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汉医养生回元液

汉医养生回元液

发布时间:2020-07-05 15:41:19

1、固本回元口服液怎么样

规格
每瓶装20毫升

2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2次,疗程四周。

3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服用该药品有口干现象。

4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该药品含18%~22%乙醇,不胜酒者慎服。 3.该药品宜饭前服用;如有沉淀,请摇匀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禁忌
儿童、孕妇禁用;对酒精过敏者禁服。

2、回元液怎么样

回元液
——
回生命之本
元健康之气
回元液主题宣传词
回生命之本、元健康之气,使气血充盈、
阴阳平衡,免疫力增强,细胞充满活力,
养浩然之元气,祛百病于不生
治、调、补、养于一体,标本兼治。
回元之起源…
什么是“回元”
回——即“恢复、调理”
元——即“根本、基础”
恢复生命之根本
皇室藏药,回元神液
《那巴聂回元液小故事)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吐蕃王国,此时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的大唐王国最鼎盛时期。
松赞干布仰慕于大唐王国的灿烂文化和强大国力,提出和亲,即赢取一位唐朝公主,封为皇后,愿世代相好,以示臣服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同意和亲,并选中李氏皇族中最美丽聪颖的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委派亲王李道宗为送亲使节。
公元641年春,李道宗和文成公主以及上百人的送亲队伍离开长安,从长安途经青海到达吐蕃王城即现在的拉萨,需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冬天,经过长途跋涉,送亲队伍终于到达青海和西藏的交界青海鄂陵湖西。
此时的西藏已是雪漫千山,是一年中最恶劣的时节,文成公主立于风中,望着没有尽头,难以翻越的雪山,长时间的劳累,痛苦的高原反应,以及思乡之情,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一下子就病倒了,其实上百人的送亲队伍此时也已病倒了大半。
此时松赞干布亲带迎亲队伍从王城拉萨出发正在途中,距此不过一月路程,亲王道宗心急如焚,忙令随行医生救治,几副药下去,却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十几天后,文成公主已是面容枯槁,气若游丝,元神不在。
这一天,文成公主拿镜自照,望着镜中似乎已苍老的自己,悲痛欲绝,似乎元神出窍,一下子昏死过去,久久不见醒来,顿时大营中悲声一片。
皇室藏药,回元神液
亲王道宗立于病床前也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从远处隐隐传来一阵阵梵音,没过多时,风雪中缓缓走来一位法相庄严的印度圣僧,手持锡杖,口念梵音,众人似乎看到希望,纷纷跪拜,求圣僧救治文成公主。
圣僧询问病情,写下一方,对道宗说,“按此方医治,不出十日,公主定能好转。”就在众人看方之时,圣僧忽然不见,而风雪也以散去,阳关普照,只见远处天边现起一朵莲花状祥云,后人认定那是莲花生大士的真身。
亲王道宗按方配药,好在队伍出行时带着上百种名贵药材,文成公主服下此药,未出十日果然好转,又过数日,竟然痊愈,一如出行时一样光彩照人。队伍中病倒的随从也服用此药,纷纷好转。此时松赞干布的迎亲队伍也已到达,松赞干布看着端庄美丽的文成公主,更是心喜非常。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回到拉萨,并在拉萨生活了四十年,期间一直服用此药,调养身体,不再生有大病。松赞干布后历代吐蕃王都会赢取一位大唐公主,而此药也作为皇家御用药,为各位公主长期服用。当时文成公主曾修书一封,寄回长安,详述此事并请唐太宗为神药赐名,唐太宗李世民,望着书信,不觉赋诗道“天山万里路, 更奈病缠身, 莲花大士现,神草回元神。并写下“天赐神药,回元神液”,八个字,以示纪念。
从此,此药命名为《回元液》,意为“回生命之本、元健康之气,使气血充盈、阴阳平衡,养浩然之元气,祛百病于不生,治、调、补、养于一体,”之意。此名一直流传至今。
回元液初期
明万历年间,太医龚廷贤受命编撰医书《万病回春》,而他在整理典籍时,意外发现一个始于唐代的养生秘方,方中滋阴、补气、养血、固精、缩尿六类药物配伍齐全,衡阴阳、调气血,令人本固而元气充裕。
龚廷贤如获至宝,当即严格比照“太医黑名单”剔除了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养生功效,以“固本遐龄酒”命名,收入《万病回春》中,使其专用于宫廷养生。这就是“回元液”的雏形。
千年古方联姻现代科技
自唐而始,“回元液”配方临床应用已近千年。第一次优化改良在明,得益于“太医黑名单”;第二次升华在今,得益于现代医药科技。
为了开发这一千年养生古方,汇金堂堂药业对组方中的数十味中药,按照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和中药学君臣佐使的理论,打乱组方,重新配伍,并邀请国内外专家依据现代西医学理论,共同对不同的组方及药理功能进行了数千次反复测试和动物体试验,最终认定其中7味药是此方中的关键,也是最佳配伍。
现在,我们传承千年古方,依托现代检验技术和国际先进生产工艺,精制养生第一尚品--“回元液”。
精良选材
“回元液”精选7种名贵药材:鲜人参花、高山红景天、雄蚕蛾、枸杞子、冬虫夏草、小茴香、白酒
搭配绝妙:补肾阳、滋补肾阴、补气养血、固精缩尿、补脾益胃、补肝益精、强筋健骨益髓。
同时以酒为溶媒,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化学原料,是真正纯天然、安全有效的绿色滋补品。
精解配方一
鲜人参花
