸡,蘸酱与洋葱同时食用,既有风味又能自我调节食盐摄入量..建议大家每天至少吃两份水果和半公斤蔬菜。闭上眼睛,练习肌肉放松,过着忙碌的生活,使我们的身体处于紧绷的状态。
此时,我们可以适当地闭上眼睛,找个地方坐下来,专注于我们的肌肉来学习放松。快速收紧身体的肌肉5秒,然后慢慢放松。反复的肌肉“紧松”动作,从无到有,眼睛到脚趾,所有的肌肉都可以进行。睡个好觉睡到自然醒.充足的睡眠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好处。容易失眠的人可以尝试温牛奶。
牛奶中的曲普他胺酸可以稳定5-羟色胺,这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有助于睡眠。睡觉前做一个简单的深呼吸,让你很容易入睡,早上在床上深呼吸10分钟,然后起床梳洗,你就会有一整天的精力。方法: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喝一点温开水,慢慢深呼吸,忘记复杂的事情。
6、老年人养生有什么秘诀?
人到中年,很自然地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健康长寿?最近德国科学家总结了26种养生方法,认为中年人如能认真按此方法去做,将可能益寿延年。
1.测体重
要注意体重,过于肥胖会减少你的寿命。采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体重.所得数如超过25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结果是2.89。如果你的体重是75公斤,用75÷2.89,结果是25.95。正常指数是20-25。
2.不抽烟
抽烟会使你寿命平均减少10年。在40-50岁间死亡的人,30%是因患与抽烟有关的病而致命,因抽烟而患肺癌、支气管炎的占总患病人数的9%,有20%的抽烟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岁以前戒烟,你仍可恢复健康。
3.少喝酒
对某些人来说,酒有着特殊的危险。如抽烟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险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头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压,从而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
4.控脂肪
每天脂肪摄人量不得超过总热量的30%,也不可少于15%。高脂肪饮食可导致肥胖症、心脏病和高脂血症。
5.忌乱性
性生活不能乱。撇开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不谈,多个性伙伴会造成心理压力.并使生活失去节奏。
6.淡名利
不能不顾健康,不惜代价地去追求升迁发迹。过分紧张劳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7.择居处
医生们发现,生活在一种不适宜你的环境里,会经生病或烦恼,中年人应尽量改善居处条件或不轻易改变你已适应的选职业。应从事你喜欢做又能胜任的工作,否则你的职业对你的寿命将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8.避车祸
车祸是人的第四大杀手,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9.勿自忧
消极的情绪(紧张、焦虑、忧郁、沮丧)会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恼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10.应结婚
结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独身者、丧偶和离异者明显要低。
1 1.心情舒畅
中年人工作繁忙,思想压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绪不稳,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中年人要学会调节情绪,凡事想得开、忍得住、放得下,豁达大度,性格开朗,心情自然舒畅,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12.多果菜
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应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13.多纤维
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食物纤维有助于消化,益于你少患甚至不患胃肠道疾病。
14.多进钙
鱼、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脱脂奶)都含丰富的钙,应多吃。中年人应注意补钙。
15.重淀粉
(碳水化合物)淀粉能保护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你的食谱上必须有面包和米饭,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16.常吃鱼
吃鱼能延年益寿。鱼脂肪少,而且多为人体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7.少吃盐。
每天食用比身体所需量多10倍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危险,对有慢性肾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8.少咖啡
咖啡同心脏病的发病有着直接的联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可增加3倍。
19.少吃糖
糖不仅会毁坏你的牙齿,而且会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诸病的危险。
20.多运动
据临床统计,当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脑血管病为多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使大脑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调节正常,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机体获得更多的氧,并能影响血脂成分,从而延缓血管老化硬化。运动方式可因人而异,如骑车、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等。
21.劳逸平衡
中年人事业心强,他们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然而,机体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很容易会积劳成疾。所以,应该中年人在紧张的工作之暇,要学会合理的休息和调整,并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学习。不要只顾事业而自损健康。
22.平衡膳食
食物对健康和医疗的作用,自古以来就被重视。过饱、过饥会损害脾胃正常机能。偏食、夜间用脑不加餐等,可造成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采用我国营养科学界推荐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饥饱要适当,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适量,饮酒要节制,食盐要限量。”
23.避免肥胖
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长胃,青年长肉,中年长腰。可见,人到中年更应重在预防肥胖。中年防胖除坚持适度运动外.尤应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饱,一般以七八分饱为宜。
24.定期检查
不少中年人自认为身体健壮,与医药无缘,这种麻痹思想要不得,据统计,许多疾病会“神不知鬼不觉”地侵人人体的肌体,有些甚至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自己还难以察觉。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隐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及早地发现许多疾病,而且还能接受医生的指导,开展健康活动和施行相关的保健措施。
7、谁知道养身密决?
