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柱山白马潭漂流景区简介是什么?
白马潭旅游景区简介
国家AAA级景区白马潭位于安徽省潜山县水吼镇,
总面积75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河谷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户外游览运动闻名遐迩。特色竹筏漂流享誉江淮,名驰华东,被称为“天柱山下第一漂”,既有浪遏飞舟的野性震撼,又有随波逐流的闲适浪漫。景区水吼园是全国农业示范点,所在河段视野开阔,秀岭绵连,天际柔和;走进千亩板栗园,仿佛置身“淡烟流水画屏幽”的诗境,竹筏漂流、皮艇漂流、马术、沙滩车、弹跳蹦极等游乐项目让您流连忘返,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白马潭正日益成为乡村旅游、田园观光、休闲养生、户外拓展的最佳选择。
2、安庆天柱山有哪些景点和旅游项目?
天柱山,
又名皖山。
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安庆市潜山县境内,
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封天柱山为“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所以天柱山又称为安徽的“源头山”。
天柱山旅游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分八个景区。
景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
1982年天柱山旅游风景区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0 年获“AAAA”旅游区称号 。
参观佛教第三代禅宗道场—三祖禅寺. 参观石牛古洞摩崖石刻,观历代名人碑刻,游览天柱山大峡谷.
天柱山西关主景区:惟妙惟肖—象鼻石、天外飞仙—飞来峰、耐人寻味—和尚背尼姑、鬼斧神工皖公像、幽深莫测神秘谷、千年古松天柱松、一柱擎天天柱峰、如临仙境青龙背、中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等天柱美景.
3、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人文历史
据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记载,早在东晋时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即在本县境内的馒头山隐居修道。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境内)人,在广东罗浮山隐居之前,曾到豫、荆、襄等地游历,而山阳又距豫南、襄阳不远,所以,他到过馒头山是有可能的。民国十八年刊本《增修山阳县志》卷一亦写道,“羊仙洞在馒头山,昔人于此得道飞升,传云即葛洪也,入罗浮山去。又口头东十里,有深洞,碑记‘葛洪修炼处’。
唐时的著名高道罗公远曾在天柱山修道。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卷一《古迹》记述,“天柱山 ,一名天竺山,唐罗公远、宋邵康节(邵雍一引者注)皆隐于此。”[2]罗公远,又名思远;鄂州(今湖北境内)人,一说为彭州九陇县(今四川境内)人,《太平广记》卷二十二、《云笈七签》卷一百三十五、《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五均有其事迹。如:《太平广记》中《罗公远》条记述,公远自幼好道术,唐玄宗亦酷好仙术,有一次玄宗与张果、叶法善手中各握棋子,未让公远看见而要他猜各人手中之物,公远以无物相告,二人张开手,均无棋子,原来棋子已在公远手中;还写道,开元年间又一次中秋赏月,公远以拄杖为桥,请玄宗同登月宫,听霓裳舞曲。这些记述颇多神异,难免有小说家言或传说。其中亦有颇具哲理之言,如玄宗请公远教其长生之术,公远对曰,“我命在我,非由于他,当先内求而外得也,刳心减智,草衣木食,非至尊所能。”这段话反映了罗公远对道教养生的真知灼见,他重申了道教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观,指出要长生久视,应先内炼而非外求,清心寡欲、草衣木食的艰苦修炼,帝王是做不到的,言外之意,帝王的生活如果不改变,要想长生是不可能的。罗公远有著述传世,《道藏》中收有《真龙虎九仙经》二篇,罗公远、叶静能注。叶静能亦为唐玄宗时的道士,以擅长符箓请神役鬼、驱邪治病、兴云致雨等奇术深受玄宗宠信。罗公远、叶静能在《真龙虎九仙经》注中写道,“夫金丹大药,皆在冥心。心若一着,无有不成。若蒙至人传诀,依法修之,切在戒慎分明,静室息诸事,想恍惚之中有神曰灵冥也,炼五脏气方成大道。故《道德经》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修炼在当时由外丹向内丹转变之端倪。
据山阳地方志记述和当时老道长口传,唐末宋初大名鼎鼎的高道吕洞宾亦到过天柱山 。《山阳县志》卷一《古迹.仙人龛》记载,“相传吕纯阳、韩湘子游憩于此,故名。”[5]同卷《古迹.天柱山 》亦记述,“又传吕洞宾曾多次于此山,有摘星岩、摩天岩、净瓶峰、雷神洞。”[6]八仙的故事使吕洞宾、韩湘子在我国民间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考察,吕洞宾、韩湘子均有其人,但韩湘子系唐朝官员,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侄子,而韩愈确有族侄,颇有道术。
吕洞宾是唐宋内丹道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人物。洞宾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以字行世。他与其师钟离权的内丹修炼理论,在中国道教史上被称为钟吕金丹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吕岩》写道,“其自作传云:吾乃京兆(今陕西关中)人,唐末屡举进士不第,因游华山遇钟离子,传授延命之术,寻遇苦竹真人传授日月交并之法,再遇钟离,尽获金丹之妙。吾得年五十道始成。”“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晒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慎,三断色欲,是吾之剑法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见?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7]从这些记述不难看到他修道的经历、承传及其丹道思想。吕洞宾主张修道最重要是身心和生命的修炼,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说。他的丹道理论对全真道内丹修炼影响甚大,被尊为全真道“五祖”之一。有关吕洞宾在陕西的活动,史籍多有记载,《雅言系述.吕洞宾传》称其为潼关以西人,唐朝咸通( 860 -873)初年,举进士不第。后因黄巢起义,社会动荡,遂携家隐居终南山,学道家老子之法。《宋史.陈抟传》亦写道,陈抟在华山隐居修道时,“华阴隐士李琪……;关西(古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市为关西或关右——引者注)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8]据上述史料分析,吕洞宾在天柱山一带修过道是完全可能的。
元朝时,全真道倍受尊崇,甚为兴盛。陕西乃全真道之发源地及重要的活动市,道观的兴建和道士、信众的崇道十分普遍,天柱山市兴建的元纬宫就是全真道在当地发展的有力证明。元纬宫系元朝著名高道宋德方主持修建,据《增修山阳县志》载,元纬宫“在城西南山麓,俗名宫为南庵,道院曲流为县八景之一。”[9]《山阳县志》卷三《坛庙》记载,“县城西一里许,有胜概名曰南庵,后倚笔架山,前接紫微峰,左山环峙,右水绕流,盖天地造设之佳处也。”
据李鼎《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元好问《通真子墓碣铭》、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等道教史料记载,宋德方(1183一1247),字广道,道号披云,山东莱州掖城人。先后师事全真道“七真”中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请远赴西域时,德方为随行的十八位门人之一。返回燕京后,与丘处机同住于长春宫,奉丘之命,任教门提点。他办事认真,一举一动,无偏私而有规则,道俗莫不服其德能。宋德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儒、道典籍如《春秋》、《周易》、《中庸》、《大学》、《庄子》、《列子》特别喜爱,努力研读,对其它的诗文与历史、诸子百家著作,亦多有涉猎。他在搜集、整理、刊刻道经和修建道教宫观方面尽力甚多,成效亦甚大。丘处机逝世前,十分重视整理和刊刻《道藏》之事,他曾专就此事和门人宋德方商议,对道教经典的大量散失深为遗憾,认为应当努力完成恢复和整理这一与道教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的大事。然而,丘处机也深知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实现这一宏愿,遂将此事交宋德方日后办理。丘处机对宋德方说,兹事体甚大,我则不暇,他日尔当任之。丘逝世后,尹志平接任掌教,亦继承其之遗愿,非常重视刊刻《道藏》,委托宋德方总管筹办此事。宋德方与门人秦志安等详细策划,又得丞相胡天禄资助白银1500两,遂于元太宗九年(1237)起开始整理《道藏》。由于任务繁重,设立了27个经局承担此事。他们不辞辛劳,行程数万里,搜罗遗逸道经,增补亡缺,以《大金玄都宝藏》为基础,校对付刊,历时八年,于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1244)全部完成,亦名《玄都宝藏》,共7800余卷,实现了丘处机的遗愿,是全真道教历史上的又一创举。由宋德方建立的全真道宫观,“自燕齐及秦晋,接汉沔,星罗棋分布,几百余区。”元纬宫即是宋德方主持修建的一百多处道观之一。[11]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朝廷即赐宋德方“清虚大师”;乃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 ,朝廷又赐号“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又追赠“玄通弘教披云真人”,著作有《乐全集》。
明朝以后,国内不少地方全真道衰落,陕西的全真道虽然不如元代兴盛,但却有一些道士弘道甚为得力,成就亦显著。如佳县白云山,因道士李玉风(亦作玉凤)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605)到此隐居弘道,“施药济人”,“岁旱有祷即应”,后经任尚书的陕西韩城人薛贞上奏朝廷,“敕赐道经一藏,封为‘玉风真人’”。
在属于陕南市的天柱山 ,明朝时四川籍全真派道士李本善到天柱山弘道,收徒刘合明等。李羽化后,刘合明承师遗志,主持天柱山市全真道事务,大力弘道50余年,收徒100多人,修复了不少道观。刘合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羽化,其徒余教民继承刘合明主持道务30余年,使全真道在天柱山市得以延续[13]。
