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冬至养生艾灸

冬至养生艾灸

发布时间:2020-07-05 13:53:23

1、冬至的养生?

重点要养心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顺时奉养

告诫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也就是说,天地、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有影响,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御寒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养藏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补阳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顺应这一趋势,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注意生活规律,定时开窗换气,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益阴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针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2、冬季养生话"三九灸" 三九灸详解 什么是阳气?人为什么要补充阳气

三九天,是古代人们对于冬季的一个时段划分,走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周期,因此三九,也就是进入冬至的第二十七天,俗语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就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期。中医常讲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也就是阴阳的一个互补。三九灸顾名思义,就是在三九天,对人体进行灸疗,也就是艾灸灸疗。只内是选择在特定的时期,所以称为三九灸。阳气:也就是具有生发,向上的积极的气息,人的身体要健康必须阳气充足,精力充沛,这样才能容预防各种疾病,所以必须要补充阳气,阳气足了,人的正气才足。望采纳,中医知识很复杂,几段话也是说不清楚。这个只是一个大概的讲述。感谢。

3、健康养生:一天什么时候做艾灸最好

4、今天冬至一阳生,要注意什么?

修到的最佳时机是今天,阳气开始升起,八卦中一挂有六爻,冬至一阳生,从卦象的内爻像来看,即是容第一爻变为阳爻,象征身体机能开始生发,需要注意身体保暖,能量不要外散,尤其是保护好肾,房事活动尽量避免,最好没有。进补可适量,多吃暖胃的食物,少吃生冷海鲜~~

5、艾灸什么时间灸效果最好

关于艾灸的时间,笔者觉得闲时艾灸是最好的。
1古医文是根据当时古人的生活习惯定了很多规矩。原来的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做的是农活,冬天的时候,可以不用耕作。所以他们白天会有很多时间养生、治病。
2
而我们现在白天要上班,基本上没有时间去艾灸的,也许会有人告诉你,艾灸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这个点是最好的,这个时间段阳气比较旺盛的,但是偏偏这个时间段很多人都在上班,总不能上班的时间艾灸吧?
3
所以用艾灸治疗疾病,应该是闲时最好。当你闲下来的时候,心静神清,不急不躁,恬淡休闲。这个时候治疗,心态也是好的,神经也是放松的,当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很 多人都是在晚下班的时候艾灸的,一样收到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效果。如果我们白天灸后,匆匆忙忙上班,这时艾灸后的汗毛孔是张开的很容易经受两次风寒的。晚间 灸后睡觉,不在外出,我觉得还是晚间艾灸最好。虽然我的说法有悖于古人的说法,我觉得应该根据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决定不同人的治疗方法。
季节:艾灸最好的季节是夏季,因为艾灸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的效果好,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最佳。其次,在冬季,如果经常出现怕冷和感冒,也可以经常艾灸。
每天: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6、延续至今的几个冬至养生习俗,你知道几个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冬至养生食谱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包饺子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这种扁食不同

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养生习惯

艾灸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7、冬至前后艾灸有什么好处

冬至也是一年中艾灸养生的最佳时机。此时艾灸可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更好地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8、冬至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艾灸神阙穴好处多多,你可以选择隔姜灸或隔盐灸。冬至前四天加冬至加冬至后四天共九天灸神阙保你来年不得病。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与冬至养生艾灸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