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抱朴子养生

抱朴子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04 06:17:19

1、帮忙说几本书道家像周易这类 看相卜卦这类 黄帝内经,抱朴子这类中医中药穴位经络养生的书最好按我分的

除了黄帝内经外,《针灸甲乙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中医经典名著

2、求《抱朴子》书籍内容。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抱朴子>在道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认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对道家学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文学思想
葛洪的文学思想深受王充和陆机的影响,并有所发展。他要求文章发挥社会作用,移风易俗,讽谏过失。认为“立言者贵于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誉为高”(《应嘲》)。他反对贵古贱今,认为今胜于古,指出“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博富也”(《钧世》)。他认为文学风气当随时推移,指出“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钧世》)。葛洪提倡文学创作要雕文饰辞,并主张德行与文章并重。他说:“文章之与德行,犹十尺之与一丈,谓之余事,未之前闻”。他还进而提出“本不必皆珍,末不必悉薄”(《尚博》)的论点,从而突破了儒家德本文末的思想藩篱。
编辑本段内容分类
《内篇》和《外篇》 《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 论述宇宙本体、论证神仙的确实存在、 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论述道经的各种书目,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 《抱朴子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也显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 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 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总之,《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为怀。《抱朴子》中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人生的抱负也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成仙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解脱和炼得肉体飞升,既做到立时济世,又得超凡入圣。如他说:“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认为修炼既可以保德致长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过修炼还可以获得长生,身体不伤,是最大的孝道。 葛洪著述篇目和卷数如下:《抱朴子内篇》20卷,《抱朴子外篇》50卷,《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集异传》各10卷,《移檄章表》30卷,《碑诔诗赋》100卷,《金匮药方》100卷,《抄经史百家言》310卷,《肘后备急方》4卷;此外尚有《抱朴子养生论》、《大丹问答》、《葛洪枕中记》、《稚川真人较正术》、《抱朴子神仙金沟经》、《葛稚川金本万灵论》以及托名刘歌撰的《西京杂记》等。以上著作大部分已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标名葛洪的著作13种,部分为后人误题或伪托,但大多确为葛洪所撰。 《抱朴子》卷数 《抱朴子外篇》的撰写时间与问世,均早于《抱朴子内篇》。 