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养生有那些方面
6/7分步阅读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阴阳偏性(指寒性体质或寒病,热件体质或热病)的不同,食物的性质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阅此,对食物宜忌也不一样,了解各种食物的性质及对人的作用,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
2/7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体条件不同,对合理化的饮食要求也有差异,但总的原则是:品种多样化,达到互补;摄入适当,忌暴饮暴食;烹调适当,防止破坏营养;实行定时定量,忌食零食;食物要无毒、无害、无污染,卫生清洁。
3/7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保健”活动。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
4/7
怎样搭配饮食才能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粗、细粮合理搭配 有些粗粮的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细粮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细粮合理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又可增添多种风味。如玉米面和面粉混合做的二面蜂糕、小豆杂合面窝头(玉米面、豆面、小米面、面粉)、绿豆干饭、小豆大米粥、大玉米渣粥等,都是我国民间喜食易做的食物。
5/7
干、稀合理搭配 利用主食的干、稀搭配,是选配谷类蛋白质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例如馒头、花卷配玉米粥或小豆粥,窝头、丝糕配面汤或大米粥等,均能使蛋白质得到互补。
6/7
蔬菜的多品种搭配 蔬菜在平衡膳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各种蔬菜含营养素的多少和种类不一,在选择蔬菜时,应特别注意选食含钙、铁和维生素B2、C及胡萝卜素多的食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有一斤蔬菜即可。但是,食用蔬菜的品种应愈多愈好,最好每天能有2~4个品种,而且其中最好能有一半以上是绿叶蔬菜,此外,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蔬菜也应尽量食用。在缺菜地区和缺菜季节,多吃些豆芽,特别是绿豆菜,也可以补充维生素。
7/7
副食的荤素搭配 副食是摄取多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也只有采取多品种搭配的方法,才能保证全面充分地供给人体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荤素搭配,是副食调配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面筋、豆制品与动物蛋白质搭配,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它们再与蔬菜搭配,又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在平衡膳食中,豆类和动物性蛋白质的数量最好能占全部蛋白质供给量的三分之一。
2、养生.禁忌
3、如何用食物养生
一年四季养生法
春季养生食谱
春季饮食要掌握一个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食物由温补、辛甘逐渐转为
清淡养阴之品。
早春饮食取温避凉。早春应适当吃些春笋、香椿、菠菜、柳芽、荠
菜、葱、姜、蒜、韭菜、芥菜等偏于温补的蔬菜和野菜,不能一味食用
人参等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逐渐升,加重身热,损伤到人体正气;应少
食黄瓜、冬瓜、茄子、绿豆等凉食物。
仲春饮食宜辛甘。适当进食山、红枣、蜂蜜、芹菜等平补脾胃的食物
,同时注意摄取足量的维生素,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少食酸食物,以名伤
用脾胃。
晚春饮食宜清补,可以适当选择甘蔗汁、荠菜、百合、螺、鸭肉、苦
瓜、紫菜、海带、海蜇、绿豆等平补食物,少食辛辣、黏冷、肥腻之物。
夏季养生食谱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也是人体新陈最的时候,人体出汗过多而
容易丢失津液,因此夏季养生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伤津耗气。
夏季饮食多清淡。夏季署热,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适当吃些
清热解毒的食物,蔬菜类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笋、
黄瓜、冬瓜等;鱼类如青鱼、鲫鱼、鲢鱼等,这些食物能起到清热解署、
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中署和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夏季饮食宜补气。可适当选择一些滋阴补气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
桂圆、荔枝、花生、番茄等。多食,杂粮,蔬果以寒其体,但生冷瓜果当
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过于寒凉,损伤脾胃。夏季心气,易伤人气阴,
在这个季节里,应以补气养阴、清署热为主,如冬瓜、西瓜、莲藕、鸭肉
等,不宜多食温补、滋腻厚味之品。
秋季养生食谱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体也应顺应四时变化的规律,进入保
护阴气的时机,在饮食方面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主。
入秋饮食宜甘润。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梨、葡
萄、荸荠、糯米、甘蔗、豆浆、芝麻、莲藕、菠菜、猪肺、鳖肉、橄榄
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
味之品。
秋季饮食宜滋补。秋季引补是中养生要旨之一,为冬令进补打好基础,
避免冬季虚不受补的发生,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
等中材,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
秋季宜少辛增酸。秋天要少吃一些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
品,以免伤及肺气;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要选择苹果、石榴、
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以防秋燥。
冬季养生食谱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人体血液循环减慢。
中认为,此时寒邪强盛,易伤及人体阳气,因此,冬季养生重在滋补。
冬季饮食宜滋补。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阳气的潜藏,敛
阳护阴。可适当选用羊肉、狗肉、虾、韭菜、桂圆、木耳、栗子、核
桃、甲鱼等食物;多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蔬菜类如大白菜、圆
白菜、白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
冬季忌食寒物。冬三月草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
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脾胃功能相对虚弱,若再食寒凉,宜损伤脾胃阳
气。因些冬季应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黄瓜、西瓜、鸭等凉的食
物。同时,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更不要饮酒御寒。
水果养生
春天吃什么水果
春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一些生津
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1、干燥咳痰多吃梨。
2、干燥上火吃香蕉。
3、防治感冒吃苹果。
吃苹果的好处
吃香蕉的好处
吃梨的好处
夏天吃什么水果好
夏天的水果品种繁多,不仅有色泽宜人的草莓、菠萝,还有汁多味美的
西瓜、桃子等。各种水果有什么不同的营养素?夏天吃什么水果最好呢?
