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看各位的虾缸爆藻都很牛 请问如何养藻
大部分的鱼友都有过鱼缸爆藻这方面的经历,哪些藻类有益哪些又有害呢?如何解决并避免再次复发呢?下面将个人的几点见解与大家分享。藻类的成因主要是由水中的过剩营养物质所引起的(也就是水质过肥,)。大多数鱼缸生长藻类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氮、磷和有机碳是过盛造成的,这些过剩营养物质超过了水体和过滤系统的自净能力,同时也为藻类的生长创造了舒适的环境。有的朋友问缸壁上长出的褐色东东是啥?有的朋友在精心呵护养出的绿苔。有的朋友在面对一缸黑绿一筹莫展。有的朋友在羡慕别人的绿毯。
那么鱼缸内的藻类都有哪些种类?下文将逐个介绍。
这些绿色的、褐色的、黑色的都是栖息在缸中的藻类,可是不是褐色的就不好,绿色的就一定最佳呢?不完全是的,即便都是绿色的苔藻,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可以为鱼提供好营养,有的则必除之而后快。
底栖硅藻——这种褐色擦还是不擦?
如果光线暗,缸壁上会率先长出这种褐色的底栖硅藻,这是一种很原始的藻类,生命力很强,在显微镜下单体呈长椭圆型——因为是褐色的,所以经常被称为“褐藻”,但其实不是的。
初生的底栖硅藻是一层膜,很容易擦去。有的朋友担心这种藻是不是有害,要不要擦除。其实它除了不太好看,并没有害处,鱼儿在饥饿时也会以它为食,有一些营养。
所以擦不擦,完全取决于你对鱼缸美观的态度。个人的意见是最好先别擦,或只擦观赏面,可以暂时留它一留。
褐色的底栖硅藻时间长了以后也会变绿,或长出绿色的藻类来。在显微镜下,这种绿色的附着藻个体呈圆形,可能不见得是同样的藻类。
绿水
绿水又称水华或藻华,通常是单细胞绿藻(如小球藻)过度繁衍所造成的景象,这种藻类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水中累积有过量硝酸盐及磷酸盐之故,其繁殖力相当快速,能在理想光环境及营养环境中,只需半天时间,即可由一个小球藻细胞,繁衍出几兆个细胞来,使清澈的水,立即转为绿色。
绿水的出现不会酿成大害,所以不用担心。在水产养殖界,放养鱼类之前,通常会在养殖池先培养出绿水(俗称养水),以预防养殖初期,发生氨的毒害反应,因为绿藻可以吸收氨(铵)为氮肥。虽然绿水形成得快,但它消失得也快。一般而言,它的去除比一般藻类容易得多,只要断绝它的营养来源,就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它。因此,只要做到勤换水,暂时不施肥及不喂鱼,使硝酸盐及磷酸盐的来源完全断绝,即可能使它消失于无形。
另外,使用紫外线杀菌灯处理绿水,大约不到一周时间,也可以获得有效控制,但要彻底解决这问题,还是以水中不能累积过量硝酸盐及磷酸盐才行,否则很容易又会再度滋生。
膜状绿色藻——长老了不容易刮
在光线良好的条件下,鱼缸壁上有可能一开始就不长底褐色的底栖硅藻,而是萌发出浅浅的嫩绿色,非常好看。鱼在饥饿的时候,也会啃食这种绿藻。
这种藻经常被鱼友们称为绿苔。但时间长了,嫩绿色会变成老绿色、苍绿色、墨绿色,而且一块一块一片一片,有的长厚了还会结成痂。这种绿藻长势很快,而且附着力非常强,很难擦除——特别是在表面不很光滑的缸壁上,边角处不动用硬刷或钢丝球是不行的。特别是那层厚痂,直如水垢,即不美观,鱼也不可能以它为食,时间久了,腐烂的膜状绿藻会影响水质,所以一定要及时擦去。
生长在水族箱玻璃或缸中石块表面上绿色的膜片状藻类,通常是一种俗称"假小石蓴藻"的绿藻 ,这种藻类即一般人所称之青苔,能广泛适应于各种水质条件,在温度5-36℃,pH值5.5-9.0,光度500-2500 Lux,未优养化至高度优养化的水质中均能生长。