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有一位居住在山阳名叫雷贤(字宗鲁)的人,某日出游,在南庵道观旧址上捡到琉璃瓦残片,上面刻有“至正元年道正宋披云”字样,感慨非常,乃以继承宋披云(德方)弘道之志为己任。雷贤捐资金、请工匠,历时10余年,终于使元纬宫在元朝宋德方昔日修建的旧址上重新落成。余庆在《南庵元纬宫记》中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写道,元纬宫“前后宫殿,峨然翚飞,东西栋楹,耸尔壮丽,且装塑神祇,像貌威严,光彩绚烂,令人凛凛起敬。至于四面墙垣,气象开阔,高映云日,观者摩肩接迹,赞口同声,是皆始于宗鲁之所创也。”[14]这些记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天柱山市的道教盛况。
明朝中期以后,天柱山一带全真道的活动日渐衰微。清乾隆二年(1737),全真道士李永明由湖北武昌到天柱山,先后收徒100余人。但后来这一支未能在天柱山承传下来。
现今天柱山全真派道士的承传,系由清朝中叶武当山太子坡道士王圆吉到天柱山弘道,延续下来的道脉。所以,现今天柱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尊武当太子坡为其法嗣之源。王圆吉到天柱山后,与其徒吴明慧、张明秀、刘明玉等大力弘道,修复道观,刻印道教典籍20余种,门人达500多人。王圆吉羽化后,吴明慧(道号道隐子)继其师掌天柱山道教事务,勤奋耕耘,著有道书《度人秘录》、《修炼丹术》等,皈依弟子超过1000人。
1925年吴明慧羽化,由其高徒张至正(道号安连子)继承吴明慧遗志,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努力弘扬全真道。张至正与天柱山道众一起,经过10余年艰苦努力,修复了铁瓦殿, 云盖观(又名大顶)道观,又在铁钟坪创建双峰观道场,建有主殿4座,配殿3座。主殿名为“通明殿”、“斗姥殿”、“无极殿”、“万圣楼”,配殿名为“灵官殿”、“娘娘殿”“太白殿”,还建有钟楼、鼓楼、客厅、厢房等房屋100余间,住观道士人数最多时达100余人,使双峰观成为天柱山道教史上修建的道观中规模最大的道观。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李先念部队转战商洛市。1946年夏秋间,李先念率约300人的部队在极端困难之际,从漫川关走山路到双峰观,受到张至正大师热情的接待,部队隐蔽山中半月。分别时,张至正为确保李先念的安全,特地为李换上道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在天柱山道教界贯彻落实得比较好,据1952年统计,当时山阳县共有道观37处,庙房478间,乾道123人,坤道99人,其活动中心天柱山有乾道38人,坤道29人。1956年,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的张至正道长当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1958年春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理事扩大会议。张至正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道众学习报纸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但是,五十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贯彻出现失误,天柱山市的道教活动遭到不应有的冲击,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状况:1960年,以张至正为首的40多位道士遭受批斗,同年,张至正蒙冤受屈被捕,道士道姑多遣散还俗。“文化大革命”期间,天柱山道观毁坏殆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状况的日益好转,天柱山道教迎来了新的春天,冤假错案得到平反,道教活动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天柱山道众在张至正的高徒周理贵道长(道号天真子)的带领下,凿岩石,开荒地,打松籽,挖药材,餐风露宿,一心向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修建恢复了双峰观、云盖观、铁瓦殿、朝阳洞4处道观。1984年,周理贵道长与道众建立了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同年,周道长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领受“三坛大戒’,1993年被评为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个人,1998年山阳县道教协会成立,周道长当选为会长。 2000年商洛是道教协会成立被选为名誉会长。2006年9月20日羽化登真。
天柱山现有住观道士30余人,皈依弟子约50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道教界的后起之秀。
余宗来(道号昌盛子) , 1990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期培训班学习,1995年参加了在四川青城山举行的全国第二次全真派授戒活动,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当选为山阳县政协委员,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会长,2001年选任陕西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主席的接见。出访马来西亚等国家学习参观。2006年任商洛市政协委员,2007年选陕西省省政协委员。撰写和主编的道教著作有《丘祖百字派浅解》、《商洛道教宗谱》、《张至正传奇》、《商洛市道教志》、《商洛市道观简介》、《天柱山的传说》、《天柱山志》》(手稿)等;
徐宗常(道号祥和子),1987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
瞿宗琼(道号广玄子),坤道。1988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学习,1992年当选为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常委, 1995年参加四川青城山全真派授戒,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1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2006年当选山阳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曾参加《天柱山的传说》等道教资料的编写;
胡诚林,1992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专修班学习。现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秘书长,西安市道教协会秘书长、西安八仙宫管理委员主任、2000年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陕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近些年来作为青年道士代表,曾出访过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三秦道教》、《各界导报》等报刊上发表《天竺山今昔》、《西安道教展新姿》、《道教在澳洲的发展》、《台湾道教散记》等文章约30篇。
在天柱山修过道的道士中,选送中国道教学院和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深造者已有田诚启、胡诚海、何宗银、何宗才、王诚芳、余诚智(市道协副秘书长;山阳道协秘书长)胡诚旭、陈诚东、汪诚真、江宗善、秦诚水、王宗慧、朱宗贤等20余人,其中不少成为所在道观中的有生力量,他们努力弘道受到道教界的重视和好评。 《登天柱山》 陈鲁斋
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
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
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
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 《天竺摩霄》
陈鲁斋
拔出群岚数万里,青天象外露奇峰。 悬岩向背疑风雨,绝顶阴晴变夏冬。
罗列儿孙排玉笋,撑持砥柱现芙蓉。
仙缘有份谁修到,下界声传古寺钟。
4、天柱山度假村 怎么规划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东抵位于县城(梅城镇)的天柱山山门和古塔路,西连天柱山镇范围内的天柱山
风景名胜区区界,并与三祖寺景区三祖寺文化广场相接,西北部与大王山国际山村度假群落项目接壤,南临潜河,北靠凤凰山至彭岭经济开发区一线。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依托并服务于天柱山旅游,挖掘灿烂悠久的古皖文化,紧扣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定位于服务旅游经济、体现古皖文化风韵、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彰显旅游城市特色、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功能,建成集旅游购物、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会展商贸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园区。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5%,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和温泉资源。度假区以天柱山、庐山、九华山等著名景区和周边城市群为依托,立足生态,着眼文化,放眼国际,紧紧围绕“文化、运动、养生”三大主题,着力打造古皖文化展演、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综合服务、天柱山旅游转乘中心四大板块,着力构筑东西向功能拓展轴与中央生态绿化景观轴等两条发展轴线,着力塑造一个特色主题乐园,着力建设中央景园、皖国遗韵、太平夕照、后溪烟树、潜河画廊、碧水清荷、凤湾魅影、火台流霞等八大核心景点以及十六个功能小区,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集度假、休闲、观光、娱乐等综合性服务为一体,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区。