营养免疫学专家认为,每一种水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各不相同,如
果在夏天有针对性地选购并食用水果,可以达到滋生养体的功效。
吃西瓜的好处
吃草莓的好处
吃菠萝的好处
秋天吃什么水果好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一些生津
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这个季节带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梨和甘蔗了。现代医学研
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
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此外,适于秋冬季吃的
水果还有苹果、香蕉、橘子、山楂等。
吃甘蔗的好处
吃橘子的好处
冬天吃什么水果好
梨和甘蔗,适于冬季吃的水果还有苹果、桔子、香蕉、山楂等。苹果可
生津止渴,和脾止泻;桔子可理气开胃、消食化痰;香蕉清热润肠、降
压防痔;山楂可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增强和调解心肌功能,有防治冠
状动脉硬化的作用。
吃香蕉的好处
吃山楂的好处
4、养生饮食禁忌有哪些?
5、吃哪些食物比较养生
养生吃什么最好?
食疗养生是最常见的养生方法,切不可以少了下面这些食物,他们都有很好的预防疾病功效,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可要好好看看了。
荠菜:明目利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荠菜粥明目利肝。”故凡是体质衰弱,头昏目暗,慢性肾炎、气虚浮肿、二便出血的老年人,经常服食荠菜粥,是颇有裨益的。
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做饺子馅,做汤,熬粥,凉拌,蘸酱吃,蒸着吃……荠菜的每一种吃法都能完美的演绎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韭菜:保护阳气
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保护人体阳气。
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韭菜还含有抗生物质,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
韭菜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菠菜:稳住血压
菠菜一年四季都有,对解毒、防秋燥颇有益处。
菠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剂,其中钾对调节血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钠低钾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膳食补钾,有益降压。
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香葱:保护血管
香葱不仅仅是烹饪时的调味品,它们还具有药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春天的葱是新出的,因此在一年中的营养最为丰富。
葱能延缓组织和器官老化,特别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大葱与蘑菇同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压升高所致的头晕。
山药:健脾益气
山药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可防止肝气旺伤脾;能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抵抗力。
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可健脾补肺,滋肾益精,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则滋补效果更好。
花椰菜:抗癌护血管
花椰菜属于能增强免疫力的白色食物,它的抗癌能力数一数二。这与其中的关键营养素含——硫息息相关,还可强化骨骼组织,维护血管健康。
6、四季的饮食的宜忌有哪些
《记·内则》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注:酸苦辛咸,木火金水之所属。)多其时味,所以养气也。四时皆调以滑甘,象土之寄也。孙思邈曰: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咸增苦,四季少甘增咸。《内则》意在乘旺。孙氏意在扶衰,要之无论四时,五味不可偏多。《抱朴子》曰: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味克五藏,乃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当时特未遽觉耳。