说起人参花,大家并不陌生,是五加科人参的花蕾,人参四年以上方才开花,数十斤人参才能采收一两参花,所以弥足珍贵!《本草纲目》记载:人参花性温和、不燥不寒。具有益气活血, 调节内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清热消炎、平肝清火、解毒利咽、降血压、头昏、目眩、失眠、耳鸣、暗疮、青春痘、急性咽喉炎等诸多医疗保健功能。其中含有丰富的锗元素,每一百公克就有11,189个ppm,是灵芝的3倍、大蒜的6倍、芦荟的55倍。锗元素具有极好的活性,能帮助消除体内自由基,改善机体内环境,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避免细胞老化,令人精力充沛,同时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治肿瘤。人参花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更可强心、益智、通神,三种抗癌活性硒及粗蛋白等,营养价值高于人参!
精解配方二
高山红景天
高山红景天是生长在海拔1700-2500米环境恶劣、气候多变的苔原带野生植物,生命力极强。清朝时期曾做为宫廷贡品,被康熙大帝钦封为“仙赐草”。
能降低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可增强缺血心脏的泵血功能,加快血流,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因缺血引起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因其具有益气、活血、化淤的功效,能清除血管垃圾,提高血红蛋白数量,提高血氧含量,因此对心肌缺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恢复心脏活力,其作用优于复方丹参;红景天能减少心肌梗塞的面积;红景天甙和酮能短时间地显著降低血压。对心脑血管病人能改善缺氧,防止复发或恶化,促进康复。抗缺氧、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红景天多糖可使脾脏和胸腺重量及其指数明显升高,所以是免疫增强剂,抗辐射抗肿瘤抗贫血和促白细胞增生,抗疲劳,对高红症与急性高山反应具有防治功效。对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的作用: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三邪所致,大量临床证明,红景天能够驱风、抗寒、消除疼痛,尤其对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消肿和抑制作用。
精解配方三
雄蚕蛾
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雄虫的全体。
蚕蛾含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后者约有20种之多,但无α-氨基异丁酸、脯氨酸及胱氨酸,又只有雌蛾有鸟氨酸。又含脂肪油。有报道,雄蛾的脂肪油,性质极与蚕蛹油相似。从蛾翅曾分离三种萤光物质,其中主要者为青萤光物质,它是一种喋呤,定名萤光青,据称与鱼类组织中的萤光青是同一物质。蛾又含细胞色素C,它与脊椎动物、酵母等中的细胞色素C相同,初出蚕蛾一公斤,可分离出细胞色素C结晶70毫克。蚕蛾(及蚕蛹)含变态激素α-脱皮松及β-脱皮松,其中主要的是α-脱皮松。
雌蛾有性诱腺,含引诱雄蛾的物质,它们曾被称为性诱色素,都是萤光性色素,见光则分解。蚕蛾含维生素B12,1000个蛾曾分离维生素B12_17毫克(蛹含36毫克,蚕含75毫克)。又含菸酸。初出的蛾,每天排泄的尿中含菸酸7.2微克。
补肝益肾,壮阳涩精。治阳痿,遗精,白浊,尿血,创伤,溃疡及烫伤。
①《别录》:主益精气,强阴道,止精。
②《日华子本草》:"壮阳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藏。治暴风,金疮,冻疮,汤火疮,并灭疮瘢。
雄蚕蛾的食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被 皇室视为一种珍贵的补品。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雄蚕蛾为神虫国宝,认为此昆虫有补肝肾、壮阳、 抗衰老的神气功效。
精解配方四
枸杞子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并且,枸杞子从诗经“集于苞杞”时起,便用于医药,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自古就有晋朝葛洪单用枸杞子捣汁滴目,治疗眼科疾患的故事。枸杞子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具有补肝肾,生精血的功效和滋养强壮的作用。具有乌须悦容,轻身延年的功效,适用于体弱肾虚,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虚劳久咳,及中年早衰,目眩眼花,视力减退等。
精解配方五
冬虫夏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它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据医学科学分析,虫草体内含虫草酸。维生素B12、脂肪、蛋白等。虫草性甘、温平、无毒,是着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补虚健体之效。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嗽。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本回元液内配方的虫草,采用最好的虫草产地西藏那曲地区的冬虫夏草为原材料,质量上等。
精解配方六
小茴香
陶弘景谓: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时珍说,俚俗多怀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味辛、甘、温。有理气健胃,寒止痛等作用。小茴香可炒吃、凉拌、包包子、包饺子,自有一股清香的味道。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小茴香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小茴香味辛性温,在医学上有温肝肾、暖胃、散寒等功效。
精解配方七
白酒
回元液采用酒来行药,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使中药有效成份迅速被人体组织吸收,深入作用于各种疾病症状。