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休闲度假功能区和后花园,天柱山旅游度假区正彰显出蓬勃商机和无限活力。
2度假区区位交通编辑
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大别山区的结合部,扼大别山咽喉,因濒临长江黄金水道而进入长江经济带。古为舒州府、安庆府,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贯穿东西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铁路:合肥——九江铁路经过县城,设有天柱山火车站;
公路:105国道、318国道、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北京——香港高速公路在潜山县县城附近交汇穿境而过;
航空:周边有安庆(天柱山机场)、合肥、南昌、九江、武汉等机场;
水运:距长江黄金水道安庆港50余公里;
城市:高速公路直达合肥、九江1.5小时车程,直达南京、南昌、武汉2.5小时车程。
度假区市场巨大。在150公里半径内辐射人口约2千万,300公里半径辐射人口约1千万,500公里半径辐射人口约2亿8千万。
3投资环境及优惠政策编辑
县委、县政府以“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理念,高起点、大手笔地加速城市规划和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心全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
在度假区投资旅游开发和兴办企业,除享受国家关于中部崛起有关优惠政策、关于老少边穷地区有关优惠政策关于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有关优惠政策和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优惠政策之外,可比照享受《潜山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潜政[2009 J1号]),同时有更多的旅游发展优惠政策的支持。主要在度假区用地方面,根据投资额给予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返还,用于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行政性收费减免或零收费;企业所得税奖励;水、电、气等价格比照工业企业执行等。对于创建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秀旅行社等,实行以奖代补。其中皖文化园项目已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享受用地独立选扯报批政策。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4度假区招商项目简介编辑
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纳入省“861”计划。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内容:区内“七通一平”建设及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投资总额41.14亿元。
度假区紧邻县城,环境幽雅。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将提高度假区景区和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竞争力且具有促进就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巨大的社会效益。预期该项目投资回报率不低于10%,建成后年经济效益总共可达5亿元。
基础设施类项目
风情大道项目
太平至凤凰公路(风情大道)位于度假区起步区西侧,南起潜水北岸,经天柱第一城至凤凰大道,同4A级景区皖园项目和与乡村坡地休闲中心项目相连。规划建设的风情大道是展开度假区建设序幕的重要起点,是拉开度假区建设框架的需要。
该项目全长4.5千米。项目建设内容为土地征迁及路基、路面、桥涵建设和绿化、路灯、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估算 项目总投资0.84亿元。风情大道紧邻皖园和乡村坡地休闲中心,环境幽雅。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将提高度假区景区和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竞争力且具有促进就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巨大的社会效益。
丽景大道项目
该项目全长约5500米、宽24米,占地面积约280亩。建设内容主要上土地征改、房屋拆迁、路面、路灯、绿化、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经测算,该项目总投资额为8804万元。
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度假区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进入天柱山风景区和度假区,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独资、合资、BT合作均可。
皖韵大道
双塘至龙潭公路(皖韵大道)南起皖西南旅游交通换乘中心,经著名旅游景点余井乌石堰和龙潭万涧,至龙潭乡村村通公路,同度假区重点项目——温泉度假城紧密相连。建设双塘至龙潭公路(皖韵大道)是度假区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天柱山旅游形象、发展潜山县域经济的需要;是连接天柱山后山景区交通系统的需要;是建设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的需要。
该项目全长25公里,项目建设内容为土地征迁及路基、路面、桥涵建设和绿化、路灯、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初步测算,预计总投资约为2亿元。
4.旅游接待功能区路网项目
路网合计全长约11250米、宽分别为24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美丽风景(17张)
米、16米。建设内容主要是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路面、路灯、绿化、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经测算,该项目总投资额为1.543亿元。
该项目的建成将使度假区对外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对项目区的开发利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独资、合资、BT合作建设均可。
皖韵大道项目
双塘至龙潭公路(皖韵大道)南起皖西南旅游交通换乘中心,经旅游景点余井乌石堰至龙潭万涧,同度假区重点项目——温泉度假中心紧密相连。皖韵大道是拓宽度假区发展空间的需要;是完善天柱山后山景区交通系统的需要;是建设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的需要。
该项目全长25公里,项目建设内容为土地征迂及路基、路面、桥涵建设和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约为2亿元。独资、合资、BT合作均可。
景点开发类项目
皖文化园(4A)项目
一、项目背景
该项目位于天柱山旅游度假区规划区东南部,占地1 08公顷(1620亩),是度假区古皖文化特色旅游的集中体现区。本项目建设的皖文化园属度假区第三大功能板块一一古皖文化展演区,旨在依托山水资源、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现有的文博设施和区位优势,建成集园林与博物为一体、容游览休憩于一身的皖文化特色旅游集中体现区,打造成为天柱山风景区外围又一处4A级人文景观旅游胜地。
二、建设内容
(1)皖园文化广场
占地面积16公顷(240亩),主要工程有:文化园入口牌楼、迎宾会馆、皖伯大夫塑像、名人展示园、诗词书画碑廊、露天财神铜像、财神堂、休闲文化市场、广场景观及公用工程。
(2)古皖文博展区
占地面积1 2公顷(180亩),主要工程有博物馆扩建、张恨水文化园、程长庚纪念园、古皖宗教展演区、薛家岗文化遗址展示区、彰法山古墓群展示区、文博商品街等。
(3)太平塔保护区
占地面积8.2公顷(1 23亩),主要工程有:太平塔原地原建筑整体保护、恢复太平寺、重铸太平钟、特色饮食街等。
(4)郊野实景基地
占地面积21 1公顷(316.5亩),主要工程有:综合演艺中心、实景场地、实景基地生活区等。
(5)水木清华公园
占地面积30 7公顷(460.5亩),水面8公顷(1 20亩),园林及园地17公顷(255亩)。主要工程有:整修古塔水库、古树名木园林、梅花园、桂花园、盆景园,水木清华山庄等。
(6)皖园旅游商城
占地面积20公顷(:300亩),主要工程有:商业步行街、旅游商品市场、美食城、娱乐城、健身中心、皖园大酒店、住宅区等。
三、投资估算
皖文化园景区项目规划总投资1 2亿元。
四、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行,每年可接待游客80万人次,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31800~-元,利润总额9025万元。
本项目建设商住房352000㎡,销售收入可达1 52600万元,利润55065亿元。
五、建议投资方式
该项目可独资、合资或BT合作建设均可。
中央景园开发项目
中央景园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天柱大道在段北侧。该处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该项目建设内容有标志性景点——汉舫朝岳、水景广场,入口大型绿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据预测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
作为活动核心景点,该景点可结合旅游活动展开,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建成拮,年利润可达2500万元。独资、BT合作或配套建设周边商业均可。
中央景园开发项目
一、项目背景
中央景园位于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天柱大道中段北侧。该处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天柱山旅游事业的日益壮大,来天柱山旅游休闲的客人逐年增多,建设中央景园景区十分可行;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在天柱山游玩更长时间,实现“山上游、山下玩”,建设中央景园景区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