健康的饮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仅四季饮食来说,就充满了玄妙的变化。《礼记·内则》中明言,春天里该多吃酸的,夏天中多吃苦的,秋天里多吃辛的,冬季多咸食。这酸苦辛咸其实是和天地五元素中的木火金水相对应的,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这对自身的养气是很有帮助的。但同时记住四季之中要以甘甜来调节,就像金木水火土构筑了土石万物的基础一般。
饮食之所以要跟着四季的变化而变,主要是因为四季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缘故,而且饮食是一门复杂而艰深的学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所能拘束的。于是,药王孙思邈又说:“春季少吃酸多甜食,夏天少吃苦多辛食,秋季少吃辛多酸食,冬天少甜食多吃苦,不过总体上一年四季需要少吃甜食多吃咸的。”
《礼记·内则》中饮食之说之所以和孙思邈观点产生了差异,并不是中医理论的矛盾,相反,二者是基于同一个理论基础延伸出的类似观点,只不过二者出发点不同。《礼记·内则》的意图在于使健壮的身体更加强壮,而孙思邈目的是调养扶助身体虚弱的人。不过,无论是《礼记·内则》的看法,还是药王的观点,老人四季养生最重要的是,四季饮食要论味,但五味不可偏多。
身体健康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任何与健康有关的事都要遵从适度原则,饮食也是如此。曹老先生引用《抱朴子》的话说:“酸食过多对脾有害,苦吃多了伤肺,辛食过多对肝不利,咸食吃多了对肾不好。”由饮食导致的五脏受伤,或许当时并没有特别的感受,但长期积累后,就会在其他的病症上表现出来。因此,老人四季养生要防微杜渐,要因季节变化而相应变化。
真正的养生之术往往是无术之术,即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生活饮食中,遵从一定的养生秘诀,而四季多味的饮食养生方法,即是在看似杂乱无章的饮食中,摄取平衡的饮食,亦是一种无术之术。做法如下:
春天吃酸春季多吃酸味的食物,如含维生素C的食物和有机酸的水果,以及糖醋和酸辣类的菜肴等。科学研究发现,这些酸味食物中含有某种物质,能够成倍地提高钙、铁、锌等无机盐的吸收率。
夏天吃苦夏季天气炎热,而苦味的食物,如苦瓜、油麦菜等,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适量摄取此类食物对身体有益。
秋天养肺秋季气候干燥,天气转凉,是滋养肺气的时机,可在饮食中适量加入辛辣的食物,如姜、蒜等,既可提高免疫力,又可增强血液循环。
冬天养肾冬季天气寒冷,属水,主肾经,是滋养肾的好时机,因此,此时应多吃一些口味重的黑色食物,如木耳、黑豆、芝麻等。
7、日常生活中饮食有什么禁忌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宜忌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之道,在饮食摄生方面积累了系.统的理论和经验,对临床也确实有实际意义。
1.食养宜忌
欲话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这是一日三餐的科学安排,一般说三餐的营养分配以3:4:3的比例较为合理,如果三餐合并为两餐,那就等于一天所需的食物强加于两餐之中,有可能加重胃的负担,使消化液分泌供不应求,引起消化不良。
科学家认为连续长期饱食,会使人未老先衰,还可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糖尿病等。同时对脑力劳动影响亦较大。另外零食不离口的人则由于打乱了定时进食的习惯,使食欲逐渐减退,久之还可引起消化功能失调和消化病。
纵观历代养生学家论著,对老人食养,主张饮食有节,清淡薄味为宜。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食后将息,情绪畅达。这样,则四季脾旺不受邪,才能“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老人进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使脾胃易于消化,水谷之气长存。加之老年人牙齿多损害脱落,进食更须细嚼慢咽,同时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
2.食疗宜忌
病症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盛衰,结合“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来加以荫定的,其中的原则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为目的。中医把不相宜食品则禁之,谓之“禁口”或叫“忌口”。一般食忌约可分为温燥食物、生冷饮食、油腻饮食、发物、荤腥、盐糖调料、烟茶酒等七类。其中“发物”一般是指摄食某些食物后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加重。发物的范围很广,根据习惯一般认为如鸡头、猪头、海鲜、鱼类、牛羊肉、虾、蟹之类、调味品中的葱、椒、姜、韭之类,还有酒类,酒酿,笋、豆芽、芥菜、苜蓿等都可以算作发物。有时将荤腥食物都看作发物。一般在外治的疮疡肿毒发斑等疾病的治疗时,特别忌食发物。
临床上常见的寒、热、虚、实证的饮食宜忌如下:
3.服药食忌