青苔的繁殖速度十分快速,尤其在有机营养物质丰富的水中更是常会大量滋生。如果水族缸正面的玻璃长满青苔,整个水草景观将被遮挡而无法透视,所以会严重影响水草景观的观赏品质。虽然利用普通擦拭法很容易消除,但是要想根除却不容易,再生的机率相当高,因此常让人感到颇为困扰。要清除青苔,以放养除藻动物的方法最安全而有效,像小精灵、黑线飞狐、白玉飞狐等鱼类都能为您协助清除。尤其是以放养笠螺最具成效,只要放养1-2只笠螺,并且能让它们舒适生活其中,就几乎可以不用再担心青苔问题了。
不易擦除的膜状绿藻,用银行卡一类的小卡片可以轻易刮除,但如果结了痂就不太好办了,所以擦它要趁早。
膜状藻主要为蓝绿藻种类,通常生长在水草叶片、石头、缸壁或底砂表面上,其颜色常为蓝绿色,偶而为黑、紫或棕色。最容易在水族缸设置之初出现,或换水频率过高的水族缸也较易产生。它们特别具有危险性,因为它们生长速度非常惊人,而且会形成一层薄膜,抑制水草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使水草生长不良。
蓝绿藻是一种介于细菌与藻类之间的「原核微生物」,过去被归类为藻类,但有人主张应改归类为细菌才适当,因为它与属于「真核微生物」的藻类为并不相同,具有细菌的某些特徵,所以也可以称为「篮细菌」,能进行细胞分裂生殖,繁殖速度相当快。可视为属于一种尚未完全由细菌演化为真正藻类的「过度生物」,不同于一般细菌的是,它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自营生活。
这种藻类在硬度较高的水域较易发生,比一般藻类更能耐高水温,其生命力及繁殖力相当旺盛,但可利用除藻剂或消毒杀菌剂消除。不过,其尸体分解后可能会产生毒素,易使鱼虾中毒死亡。因此,在处理上,尽量不要使用除藻剂或消毒杀菌剂,以免鱼虾发生中毒意外。如果想要去除它,最好还是动手将它移除、保持水质乾净,或者肥料添加不要过量,才是稳当的作法
点状绿藻—— 必除
有的缸的缸壁上,会长了一点点,一簇簇的绿斑,一开始是深绿色的,时间长了以后有的会变成黑色,并长出黑丝来,看上去就像霉斑。有的虽不会变黑,但结连成片,弄得缸壁斑驳很不好看。这种藻常和膜状绿色藻和黑毛藻长在一起,很不好看,也没什么用处,一擦了事。
黑毛藻——必除
几乎玩水族的人都讨厌这种东西。
黑毛藻即难看,鱼也不吃,是一种毫无用处的害藻。水榕的叶子上很容易滋生这种玩意儿,缸壁如果不经常擦的话,黑毛藻会长得很长,一丛一丛的。
这种东西,见到就擦了它,绝不能留。
青皮——必除
光线强的时候,缸壁上有时会长出一层层的,厚膜一样的成片绿藻,厚到一定程度时,会自动卷起脱落,用手一揭就能揭下一片来。这就是“青皮”。
青皮是一种低等蓝藻,富含胶质,鱼不爱吃。所以会得到很快的蔓延。腐败和死亡的青皮会散发出一股腥气,而且烂藻会污染水质。所以青皮也在必清之列。
丝状藻
有时缸中会蔓延出成片的丝状的藻类,单枝很细,在水中的时候肉眼几乎看不到。但能看到凝结在上面的气泡。这种丝状的藻还会漂浮在水面上,除之不尽,要经常捞出才行。
丝状藻通常属于绿藻种类,因藻体呈丝状而得名,品种很多且形态相似,有时候用肉眼不容易辨识。主要附著生长在水草叶片及石头上,以绿色品种居多,外形多半为棉花状、线状、或刷状。它们的生长条件与水草几乎相同,很容易在水草缸生长,可称得上是水草缸的「常客」。丝状藻形成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附著于水草叶片入侵的,真正属于水族缸自生的反而比较少,所以在栽培新水草之前,如果能加强丝状藻的检疫工作,相信引起丝状藻滋生的机会应该会少许多。另外,换水次数太少,使水族缸累积过多的硝酸盐及磷酸盐,将会加速丝状藻的繁殖速度,若光线太强或施肥过量,更会助长这种趋势。
处理时,可以用手或适当的工具将丝状藻移走,或放养藻食性动物,如大和藻虾协助消除,必要时使用除藻剂会有更迅速的效果。另外,勤换水,藉以稀释过剩营养盐的浓度,则是抑制其继续扩散的有效方法。
附着性短绒藻——好看而且好吃
大家都喜欢自己的缸底能长出厚厚的“绿毯”,但实际上,有的绿毯是膜状绿色藻,如果从缸上面俯视,斑斑驳驳的不会觉得多好看,但如果在缸的侧面降低角度看,因为视角的关系,绿色会连成一片,看上去就像是绿毯。