养生秘诀 :
1 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 21 ∶ 00~ 早 3 ∶ 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 2 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 , 不是治本 ,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 . 错误的因不除 , 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 健康的根本在心 . 一切法从心生 . 心净则身净 . 所以得病了 , 不要向外求 , 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 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 , 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 人也能 .
3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 1 )足够的气血; 2 )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 + 胆汁 + 必要时间内(晚上天黑後 ~ 午夜 1 点 40 )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 + 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 “ 增收(增加气血) ” ,也需要 “ 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 。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 )减少体内的垃圾; 2 )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 3 )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资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 ( 智慧开了 ) 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对於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准後都会出现一些 “ 有病 ” 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麽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 “ 虚 ” 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後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 “ 虚灵 ” 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 , 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 " 气 " 来 " 气化 " 所进的食物 . 只有这样 , 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 , 不会有多馀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 " 虚火 " 损害你体内的脏器 . 这个 " 虚火 " 反过来会损耗你的 " 气 ". 所以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现代人生病 , 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
20 、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21 俗语说 “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 。这个 “ 机 ” 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麽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 “ 机 ” ,让你 “ 机 ” 打开。这个 “ 机 ” ,有时也叫 “ 关键 ” 。当然,这个 “ 机 ” 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於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 治五脏之病,莫先於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著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麽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麽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麽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 “ 病 ” 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 “ 生机 ” 。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回圈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 风寒阴阳璁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6 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於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 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
39 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後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 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 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 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於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51 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2 修行要诀∶寂照照寂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无他秘密。 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此是唯一条件。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53 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麽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後,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 ┅┅ 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麽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麽?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麽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麽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著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54 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医也是这样。还有,他们的心量也是斤斤计较,试问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麽医人呢?
56 别贪那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著祸。贪,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脏病。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现。
57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麽补阴,吃什麽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58 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59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麽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著天地的精华。
60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 “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 。
61 运动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
62 运动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气。
63 什麽是悟性?什麽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了、做复杂了。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麽?佛是心。
65 现代的医院和法院差不多,动不动就给病人下了死刑判决通知书。而好多情况下,是把不该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为什麽这麽说呢?就以 “ 癌症 ” 为例,癌症现在在人们的心里 = 死刑。其实如果我们不叫它癌症,那麽对於病人来讲,就等於给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机。所以我讲,现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 吓死的,是被精神压力折磨死的。同时也是被医院折磨死的。因为你一旦被诊断成了癌症,那麽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处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为你是癌症。事实上讲,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只要你还活著,你就有生机。找到了这个生机,对症而治,你就会康复。
