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的“十二时辰内脏养生表”的出处来自哪里?出自哪本中医著作?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内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容,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2、在医学里,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相对应,那么十二时辰中应该如何进行经络养生?
古代中国人民,结合十二地支,创造出了十二时辰这一独特的计时方式。
而古代医学,则将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相互对应起来,对人体养生提出了建议。
那么就让我们来领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胆经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肺经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胃经辰时(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3、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怎样把肺寒排出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
现在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导师。就帮助各位从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角度出发,总结整理出来了,张成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请大家耐心的阅读本。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在上午的时候,是阳长阴消,阳气是升的时候,我们借助这个天机,补给温阳的药,就比在其他时候给药效果要倍增;相反在傍晚气降的时候,阴长阳消,我们补给养阴的药,效果就比其他时候好。十二时辰养生,可以帮助我们解毒,可以帮助我们养生,帮助我们预测疾病,帮助我们医疗,还可以帮助我们吃药。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应十二脏腑的养生法则
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所以日养生也叫12时辰养生。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依照怎样的次序锻炼经络才能符合气血盛衰和经络运行的规律。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半夜23点到1点的时候叫子时,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的时候,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个时候阴气是最重的,而阴是主睡眠的,那么我们就要驾御这个阴阳的消长规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处于熟睡的状态。注意,不是这个时候我们才上床,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已经处在熟睡状态了。那么什么时候该上床呢?应该在10点半左右。
子时的时候,胆经值班,胆是阳气的一阳生,它是刚刚长阳气,还很微弱,我们要特别保护这个阳气,怎么保护呢?最好用睡觉来保护,所以你夜半的时候,就请不要再去跳啊,唱啊的,而应该睡觉。要开始养阳气,而养阳气要从微小的时候就要保护它。
丑时——肝经造血时间
那么丑时候是什么时候呢?丑时候是1点到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肝经我们知道,它是主生发的,它这个时候的阳气比胆值班的时候要生的大一点了。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半夜里,千万别去酗酒,千万别沉迷于游戏了。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这个时候人体得休息,肝还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爱熬夜的人,因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自然就容易发病。
寅时——号脉的最好时机
夜里3点到5点是什么时候呢?这时候叫做平旦。因为此时天气要开始平衡了,阴阳开始平衡了。此时肺经值班。此时,天刚刚亮,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你的脉硬不硬,脉硬呢,40岁以上的人要考虑高血压;二三十岁的如果脉紧,可能是不是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还可能是有焦虑症。又紧又硬的脉叫做弦脉,如果是弦脉就要考虑你是不是有高血脂、动脉硬化了。
卯时——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时大肠值班。大肠经,就是早上5到7点钟的时候。12时辰养生有个重点,就是卯时您起床后要喝一杯空腹水,就在5到7点钟的时候。有便秘的人这样做就可以帮助你减轻便秘。因为大肠在此时精气开始旺盛,大肠一鼓动,再加上你的水的帮助,大便就下来了,就能帮助你解毒。要知道大便里的毒占人体所有毒的50%。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才能正常的大便。
辰时——早餐营养药均衡
到辰时的时候,是胃值班了。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这个时候是7到9点,7点钟我们要吃早饭了,而这个时候是胃经值班,所以,胃是最容易接纳的。早餐一定要有动物蛋白,要有一味荤,比如说你咸菜就泡饭就不行,得加上一点有动物蛋白的东西要有肉,或者鸡蛋都行。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接下去上午9到11点,是巳时,是脾经值班的时候。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脾经是主消化的,这个时候,它要吸收营养。而这个时候也大脑是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人的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上学的人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你必须吃好早饭,保证脾经有足够的营养吸收,这样,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
午时——睡好午觉养阳气
午时 13点到1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因为按照太极阴阳气化,这个时候阳气最旺。《黄帝内经》说的,阴是主内的,是主睡觉,阳是主外的,主苏醒。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我们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继续工作,这个时候也出效率。阳虚的人这个时候就要饱饱地睡,最养阳气。那么阳气不虚也不盛,正常的人怎么办呢?我们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养养我们的心经。因为我们的心脏很累,除非你身体很强的人,你可以不睡午觉,一般的我们还是要睡午觉。
睡午觉要平躺,这样可以让大脑和肝脏得到血液,有利于大脑养护。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有一句话,叫做“卧,则血归于肝。”你要平躺你的血液才养肝,肝脏对人体有个重要的分布血液的作用,那么你醒起来以后呢,肝脏可以把血液输送到你的大脑,保证你的工作,所以要平躺。平躺下来了还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保护你的颈椎、你的腰椎。人的骨架,就像房子的柱梁,一天到晚的撑着身体,何其累也,所以你看年纪老的人,骨头的病就多。午睡躺下,颈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会儿,长此以往,你就不会得腰椎增生、颈椎病,也不会得坐骨神经病等等,所以这个午时午休是很重要的。
未时——保护血管多喝水
