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张广德养生太极掌1——3套口令MP3音乐
太极文化博大精深,修学太极拳的目的是修养身心,修养身心的主要途径是太极思维。太极文化所推崇和传播的太极拳,讲究练拳时“找舒适”,copy找到舒适“舒适练。”普及太极拳,对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促进气血循环,帮助实现延年益寿很有好处。在不知不自觉百中进入练太极的美好意境,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健康,精神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祝您及您的家人、朋友都能从我的这些音乐和太极口令中得到快乐、健康。
你对我发的这些音乐如满意请在“我的提问”一栏,打开以后会显示你所提的问题,在相关为题后面有“处理”二字,点击一下,在页面的最下方有“处理提问”的四种方式,请点击下面回答度中的““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我将不胜感激!谢谢!今后如有太极方面的疑问尽可提问。我和我的团队将尽力为您答疑解惑!请点击下面回答中的"“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确定满意回答。
我将一如既往的对需问要我帮助的人进行帮助和指导,愿天下拳友、网答友能够在我的音乐声里快乐每一天,幸福一辈子。也希望接受过我点滴帮助的人成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纯粹的人,乐于助人的人。这就是我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也是我普及和推广太极文化的夙愿。谢谢!
2、养生太极掌第二套动作名称
养生太极掌第二套动作名称:
1、真人釆气2、迎风掸尘3、托梁换柱4、月移花影5、鹞子穿林6、野马分鬃7、金鸡独立8、仙人摘
茄9、金龙戏水10、螳螂扑食11、神龙探海12、龙盘玉珠13、乌龙翻江14、虎卧凤巢15、童子抱琴
16、侧身锁源17、喜鹊登枝18、十字探花19、白虎坐洞20、走马观花21、神龙探海22、龙盘玉珠
23、乌龙翻江24、虎卧凤巢25、童子抱琴26、侧身锁源27、喜鹊登枝28、闭门推月29、游鱼摆尾
30、推山填海31、连珠飞脚32、顺风摆莲33、黄鹰掐嗉34、神龟服气35、气行劳宫36、龙盘海底
37、嫦娥舒袖38、劳宫釆气39、气息归元。
(2)太极拳养生掌扩展资料:
打养生太极掌的好处:
1、益于中医疾病。对关节炎、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冠状动脉硬化有一定疗效。
2、改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太极掌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3、加强大脑的调节能力。练习太极掌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练习太极掌,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协调毫不紊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加强了大脑的调节能力。
4、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练习太极掌时,随着机体的运动,加强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了体内的淤血现象。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由于呼吸的加深,从而促进了冠脉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
3、八卦掌与太极拳在养生保健方面,哪个更优胜?
要说祛病养生的话,都是差不多的,要看你练的如何。
但是这抄两种拳法适合练习的人群不太一样,太极极静,练习时基本都是身正体直,而且不需要太多移动,腿脚不好的人也可以练习。八卦极动,一开始练就要练腿,要走圈,基本上所有的招式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所以一定要腿袭脚好,有一定的体力才能练习。
所以我觉得,如果是年轻时学两者皆可,八卦更好。如果是年老体弱的人学,太极更好。如果虽然上了zd年纪,可是身体不错的人,也可以练八卦掌,但是可能没法学的太快。
4、养生太极掌和太极拳有什么不同
所谓的养生太极拳无碍呼就是多加了个响亮、招人的名头而已。另外,现在的人都想要养生健身,而且又不想太复杂,又不愿意多出力气,既简便又轻松的就可以达到很“高水准”的效果。所以就孕育而生出了一些所谓的“养生太极拳”。其实这些太极拳就是将复杂的太极拳,变得简单;将技击意义很浓重的技法变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再加以一些佛学、道学、甚至儒家的说辞,既让你听得懂又听不懂,神神秘秘,再辅以所谓的“科学论据”加以证明,让你不信也得信。说白了就是骗钱的!有些养生太极拳管,甚至非常重视“理论思想教育”,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专家教授心法上,听2小时课,打10分钟拳,收你几千块甚至上万块。美其名曰,真传!高端!我勒个去!
真正的太极拳其实细分起来要看什么人练:
道家的人练,是用来修身立命的,辅导有防身之术。都可以修身立命了谁还会去提及养生保健这种芝麻小事?道爷们听了都会笑出声来的,那样做简直就是丢了西瓜拣芝麻。
练武的人练,是为了练出功用,保命搏杀。一旦练出功夫,又会越求越深,逐渐步入求道之路。学生来学拳有可能是为了强身,但是老师可不是教你强身之术,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练武治病的,都是大夫治不好了“死马当活马医”才去练武的,吃得了大苦,你才能脱胎换骨。
练太极拳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过程,你能把极端的痛苦和养生联系到一起吗?
痛苦的锻炼是为了能习练一些高难度、高层次的太极拳功法、技法,而当你苦练之后身体必将发生极大的转变,这正所谓“脱胎换骨”,身体好只是练习武术的表象,我称之为“附带品”。然而,正是有些人看到了太极“附带品”的功效,退之而求其次,大搞养生文化、养生学说,把太极拳冠以养生之美名,真是本末倒置!