《道藏》将其两书刻在一处,并且在《内篇》之后,《外篇》之前,间隔一种《抱朴子别旨》。明人刻此书,从《道藏》中取出,总名为《抱朴子》。 据《晋书·葛洪传》可知,《抱朴子》内外篇原共有116篇。今本已非完帙,亡佚40余篇。严可均在《铁桥漫稿》《代继莲龛为抱朴子叙》中说:“今本仅《内篇》之十五六,《外篇》之十三四耳。” 《内篇》卷前有葛洪《序》,称《内篇》20卷。《隋书·经籍志》称《内篇》21卷,《音》1卷,入“道家”。《新唐书·经籍志·道家》称《内篇》10眷。《宋史·艺文志·杂家》称《内篇》20卷。《郡斋读书志》称《内篇》20卷。历代著录以20卷为多,《内篇》原当为20卷。《道藏》所收即为20卷,卷各一篇,共20篇。 《外篇》卷后有葛洪《自叙》,称著“《外篇》50卷”。《隋书·经籍志》称《外篇》30卷,入“杂家”。 《新唐书·经籍志·杂家》称《外篇》20卷。 《宋史·艺文志·杂家》称《外篇》50卷。晁公式《郡斋读书志》称《外篇》10卷。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馆阁书目》有《外篇》50卷,未见。”纷纭错互,说法不一。《道藏》所收《外篇》为50卷,与自叙合。 《内篇》基本内容 葛洪因道书事多隐语,道士臆断妄说者众,故著是书“粗举长生之理”。《内篇》以玄、道,一为宇宙本体,论证神仙之存在,提出道本儒末。备述金丹、黄白、辟谷、服药、导引、隐沦、变化、服炁、存思、召神、符箓、乘跻、诸术。是书集汉晋金丹术之大成,并杂有医药、化学等方面知识。是研究我国古代道教史和科学技术史的重要资料。 《畅玄卷第一》论宇宙本体“玄”,认为“玄”为世界万物的始祖。要人“思玄道”,称得玄则长生。他的这一学说与魏晋玄学互为影响。 《论仙卷第二》论证神仙实有,大可成仙,驳斥人们对神仙的种种怀疑。 《对俗卷第三》继续论证神仙实有,举出动物长寿的例子和道理加以说明。还认为仙道与孝道相一致,求仙需积善去恶。该篇还著录了不少种古佚道书。 《金丹卷第四》论述金丹之道,认为金丹为仙道之极。该篇详细记录了炼制金丹的方法,包括盟约、结伴、祭神、药物、经典、名山、吉日等。篇中还记载了许多现已失传的炼丹著作。 《至理卷第五》论有无、形神关系,强调“气”的作用。该篇阐述医理,提倡崇尚良医,反对巫术迷信,指出道士应兼修医术,并记载了服药、行气、禁咒等法。 《微旨卷第六》认为浅见之徒不信成仙,不足为怪。述九丹金液为众术之主,及宝精受气、守身炼形、房中等术。强调修仙必须积善,有三尸、灶神察人善恶等。 《塞难卷第七》论述成仙皆由命中注定,凡人可以成仙。认为儒者是易中之难,道者是难中之易。动火成仙只能对中等以上人起作用,下愚之人不会相信。并引《龟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释滞卷第八》认为佐时与轻举可以兼修,修仙不妨碍治国。并言宝精、行炁、服药为求仙之至要,不可专靠房中本。又认为对道书要加以选择。 《道意卷第九》论道为宇宙本体,道本无名。劝人修道而不要祭祷鬼神,斥责张角、李宽等淫祀妖邪、奸乱浅陋。 《明本卷第十》认为道本儒末,道先儒后,黄老并不比尧舜周孔逊色。并且指出,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仙药卷第十一》述各种仙药,包括五芝、云母、雄黄、玉、金、银、真珠、草木药、丹砂、松脂等。详述产地及采制、服用等方法,并证以神仙故事和传说。 《辨问卷第十二》论“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认为圣人不修仙,是命中无缘,不能因圣人不为,便说天下无仙。 《极言卷第十三》强调学仙必须求师。黄帝、老子、彭祖、安期等皆不死,均有师传。又说长生必须补损,养生在于以不伤力本。 《勤求卷第十四》论求真师、勤修炼。劝大要勤于求师,而且要慎择真师。 《杂应卷第十五》论述断谷、却寒、却热、服药、辟五兵、吞气、隐沦、去病、召神、乘跻、占卜、坚齿、变化、导引、聪耳、明目、登涉、辟疫、存思、符箓等方术。 《黄白卷第十六》述黄白术。认为天下事物均可变化,故黄金、白银可以烧炼而成。指出炼黄白必须师授口诀,必须择清洁之地。烧炼黄白不是为了致富,而是为了长生。该篇还详细介绍了几种黄白术。 《登涉卷第十七》述入山远游诸术。有辟鬼邪、蛇龙、毒魅、虎狼及入水诸法,包括服符呼箓、镜照苇挝、禁炁封印、遁甲择日、步虚诵咒、佩药服丸等。 《地真卷第十八》论金丹及守真一、守玄一之道。葛洪称“道起于一”,谓“一”有姓名服色,在三丹田之中。守一可以去邪,获得长生。 《遇览卷第十九》述道经书目。葛洪阅其师郑隐之藏书,著录备种道书神符凡260种。这些道书大部分己亡佚,唯赖此载可以略窥晋之前道书之梗概。 《祛惑卷第二十》论识别神仙之真假。强调要勘求明师,谨防庸师、假师,并举例说明。葛洪认为,只有通晓金丹术者才是真师

3、抱朴子是什么?