二、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内容为标志性景点——汉舫朝岳、水景广场、入口大型绿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据预测该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
三、效益分析
该景点可结合旅游活动展开,作为活动核心景点,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建成后,年利润将达1300万元。
四、建议投资方式
独资、合作、或配套周边商业地产,BT、BOT均可。
薛家岗古人类生活遗址展示园
薛家岗遗址是安徽省目前唯一被考古界公认的“薛家岗文化”的命名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天柱山旅游开发的加速与天柱山旅游度假区的建成发展,游客与日俱增,为薛家遗址开发利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建设内容为遗址公园及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额约7600万元。
据测算,遗址开发建成后,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年门票收入可达5000万元,停车、住宿、购物消费等收入可达480万元,年利润240万元。
佛(道)教文化展示中心
潜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涌现了许多高僧大德。区内的太平塔、紧邻度假区的三祖寺分别被美誉为“安徽第一塔”和“安徽第一寺”。同时,天柱山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体现在一千八百年的发展历程,更在于它为道教做出的巨大贡献。在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天柱山称作“潜山洞”,并列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司命真君的洞府,全国五镇中的“中镇”。长期以来,潜山沉积了丰厚的佛(道)教文化底蕴,每年前来朝拜、旅游观光人员在80万人以上。在规划区建设一个以宗教、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佛(道)教文化中心十分可行。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对白鹤宫、真源官等著名宗教场地的修缮和佛(道)教文化主题公园、中国古代园林、皇家寺庙、国际佛(道)文化交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项目建成后,年纯收入达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7.5年。独资、BOT或BT合作均可。
郊野实景剧演示场开发项目
建设大型实景剧露天演示广场,以皖园景区和干年古塔一一太平塔为背景,整合天柱山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使游客能参与、体验、认知天柱与度假区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天柱山及度假区展示的重要平台。项目拟选址在皖文化展演区。
建设内容为露天演绎广场及相关娱乐、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大型文化歌舞剧目编排。估算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实景剧演示场的建成,不仅能扩大皖文化和天柱山的外宣,还会给度假区和投资建设者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预计该项目投资回报率为15%,建成后,年利润将达1600万元。
七仙女影视城开发项目
潜山县作为“七仙女”和黄梅戏的故乡,随着电视连续剧《天仙配》和《孔雀东南飞》拍摄及热播,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七仙女影视城既是拍摄影视的多功能影视城基地,又是观光、旅游、朝圣、祭祀、休闲、娱乐的好处所,能形成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
七仙女影视城项目主要围绕影视剧拍摄新建皖文化建筑群、古皖民居村落、古皖文化历史博物馆、南岳古城、多功能区及假日酒店等,估算总投资2.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不低于50万人次,投资回报率可达20%,建成后年利润将达4200万元。
运动休闲类项目
乡村坡地休闲运动中心(高尔夫)项目
度假区内的生态休闲养生区生态植被好、环境优美,以县茶场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建造乡村坡地休闲运动中心,以满足游客高品位的个性化休闲需求,提高度假区和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竞争力。
建设内容为乡村运动训练场(高尔夫)、五星级酒店、商业地产等。
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预期该项目投资回报率不低于15%,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利润可达4.5亿元。可独资或BT合作建设,无控股要求,也可以与度假区其他项目捆绑建设。
凤凰洲娱乐世界项目
规划区内的凤凰村,依山傍水,水系丰富。该区域可以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机车赛事、农家乐于一体的新兴旅游景点。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山地运动、水上乐园、农耕野趣、机车赛事项目群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总投资8亿元。预计该项目投资回报率为15%,建成后年利润达1.2亿元。
山地运动项目
山地运动一般是旅游者挑战个人意志、检验个人勇气、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旅游休闲活动。由于其鲜明的特色性,山地运动越来越受大众尤其是都市年轻人的青睐。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山地运动营项目拟选址在生态休闲养生区凤凰山,依山就势将该区域打造为全国知名、安徽第一的山地运动场所。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山地运动设施改造建设、山地自行车、军事运动营、山地越野等训练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约0.75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年利润可达1 800万元。
凤凰养生台项目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养生的需求越来越高。依托天柱山旅游,建设符合都市人健康休闲时尚的凤凰养生台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有着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该项目位于度假区生态休闲养生区,建设内容可以设置瑜伽训l练馆、武术和跆拳道场馆等健身美体、休闲娱乐养生设施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年利润3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年。
凤凰山原生态疗养中心项目
凤凰山景区位于天柱山主景区边缘、度假区休闲养生区内。该处地势群山环抱、生态良好、风景优美、交通方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享受生活,追求自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建设凤凰山原生态疗养中心,符合天柱山旅游经济发展要求。该项目占地面积750亩,将修建成集森林浴场、太极疗养及住宿、美体美容、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山野疗养服务中心及附属设施建设,总投资1.6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增强景区吸引力,提升度假休闲养生品味。年实现经营收入可达2600万元。
养生文化展示中心项目
目前,养生、休闲已成为一种时尚。依托天柱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度假区紧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在度假区建设养生文化展示中心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养生文化展示中心位于度假区规划区中的生态休闲养生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森林浴文化、气功文化、道家养身佛家养心文化、饮食文化等养生文化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0.65亿元,预计待项目建成后,年净收益近1000万元。
旅游服务类
旅游接待中心项目
近年来,天柱山旅游业迅速发展,与黄山、九华山、庐山构成旅游网络,客源市场稳定扩大,建设大型旅游接待中心,将提高旅游接待设施和水平,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互动,完善城市功能。接待中心位于规划区的旅游综合服押区,紧邻天柱山大道。旅游接待中心将集中建设星级酒店、汽车旅馆、农家乐旅游等服务设施,需建设资金10亿元,按投资回报率15%计算,该项目整体建成后年利润空间达1.5亿元。
2.旅游服务商业中心项目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3.3公项(49.5亩),本项目商住区主要划分为以下三个功能区:商业购物区4层,建筑面积25000㎡;旅游服务区4层,建筑面积16000㎡;步行街2、3层,建筑面积12000㎡。经测算,项目总投资10640万元,项目竣工投入运行,可建成商业用房53000㎡为天柱山游客提供购物、餐馆我、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可处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增加旅游经济收入,促进天柱山旅游业的发展,独资、合资或BT合作均可。
皖西南旅游大市场项目
