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自古流传,为何现在西医更加先进?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医者的本领也是非常的厉害,自古以来中医一直是治病的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的人会选择西医,西药比中医更加常见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医更加先进呢。
首先说中医,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中国汉族的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拥有着很多医书,一直流传到现在经验丰富,把人看做一整个个体,不能说西医高级于中医,因为西医是不能与中医相比较的,中医从预防到诊治,治疗根本从根处出发,在于除根。并且,中医有很多非常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针灸,从人体穴位入手,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人才可以,缓解手术后的疼痛,牙痛之类的,而且副作用极低,还有一些中草药,是老祖宗的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伟大药学家屠呦呦,就是通过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到了青蒿素,制作了对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上许许多多人的性命,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屠呦呦就是通过从古代的各种药本,民间收进来的方子学到的方法。
但是也不能否认西医的好处,西医是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罢了。现在的药店大多数都是西医,小病小灾都靠吃药,主要是因为西医治疗速度快,像打针吃药之类但是抗生素吃多了对人体不好, 是药三分毒嘛。西刚刚流行的时候,对中医是很大的冲击。西医分很多的学科,比如组织解剖学,分子化学或者是生物化学等等。各有各的好处。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方法和好处,并不能两者相作比较,也不能说谁比谁高级,谁比谁先进,都有自己的长处。
2、除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这件事以外,还有别的将中医药推向世界的例子吗
青蒿素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好多例子在古代已经广为传颂!
可惜我仅仅识得一个:人痘!
人痘亦系起源于我哋中医唯物辩证个“以毒攻毒”!
非常前瞻、非常科学、非常客观个免疫理论,影响深远,已成经典!
华佗麻沸散:外科鼻祖!
一济麻沸散就任人宰割了!好好使!
在冇有麻药的原始社会亦同样存在着手术!但系,你认为会是医学吗?
针灸、拔罐:又刺又拔!拔了又刺,再加埋烟熏火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不信你试试!
养生:你可以不信!因为你没时间!
气功:?系唔系练得一肚子气个种吖?想气死人吖?
经脉:奇经八脉!经过现代化科学研究终于证明经脉是——?
我忘记了(~_~;)!
还有?应该有个吧!
药丸!(要完?)
那可不得了!
这药丸挺好吃滴!加有蜜糖,很值钱滴!最主要的是够甜!
我曾经食过过期两年个‘霍香正气丸’!有点酸软而已!没事!
我曾经饮过过期十年个‘三蛇胆川贝枇杷止咳糖浆’,梧州出品,玻璃瓶装的,很甜!没事!(我还留着六瓶珍藏,至今廿年了,将终生保存!)
中药片剂、冲剂:太方便了,很实用又经济!我衣家有咩头痛脚痛、上吐下泻,都系揾中成药💊治疗!懒得煲药吖!
还有?
冇识得了!
3、青蒿香是不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制成的?单方青蒿香和复方青蒿香哪个舒压安神睡眠效果好?
是的,因为青蒿只有一种,就是也被称为黄花蒿的青蒿,也是我们国家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所用青蒿。青蒿自古就是清热解毒、清瘟辟秽、祛病驱蚊、养生安神药物,单方青蒿香和复方青蒿香哪个舒压安神睡眠更好,看自己的体质和失眠程度,会因人而异。青蒿有很多作用,不过目前这个季节没有,春夏秋三季才可以采摘,取叶和蕾,花前发酵,二十比一粉,制作青蒿香。
4、春天怎样养生?
5、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实际上在03年SARS期间,中药就已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了。正是因为03年的经验以及在03年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教训,所以这一次新患肺炎普遍采用了中医的疗法。
这主要是为了考虑到患者以后的生存质量。毕竟得这个病最后死亡的人是少数,绝大多数生病的人还是要追求以后的生活质量的。没有人希望在一场大病之后,还没重获新生就要面对更大的困难。
所以这一次在治疗新冠肺炎的时候,中医治愈的比例也比之前SARS期间的比例要大得多。
对于中医在这两次抗击传染病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一部分中医黑选择性失明。实际上公道自在人心啦,在100多年前洋务派就想打倒中医,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医仍然受到非常多人的喜爱。
并且中医的知识以及养生的方法早就已经深入了我们日常人的生活之中,我们火气大了要喝凉茶,夏天吃绿豆汤,喝菊花茶,冬天吃羊肉,都用到了中医里面的阴阳调节知识。
就连你被蚊虫叮咬涂的风油精,清凉油都来自于中医。可以说中国没有了中医,生存质量都会下降一个台阶。
现在中医黑横行,以至于今年屠呦呦都坐不住了,跑出来再次面对媒体,表达了中医的重要性,建议中医黑还是要适可而止。双盲不是杀医刀,能治病的就是好医!
6、一个人是让我们吃饱一个人是让我们健康,他们都是谁?