病人服中药时有些饮食对所服之药有不良的影响,则应忌服。这些食物的禁服前人称之服药禁忌,也就是俗称之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鳖鱼忌苋菜;鸡肉忌黄鳝;蜜忌葱;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人参忌萝卜等。
对饮食宜忌不能绝对化,要对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如水肿忌盐,但有时也由此引起钠减体倦而虚损,进一步正气不足而病情难以好转,故水肿不重的病人不宜忌盐。小儿麻诊忌食过度,可导致营养不良。还应注意个体差异,如因某种饮食过敏病人,即应禁忌。
8、饮食宜忌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食物分成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味各有所利,四时五脏,病随所宜也。"又有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之说。在食物的性质方面,大致上又用温、热、寒、凉、平等来分类。气味又有厚、薄之分。气厚者浮,气薄者降,味厚者沉,味薄者升,尚有气味俱平者,即兼四气四味的意思。
以上的分法,可作为参考。大致上饮食的宜忌原则是:服药时,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阳虚症忌清补,阴虚症忌温补,寒症忌咸寒,宜温性食物。热症忌辛辣,宜清补。为了便于说明食物的宜忌,可把食物分成数类:
第一类,辛辣类:
如葱、韭、蒜头、辣椒、胡椒、酒类等,适宜于"寒底"的人,少量食用有通阳作用,并可健胃。但对于阴虚阳亢,"热底"的人,特别是有血症、咳症、眼病、痔疮、皮肤病及阴虚、便结、口干、唇焦等人不宜。
第二类,生冷食品类:
一切瓜果及疏菜对于虚寒者,急性肠胃病者,腹痛多风、胃寒、作呕、易泄泻、口淡、易晕者应减少或禁止食用。外感风寒咳嗽的患者应暂停吃水果,以免肺部受寒。以上食品尤以雪藏者为甚。同时虚寒者若要食用水果,尽量不要在晨早或晚间食用,因早上空腹,肠胃易感寒,而晚间则易形成湿气停留或夜尿。对于热底的人,或热症、温病、便秘、喉痛之类病者,应鼓励多吃这类食物。
第三类,即油腻及坚硬、凝滞的食物:
包括一切油炸品、烧烤、牛油、花生、芋头、鱿鱼、牛肉干及一切难消化之物,对外感病、老人、小孩、肝胆病、胃病、大便干结或泻痢者、一切热底及脾胃潺弱之人都不宜食用。在各类食物中,以这一类最易引致肠胃病及其它热症、积滞、腹泻等症候,一般人都宜尽量避免食用。
第四类,海产类:
近年来因海水污染的情况严重,海鲜类最易吸收种种有害的金属物质,例如:水银及其它金属元素,细菌及病毒感染亦相当严重,世界各国对此都有较严格入口管制。在某些食档、食肆都有这类海产供应,小孩、老人、及脾胃虚寒、体弱者特别容易受害。例如:引致肠胃炎、肝炎及重金属中毒症。即使体魄强壮的人,对这类海产亦要小心辨认,避免进食。有过敏症者最好不要进食太多海产。
9、现代养生一般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平时常听人说,曾经吃过某一种食物,胃里立即感到不舒服,或者吃了某种食物,结果老毛病复发了……类似情况很多,各类不同体质的人,都可能有它具体的饮食宜忌,对于这些问题,很难作面面俱到的解答。这里,谨将人们饮食禁忌的总作简要介绍。
我国古代曾有食疗法,食物和药物一样也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五味入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因此,人们的饮食必须寒温得宜,五味调和,这样五脏才能各得其味,如果饮食失调,势必对内脏造成损害,对健康则不利。
为了健康长寿精力充沛的需要,人们首先应该戒除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如食物忌过咸,以免给心脏、肾脏等器官增加负担。食物忌太烫,以免烫伤黏膜、牙龈,引起溃疡、炎症和疤痕。忌暴饮暴食,以防胆囊炎、胰腺炎、脑血管病发作。忌偏食,以防营养缺乏。忌不经细嚼下咽,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导致胃炎和溃疡。忌多吃零食,以防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缺乏。
如果是病人,饮食禁忌还应根据疾病的症候而异。例如阳虚证宜温补,忌清补滋润;阴虚证切忌温补燥热;寒证忌咸寒食物;热证忌辛辣,宜清凉。如果病属表证,症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饮食宜清淡,切忌油腻酸敛之品,以免影响邪气外散。
五脏有病时应禁忌饮食具有相克关系的食物,以免加重脏腑的损害,如肝病禁忌辣味,心病禁忌咸味,脾胃病禁忌酸味等,这些都是中医的传统认识,可供病家参考。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人体对食物的反应各不相同,常常因人而异,人们应在饮食中细心观察,确实不适应的食物可以禁止,不必拘于传统认识和民间传说,以免因盲目忌嘴而影响健康。
10、食物养生讲究“四性”,为什么?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中药有四性,即寒、凉、温、热。食物也有四性。
食疗养生时,如果身体是热性体质,就尽量避免食用温热类食物,以免热上加热。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