旅游大市场项目位于规划区旅游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内容为旅游商业步行街、购物中心,辅助休闲娱乐等设施设备建设。通过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天柱山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建筑品位高、内部条件优越的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古皖文化欣赏为一体的旅游新亮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大市场建成将明显改善游客旅游购物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来皖西南观光旅游,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综合效益。预期投资收益率为20%,年利润3亿元。独资、合资、入股均可。
旅游创意园项目
旅游产业是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产业之一。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在度假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旅游产业大厦、购物中心、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高附加值旅游产品研制开发、深加工与市场营销。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年回报率可达20%。投资建成后,年利润达2亿元。投资方式为独资、合资或入股合作均可。
公共设施类项目
皖西南旅游交通换乘中心项目
自古至今,潜山乃东西交通咽喉,建设立体交通换乘中心是提高天柱山旅游品位、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该项目位于天柱山主景区入口处,拟占地400亩,建三至四层立体停车场,周边配套开发商业地产,可建成皖西南最大旅游交通枢纽和集散地。具体项目设置有:旅游汽车站、旅游车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总投资3.2亿元。立体停车场及换乘设备建成后可收取停车费和保管费,按20%投资回报率,年盈利0.64亿元;商业地产按30%投资回报率,利润近亿元。立体停车场及换乘设备可采取BOT或BT合作方式兴建;商业地产可全额独资投入。
潜河景观画廊建设项目
潜河在度假区规划区南边缘,度假区将利用潜河这一宝贵自然资源打造潜河风光游带。项目建设内容为潜河一带景观改造、画廊建设与美化信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26亿元。独资历、合资或BT合作、配套周边商业地产开发等均可。
会展中心项目
会展业是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规划中的会展中心位于生态休闲养生区,紧邻中央景园景区。会展中心占地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会展中心主楼及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0.87亿元。据专家测算,会展业具有巨大的带动效应,对其它相关产业需求拉动比例高达1:9。项目建成后,预计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独资、合作、BT或BOT均可。
生态景观项目
清溪景观水榭项目
该项目建设内容为景观综合改造,水系、沟治理有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为0.78亿元。项目建成后能优化美化度假区生态环境,成为度假区自然景点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项目对提升度假区旅游休闲形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当地群众就业都有作用。独资、合作、BT或BOT均可。
景观林生态抚育项目
依托度假区优越的山水资源,实施天然林培育保护,健身休闲娱乐和餐饮住宿服务台的综合开始,拟抚育生态林、整理景观林1.1万亩。项目总投资0.64亿元。独资、合作、BT或BOT均可。
农民生态养老中心项目
农民生态养老中心位于规划区内,拟建生态养老公寓8000平方米及相关附属生态配套设施。该项目总投资0.81亿元。近年来,银发市场逐渐凸显势头,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开发农民生态养老中心项目,将会有力拓展银发市场空间,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居住老人全部承担生活费用,按投资回报率20%估算,年利润可达1600万元。
5、天竺山在哪里 哪里的风景怎么样 好玩不
陕西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景 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最为壮观的是“天竺云海”,雨过天晴,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向开铺展弥散,刹时形成波涛滚滚的海洋 天竺山
,好似“水漫金山”。东西侧壁立万仞,壁上碥道,皆人工凿成。人称“阎王碥”。西侧碥上有铁索,险峡处有独木桥;临箭河处有著名的七里峡。两壁对峙,仰望青天一线,藤蔓交接,绿荫翳天,一溪南泻,水声如雷,大有一夫挡道,万夫莫开之势。陈鲁斋先生《登天柱山》诗曰:“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这正是对天竺山雄伟气势的真实写照。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百米,塔高丈余,围数尺,传为铁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圆形,传神生动,工艺独特。双峰观,是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人李先念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药王庙,在主峰山腰两千米处,明石刻“药王庙”3字至今无损。除此,山麓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有绣女峰、叠翠峰,三星峰、飞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芦石等12石。公园附近还有祖师洞、焦赞孟良洞、仙佛洞、元觉寺、擂鼓台、蛮王石、箭石垭、僧道关等。自汉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游客众多,每年有10万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
陕南仙境天竺山
位置
天竺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镇。
历史
山阳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先念率领的中原部队突围到陕南后,曾在山阳的三官殿、三槐、长沟口等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多次激战,许多革命英烈鲜血洒在长沟,忠骨埋在山阳。
气候
长沟镇地处鹘岭南麓,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山地占96%,土壤以黄沙土为主,气温属温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海拔为800—2074米,年平均气温为10℃—13℃,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无霜期200天,属高山气候区,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河谷阳坡为一年两熟,盛产药材、柿饼、核桃、板栗、柿子酒、腊猪肉、竹编制品、火纸等。
人文自然景观
山阳有人文、自然景观多处,其中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旧址2处,革命烈士陵园3处,古洞、庙宇多处,古树名木多株。天竺山是陕西道教胜地之一,目前山上道观有铁钟等5处,男女道徒30余人。1992年11月被陕西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山阳县天竺山森林公园”。2003年经省林业厅批准,成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面积1058公顷。山上以华山松天然次生林为主,各类树木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动物有豹、蟒、林麝、獐子、锦鸡、鹿、果子狸等珍稀动物几十种;还有十里香、天麻、灵芝、三步还原丹、草蝉蛹等几十种天然名贵药材。山上劲松苍翠,林海茫茫,壁立万仞,奇峰叠出,涧出天表,庙古洞幽,烟岚迷离,有各种大小不同240余洞,可游览点60余处,其中有12峰、3井、6岩、9处宫观等名胜。古今名人占籍、传道、观光者众。民间关于天竺山的传说和故事非常丰富,还有许多赞颂天竺山的诗文传世。宋代邵雍写天竺山“一簇烟岚锁乱云,孤高天柱好栖真……”;清朝僧人超古写天竺山:“山势崔巍凌碧汉,层层脚下乱云披……斯时徒具摩天手,摘得星来付与谁”。清末科拔贡陈愈愚写天竺山“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与问天公……” “石峡线天”的七里峡,位于长沟镇南边,景区有三里峡、七里峡两段。东西两山壁立万仞,傲然对峙,峡中最窄处观天一线,峡中有道教活动地祖师洞,还有焦赞洞、孟良洞等多处,奇景有江心鱼推磨,杨八姐蹬石等,游记诗文颇多,较著名的是清同治年间举人张映辰所写的《七里峡》:“分驰两峡走云连,仰面惟窥一线天。谁遗五丁通鸟道,飞泉如雨雨如烟”。 天竺雄峰、石峡奇观、神秘道教、丰富特产、古朴方言、淳甜民情等等,都将是长沟镇吸引人们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发展的丰厚资源和依托所在。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长沟镇这个天竺脚下的深山闺秀必将“千呼万唤始出来”,以它原始、神秘、古朴但又文明、进步、时尚的秀色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特产交通
天竺山森林公园,北距西安市210公里、商州市91公里。去天竺山旅游,可由西安火车站对面陕西省西安汽车站乘车,3个多小时可到。然后由山阳汽车站乘坐山阳-----法官的班车,从僧道关口下车,约往里走2.5公里左右。西安---合肥铁路已动工兴建,建成通车后,可乘火车在商州站下车,再换乘汽车前往,旅游交通更为方便。九眼莲、魔芋、龙须草制品、核桃、板栗,为游人提供购物选择。 现商(州)漫(川)高速已经与2010年初通车,可在西安乘坐西安---山阳班车(全程2.5小时左右),完了从山阳汽车站乘坐山阳---法官班车从僧道关出道口即可(0.5小时左右),预计从西安到天竺山森林公园近3小时可到。从南上可从湖北境内的武汉走汉(武汉)十(十堰)高速到漫川关再往西安方向走十几公里即到天竺山服务区,附近有出口可进山。 天竺山森林公园附近有农家乐、宾馆等,确保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历史由来
