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说寺院里的高僧都隐居山洞修炼,都几百岁,有这回事吗
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寺院里年纪大了,不一定是高僧。
不是所有高僧都隐居山洞,历史上大部分隐居名山或住在寺院不露面,也算隐居。
象峨眉山的百岁通永长老就是寺院隐居。
那个寿命很长很长的有,但是凡人没有直接的证据。他们根本不想让我们知道,因为我们的看法和争论,他们无所谓而且觉得与我们凡夫俗子无关系。
为什么有这个说法传到俗世呢? 因为俗世有一定境界的修炼人,才有可能见到他们,慢慢就流传一些零星消息。相关看明禅新浪博客。
匿名
2、道教为什么说“养生之要,首在养心”
在如此众多方面,深究起来,最重要的应首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调理精神为调理机体之先,这点从历代养生专著专篇的名称就可看出。相传商代有的《彭祖养生摄性论》,汉代王乔的《养性自身经))及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均是以养性概括养生。“性”的主要内容指的是心理方面,与养心内涵相近。所以古人将养心放在养生的突出地位,起主导作用。人生三宝——精、气、神,这三者中神为最重要,神是精、气的集中体现。古人有喻:“神为车,气为马。”《养神气铭》指出:“神者气之子,气者神之母,形者神之室……神去则形腐。”神产生于气,寓舍于形,但却对形、体、精、气起着主宰作用,是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标志。精与神的关系,《固精法》形象地喻为“神似火,精犹油”。精可以理解为人体物质基础,这种物质生命活动整体集中概括就是“神”,如灯之焰。一个人养生长寿,要必须抓住三宝一一保精、蓄气、养神。要以神蓄气、以神摄精。这里,不妨举两个浅显的事例来说明养生中心理和生命的关系。一是几年前,美国波士顿有一80岁老翁因车祸死去,医生在解剖尸体时意外发现,死者体内血管硬化,心脏比正常人大一倍,有慢性肾炎,肝脏中原来血运已经堵塞,但却从附近另辟了一条血液通道来代替。他的每一种疾病都是致命的,却不明白他为什么还能在路上行走。询问死者妻子时说他生前一向生活得很好,并且自认为非常健康,经常到处走动。这是由于死者生前有着乐观的精神和生存的意念,结果动用了身体中的后备力量,很安然地活下来。事实上,如果悲观失望的人,就是机体完全健康,也必弄得百病丛生,无法生活。位科学家说得好:“希望,是一切疾病的解毒药,生存是意念抵抗疾病的有力武器。”再是有位匈牙利科学家,幼时患白喉,医生断定他活不了多久。在24岁时又因营养不良而体弱,医生认为他最多只能再活6个月,但由于他坚持自我心身调理,却享年103岁。人的生命活动中精神因素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养生中调摄精神养心修牲应是主导方面。这一点,对于老人养生尤为重要。因为老人精气不足,怒火易炽;耳目不明,易起疑心;处境不顺,多有抑郁。故不仅应注意起居、饮食、行动等方面直和、宜平、宜缓,更应注意统之以心安神静为要旨,要求于此排遣不良情绪。元代王隐居《衰老论》说:“盖年老养生之道,不贵求奇,先当以前贤破幻之诗,洗涤胸中忧结,名利不苟求,喜怒不妄发……神虑不邪思。”尤乘集《疗心法言》中载:“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
3、海南最好的隐居地方
虽然说是隐居,但是你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你一下子到农村你肯定不适应。我建议你先到海口周边的乡镇买个果园经营,那也算隐居,而且生活也挺好。
例如:琼山大致坡一带,老城白莲一带,灵山一带都不错的,离海口近,有什么事情可以到海口。
4、“山翁”隐居在怎样的环境
“山翁”隐居在高山野林、仙山多、负氧离子含量高、无污染比如像湖南桂东这样的环境。
为什么说桂东是:神仙避暑胜地、隐居养生天堂?