酒为“百药之长”,具有散寒滞、开淤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许多方剂以酒为药引,以加强活血通络之作用,中医认为酒有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的作用,药、酒相浸既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又能借助酒性使药力散布全身,尤其适用于阳虚畏寒之人。
企业荣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的保健品
经过国家GMP认证
荣获省经贸委等六部门领发的"吉林省小巨人企业"
通化市政府领发的"重合同守信用、综合性先进企业"等称号.
愿景
“致力于人类的健康事业”为宗旨,
实施了“实业固本、科技兴企、科学管理、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
发扬“诚信、求实、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
努力营造微观投资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人才潜能释放环境,员工生活舒适环境,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推进,在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展。
现代药理学证实
为验证“回元液”的药理药效,组织专家进行了药理研究,结果发现“回元液”富含人参皂苷、维生素E、丝氨酸等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中9种人体不能自然合成,必须通过外界摄取) 。能增加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内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激活细胞活力,调节内分泌。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
多家医疗机构临床验证
经国内多家医院长期随机临床验证,结果显示:回元液:抗疲劳、对由身体机能衰退、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疗效显著:如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肢体麻木等临床验证有效率高,特别是对夜尿频多、畏寒肢冷的有效率更高。
服用疗程
服用12——24天:
各种病状开始减轻或消失,夜尿次数开始减少,精神好转,腰腿酸痛减轻,容易入睡、面色泛红、皮肤逐渐有光泽。
服用2-3个疗程:
通过肾及内分泌的调控,改善和调理各器官功能,使各病状全面减轻、消失,四肢有力、机体免疫力增强、吃饭香、睡眠好,工作和学习效率提高。
服用4-6个疗程:
通过全面改善和调理,使各系统、器官功能进一步增强,头脑清醒、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体力增加、体质全面增强。
长期服用:
让您活力再现、回到健康的从前,心情轻松愉快、生活充满信心。
用法用量:每日两次,早晚各20ml。一疗程30天。
适应人群
直击六大适应人群
1.头晕耳鸣,腰膝酸痛
2.失眠多梦,夜尿频多
3.免疫力差,体弱多病
4.畏寒肢冷,肢体麻木
5.神疲乏力,记忆减退
6.口干舌燥,五心烦躁

