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小满的养生食谱

小满的养生食谱

发布时间:2020-07-07 00:19:32

1、小满养生吃什么好

小满后天气逐渐炎热,出汗较多,饮食调养应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如常吃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等,忌吃百叶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过后,雨水多起来,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因此,小满养生还应注意健脾化湿。小编特别介绍几款适合小满节气的食谱。

2、小满如何养生

小满养生方法如下:
1、切记夏不坐木
小满之后,尽量少坐户外木椅。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会因露打雨淋含较多水分,虽然表面干燥,但经太阳一晒,便会散发潮气。长久坐在上面,容易诱发皮肤病、痔疮、风湿关节炎等。如果想晒晒太阳或稍作休息,坐时别忘加层垫子。
2、不要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3、慎洗冷水澡
小满之后,也是因为天气渐热的原因,许多人喜欢用洗冷水澡。对此,专家特别提醒说,冷水澡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如体质弱者或患有高血压、关节炎者就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4、穿衣有讲究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着装宜宽松舒适,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凉,有利于散热。一般来说,服装覆盖身体面积越小,体温散失越快,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误以为穿的越露就会越凉快,因为只有当外界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暴露才会有凉快感。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就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
5、不宜赤膊贪凉
闷热的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6、多吃素食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饮食调养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肥腻油煎等容易生湿助湿的食物。
7、多吃点“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一到夏天,因为炎热,很多人会食欲不振。而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对苦味比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正是一举多得。
8、阴雨天切忌光脚穿鞋
阴雨天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真菌的繁殖,如果不注意的话,人就容易患上皮肤病或使原有的皮肤病发作。尽管阴雨天是容易患上皮肤病的天气,但如果做好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将患病几率降低的。
例如,在阴雨天时如果皮肤沾到了雨水,不论雨水是否干净,都要及时将雨水擦拭掉,有条件时要尽快用干净的清水冲洗皮肤。阴雨天最好不要光脚穿鞋子,也最好不要穿露脚趾的鞋子,尽量穿着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尤其是脚部有皮肤病的人,要远离雨水的侵袭,晚上回家要用温热的水洗脚。
9、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皮肤蕴湿生热,容易引起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因此,诸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此类的美味,要在小满节后适当节制摄取,避免诱发各种皮肤病,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未病先防”。
10、多吃利尿的食物
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有保健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起到美容的效用。
11、多做运动要早起
此节气积极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也是很有心要的。我们应当顺应阳消阴长的则律,锻炼者应当早起晚睡,早晨锻炼最好在清晨。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应当以刚出汗为度。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在间歇时,可饮淡盐水或清凉退暑饮料(绿豆汤、果汁、金银花水等)。锻炼后,应用温水洗澡。浴后,进行5~6分钟自我按摩,并躺下歇息片刻,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12、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13、给自己制造一个出汗的机会
我们白天几乎都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待着,身体出的汗肯定不会太多,而出汗又是最好的排毒方式,而且还能加强新陈代谢。因此,现代人,尤其是办公室白领最需要的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出汗的机会。夏天睡觉时,能不开空调就尽量不开空调,甚至连电风扇都不开。

3、小满在什么季节,小满养生吃什么好

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22日之间,“农历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复小得盈满。”,小满顾名思义不是全满,而夏至则是一年阳制气最盛的时候,所以此时是小满,物至此小得盈满而未达到极致,小满节气百雨水充盈,麦味正浓,小麦开始所谓的灌浆。
【饮食度】
夏季湿气重,饮食易受天气影响。要想脾胃功能好,就要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因此,小满时养生的重点就知应该放在健脾祛湿上,平日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些山药、薏米、茯苓道等健脾除湿食物。

4、小满进补食谱应怎样安排?

小满时节,万物里长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活跃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最多,所以,应及时进补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不受损伤。进补要偏于清凉,切忌过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过于寒凉滋腻,反使暑热内伏,不能透发。小满时节进补食谱如下。

1.莱肴类进补食谱(1)家常公鸡【原料】嫩公鸡250克,芹菜75克,冬笋10克,辣椒20克,瘦肉汤30克,姜、豆瓣酱、白糖、酱油、醋、食盐、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鸡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断,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取冀末,淀粉兑成湿粉,取一半秘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植物油入锅加后,过滤取汁。在山药汁中加入甘蔗汁,酸石榴汁,蛋黄,煮沸即可。

【功效】健脾益肺,滋阴益精。

(2)炒胡萝卜酱【原料】瘦猪肉300克,胡萝卜100克,豆腐干1块,海米10个,黄酱6克、酱油3克,料酒3克,熟猪油50克、玉米粉(湿)6克,香油3克,味精、葱末、姜末、食盐各适量。

【制作】把胡萝卜、豆腐干切成0.6厘米见方的丁;海米用水泡透;将胡萝卜用熟猪油炸透捞出;把锅烧热后,倒入熟猪油,随即放入切好的肉丁进行煽炒,待肉丁内的水分炒出来时,锅内响声增大,便把锅移到小火上,到响声渐小,肉的水分已尽时,再移到大火上,炒到肉的颜色由深变浅时,即放入葱末、姜未和黄酱,待酱放到肉中发出酱味时,加入料酒、味精、酱油,稍炒一会,加入胡萝卜、豆腐干、海米等,再炒一下,淋上香油,炒匀即成。