都说桂东是神仙避暑胜地,隐居养生天堂,但为什么桂东能够获此殊荣,许多人却不得而知,下面我们就一一道来。
桂东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享有“天然氧吧、自然空调”的美誉。多年平均日照1440.4小时,平均气温15.8℃,其中夏季平均气温为23.6℃,比长沙低4.4℃。年降水量1742.4毫米。平均霜日29.1天,无霜期249天,气温昼夜差别大,且因地形及海拔高度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小气候区。
我国对能不能称为避暑胜地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例如中国气象局等相关部门关于避暑胜地的海拔、气温、湿度、空气等方面就有一些相关的评判指标,桂东的相关指标如下:
1避暑之.海拔指标:500-2000米
桂东境内群峰高耸,重峦叠嶂,平均海拔881米。据生理卫生实验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是500~2000m。桂东的海拔刚好在这个最适合的区间的最佳海拔段。
2.避暑之夏季平均气温指标:22-25℃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最舒适的温度是24℃,这是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这个体温与0.618黄金比例的乘积恰好是22.4℃-22.8℃,而且在这一环境温度中,人体的生理功能、生活节奏等新陈代谢水平均处于最佳状态。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桂东多年来6-9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6月:最高温度:27.19.最低温度19.61,7月:最高:29.75,最低:20.56,8月:最高:29.36,最低,19.82,,9月:最高:26.84,最低:17.22,桂东夏季平均气温是23.79,也就是人体最舒适的温度。
3.避暑之夏季湿度指标:45%~65%
除了温度,湿度也很重要,当湿度大于95%,人体感觉非常闷热,体表排汗受阻,散热不佳,皮肤感觉潮湿黏糊,同时呼吸困难,导致人不得不张嘴喘气。同时心情也开始变得烦闷。当然,湿度太低也不好,过于干燥的环境容易引起皮肤脱皮。最适宜人类生活的湿度是45%~65%。桂东的夏季,除了雨天,空气湿度刚好也在这个范围。
4.养生隐居之空气指标:优良,沙尘暴:0
桂东全年空气优良率100%。沙尘暴:0。全县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25272个/cm³,最高瞬时值为150000个/cm³,创世界纪录协会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县的世界纪录,负氧离子是“空气维生素”,其浓度越高,空气就越清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时,能起到防病治病效果;浓度为每立方厘米400至1000个时,可以维持人体健康的需要;当低于50个每立方厘米时,就可能诱发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一个地方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不低于1000~1500个/立方厘米,桂东的负氧离子数值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标准的10倍以上,因此也被基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县”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养生之城。
5.养生隐居之生态森林覆盖率:
桂东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群山耸翠,古木参天,云雾缠绕,泉水叮咚,溪流遍地,原始森林密布,森林覆盖率达85%,居全国之首。高于于我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
6.养生隐居之山水之美:
桂东多山,山外有山,山中有山,山上有山,山连着山,山绕着山,全县有大小山峰571座,其中1000米以上高峰300余座,2000米以上高峰10余座,并拥有雄伟险峻、海拔高达2061米的齐云峰。上百座高山以仙为名,堪称桂东仙山甲天下,人间何须处处寻。置身于桂东,桂东简直就是一幅大的全景山水水墨画: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处处是景,处处入画,人在画中游,君是画中景。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桂东县域夏天平均气温比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低5-10度,是远近闻名的“养生天堂、避暑胜地,天然空调氧吧城”。桂东,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驴友、候鸟老人避暑休闲养生的首选之地。当然能够获得“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县”“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美丽中国国土气候旅居名片”“中国最佳消夏避暑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湖南桂东,百座高山以仙为名,郴州为天下第十八福地,桂东乃天下福地之仙境,华夏之仙都!
仙境桂东,一个神仙都向往居住的地方。实乃人间隐居养生天堂、神仙避暑胜地!
23℃,醉氧桂东等你来
5、中国最大隐居地终南山,都隐居过什么人?
终南山作为道教名山,隐藏了许多世外高人,像老子,王重阳等都曾在这里隐居过。
6、什么是养生栖地?