真正能形成绿毯的,是绿色的附着性短绒藻。很短、很绿、很软就像草地上的嫩草一样。
这种附着性短绒藻不仅好看,而且有一定营养,其营养性仅次于绿水中的单胞藻类,而且因为柔软密实,可以对鱼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鱼在缸壁上擦伤。
附着性短绒藻更容易生长在泥盆的壁上,在玻璃缸中,因为缸壁太光滑,且有鱼的啃实,所以不见得会附着得很好。
有时短绒藻中会长出一簇簇的红色的长毛样的藻,是不是黑毛藻我还不能断定——比黑毛藻好看些。
有时短绒藻之上,会覆盖一层黑色的厚痂,一块块的影响短绒藻的生长,这种东西要及时擦去。
上面介绍了鱼缸内常见的各种藻类和其特点,对于有益的藻类我们可以适当保留,对于有害的则要马上清理。
来源:第一农经
2、爆藻第一天,出现不明生物,请教是什么生物
养清道能接受任何饵料,更喜食苔藻类,是水族箱中良好的清道夫鱼,需注意的是此鱼长大后,也会吞食小型的鱼。夜行性,白天静悄悄的隐藏在阴暗的角落修身养性,入夜即生龙活虎般活动。幼鱼温和,成鱼个性稍嫌粗暴,最好避免与小型鱼混养。杂食性
3、开海缸不爆藻能养什么生物?
胡子,螺类,
4、爆藻是什么意思,对养鱼有什么影响啊?
爆藻是指藻类大面积繁殖,鱼缸爆藻情况经常发生时,说明水缸水质较差,水中鱼类的粪便等较多时,容易出现此类问题,最好按时更换水缸中的水,保持水质良好。大面积繁殖会导致水质变坏并混浊,晚间对鱼类呼吸有影响。可以从生活环境变化,来杜绝水藻的生长,比如停止施肥、减少光照等。
如果鱼缸爆藻较多,已经影响正常的观赏等,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换水,如果水缸上附着水藻过多,可能需要换水缸。换水时,为了避免对水内生物造成较大影响,最好每一次换水只换一半,配合减少光照或者增加食藻生物的方法,配合治理。
鱼缸养鱼技巧:
可以让鱼每天都保证在半饿着的状态,这样消化会比较快。每天喂一次,不能一下喂太多,可以保证鱼更活跃。要保证喂的饲料是新鲜的保证它们的营养平衡,定个时间给它们进行喂食。不要随意的更改时间,每次喂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投喂。
不能使用生水,生水是没有经过晾晒处理的自来水。于鱼缸里的水温度相差太大。可以选择一个星期换一次水,换水是不用换的太勤。换水的时候要先把水放到太阳下晒几天,水温要保持和鱼缸里的温度差不多。
自来水需要经过晾晒的几天并且和鱼缸里的水温是一样的。使用老水养是最好的,因为老水里的绿藻比较多,这也是金鱼非常好的辅助饲料。如果发现老绿水颜色变澄清水,有很多的绿藻在缸的底下,这种水就要及时的更换。这样水非常容易让鱼生病。给鱼换的水必须经过几天存放,还要注意养多少鱼。
5、天暴藻.终于造景完成,各位大神们还要几天可以放生物
终于造景完成,各位大神们还要几天可以放生物
养海水鱼不是必须爆藻的,只有用柏林系统饲养活体珊瑚才需要暴藻。
如果想养珊瑚又不愿意暴藻,有以下方式可供参考:
1、花比较大的费用,从别人缸里买已经暴好的成熟活石。
2、用ZEOVIT开缸,本人没试过,不敢妄评,但一定价格不菲。
3、ATS藻屏加一些对水质要求比较低的软体,也可以较快开缸,如菇类、钮扣类。
6、海水缸爆藻需要放硝化菌吗
要加的,添加海水专用硝化细菌。
爆藻是我们在下海初期开海水缸的必经之路,而海水缸爆藻过程也是许多海水鱼友需要提前学习掌握的。只有正确了解了海水缸爆藻过程,才能实时检测自己的爆藻过程是否正常,为海水缸的完好建立打好坚实的基础。
首先,爆藻需要的设备有蛋分、活石、造流泵、水泵、灯、海盐、温度计、比重计。准备好这些设备之后,海水缸爆藻过程就开始了。
