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书法对联

养生书法对联

发布时间:2020-07-05 02:27:48

1、养生对联中的养生之道

“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这是中国人恪守的古老训示,也是种积淀于中华文化的道传精神,又是关心公益事业和友爱与人相处的基本体现。如此可以消除自己紧张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健康长寿。读书令人忘掉了悲观、忧愁和烦恼,变得乐观、开朗和豁达,心胸开阔,对疾病起到良好的抵抗作用,从而减少疾病的侵袭。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代表郑板桥,在他兴华故居的厨房门两侧自撰自书了这样一幅养生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此联以六个名词罗列而成,平白如话。饭菜清淡,饮水天然,所饮所食,既清苦又恬淡,合于营养学要求。日食粗茶淡饭,就能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曾任清末两江总督的张之洞的一副养生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同样谈到饮食问题,此联与古代一部养生著作《遵生格言》中“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之语不谋而合。医学研究证明,节制饮食能有效地调整与衰老有关的细胞膜的退化,保持细胞功能完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

知足常乐,无求品高清代文学纪晓岚,将“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对联书于客厅以自娱乐。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于新都宝光寺题了一副借佛劝人养生的楹联:“你眉头作什么焦,但常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笑口;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不忧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上述对联都指出了“知足”、“无求”、“豁达”能够养生的道理,值得品味。

还有一副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草堂联:“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少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静坐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上下联均以排比句式,一说应“却”之事,一说可“补”之物,可谓对比鲜明,有破有立。全联以简洁的语言,从修心、饮食、起居、卫生等多方面阐明养生之道,使我们不难悟出:养生,也必须注重“综合治理”,这对后人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动静相宜,宠辱不惊清代名人翟公栾自撰的“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的养生联,对那些常搅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服妙药。

寡欲为善,读书静心北宋名相寇准的“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以善为乐明朝郑成功的“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和清代乾隆进士顾光旭的“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联语,都分别阐明了“寡欲养性”、“为善乐”、“读书香”的养生之道。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晚年多动脑筋尤为重要。

当代书法家费新我的养生联:“勤奋坚忍,积极乐观,为身心健强要道;美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上联自戒自勉,透出一片勃勃生机;下联刻画环境,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可爱,珍惜这最好的天然“补方”

2、养生的对联

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
养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

养生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贪嗔疾,即君子三戒;
定戒慧,通圣五经言。

3、最美手写书法对联欣赏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为【明代】胡寄垣所作

上联: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壮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下联:墓门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两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此联为【清代】彭玉麟——浙江·杭州岳飞墓联

上联:两三竿竹皆秋色

下联:千万叠山有雨容此

联为【近代】林纾所作

上联:风云三尺剑

下联:花鸟一床书

此联为【明】左光斗所作

上联:老拳博古道

下联:儿口嚼新书

此联为【清】金圣叹所作

上联:穹达尽为身外事

下联:升沉不改故人情

此联为【近代】萨镇冰老先生赠冰心父联

上联:白马西风塞上

下联:杏花烟雨江南

此联为徐悲鸿所作

上联: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下联: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此联为【宋】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和其所对

4、对联书法作品欣赏

对联很工整,很好,楼主有当代伟人之风,以后必成大才。

5、关于书法的对联

上联: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
下联:大才济世 良语如春。
上联: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
下联:大才济世 正气生威。

6、书法对联作品-

书法类对联真的很多,为你举例如下:

7、祝愿身体健康的书法对联

为您奉上,请参考:
哈哈哈,乐天乐地乐自己;
嘿嘿嘿,容你容我容大家。

人生易老,童心不能老;
岁许恒心,壮志需常存。

家有万贯,饭不过一碗;
地有千倾,睡不过八尺。

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乃去病方。
欲无后悔须律已;各有前程莫妒人。
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健康是长寿之本 强身乃事业之基。
健康是无价之宝 知识乃保健阶梯。
健康让智慧发光 运动使健康长驻。
莫嫌老圃秋容淡 且看黄花晚节香。
莫道人生无百岁 应知草木有回春。
老天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
抒豪情青春永驻 寄壮志余热生辉。
千金难买老来乐 古稀仍发少年狂。
奋斗中青春永驻 求索里乐趣无穷。
西山红叶霜满天 识途老马不劳鞭。
古树开花色更艳 老骥伏枥志更坚。

<p 壮心未与年同老 白发银髯再生辉。
除去私欲终身乐 洗去杂念浑身轻。
消忧去虑心常健 寡欲无私心自安。
自静其心延寿命 无求于物长精神。
欲除烦恼须无我 想求康乐莫贪心。
对生活知足常乐 对艺术精益求精。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退一步天高地阔 让三分心平气和。
胸有宏愿春常在 心无烦忧寿自高。
胸有宏图乾坤大 心无私念天地宽。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著书岂在求名利 提笔总为益世人。
寡欲清心能益寿 素餐淡食可延年。