抱朴子
【简介】

东晋道家理论著作。东晋葛洪撰。葛洪(284~364),字稚川,两晋时学者、文学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曾为司徒王导主簿,又被征为散骑常侍、大著作,不就。后赴广州,在罗浮山炼丹。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文学思想】

葛洪的文学思想深受王充和陆机的影响,并有所发展。他要求文章发挥社会作用,移风易俗,讽谏过失。认为“立言者贵于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誉为高”(《应嘲》)。他反对贵古贱今,认为今胜于古,指出“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

4、中国古代论述养生的典籍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论述养生的典籍汗牛充栋,这里只选取较为著名的部分典籍供读者参详,包括《道德经》、《管子》、《庄子》、《子华子》、《黄帝内经》、《养生论》、《抱朴子》、《养生延命录》、《颜氏家训》、《千金翼方》、《景岳全书》等,这些典籍基本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是后世养生学的源泉。

5、情不可姿,欲不可极出自?

有秦客问於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
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於金石,安乐之象形於管弦也。又仲尼问韶,识虞舜之德
;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今子独以为声无哀乐,其理何居?
若有嘉训,请闻其说。

主人应之曰:斯义久滞,莫肯拯救。故令历世滥於名实。今蒙启导,将言其一隅焉。幅
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
於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
及宫商集比,声音克谐,此人心至愿,情欲之所锺。古人知
情不可恣,欲不可极,
故因其所
用,每为之节,使哀不至伤,乐不至淫,因事与名,物有其号,哭谓之哀,歌谓之乐,斯其
大较也。

6、关于《抱朴子》和东密教的问题.

• 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种,日本神道教常用。

《临,兵,斗,(一作“洞”)者,皆,阵,列(一作“裂”),在(一作“于”),前》最早见于道家《抱扑子》内篇,后来我又在密宗手印中见到,好象是叫九字真言什么的,每个字都有相应的手印配合,结印的手法十分复杂,可惜我对密宗的心法所知不多,相信如果有密宗上师结印的话,一定很有力量,道门里对此九字的诀法我还没有见过,但以我看来,一定有相应的指诀,也许是自然出现过?

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
经常在一些收妖除灵的题材里看到这九字密宗真言,如《美少女战士》,《孔雀王》,《东京巴比伦》……
那么这九字密宗真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九个字源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登涉篇》,(葛洪者,乃东晋时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的人,至此,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
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些邪恶。在抄录这九个字时,把“数、组、前、行”误抄成“阵、列、在、前”而沿用至今。
这九个字分别的意思是:临,代表身心稳定。兵,代表能量。斗,代表宇宙共鸣。者,代表复原。皆,代表危机感应。阵,代表心电感应或隐身。列,代表时空控制。在,代表对五元素的控制。(五元素:就是我们熟知的金、木、水、火、土。)前,代表光明。
疑问:即使抄错了也可以用来驱邪么?
回答:就好比电视剧里的人物可以一年到头不用换衣服一样,漫画作品也是如此,您啊,就将就着看吧!什么什么您说什么,日本真的有这种阴阳师?
好好好,在下没有否定他们的存在呀,只是对他们的九字真言提出一点疑问罢了,您别急呀……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九字真言,又名奥义九字,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往往也有人将“阵”做“陈”字,大概是被两者的繁写体搞混的缘故,与之相对应的九个手印(说是九个,其实不过是个虚名,可以从中化出恒河沙数的手印来,又名奥义九字切,括号内是异译法)分别为:不动根本印(独占印、普贤三昧印)、大金刚轮印、外狮子印、内狮子印、外缚印、内缚印、智拳印(知券印)、日轮印和宝瓶印(隐形印)。
奇门九字诀