66 现在是一个竞争,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乱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竞争是什麽?竞争就是把人们引入无限的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竞争,一方面又谈什麽构建和谐社会,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吗。
67 根据阴阳互抱的原理来看,清与浊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将与体内污浊之物相抱,从而把它们排除体外。
68 污浊之物的产生一是因为食入不乾净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过多的食物,体内不能运化造成食物堆积成垃圾。
69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他该干什麽,不该干什麽,该吃什麽不该吃什麽,如果能顺著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知道他应该干什麽,不应该干什麽。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麽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世上绝对没有这种「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话,通常患者都会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 ; 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够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71 真正的科学是什麽?就是因缘果报。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72 没有怕吃亏的心,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吃亏,别人就是要你命你都舍得,你都给他,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去贪便宜,那你的心还能不定吗?世人谁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份自信。
74 学问深时意气平,心定则气平。所以对於一个得道的人来说,观察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也是相随心转的结果。
75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於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脏之病,莫先於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78 对於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 从当年希特勒绕开盟军坚固防线攻克马其诺防线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对付一些顽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从其他的相关方面突破。如治疗肾病,肝病这些顽固之症,可通过调肺、脾等来达到效果。
80 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麽是 “ 自然 ” 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2 什麽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麽会治不好病呢。
83 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就是对问题给予藐视,对过程引起重视。
84 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饭睡觉有几个人能顺其自然,有几个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为什麽?因为它太简单了,正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这就是辩证法。
85 什麽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麽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於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了。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领导们都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麽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另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所以养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总有一个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时也会有一个制约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药存在一样。
87 什麽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阴的制约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 ┅┅ ,同样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这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约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9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要应时,到什麽年龄就要学他这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否则就是不应时,不顺其自然。但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幼稚园到大学,有多少是学了应该学的东西。小时候应该学什麽,应该学德,学孝道,接著学识字断句,再往下学如何做事。到青年学如何优生优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学习养生之道。到了老年,学放下心态,安享晚年。继续教育学什麽,就是要学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於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当你把什么学问理解到她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还感到她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见到茂密的树叶,而没看到她的根本,这时候你还是处于“有”的阶段,没有达到“无”的境界。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93 凝神定气,物我两忘。 --- 养生的真谛。
94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这是运用五行的根本原则。
96 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於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97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自信。
觉得ok请采纳~~
8、中老年人应该怎样养身
其实老年人呢,最重抄要的就是保养好身体,首先呢,应该少吃油腻百的,盐分高的,糖分较多的食物,这些都容易引发高血度压,糖尿病,长期吃这些会造成胆固醇高,血粘稠度高,盐吃的过多,还容易造成水肿,从而使身体发胖,诱发一系知列疾病..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和心态.这个同样重要道.
9、人到中年,怎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不防看看这本《你应该知道中年人如何保健》
其目录:
一、中年人应树立正确的保健观
中年人应警惕自己的第三种状态
人到中年勿“苛求”
人到中年莫“恐老”
人到中年莫“硬熬”
人到中年莫“过劳”
二、中年人的日常保健
中年人日常保健应遵循哪些原则
中年人健身益寿应遵循哪些原则
中年人加强保健郑重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中年人应该怎样科学生活
中年人养生应切记哪些要点
中年人保健应牢记哪些禁忌
中年人日常保健需做哪些基本事情
中年人保健需做到哪些“加减乘除”
人到中年如何防“懒散”
人到中年如何防“惰性”
人到中年怎样防“五劳”
中年人怎样避免焦虑
中年人怎样战胜疲倦
中年人怎样知道自己已经疲劳
中年人怎样消除伏案疲劳
中年人怎样对付熬夜疲劳
中年人怎样针对不同性质的疲军采取不同的休息方法
中年人未老先衰,“过劳死”会有哪些信号
中年人舒缓压力,减少疲劳有哪些妙法
中年脑力劳动者怎样进行养生中年“白领族”怎样保持健康
中年“电脑族”怎样进特健康防护
中年人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美
中年人怎样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健身
中年人怎样度过健康周末
中年人休闲不当会致哪些疾病
中年人怎样才能保持精力旺盛
中年人必须抛弃哪些伤身恶癖
中年人应警惕哪些现代生活中的“温柔污染”
中年人怎样预防生活中的“万一”
中年人怎样才能获得“酣睡”
中年人怎样进行适当午睡
……
三、中年人防止未老先衰的秘诀
四、中年人的饮食保健
五、中年人的运动保健
六、中年女性的特殊保健
七、中年男性的特殊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