3、益生元饮液有什么功效

益生元(Prebiotics)是这样一种物质:它是一种膳食补充剂, 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少数种菌落中的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Gibson and Roberfroid,1995)。成功的益生元应是在通过上消化道时,大部分不被消化而能被肠道菌群所发酵的。最重要的是它只是刺激有益菌群的生长,而不是有潜在致病性或腐败活性的有害细菌。益生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促进肠内人体有益菌的繁殖,增殖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优化菌群来平衡人体的健康,低聚糖还具有膳食纤维的功能,可增加大便的持水性和容量,从而易于排出,起到"肠内清道夫"的作用,对便秘、腹泻起到双向调节,还可吸附肠道中阴离子、胆汁酸而有效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据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由微生态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正在成为我国公众营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中国有1.2亿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胃肠疾病。有关研究发现:肠癌、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都和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因此,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必须从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开始

4、汉医养生宝典回元液多少钱一合,一盒几支?年轻人可以喝吗?

一看就是骗人,你还不如买点西洋参打粉喝!

5、家里老人买了通化汇金堂生产的回元液,说喝了两天血压睡眠都正常了,走路也有劲了,我怀疑里面有安定和激

不管正不正规,反正没听说过,喝了两天血压就能正常!!老人就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群,你这应该是电视购物么?

6、藏神草回元液是真是假?

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很少很少

7、华佗回元液是真的吗?老人天天去听讲,再他们的产品。叫他们要去,不听。

华佗回元液成本不到2元钱一瓶,就是一个生产醋的小厂,纯骗子,骗老年人的

8、中医的历史有多少千年了?

中医学,亦称“汉医”,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由汉族创造的传统医学,以古代中国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主导中医几千年,现代专业中医院校都是教和学古典中医理论,千年不变,功力深厚,定力无边。

(8)汉医养生回元液扩展资料:

中医学目前是否为最早的传统医学还无法确定。中国的中医学自称其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神农炎帝更是尝尽百草,并且用茶来解毒。

相传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祝由科》。

在中国, 后世人在《黄帝祝由科》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世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从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周代的医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管药库)、史(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管饮食卫库)、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四种。

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时期名医辈出,秦国有名医医缓与医和,齐国有长桑和他的徒弟扁鹊。

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

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

春秋战国时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这七本,合成“七经”。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法医——"令史"。秦律规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体检验,司法官如果违法不进行检验,将受到处罚。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非常完备,名医则有太仓公淳于意和公乘阳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医学大师,被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等等医书,最终流传下来的医书被后人编纂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问世了世界上最早的两本儿科专著,即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和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医学院。

到了公元6世纪,隋朝完善了这一医学教育机构,并命名为“太医署”,署内分医、药两部,太医令是最高官职,丞为之助理,下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师生最多时达580人之多。

北宋年间,随着中国与阿拉伯之间贸易的高度发展,阿拉伯香药也开始大量输进中国,一次输入的阿拉伯乳香竟以万斤计,伊斯兰医药学也随之对中国产生明显影响。

传统中医自古不分科,但在北宋年间,太医院在培训医生时也如古希腊和阿拉伯医学那样,分成了内、外、妇、儿、口腔等十三科,这可能是受到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的横向影响。

传统中医以汤药为主,但北宋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却大量增加了丸、散、膏、酊的处方,如《乳香圆》、《阿魏圆》等。

在明朝(1368年-1644年),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书,这本书不仅是药物学专著,还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等亚洲地区,在公元17、18世纪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

清初至鼎盛时期,医药学进步所表现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是明朝医药盛况的延续。如对经典著作的研究、本草学、方剂学、诊断治疗学、医案整理等,均较明朝更成熟。

各家学派的纷争也逐渐缓和,大多医家能采各家之长折衷于临床。但也不乏固守《内经》、《难经》、《伤寒论》,而批评金元以后一切新说的医学,这与当时考据学盛行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医

9、固本回元口服液哪里有多少钱一盒

药品网上搜搜吧,可以快递的

与汉医养生回元液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