一个人让你吃饱,一个人让你吃健康都是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你爸爸一个是你妈妈,只有父母这样关心你,哪还有什么人能这样关心你呢?
7、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后的感想
细数2011年健康领域发生的大事小情,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医疗卫生,哪怕是再细小的事情,都牵动着社会公众敏感的神经:经历了日本大地震期间的抢盐闹剧,见证过来自台湾的塑化剂风波,为可能出现在餐桌上的地沟油而焦虑……当然,我们也有幸分享了青蒿素获大奖的喜讯,也或多或少地受益于史上最严厉抗生素整治措施的出台。
为此,《科学与健康》编辑部邀请多位专家、媒体人士、采访对象以及读者评选出2011年十大健康事件。史上最严的抗生素整治行动
今年4月18日,卫生部下发了《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近日,又公布了第二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次整治对抗菌药物使用“限品种、限用量、限级别”,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最严”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行动。
点评:滥用抗菌药已经成为了感染科医生最大的心结。要止住这股滥用之风,不仅要提高医院和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还应该改变百姓的观念,百姓应对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的治疗意见予以配合、予以尊重。
谣言引发抢盐潮
3月11日13时,日本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受日本核污染影响,不少中国百姓担心海水污染吃不上盐或者想通过加碘盐预防核辐射。于是,各地纷纷出现了一股抢购食盐的风潮,从北刮到南,许多市民纷纷到大小超市和商店“批发”食盐,甚至有人连夜开车到外围城区商店买盐。一包1元多钱的碘盐竟然炒到了18元。
点评:恐慌多起于未知,谣言止于智者。从2003年非典时抢购板蓝根、口罩,到今年的抢盐风潮,政府应该更加重视信息公开、关注危机干预,当然,公民自身也要提升科学素养、增强独立判断力。勿让抢购潮再次上演!
百余人染丙肝
11月中旬,河南安徽两省发生丙肝人群聚集性感染。安徽64人感染,河南104人感染。据安徽省卫生部门初步调查,此次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一个体诊所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疫情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引起。
点评:虽然事件起因还只是停留在“可能性”的猜测,但事实已经出现,无论是输血还是不洁器具,都将是导致疫情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事件直接反映了中国农村医疗现状的薄弱。乡村医生是9亿农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多数村医没有医师资格证书。
地沟油流向餐桌
今年9月,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6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此次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同时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据嫌犯交代,购买的地沟油主要销往粮油市场。
点评:继去年之后,地沟油再次“荣登”年度新闻事件,可见社会公众对其“关心”的程度。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可惜,截至目前,国内仍然没有非常奏效的对地沟油检测的方法。
徐文被砍17刀
9月15日下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部主任徐文在医院被曾经的治疗对象王宝洺连砍17刀,致使这位国内顶尖的喉科专家肌腱断裂、颅骨、尺骨等多处骨折,后经多学科专家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点评:患者砍医生,这不是第一例。造成这一类恶性事件的根本原因还是医患之间信任缺失。不过,恐怕重塑信任的路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1971年,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以治疗疟疾的新型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2011年度拉斯克奖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屠呦呦研究员及其青蒿素研究团队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点评: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很多拉斯克奖获奖者后来成为诺贝尔奖的得主,所以称它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塑化剂风波
“潜伏”30年后,在饮料食品中的塑化剂在今年的5月27日遭曝光。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等遭到污染。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中国大陆随即禁止进口台湾“涉塑”的294家企业的973种产品。
点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化学物质层出不穷,但是完全了解这些化学物质潜在的危害却还需要时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更期待的是,在产生危害之前,相关企业、政府部门能对新化学物质采取科学审慎的态度,多去追问可能的危害。
双汇“瘦肉精”事件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流向了双汇。一直对外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双汇,却不检测“瘦肉精”。
点评:积攒声誉、创立品牌可谓千辛万苦,需要数十年之功,可稍有松懈、管理不善便可能土崩瓦解。双汇“瘦肉精”事件让大家又回忆起了几年前因三聚氰胺轰然倒塌的三鹿集团。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染色馒头
3月29日,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曝光了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
点评:做馒头的工人可以不吃自己做的馒头,但不能不吃加了瘦肉精的猪肉。中国人扎扎实实地进入了“互相投毒”的时代。苦苦问道:我们还能吃点啥?
“健康教母”马悦凌受质疑
马悦凌曾凭借一本《不生病的智慧》长期蝉联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其首创的马悦凌固元膏更是风靡全国。2011年,100多人因按照她书中所写的“生吃泥鳅”导致中毒住院一事将马悦凌推到风口浪尖,其鼓吹的其他养生怪论也不断遭到质疑。
点评:看病贵,看病难,给所谓的养生专家制造了机会,但是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伪专家”的揭露。去年的张悟本,今年的马悦凌,我们很“期待”明年还会有哪一位专家“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