据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记载,早在东晋时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即在本县境内的馒头山隐居修道。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境内)人,在广东罗浮山隐居之前,曾到豫、荆、襄等地游历,而山阳又距豫南、襄阳不远,所以,他到过馒头山是有可能的。民国十八年刊本《增修山阳县志》卷一亦写道,“羊仙洞在馒头山,昔人于此得道飞升,传云即葛洪也,入罗浮山去。又口头东十里,有深洞,碑记‘葛洪修炼处’。 唐时的著名高道罗公远曾在天柱山修道。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卷一《古迹》记述,“天柱山 ,一名天竺山,唐罗公远、宋邵康节(邵雍一引者注)皆隐于此。”[2]罗公远,又名思远;鄂州(今湖北境内)人,一说为彭州九陇县(今四川境内)人,《太平广记》卷二十二、《云笈七签》卷一百三十五、《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五均有其事迹。如:《太平广记》中《罗公远》条记述,公远自幼好道术,唐玄宗亦酷好仙术,有一次玄宗与张果、叶法善手中各握棋子,未让公远看见而要他猜各人手中之物,公远以无物相告,二人张开手,均无棋子,原来棋子已在公远手中;还写道,开元年间又一次中秋赏月,公远以拄杖为桥,请玄宗同登月宫,听霓裳舞曲。这些记述颇多神异,难免有小说家言或传说。其中亦有颇具哲理之言,如玄宗请公远教其长生之术,公远对曰,“我命在我,非由于他,当先内求而外得也,刳心减智,草衣木食,非至尊所能。”[3]这段话反映了罗公远对道教养生的真知灼见,他重申了道教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观,指出要长生久视,应先内炼而非外求,清心寡欲、草衣木食的艰苦修炼,帝王是做不到的,言外之意,帝王的生活如果不改变,要想长生是不可能的。罗公远有著述传世,《道藏》中收有《真龙虎九仙经》二篇,罗公远、叶静能注。叶静能亦为唐玄宗时的道士,以擅长符箓请神役鬼、驱邪治病、兴云致雨等奇术深受玄宗宠信。罗公远、叶静能在《真龙虎九仙经》注中写道,“夫金丹大药,皆在冥心。心若一着,无有不成。若蒙至人传诀,依法修之,切在戒慎分明,静室息诸事,想恍惚之中有神曰灵冥也,炼五脏气方成大道。故《道德经》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4]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修炼在当时由外丹向内丹转变之端倪。 据山阳地方志记述和当时老道长口传,唐末宋初大名鼎鼎的高道吕洞宾亦到过天柱山 。《山阳县志》卷一《古迹.仙人龛》记载,“相传吕纯阳、韩湘子游憩于此,故名。”[5]同卷《古迹.天柱山 》亦记述,“又传吕洞宾曾多次于此山,有摘星岩、摩天岩、净瓶峰、雷神洞。”[6]八仙的故事使吕洞宾、韩湘子在我国民间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考察,吕洞宾、韩湘子均有其人,但韩湘子系唐朝官员,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侄子,而韩愈确有族侄,颇有道术。 吕洞宾是唐宋内丹道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人物。洞宾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以字行世。他与其师钟离权的内丹修炼理论,在中国道教史上被称为钟吕金丹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吕岩》写道,“其自作传云:吾乃京兆(今陕西关中)人,唐末屡举进士不第,因游华山遇钟离子,传授延命之术,寻遇苦竹真人传授日月交并之法,再遇钟离,尽获金丹之妙。吾得年五十道始成。”“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晒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慎,三断色欲,是吾之剑法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见?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7]从这些记述不难看到他修道的经历、承传及其丹道思想。吕洞宾主张修道最重要是身心和生命的修炼,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说。他的丹道理论对全真道内丹修炼影响甚大,被尊为全真道“五祖”之一。有关吕洞宾在陕西的活动,史籍多有记载,《雅言系述.吕洞宾传》称其为潼关以西人,唐朝咸通( 860 -873)初年,举进士不第。后因黄巢起义,社会动荡,遂携家隐居终南山,学道家老子之法。《宋史.陈抟传》亦写道,陈抟在华山隐居修道时,“华阴隐士李琪……;关西(古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市为关西或关右——引者注)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8]据上述史料分析,吕洞宾在天柱山一带修过道是完全可能的。 元朝时,全真道倍受尊崇,甚为兴盛。陕西乃全真道之发源地及重要的活动市,道观的兴建和道士、信众的崇道十分普遍,天柱山市兴建的元纬宫就是全真道在当地发展的有力证明。元纬宫系元朝著名高道宋德方主持修建,据《增修山阳县志》载,元纬宫“在城西南山麓,俗名宫为南庵,道院曲流为县八景之一。”[9]《山阳县志》卷三《坛庙》记载,“县城西一里许,有胜概名曰南庵,后倚笔架山,前接紫微峰,左山环峙,右水绕流,盖天地造设之佳处也。” 据李鼎《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元好问《通真子墓碣铭》、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等道教史料记载,宋德方(1183一1247),字广道,道号披云,山东莱州掖城人。先后师事全真道“七真”中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请远赴西域时,德方为随行的十八位门人之一。返回燕京后,与丘处机同住于长春宫,奉丘之命,任教门提点。他办事认真,一举一动,无偏私而有规则,道俗莫不服其德能。宋德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儒、道典籍如《春秋》、《周易》、《中庸》、《大学》、《庄子》、《列子》特别喜爱,努力研读,对其它的诗文与历史、诸子百家著作,亦多有涉猎。他在搜集、整理、刊刻道经和修建道教宫观方面尽力甚多,成效亦甚大。丘处机逝世前,十分重视整理和刊刻《道藏》之事,他曾专就此事和门人宋德方商议,对道教经典的大量散失深为遗憾,认为应当努力完成恢复和整理这一与道教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的大事。然而,丘处机也深知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实现这一宏愿,遂将此事交宋德方日后办理。丘处机对宋德方说,兹事体甚大,我则不暇,他日尔当任之。丘逝世后,尹志平接任掌教,亦继承其之遗愿,非常重视刊刻《道藏》,委托宋德方总管筹办此事。宋德方与门人秦志安等详细策划,又得丞相胡天禄资助白银1500两,遂于元太宗九年(1237)起开始整理《道藏》。由于任务繁重,设立了27个经局承担此事。他们不辞辛劳,行程数万里,搜罗遗逸道经,增补亡缺,以《大金玄都宝藏》为基础,校对付刊,历时八年,于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1244)全部完成,亦名《玄都宝藏》,共7800余卷,实现了丘处机的遗愿,是全真道教历史上的又一创举。由宋德方建立的全真道宫观,“自燕齐及秦晋,接汉沔,星罗棋分布,几百余区。”元纬宫即是宋德方主持修建的一百多处道观之一。[11]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朝廷即赐宋德方“清虚大师”;乃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 ,朝廷又赐号“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又追赠“玄通弘教披云真人”,著作有《乐全集》。 明朝以后,国内不少地方全真道衰落,陕西的全真道虽然不如元代兴盛,但却有一些道士弘道甚为得力,成就亦显著。如佳县白云山,因道士李玉风(亦作玉凤)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605)到此隐居弘道,“施药济人”,“岁旱有祷即应”,后经任尚书的陕西韩城人薛贞上奏朝廷,“敕赐道经一藏,封为‘玉风真人’”[12]。 在属于陕南市的天柱山 ,明朝时四川籍全真派道士李本善到天柱山弘道,收徒刘合明等。李羽化后,刘合明承师遗志,主持天柱山市全真道事务,大力弘道50余年,收徒100多人,修复了不少道观。刘合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羽化,其徒余教民继承刘合明主持道务30余年,使全真道在天柱山市得以延续[13]。 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有一位居住在山阳名叫雷贤(字宗鲁)的人,某日出游,在南庵道观旧址上捡到琉璃瓦残片,上面刻有“至正元年道正宋披云”字样,感慨非常,乃以继承宋披云(德方)弘道之志为己任。雷贤捐资金、请工匠,历时10余年,终于使元纬宫在元朝宋德方昔日修建的旧址上重新落成。余庆在《南庵元纬宫记》中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写道,元纬宫“前后宫殿,峨然翚飞,东西栋楹,耸尔壮丽,且装塑神祇,像貌威严,光彩绚烂,令人凛凛起敬。至于四面墙垣,气象开阔,高映云日,观者摩肩接迹,赞口同声,是皆始于宗鲁之所创也。”[14]这些记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天柱山市的道教盛况。 明朝中期以后,天柱山一带全真道的活动日渐衰微。清乾隆二年(1737),全真道士李永明由湖北武昌到天柱山,先后收徒100余人。但后来这一支未能在天柱山承传下来。 现今天柱山全真派道士的承传,系由清朝中叶武当山太子坡道士王圆吉到天柱山弘道,延续下来的道脉。所以,现今天柱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尊武当太子坡为其法嗣之源。王圆吉到天柱山后,与其徒吴明慧、张明秀、刘明玉等大力弘道,修复道观,刻印道教典籍20余种,门人达500多人。王圆吉羽化后,吴明慧(道号道隐子)继其师掌天柱山道教事务,勤奋耕耘,著有道书《度人秘录》、《修炼丹术》等,皈依弟子超过1000人。 1925年吴明慧羽化,由其高徒张至正(道号安连子)继承吴明慧遗志,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努力弘扬全真道。张至正与天柱山道众一起,经过10余年艰苦努力,修复了铁瓦殿, 云盖观(又名大顶)道观,又在铁钟坪创建双峰观道场,建有主殿4座,配殿3座。主殿名为“通明殿”、“斗姥殿”、“无极殿”、“万圣楼”,配殿名为“灵官殿”、“娘娘殿”“太白殿”,还建有钟楼、鼓楼、客厅、厢房等房屋100余间,住观道士人数最多时达100余人,使双峰观成为天柱山道教史上修建的道观中规模最大的道观。