午时过了以后,1点钟到3点,就到了未时,这时小肠经值班。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得拥挤。你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用来稀释你的血液。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所以要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未时过了就到申时了。下午的3点到5点之间,大家要注意了,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小肠经已经把中午饭的营养都送到大脑了,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要抓紧工作,提高效率。
酉时——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
那么到了酉时,也就是傍晚的5点到7点,这时候是肾经值班,您要再喝一杯水。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让我们不得肾结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肾炎。
戌时——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
再往下,到了17点到19点,此时是心包经值班。心包经值班的时候呢,我们的心气比较顺了。这个时候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这个时间你可以学习,可以去散步去锻炼身体。但是,当心包经值班时间快结束时,可能是你散步回来以后,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让你的血管保持通畅。
亥时——准备休息
然后就到了亥时,亥时就是晚上的九点到十点,这时候应该休息,准备睡觉,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这都是最佳时间。到10点半你就一定要上床了。
这样,12时辰养生就全部介绍完了。它的规律就是要按照经络和脏腑,还有阴阳气化来进行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张成老师总结了一首歌诀,有助于您更好的遵照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
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
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
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
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
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
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
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
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张成百家讲坛黄帝内经由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原创,如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
4、内经十二时辰与脏腑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5、人生12个时辰与内脏的关系谁知道?谢谢!
黄帝内经》之 十二时辰与内脏 2010-02-16 16:29
《黄帝内经》之 十二时辰与内脏
2009-11-08 20:24
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时间 下午 上午
11:00~1:00
上午
1:00~3:00 上午
3:00~5:00 上午
5:00~7:00 上午
7:00~9:00 上午
9:00~11:00 对应脏腑 胆 肝 肺 大肠 胃 脾
时辰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时间 上午 下午
11:00~1:00 下午
1:00~3:00 下午
3:00~500 下午
5:00~7:00 下午
7:00~9:00 下午
9:00~11:00 对应脏腑 心脏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黄帝内经讲到因天之序,人体生命日节律,也就是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
第一个时辰:子时(23:00——01:00)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
第二个时辰:丑时(01:00——03:00)
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
第三个时辰:寅时(03:00——05:00)
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
第四个时辰:卯时(05:00——07:00)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开始排毒,这个时辰人要大便,一天当中此时是最顺其自然的时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这个时辰当中进行。还有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说大肠出了问题,也就是大解出了问题,要医治从肺找原因!
第五个时辰:辰时(07:00——09:00)
辰时胃经当令:中上七点至点九点,胃开始活跃,从以上所讲述的子时阳所开始开始生发一直到辰时,阳气到达最旺的刻,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阴的,所以这个时辰当中人一定要吃东西,而且要吃好,要有丰富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会发胖的!经常不吃早餐,会造成胃病,更严重导致胃癌。再补充一点,胃经的外现是脸部,举个例子:通过观察,一些经常喜欢吃冷饮的人,脸是好长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人体内部是一个恒温的环境,大量摄冷的食品,会慢慢造成胃寒,人体是具有自保功能的,会供成热了,攻这个寒,这个热供得越多,你会显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饮,胃还会再供出更多的热量,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为,最终把这个为会显现在脸上,而形成痤疮。所认好长痤疮的朋友,不单只是关注脸部清洁,脸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问题,要从胃去找原因!
第六个时辰:巳时(09:00——11:00)
巳时脾经当令:脾主运化,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太阴,太阴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气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后的食物所变成的气血调出分配到人体的肉当中,脾想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问题,会造成肌肉松驰,全身无力。还有一个问题,脾在志为思,脾脏发达的人,头脑会很灵活,关联性会很强,不过一个人思考过度,会伤了脾脏,思伤脾。如果人身上出现了湿症,浮肿的病状,皆属脾的问题,从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个时辰:午时(11:00——13:00)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一阴生,这个时辰人体的阴气开始生发,与子时阳气生发相对。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着对应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午时要达到心肾相交,让心火下去让肾水上来便到达心肾相交的状态,所谓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精,心肾相交的能力越强的人,这个人就显得特有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心肾相交呢?通过睡觉就可以实现,所以午时要小睡一会儿,通过心肾相交来养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学习都有帮助!