劳动是健康之本 懒惰乃疾病温床。
练身体赛吃妙药 讲卫生胜服灵丹。
勤预防消灾祛病 常锻炼益寿延年。

8、修心养性对联30副,书法家的最爱

1、
好花半开;
美酒微醉。
曾国藩很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是惜福之道。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让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酒喝微醉的状态最好,大醉的话既伤身,也可能会惹祸。
2、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不俗”的意思不是清高绝俗,而是不离世间,却又能不为世间所困扰。
佛不是让我们冷漠无情、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花鸟草虫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
3、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乐观长寿。
4、
读书随处净土;
闭门即是深山。
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不从本心着手,求取于外人、外物的安抚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心若不远、不安、不静,想要“悠然见南山”,又怎么可能呢?
5、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一个人不必刻意求得别人重视,也不要害怕被别人忽视。用一颗平常心,为自己而活。
6、
甩开膀子干活;
夹起尾巴做人。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甩开膀子干活”是高调做事,“夹起尾巴做人”是低调做人。
7、
放开肚皮吃饭;
立定足跟做人。
很质朴的两句大实话,率性而为的样子。肚皮放开,保障生存根本;脚跟站稳,守住道德底线。物质精神都有了。
禅宗有“饥来吃饭,困即安眠”,也有顺其自然之意。
8、
柳絮体媚无骨;
梅花影瘦有神。
人媚而无骨,如墙头草,左右摇摆,成不了大事。
9、
眼里有尘天下窄;
胸中无事一床宽。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得到太少,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
10、
处世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傅雷说:“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有真诚才会有宽容,因为以真面目示人,代表着一种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大度宽容。
11、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知足常乐。
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得到时,不会欣喜忘形,失去时,不会痛苦绝望;富贵时,淡然处之,贫穷时,修身养性。这是一种无惧无畏的坦荡胸怀,也是一种恬静淡然的处世态度。
12、
忍一言风平浪静;
退半步海阔天空。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3、
平时不说无情话;
每日常观有用书。
说话要有口德,切忌出口伤人。读书是乐事,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14、
淡饭粗茶有真味;
明窗净几是安居。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若能每日静下心来仰望长天,观云听雨,笑迎秋月春风,就能达到豁达潇洒的精神境界,像那位无名的江上老翁一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红尘浊世之中,视富贵如清晨的薄雾,待浮名若空中的云烟,并由此而获致心灵的祥和与宁静。
15、
开怀一笑天下事;
闭口不论世上人。
俗话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所以我们要“不见他人过”,对天下事一笑了之,“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宋代高僧慈受禅师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16、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爱占便宜的人,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才是明日的花开。
17、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于是便成就了他的宽广与气魄。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以曲求直,乃是做人的一种品格。
18、
根深不怕风摇动;
树正何愁月影斜。
人正不怕影子歪。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9、
世上本无常照月;
天边还有再来春。
世事无常,世事难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同时又是天无绝人之路。
20、
鹦鹉前头休多语;
小人身边须慎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21、
酒中不语真君子;
财上分明大丈夫。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见酒就醉,一醉就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结果祸从口出。因此,要少与这样的人交往。还有些人利令智昏、见利忘义,在与人合作过程中爱占便宜,从不吃亏。这样表面上看赚了,实际上是亏了。
22、
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方外之地,要的是清净,人心若能如此,离道就不远了!
23、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修心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24、
非名山不留僧住;
是真佛直说家常。
得道的人只说家常话,只说常识。凡是故弄玄虚的都是骗子。
25、
百里清风回寺院;
一帘明月照禅心。
禅就如清风明月,看似不可捉摸,其实无处不在。
26、
不作风波于世上;
别有天地非人间。
得道的境界就是表面不起风波,却蕴含无数奇峰深壑!
27、
心闲临水知一乐;
晓起入林寻鸟声。
心中清闲清净,才能见水感到快乐,闻鸟鸣而开心。
28、
身似菩提心似镜;
云在青天水在瓶。
禅的精神就是要立身于自己的心灵,不拘泥于外物的局限,不执着于世人的评说,最终要达到心中无一丝的杂念。
29、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陆九渊说:“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30、
藤杖一条,提得起才放得下;
禅门两扇,看不破便打不开。
拿得起,放得下,看破才能打开!