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李先念部队转战商洛市。1946年夏秋间,李先念率约300人的部队在极端困难之际,从漫川关走山路到双峰观,受到张至正大师热情的接待,部队隐蔽山中半月。分别时,张至正为确保李先念的安全,特地为李换上道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在天柱山道教界贯彻落实得比较好,据1952年统计,当时山阳县共有道观37处,庙房478间,乾道123人,坤道99人,其活动中心天柱山有乾道38人,坤道29人。1956年,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的张至正道长当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1958年春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理事扩大会议。张至正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道众学习报纸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但是,五十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贯彻出现失误,天柱山市的道教活动遭到不应有的冲击,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状况:1960年,以张至正为首的40多位道士遭受批斗,同年,张至正蒙冤受屈被捕,道士道姑多遣散还俗。“文化大革命”期间,天柱山道观毁坏殆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状况的日益好转,天柱山道教迎来了新的春天,冤假错案得到平反,道教活动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天柱山道众在张至正的高徒周理贵道长(道号天真子)的带领下,凿岩石,开荒地,打松籽,挖药材,餐风露宿,一心向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修建恢复了双峰观、云盖观、铁瓦殿、朝阳洞4处道观。1984年,周理贵道长与道众建立了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同年,周道长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领受“三坛大戒’,1993年被评为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个人,1998年山阳县道教协会成立,周道长当选为会长。 2000年商洛是道教协会成立被选为名誉会长。2006年9月20日羽化登真。 1993年农历9月9日,天柱山双峰观举行了隆重的神像开光仪式,中共山阳县委、山阳县政府有关方面的领导和陕西省道教协会、西安八仙宫、周至楼观台的代表前往祝贺,还特邀西安八仙宫的经师诵经弘道,进行大型道教活动。 天柱山现有住观道士30余人,皈依弟子约50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道教界的后起之秀,如:余宗来(道号昌盛子) , 1990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期培训班学习,1995年参加了在四川青城山举行的全国第二次全真派授戒活动,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当选为山阳县政协委员,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会长,2001年选任陕西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主席的接见。出访马来西亚等国家学习参观。206年任商洛市政协委员,2007年选陕西省省政协委员。撰写和主编的道教著作有《丘祖百字派浅解》、《商洛道教宗谱》、《张至正传奇》、《商洛市道教志》、《商洛市道观简介》、《天柱山的传说》、《天柱山志》》(手稿)等;徐宗常(道号祥和子),1987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瞿宗琼(道号广玄子),坤道。1988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学习,1992年当选为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常委, 1995年参加四川青城山全真派授戒,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1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2006年当选山阳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曾参加《天柱山的传说》等道教资料的编写;胡诚林,1992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专修班学习。现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秘书长,西安市道教协会秘书长、西安八仙宫管理委员主任、2000年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陕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近年来作为青年道士代表,曾出访过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三秦道教》、《各界导报》等报刊上发表《天竺山今昔》、《西安道教展新姿》、《道教在澳洲的发展》、《台湾道教散记》等文章约30篇。 在天柱山修过道的道士中,选送中国道教学院和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深造者已有田诚启、胡诚海、何宗银、何宗才、王诚芳、余诚智(市道协副秘书长;山阳道协秘书长)胡诚旭、陈诚东、汪诚真、江宗善、秦诚水、王宗慧、朱宗贤等20余人,其中不少成为所在道观中的有生力量,他们努力弘道受到道教界的重视和好评。
厦门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厦门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6.8%;乔木层 树种以马尾松为主。区内山峰连绵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灵旗海拔916米。有大小五个人工湖,总蓄水量达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头湖集水面最大,达11平方公里。天竺山森林休闲度假区的森林景观妩媚动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山势磅礴,峰崖壮观,湖光山色如诗如画,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可开展森林游览、登山探险、狩猎、野营休憩、避暑疗养等活动。奇岩怪石是公园的又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龟石、鹰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无穷的遐思。在这绿色的世界里,五个人工水库如五颗珍珠镶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镜,水质甘甜,在岸边漫步或垂钓,其乐无穷。夕阳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遗址,系集美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从仅存的庙基、石碑碑文记载看来,古寺建筑宏大,僧侣众多,山田富蔗。史载,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龙池、浴龙桥、皇帝井等古迹。 天竺山林场场部,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
则是抗金名将郑成功打败清将陈锦的古战场,故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数万群众来此进行盛大的祭祷,朝拜活动,持续数天,热闹无比。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悠久,是天竺山森林公园的又一大特色。古印度称天竺。古人借“天竺”赋予山名,可见当时此地佛事鼎盛。 距市区仅36公里,总规划面积37.05平方公里。景区以同处在150米等高线的东、西两大山门为主轴分成两个部分:150米等高线以上的山地为森林公园部分,面积26.51平方公里,2006年“5.1”正式开园,现已建成天竺湖、两二湖、皓月湖、百竹园、揽月路、好望角、鸳鸯溪谷等景点,景区内原有真寂寺和龙门寺遗址等人文景观,此外天然纯朴的天柱峰及气势磅礴的仙灵旗景区尚待开发;公园内有1500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达96.8%;路网四通八达,有36公里长的车行道、70多公里长的步行道、8公里左右的登山道。150米等高线以下的平缓地带为休闲娱乐度假区,面积10.5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风情度假区、高级度假酒店区、体育公园区、动物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闽台果蔬花卉区。天竺山景区将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育锻炼、康体疗养、农业科普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原生态滨海城郊森林公园。奇岩怪石是公园的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龟石、鹰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无穷的遐思。在这绿色的世界里,五个人工水库如五颗珍珠镶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镜,水质甘甜,在岸边漫步或垂钓,其乐无穷。 夕阳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遗址,系集美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从仅存的庙基、石碑碑文记载看来,古寺建筑宏大,僧侣众多,山田富蔗。史载,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龙池、浴龙桥、皇帝井等古迹。天竺山林场场部,则是抗清名将郑成功打败清将陈锦的古战场,故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数万群众来此进行盛大的祭祷,朝拜活动,持续数天,热闹无比。
6、瓜蒌子长期食用真的具有养生的功效么???