第八个时辰:未时(13:00——15:00)
未时小肠经当令:小肠主吸收,这个时辰小肠开始活跃,小肠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华通过吸收之后分配各个脏器,所以中饭要吃多吃好,这个好就是营养和口味要相对较高才可以!还有一点心与小肠想表里,一般在这个时辰,有些人会出现胸闷的状况,可能是小肠出问题了,要注意对心的保护!
第九个时辰:申时(15:00——17:00)
申时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从人的后脑一直到脚的一条经脉,这是一条可以上脑的经脉,申时是一天当中记忆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肾与膀胱相表里,在小便的时候是靠肾的力量将尿液从膀
6、一天24小时,每2个小时对应的是哪几个脏器?
1、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胆。
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万籁俱静,这个时候最好是睡觉,而且要尽量的舒服。
2、丑时(凌晨1点-3点):肝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此时要睡好。
3、寅时(凌晨3点-5点):肺
此时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需要深度睡眠。
4、卯时(早晨5点-7点):大肠
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5、辰时(早晨7点-9点):胃
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6、巳时(上午9点-11点):脾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7、午时(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睡子午觉最为重要,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以不变应万变。
8、未时(下午13点-15点):小肠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9、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
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10、酉时(傍晚17点-19点):肾
肾主藏精,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所以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
11、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
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放松娱乐,古人在这时都是聊天休闲。
12、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
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在亥时就要休息了。
(6)十二时辰对应脏腑的养生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视子时,一阳初生,一天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到晚上八九点钟时,就会容易犯困,可到夜里11时,恰恰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在这个时候开始生发起来了。
在中医文化里,“脏器”是这么写的——藏器。任何一个藏器都涉及到形、气、神三个层面,所谓“形”就是它的物质基础,不要以为把胆囊切了,胆经就生发不起来了。
中医所说的“藏”,是内藏的意思。有内藏,就有外象,用中医的观点来理解,一根手指上就会有五藏。手上是有皮毛的,在中医理论里,肺主皮毛。所以皮毛的问题都跟肺气有关。
皮毛里边裹着肉,肉跟中医藏器中的脾有关,脾主肌肉。肉里有血,心主血脉。肉里有骨头,骨头为肾所主。
身体要想活动都是由筋来连缀的。中医认为筋跟肝有关,跟肝气有关。肝气实,则手能握,屈伸灵活;肝气虚,则手指瘘软或僵硬。
在子时,胆经就是从人的外眼角一直沿着人头两侧,顺着人体侧面下来,再沿着身体侧面往下走,一直走到脚的小趾、四趾。
7、时间对应的脏腑?
子时一胆经当令;丑时一肝经当令;寅时一肺经当令;卯时一大肠经当令;辰时一胃经当令;巳时一脾经当令;午时一心经当令;未时一小肠经当令;申时一膀胱经当令;酉时一肾经当令;戌时一心包经当令;亥时一三焦经当令。
1、13-15点
正未时(13-15点),手太阳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脾。
2、15-17点
正申时(15-17点),足太阳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3、17-19点
酉时(17-19点),足少阴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
4、19-21点
戌时(19-21点),手厥阴心包经最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5、21-23点
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在工作,三焦对照解剖学的定义,叫胸腔、腹腔,上腹、下腹,中医叫三焦。
6、23-1点
子时(23-1点),足少阳胆经最旺,是骨髓造血,胆经运作时间,胆汁推陈出新。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正丑时(夜里1-3点),足厥阴肝经最旺。肝藏血,肝血推陈出新,必须休息,保障肝脏的正常功能。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7、3-5点
经脉的循行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的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夜里3-5点)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8、5-7点
卯时(早晨5-7点),手阳明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蠕动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是吃早餐的时间。
9、7-9点
正辰时(上午7-9点),足阳明胃经最旺,是胃最活跃的时间。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10、9-11点
正巳时(9-11点),足太阴脾经最旺,是脾脏最活跃的时间。"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所以吃早餐不会发胖。"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
11、11-13点
正午时(11-13点),手少阴心经最旺,是养心的时间。"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
(7)十二时辰对应脏腑的养生扩展资料:
脏腑是相互配合,互为表里,不论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谈到五脏,也就联系到六腑。兹分述如下:
(一)肝与胆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二)胃与脾
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是二者兼顾。
(三)心与小肠
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会赤涩。所以采用清心利小便的疗法,使心和小肠的热从小便外出。
(四)肺与大肠
大肠为传导之腑,但必须借肺气的下降。所以大便秘结,可以用开泄肺气的方法;痰浊壅塞肺部的实喘,可以开泻大肠,以利肺气。二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密切关联的。
(五)肾与膀胱
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小便既要靠肾的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地排泄。所以小便不通就应当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六)心包络与三焦
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是络三焦,属心包,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是相互交通的。所以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身体各器官工作时间表
网络-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