太极拳本是尽性立命之法,附带有技击功用。仅此而已!技击已经算是太极拳中的末技、小事了,试问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何谈技击呼?所以养生健身这等低略俗事更是不值得一提了。请不要再往更底层次里去寻求了。
听我的,头疼脑热吃吃药,生病患疾看医生。练武打拳可健身,跳舞游泳亦如是。莫把太极当妙药,尽性立命意无疑。
周鶤 --- 书于北京
5、那种太极拳最养生
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是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认百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批准在苏州设立的唯一正式分会、正宗传统的陈氏太极拳培训和推广基地。陈氏太极拳在苏州度地区的具体推广事宜由苏州力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全权负责。公司从总会聘请了专业的教练员团队,均为陈氏太极拳传人,以推广陈氏太极拳为目的,以科学正规的教学方法为保证,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传播太极文化,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开设有:入门初级班、基础班回、提高班、进阶班、短期班/暑期班、少儿青少年班、长期班(陈氏答太极拳精编九势、陈氏太极拳十九势、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陈氏太极拳器械、推手等。
6、谁有养生太极掌第一套39式口令,有的发个 谢谢
养生太极拳第一套39式口令如下:
第一段:
真人采气、托梁换柱、顺手牵羊、掌推华山、白马磨头
巧女纫针、春风摆柳、苍鹰掐嗉、苍鹰掐嗉
第二段
上峰诊、卧龙藏身、顺身转舵、紫燕栖巢、喜鹊舒尾、罗汉安睡
野马分鬃、上峰诊脉、卧龙藏身、顺身转舵、撩衣提袍
金鸡独立
第三段
掩手挑帘、孤雁出群、 二龙戏珠、昭君捕蝶
母鸡护雏、气息归元
第四段
开合拉气、气息归元、宿鸟投林、巧女纫针、春风摆柳
苍鹰掐嗉、迎风摆莲、顺手牵羊、推波助澜、马步单鞭
母鸡护雏、采气归元
(6)太极拳养生掌扩展资料
养生太极内掌的好处:
1、太极拳具有柔软、慢、连贯、走弧线(即圆形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的重要特点,被公认为有全面锻炼效果的运动项目之一。
2、太极拳能内外兼顾,具有一般运动项目活动肌肉的好处,又吸收了静坐法调息养神的好处。
3、太极拳的动作都走圆形或者弧形的线路,随着圆转如意的程度不断提高,会产生浓厚的趣味性,趣味浓厚能提高锻炼情绪,对促进健康很有好处。
参考资料来源:容网络-太极拳口令词
7、太极拳 八卦掌 在去病养生方面哪个更强?
要说祛病养生的话,都是差不多的,要看你练的如何。
但是这两来种拳法适合练习的人群不太一样,太极极静,练习时自基本都是身正体直,而且不需要太多移动,腿脚不好的人也可以练习。八卦极动,一开始练就要练腿百,要走圈,基本上所有的招式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度,所以一定要腿脚好,有一定的体力才能练习。
所以我觉得,如果是年轻时学两者皆可,八卦更好。如问果是年老体弱的人学,太极更好。如果虽然上了年答纪,可是身体不错的人,也可以练八卦掌,但是可能没法学的太快。
8、太极拳是如何达到养生效果的。
太极拳养生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和道教文化相结合,融入了道教中的精华——静字,同时它又是一项武术运动,太极是一部充满阴阳矛盾而又对立统一的辩证学说。其神玄绝妙不能一日而成。需要日积月累的修炼和领悟才能达到太极拳养生效果。
太极拳养生是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等阴阳交替运动。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内部或机能之间,通过这种阴阳的交替,进行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对偶失衡状态。
太极拳学静势动态的平衡,动中的秩序与和谐,自然与人的相对应而一致。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变人的心灵、性情、气质和风貌,才能提高人的修养和理性。对太极拳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练好太极拳。
根据前辈拳论和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三练三不练的练功法则,即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 练身不练招。
一、练理不练力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 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 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 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练功时循规蹈距,顺其自然,不 能急于求成。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 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 发气之源。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 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 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 地生根。“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 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 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最 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 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 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太极拳主要是 训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据客观形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并 不拘泥于一招一势。内气充实了,全身尤如充满气的球体,有感皆应,挨着何 处何处能击。如拳论所说:“到成时,敌人怎来怎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总之,太极拳行功走架要求松静、柔和、缓慢,能耐下心来,心平气和地练拳,产生急躁情绪,结果会适得其反。太极拳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炼过程,在行功走架上怡养浩然之气,达到身心双修,自然水到渠成。此做才能真正达到修养身性的养生作用。
9、杨式太极拳 如何掌握太极中的掌形
杨氏太极拳养生架的掌型,因为其五指张开,掌心内含,因此俗称瓦楞掌,又称柳叶掌。
这个掌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要求,首先要把手掌打开,五指微张;其次,打开手掌不能太紧张,不能太用力以致皮肤都变色了。这样掌心自然往内含,而瓦楞、柳叶的掌型也就呈现出来了。
至于其余,如该掌型的应用,感觉一类,可以在度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