瓜蒌:又名野葫芦,早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其有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作用,主治痰热咳嗽、肺痰咳血、胸闷、消泻和便秘等症,随着近几年对瓜蒌的成分分析及药理研究,发现瓜蒌具有消炎、抗癌等功效。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杨天权编著的《抗癌新法精编》中记载瓜蒌主治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等。【主治】胸痹,悦泽人面。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子:妙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栝蒌实治胸痹,因为它甘性润。甘能补肺,润能降气。胸中有痰者,乃肺受火逼,痰不能降。甘缓润下,则痰自降,所以它是治嗽要药,且又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为治消渴之神药。 天柱山特产---“传文牌”瓜蒌子,承百年传统,经科学配方,选用天柱山独有资源野生瓜蒌籽精制而成。气味润绵,脆香特异,籽仁饱满,营养丰富,被誉为“瓜子之王”,为安徽省名优农产品。是馈赠、待客、旅游的理想休闲食品。 瓜蒌子药用与食用价值极高。据《本草纲目》记载有健胃、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作用,主治痰热咳嗽、肺痰咳血、胸闷、消泻和便秘等症。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抗癌新法精编》介绍:其对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疗效显著;瓜蒌籽富含营养成份,其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生物碱、黄酮类、甙类和有机酸等含量颇丰,是不可多得的药膳食品,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7、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真的成为国家5A旅游景点吗?
天柱山荣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指日可待2009-10-30 14:59:54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旅新社 记者:周淮民 进行评论
旅新社10月30日讯 (记者周淮民) 安徽天柱山风景区管委会自2007年开始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资源为依托,以活动为平台,重点推出一批旅游文化品牌,实现了由单一观光旅游向多种旅游形态的转变,由文化资源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今年天柱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1亿元;其中大龙窝索道建设已正式启动,力争明年5月投入运营。为加快天柱山5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管委会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对天柱山主峰景区进行了综合整治,扩容了神秘谷、拓改了游览步道;改造升级了沪蓉高速路出口至景区的旅游公路,修建了马祖——和平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改造扩建了三祖寺、马祖停车场;新建茶庄、长沟生态停车场;增设了旅游标准公厕、风雨亭、观景台等服务项目;开通了城区至景区的旅游公交;新建了茶庄游客服务中心,建立了景区交通转换中心;设计制作了标识标牌,增设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室外全景导游图;对通讯设施进行了技术改造,增设了公用电话服务和邮政代办点;开发了通天谷、莲花峰、黑虎瀑等6处景点,开辟了拜岳台—莲花峰新游线。按“山静水动,山水互动”的规划设计,加快潜河滨水观光带和石牛古洞建设;建立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卫生管护制度,景区环境卫生实行划片包干,跟踪保洁,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景区外处理,逐步改善景区生态环境。为保证游客游览安全,景区专门配备专职安全保护人员,在游客集中和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设闭路监控系统,并安排专人值班,维持秩序;制订游客高峰期及特殊情况安全处置预案,努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景区增设了警告标志、标识、安全宣传牌,增设防护栏,水上拉网等设施。索道、漂流、攀岩等游乐服务设施得到安全确认后才能对游客开放,并建立正常检查制度,确保游客安全。此外,该景区还注重深度挖掘“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文化底蕴,以全新的创意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旅游配套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和天柱山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建设,建设大龙窝索道、茶庄旅游次接待中心、国际养生中心。统筹谋划天柱山景区环线和度假区环线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虎头崖、白鹤宫等景区,推进天柱山后山开发。积极规划运作拜岳台、胭脂井、张恨水故居、程长庚故居和薛家岗遗址等人文景点开发保护,建成1-2个潜山历史名人雕塑。目前,天柱山风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各项工作及软硬件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积极迎接国家旅游局的验收。 (编辑:吕嘉)
8、养生喝什么健康
当然是绿茶了,以下是节选自新/浪博/客【天柱山特产】的文章:饮用绿茶的益处
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绿茶本身含有能提高血管韧性、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的茶甘宁。美国《循环》杂志2002年5月刊登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经常喝绿茶有助于降低因心脏病而死亡的危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对1900名心脏病患者(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平均每天喝绿茶2杯以上的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后(约三年半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比不喝茶的患者要低44%;即使患者平均每天喝茶少于2杯,仍
可使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8%。
4 醒脑提神: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对于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5 防癌、抗癌:绿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碱,两者所产生的综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养神之效,更具备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近年,美国化学协会总会发现,茶叶不仅对胃癌、肠癌等多种消化系统癌症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对皮肤及肺、肝脏癌也有抑制作用。经过科学研究确认,茶叶中的有机抗癌物质主要有茶多酚、茶碱、维生素C和维生素E;茶叶中的无机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钼、锰、锗等。中、日科学家认为,茶多酚中的儿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6 抗毒灭菌:史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在《史记·三皇本记》、《淮南子·修武训》、《本草衍义》等书中均有记载。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叶著作)中指出:“因茶性至寒,最宜用作饮料……如感到体热、口渴、凝闷、脑疼、眼倦、四肢疲劳、关节不舒服的时候,喝上四、五口茶就显效”。其列举的症状与肺炎很接近。宦官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有“以茶除疠气”之一德。自唐以后,历代巫医都有类似以茶解毒灭菌之说,由此可见,喝茶有助抗毒灭菌早已被古人认可。近代医药界对茶的保健作用也在不断深入研究,美国科学家在2003年《美国科学院学报》报道:“茶叶中名为‘茶氨酸’的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强五倍”。
7 防辐射: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8 抗衰老、延年益寿:绿茶对人体的抗衰老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机成分和多种维生素的协调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强人体心肌活动和血管的弹性,抑制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强免疫力,从而抗衰老,使人获得长寿。根据医学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 ,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还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和弹性、降低血脂,这对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见病症极为有用。茶叶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机硒,比粮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国理查德·派习瓦特博士认为:食物中加入硒与维生素C、维生素E配合成三合剂,可以延长人的寿命,而茶叶中正富含这些有益生命的奇异元素。
9 防龋齿、清口臭:绿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