9、书法对联精选 书法对联精选

天增岁月春满乾坤
鸿飞鹤舞凤翥龙翔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诗情画意剑胆琴心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门迎紫气路接青云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九州生气万里春风
河山新造大地重光
空山灵雨流水行云
凤鸣盛世龙有传人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岁丰人寿春和景明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莫笑人短勿恃己长
凤鸣盛世龙有传人
中道而立好古以求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开卷有益温故知新

五言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月明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山是往时色人皆今日情
客行满山雪香处是梅花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云醉一春影风含百鸟声
书得灯边味人闻花下香
文墨有真趣园林无俗情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
借得山川秀迎来气象新
不作无用事常读有益书
花好月圆日志同道合人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有情天不老无事日斯长
好景动人处春风得意时
丰年飞瑞雪盛世庆新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
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
静闻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松柏有本性园林无俗情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博览归德性广交得观摩
兴家必勤俭高寿宜子孙
云鹤有奇翼神鸾调玉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有情通出处无地著尘埃
龙潜终得跃鸟倦亦知还
丰年飞瑞雪好景舞春风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祥云开画栋瑞气满新居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
大地风光好万方气象新
和声鸣盛世春色满人间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多言即少味无欲斯有为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春秋补小月山水有清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苍松随岁古绿竹与年新
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安
学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
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深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新风
七星光北海万寿比南山
画有新奇感书存古拙风
有情天不老无事日斯长
暮年堪有志余热可生光
松月多诗兴云烟入画图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丰年飞瑞雪盛世庆新春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学海深无极书山静有香
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
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白云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人静鱼自跃风定荷更香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澄怀秋月朗逸兴晚霞飞
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静闻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楚水吴山外唐诗晋帖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田原逢时雨岸柳迎和风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吟雪诗含翠画梅笔带香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
清闲无世事管领有春风
无事此静坐有情且赋诗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诗思竹间得道心松下生
泉石从所好文章如有神
不作无益事常读有用书
天高难诉苦诗拙贵知真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新风
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多
厚积言有物苦练笔生花
仰得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以文长会友惟德自成邻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福地多安乐鸿基长发祥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六言
元日彩云乍起新春紫燕归来
古今人不相及天地间有至文
细雨无声润物和风有意迎春
静坐自然有得虚怀初若无能
临事有长有短与人不激不随
品味于天地外放怀在诗......

四言
八方共庆六合同春
光阴有限学问无穷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有成事业无悔人生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光阴有限学问无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天增岁月春满乾坤
鸿飞鹤舞凤翥龙翔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诗情画意剑胆琴心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门迎紫气路接青云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九州生气万里春风
河山新造大地重光
空山灵雨流水行云
凤鸣盛世龙有传人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岁丰人寿春和景明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莫笑人短勿恃己长
凤鸣盛世龙有传人
中道而立好古以求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开卷有益温故知新

五言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月明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山是往时色人皆今日情
客行满山雪香处是梅花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云醉一春影风含百鸟声
书得灯边味人闻花下香
文墨有真趣园林无俗情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
借得山川秀迎来气象新
不作无用事常读有益书
花好月圆日志同道合人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有情天不老无事日斯长
好景动人处春风得意时
丰年飞瑞雪盛世庆新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
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
静闻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松柏有本性园林无俗情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博览归德性广交得观摩
兴家必勤俭高寿宜子孙
云鹤有奇翼神鸾调玉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有情通出处无地著尘埃
龙潜终得跃鸟倦亦知还
丰年飞瑞雪好景舞春风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祥云开画栋瑞气满新居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
大地风光好万方气象新
和声鸣盛世春色满人间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多言即少味无欲斯有为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春秋补小月山水有清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苍松随岁古绿竹与年新
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安
学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
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深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新风
七星光北海万寿比南山
画有新奇感书存古拙风
有情天不老无事日斯长
暮年堪有志余热可生光
松月多诗兴云烟入画图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丰年飞瑞雪盛世庆新春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学海深无极书山静有香
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
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白云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人静鱼自跃风定荷更香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澄怀秋月朗逸兴晚霞飞
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静闻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楚水吴山外唐诗晋帖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田原逢时雨岸柳迎和风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吟雪诗含翠画梅笔带香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
清闲无世事管领有春风
无事此静坐有情且赋诗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诗思竹间得道心松下生
泉石从所好文章如有神
不作无益事常读有用书
天高难诉苦诗拙贵知真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新风
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多
厚积言有物苦练笔生花
仰得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以文长会友惟德自成邻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福地多安乐鸿基长发祥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六言
元日彩云乍起新春紫燕归来
古今人不相及天地间有至文
细雨无声润物和风有意迎春
静坐自然有得虚怀初若无能
临事有长有短与人不激不随
品味于天地外放怀在诗......













与养生书法对联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