先将纯净水输入缸内,需要注意的是,主缸底缸水位需合适为止。底缸水位线以蛋分合适的水位线为标准,每款蛋分都有标注,可留水位给活石;然后下海盐进行调试,充分化盐后,比重需多次测量,达到海水标准比重1.022-1.030即可;正确将多种设备打开;放活石。此时将活石平铺于海水缸底即可,无需造景;调试造流泵,尽量让造流对着石头吹,不留死角为佳;可添加海水专用硝化细菌。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海水缸爆藻开始。
爆藻过程:1.光照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24小时的光照效果较大,如果条件不允许,尽可能满足15个小时以上的光照。
2.爆藻期间注意事项,蛋分、水泵、造流需要24小时开启,爆藻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石头变色,有小生物出现,各种藻类出现如红泥藻等等现象属正常现象,不用处理保持爆藻即可。
3.爆藻时间,爆藻时间大概为20天-45天左右不等,时间长短取决于活石质量,光照时间等等,爆藻结束标准为藻类90%变为白色且未腐烂为宜。
4.温度控制,温度尽量控制在26-30之间的恒温为宜,不宜忽高忽低。
5.水位蒸发,爆藻期间水位蒸发降低,只需要补充纯净水既可
活石爆藻变化(24小时全天候光照)
1-15天,可看出活石由一层薄薄的褐色藻覆盖慢慢长出绿色藻丝。
15-25天,可看出绿藻丝生长茂盛,水体也由原来的浑浊变为透明清澈,并伴有正常的腥味。
25-35天,藻类生长缓慢,颜色逐步由绿色变为黄色或有些已经偏白,期间可刮去正面缸壁的藻类,以便可清楚观察活石藻类颜色变化。
35-45天,这时大部分藻类已经成为白色,并带有腐烂趋势,这时证明爆藻即将结束,也恭喜忍受了一个多月的烂藻缸终于要锐变了。
要注意在海水缸爆藻过程初期,NO3的数值会由起初的低值达到高峰,再回归到0的曲线变化。NO3由0逐渐升高过程中,表现为褐藻开始生长;爆红到高值时,说明缸内生物分解完毕,已完全转化为营养盐,强光下看活石,其绿藻已经逐渐滋生;当测试NO3开始处于降低状态,具体表现为绿丝藻生长加快,褐藻开始消退;之后测试NO3处在低值,而绿丝藻状态已经达到多;等到NO3测试为0时,不可着急,可能此时绿丝藻仍较多,没有变化;过几天继续检测,NO3为0,而绿丝藻已开始白化。此时,海水缸爆藻过程结束。
因海水缸爆藻过程时间较为漫长,有部分鱼友没有耐心等待,但它却是海水缸生物健康生长的大前提。相信大家通过上述了解之后都会有一个完整的海水缸爆藻过程。
7、爆完藻后如何下生物,先下鱼还是珊瑚,珊瑚每次下多少
养海水鱼不是必须爆藻的,只有用柏林系统饲养活体珊瑚才需要暴藻。 如果想养珊瑚又不愿意暴藻,有以下方式可供参考: 1、花比较大的费用,从别人缸里买已经暴好的成熟活石。 2、用ZEOVIT开缸,本人没试过,不敢妄评,但一定价格不菲。
8、爆藻时里面有生物是不是说明水质没有问题
养清道能接受任何饵料,更喜食苔藻类,是水族箱中良好的清道夫鱼,需注意的是此鱼长大后,也会吞食小型的鱼。夜行性,白天静悄悄的隐藏在阴暗的角落修身养性,入夜即生龙活虎般活动。幼鱼温和,成鱼个性稍嫌粗暴,最好避免与小型鱼混养。杂食性...
9、海水鱼缸不爆藻直接养生物可以吗?学生党,没有足够空闲时间进行麻烦和耗时的爆藻,有没有什么办法直接开
养海水鱼不是必须爆藻的,只有用柏林系统饲养活体珊瑚才需要暴藻。
如果想养珊瑚又不愿意暴藻,有以下方式可供参考:
1、花比较大的费用,从别人缸里买已经暴好的成熟活石。
2、用ZEOVIT开缸,本人没试过,不敢妄评,但一定价格不菲。
3、ATS藻屏加一些对水质要求比较低的软体,也可以较快开缸,如菇类、钮扣类。
10、爆藻完毕,该下点什么生物好
养海水鱼不是必须爆藻的,只有用柏林系统饲养活体珊瑚才需要暴藻。
如果想养珊瑚又不愿意暴藻,有以下方式可供参考:
1、花比较大的费用,从别人缸里买已经暴好的成熟活石。
2、用ZEOVIT开缸,本人没试过,不敢妄评,但一定价格不菲。
3、ATS藻屏加一些对水质要求比较低的软体,也可以较快开缸,如菇类、钮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