栖:居留,停留的意思:栖身、栖息、栖止、栖遁(隐居,遁世)。
地:地方、位置。
养生栖地:环境好的地方可以加强养生的效果。指用于养生的地方。
7、百岁老夫妻深山隐居,一日三顿酒,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说起百岁老夫妻,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湖北省的一对老夫妇了。说起两个人的爱情道路,也可谓是非常坎坷。唐老有过两次婚姻,而吴老更是有过三次婚史,在饱经爱情的折磨之后,两个人在不惑之年最终修成正果,最终走到了一起。在一起之后两人就搬进深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凭借着自己辛勤的劳动, 以及世外悠闲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自己百岁不衰的景象。要问起长寿的秘诀,恐怕就是那种怡然的生活方式以及无忧的生活态度吧。
其实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在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可他们越是这么想,事实越不尽人意,往往还没有活到太大的年纪,就已经撒手人寰。而百岁老夫的例子正是告诉我们,可能有的时候正是那种无所谓的心态,让自己沉淀下来,仔细地体会生活,才能够真正的长寿,让自己放下生活当中的那些琐事,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才是长寿的秘诀。
很多人现在考虑的根本就不是生活中的态度问题,他们更多的想的就是质量。我觉得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他们看重的更多的是怎么去提高生活的质量,比如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让自己接受最好的,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活得更长久,其实这样只是单纯的肉体存在的形式罢了,所以如果想要长寿,更多地还是应该关注我们心理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觉得如果想要长寿的话,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心态问题,就好比这对百岁老夫,他们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是这种无欲无求,放下一切的心态,才让他们在生活当中更加纯粹完整,体会到来自世间的美好。
8、道教为什么强调养生
养生术被认为是能沟通人仙关系的桥梁。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道家与道教”一卷中论述这一问题时说:“道家只求长生,并不是认为精神不死,而是实体的长生,也并非认为长生是人生问题的解决途径之一,而是惟一的解决途径。”正是这样,养生术与先秦神仙家直至后来的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随着这一宗教体系的发展演化而形成一门博大精深的、蕴含着高度健身疗疾价值的古代人体科学和养生方法体系。
早期道教的信徒们信奉秦汉流传的神仙说及不死观念。他们深信凡人通过服食、导引、行气、房中术等修炼方法能成为神仙,达到长生不死,羽化飞升。西晋著名道士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长生成仙之说:“登虚蹑景,云舆霓盖,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黄之醇精。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窒,行则逍遥天清。”他认为,这种神仙境界是人人都可达到的,但须通过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修炼,“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也。”他强调:“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长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他充分肯定人在养护生命、长寿长生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坚信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他指出:“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知上药之延年,故服其药以求仙,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导)引以增年。”传说活了800岁以上的彭祖和老子都是人而不是天生神人,“非异类而寿独长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至于如何得道成仙?葛洪认为除了要勤修和拜师以外,还要首先作到“不伤不损”,亦即避免各种可能伤身害生之事,其次要注意养生治身:“养生之尽理者,既将服神药,又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使无辍阂;加之以房中之术,节量饮食,不犯风湿,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无病。”最后是在以上基础之上习炼成仙之道:“欲求神仙,惟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服一大药便足。”
葛洪认为神仙是由凡人经过修炼而变成的,而神仙的最大特点是长生不死、羽化飞升。
在葛洪看来,神仙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长生久驻的人就是活神仙。若要长生,首先要长寿,而要长寿则需采用一定的养生保健方法来祛病健身,使身体和精神保持健康强盛。而这些手段即是道家养生修炼学的主要内容
9、中国养生的好地方在那里?
国内最适合养生的百5处地方,老少皆适宜
旅行到世界边缘
百家号03-3108:50
浙江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绮丽秀美,而且人文积淀深邃厚实。山上林木茂密,河谷纵横,千年古刹、兵堡古寨散度落其中,蕴含了人文底蕴的深厚与古迹遗存的神秘。是绿色绝佳养生的旅游胜地。
湖北武当山,自古以来,它以天下第一仙山的显赫地位,吸引了众多高真逸士到此隐居问、修炼、养生。
终南山,这里山美水秀答、奇石异洞,山环水绕,构成了一处人间仙境。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隐居者修行胜地,山中景色怡人,山谷寂静清幽,时时云雾缭绕胜似人间仙境,到这里住的隐修者深居浅出于山峦之中。
湖北神农架,这里飞禽走兽时常出没草丛,翔天之间。一切是那样地和谐版宁静,自在安详。这里还有着优美而古老的传说和古朴而神秘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中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
承德避暑山庄,山庄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热闹权非凡的“买卖街”,也有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春野”。实在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乘凉纳爽的好地方。
10、我对社会看透了,我想隐居深山,有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吗?
我也是想隐居深山,好好修道,想找一个风水很好的山林,修真养姓,修道养生,过这平常人的生活,才好专心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