【功效】养心安神。

(3)荷叶凤脯【原料】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作】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

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清芬养心,升运脾气。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尤为适宜夏季食补。

(4)鱼腥草拌莴笋(凉)

【原料】鱼腥草100克,莴笋250克,食盐、酱油、醋、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作】将鱼腥草择去杂质、老根,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加食盐2克,拌和腌渍待用。

将莴笋去皮,冲洗干净,切成细丝,加食盐1克,腌渍沥水。

将鱼腥草和莴笋丝放在盘内,加入酱油、醋、味精、麻油,拌匀入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尤宜于夏季体内有湿热者食用。

(5)文蛤大葱煎【原料】文蛤60克,葱5根,味精和盐适量。

【制作】将文蛤在清水中养1天,洗净。葱洗净,切段。

文蛤、葱加水煮,水沸后加入味精和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散结。

(6)火腿鲥鱼【原料】鲥鱼100克,竹笋、香菇、火腿、姜、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鲥鱼(不去鳞),剖腹去内脏、鳃,洗净。竹笋洗、净,切片。香菇洗净,切丝。火腿洗净,切丝。

鲥鱼放盘中,鱼身上放姜、竹笋丝、香菇丝、火腿丝,烹黄酒,加盐、味精,上笼蒸熟,即成。

【功效】温中补虚,滋补强身,降脂抗癌。

【禁忌】患疥癞者慎用。

(7)平菇炖豆腐【原料】豆腐500克,鲜平菇200克,精盐、黄酒、味精、酱油、麻油各适量。

【制作】将鲜平菇去杂洗净,撕成小片;豆腐放锅中煮沸一下,滗去水,切成小方块。

砂锅内放豆腐、平菇、酱油、黄酒、精盐,加水适量,炖至豆腐和平菇入味,加入味精,淋上麻油,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舒筋活血,降压降脂。

2.汤羹类进补食谱(1)木耳冬瓜三鲜汤【原料】冬瓜150克,水发木耳150克,海米15克,鸡蛋1枚,食盐、水淀粉、味精、麻油适量。

【制作】冬瓜去皮洗净切片。木耳、海米洗净备用。鸡蛋打匀摊成蛋皮切宽片备用。

锅内加鲜汤上火烧开,下朝海米、木耳煮沸5分钟,再将冬瓜放入,开锅后撒入食盐、淀粉,起锅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几成。

【功效】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2)薏仁粥【原料】薏苡仁50克,粳米2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薏苡仁洗净,置于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健脾除湿。适用于暑湿偏盛、脾胃虚弱、水肿者食用。

(3)扁豆粥【原料】扁豆10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入锅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利胃、清暑止泻。尤适于暑湿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者食用。

(4)丝瓜西缸柿粥【原料】丝瓜500克,西红柿3个,粳米100克,葱姜末、盐、味精适量。

【制作】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殖红柿洗净切小块备用。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葱姜末、盐煮至粥熟,放西红柿、味精稍炖即成。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

(5)莲子粥【原料】莲子5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入锅同煮,至莲子极烂为好。

【功效】清心除烦,健脾止泻,暑热心烦难眠者尤为适宜食用。

(6)青蒿绿豆粥【原料】青蒿5克,西瓜翠衣60克,茯苓12克,鲜荷叶10克,绿豆30克,粳米30克。

【制作】将青蒿(或鲜的用绞汁)、西瓜翠衣、茯苓入镐内共煎取汗去渣。将绿豆淘洗后。与粳米、荷叶同煮为稀粥,待粥煮熟,加入以上药汁再稍煮即成。

【功效】生津消,渴安神除烦。

(7)绿豆番瓜汤【原料】绿豆50克,老番瓜500克,食盐少许。

【制作】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番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人少许凉水,再煮沸,将番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益气,清暑,解毒,利尿。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3.饮料类进补食谱(1)银花露【原料】金银花5克,清水、白糖适量。

【制作】将金银花洗净后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火煎煮,当水浓缩至1/3时,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预防夏季疾患。

【禁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

(2)绿豆茶【原料】绿豆30克,绿茶3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绿豆洗净捣碎,茶叶装入纱布袋中。两味一同放入砂锅,加水600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煎至300克,去茶叶袋,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疏风清热,解暑消渴。

【禁忌】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3)乌梅清暑饮【原料】乌梅15克,石斛10克,莲子心6克,竹叶卷心30根,西瓜翠衣3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用清水将各味洗净,石斛人砂锅先煎,后下诸味共煎取汁,去渣,调入冰糖令其溶化即可。

【功效】养肾安神,清热除躁。

【禁忌】暑温湿困于脾、腹泻、神疲乏力者,不可饮用。

(4)玫瑰花茶【原料】玫瑰花30克。

【制作】将玫瑰花洗净阴干备用。每次取干品3~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理气活血,舒肝解郁。

(5)苹果梨子汁【原料】苹果500克,梨500克,白糖30克。

【制作】将苹果、梨去皮,去核,切成薄片,用白布绞取汁液。将汁液倒入茶杯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生津,润肺,除烦,解暑。

(6)绿豆蜂蜜饮【原料】绿豆50克,蜂蜜50克。

【制作】将绿豆去杂质,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并将蜂蜜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盛有绿豆、蜂蜜的锅置武火上烧开,转用文火煎熬绿豆烂,滤渣取汁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5、小满饮食禁忌 小满吃什么养生

小满饮食禁忌

1、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2、不要过量进百食生冷食物

3、少吃羊肉串、火锅、烧烤类食物

养生食物:

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是不错的清利湿度热的食物。

冬瓜草鱼煲、绿豆芽蛤蜊汤、苦瓜木棉花牛肉汤、淮山赤小豆节瓜猪月展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汤、西洋参红枣生鱼知汤等,这些汤品具清热、养阴、祛湿道、暖胃、温补等功效。

小满,是指万物将满未满之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内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这是说小满节气,苦菜已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自小满始,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正是“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容正肥蚕食饱”的时节。

6、小满吃什么养生 小满饮食禁忌

(一)小满吃以下食物可以养生百

1、薏米:薏米具有健脾益胃、清热利湿的功效。从小满开始,天气开始闷热潮湿,这样的天气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适量食用薏米能防湿热、健脾胃。

2、豆腐:薏米具有健脾益胃、清度热利湿的功效。从小满开始,天气开始闷热潮湿,这样的天气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适量食用知薏米能防湿热、健脾胃。

3、苦菜:苦菜是一种野菜,味感甘中略带苦,因此而得名。苦菜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道利水除湿等功效。《周书》中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前后是吃苦菜的时节,适量食用对身体有益。

(二)小满饮食禁忌

1、从小满开始,要注意预防湿热邪回气,适量食用能清热利湿的食物,如丝瓜、冬瓜、萝卜、西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

2、天气开始炎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小便通利、大便通畅。 

3、夏季要少吃辛辣之品,如辣椒、酒、羊肉、鱼、虾等,以免热气郁结答而导致皮肤湿疹、口活生疮等不适。

7、小满时节吃什么最养生

小满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南方雨季的开始。天气闷热潮湿,故在小满节气前后我们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同时也要调整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小满节气的饮食习俗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节气台湾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获黑鲳,东北部的苏澳及南部海域则可捕获到飞鱼。高雄县的旗山、美浓等地的香蕉已经进入盛产期。台湾是有名的香蕉出产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销到世界各地。 小满养生吃什么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小满养生食物 1、苦瓜:消暑解乏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也就是小满时节,苦菜正当时,可适当食用。 天气逐渐炎热,很多人也会出现上火、身体困倦等问题。《本草纲目》称,苦瓜能“除烦热,解劳乏,消心明目”,苦瓜能消暑解乏,刺激人的食欲,开胃健胃助消化,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可以多食用。值得提醒的是,苦瓜性寒,大便溏泻、脾胃虚寒者应少食。 2、生姜:逼走寒气病菌 中医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小满前后湿气重,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从西医来讲,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同时还能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逼出。而中医也认为,生姜能把体内寒毒排出体外。所以,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平时煮菜可以适当放些生姜,也可以食用姜糖水。 此外,夏天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影响食欲,很多人胃口不好。民间有“饭不香、吃生姜”的说法,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以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 3、薏仁:健脾祛湿 小满后,天气闷热潮湿,人有时会感觉透不过气来,这是因夏季的暑气、湿气所致。薏仁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平时可常食用薏仁粥,或熬汤时放入一些薏仁。 此外,红豆、绿豆、冬瓜、丝瓜、西瓜、山药等都是健脾祛湿的食材,市民也可多食用。

8、小满节气吃什么养生好

小满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首先分清标本。如果是湿热为表,而阴虚为本的可能性较大,治法当以清热、燥、湿为主。多吃莲子、薏米等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的食物。热重的可用马齿苋当茶,养阴以梨子、百合、冬瓜较好。祛热还可用老母鸡、大骨养阴。山药、茯芩都是常用健脾祛湿的食疗良方。
其次,温补脾胃。脾虚湿困时,应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如及时排尿、排汗等,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如:鲫鱼、胡萝卜、苹果、猪肚、鸭子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特别是雨天,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泄。
所以小满节气要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黑木耳、西红柿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煎炸烧烤之品,尤其应慎食生冷。

9、小满养生吃什么 五款食谱健脾化湿最有效

小满的养生原则是什么 小满的养生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小满的养生原则二: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小满的养生原则三: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如某些人已有疰夏、伤暑、暑湿、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状出现,那么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注意针对性,辨证用膳,或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总之,暑热、暑湿是夏季人体常易发生的生理反应,上述三个原则是根据人体在夏季易发生的生理现象或不良症状特点而确定的。朋友们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气象条件(如春夏之交由温转热,夏秋之交由热转凉,各地区的小气候等)结合各自体质不同特点及在夏季容易出现的反应,做到灵活变化。

与小满的养生食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