抱朴子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此九字长念之,无所不避。
◎奇门九字诀用法:
口中常念此九字,可以驱吉避凶,运气不好可以转运。
如出门在外,上车前,搭船前,念此九字,亦可保平安。
在外住宿若怕房间不乾净,念此九字,诸邪不侵,可保一夜安眠到天亮。

七、四纵五横法
此法可以趋吉避凶,令心想事成。
如欲找停车位,可以剑指对空书四纵五横,再於其中书"停"字,十次有九次会成功。

兵 者 阵 行
│ │ │ │
临 ——┼—┼—┼—┼——
│ │ │ │
斗 ——┼—┼—┼—┼——
│ │◎│ │ ◎ 书入意念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四纵五横法施法要诀:
左(手)捻天罡,右(手)捻剑诀,以右手剑指空书四纵五横,口念奇门九字诀,口念一字,手画一笔,最后再在中间以意念输入你的愿望。
◎找停车位的方法
车子要到达目的地前五分钟到十分钟,心想希望停车的地方,以剑指对著方向盘,画四纵五横,口念奇门九字诀,再写个"停"字,就可以找到停车位。
◎读书增加记忆力的方法
对著所要读的书本用剑指画四纵五横,可增加理解力及记忆力。
◎考前猜题
愈接近考试,一面对书本愈不知道重点在那 ,以剑指对书本施四纵五横法,然后随意翻开书本,是第几页就读那一段,重复这个动作,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案例:
曾有一位林小姐应徵工作(电脑资讯相关行业),考试前一天用这个方法,结果第二天考卷一发下来,竟然有百分之八十是昨天所读到的。
◎美梦成真的方法
把梦中情人的名字,用红笔写在黄纸上,再画上四纵五横,摺好放在枕头下,很快就可以美梦成真。
◎心想事成的方法
把你的愿望用红笔写在黄纸上,画上四纵五横,摺好放在枕头下,很快就可以心想事成。
◎睡不好怎堋办
用红笔黄纸画四纵五横,再在中间写个"安"字,可令一觉到天亮。

兵 者 阵 行
│ │ │ │
临 ——┼—┼—┼—┼——
│ │ │ │
斗 ——┼—┼—┼—┼——
│ │安│ │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增加考运的妙法
以剑指在准考证上空书四纵五横,并在其中写个"景"字。

兵 者 阵 行
│ │ │ │
临 ——┼—┼—┼—┼——
│ │ │ │
斗 ——┼—┼—┼—┼——
│ │景│ │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生活上的妙法之一
吃鱼的时候不小心被鱼刺 到喉咙怎堋办?此时以剑指对著喉咙画四纵五横,再写个"妙"字即可。

兵 者 阵 行
│ │ │ │
临 ——┼—┼—┼—┼——
│ │ │ │
斗 ——┼—┼—┼—┼——
│ │妙│ │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注意事项:
此法最是殊胜,杀伤力亦强,故使用时宜心存善念,避免伤及无辜。
施法前务请先默祷"弟子某某因故施法,为免伤及无辜,敬请无冤无仇者先回避"。
◎增加人缘的方法:
把床移至阳宅延年方(见阳宅篇),可以让你早日结成好姻缘。
八、遁甲出行诀
此法至诚闭气吸东方生气一口,吹在手心,右手剑指,写在左手心上,握拳,书字即行,百步不可回头。
(1)见官书"天"字---见主管或主官
(2)求婚书\'合\'字---用於男女朋友交往时
(3)市贾书"利"字---用於生意买卖时
(4)出行书"通"字---用於外出,旅行时
(5)博戏书"乾"字---用於游戏时
(6)夜行书"◇"字---用於夜晚外出时
(7)入众书"遁"字---用於在人群中不被发现
(8)入阵书"强"字---用於各类比赛
(9)看病书"鬼"字---用於探病求医时
(10)吃酒书"少"字---用於饮酒避免宿醉时
(11)入水书"龙"字---用於海岸戏水,或搭乘船舶时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详解

九字源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篇登涉篇,云:「祝曰:「临兵斗者, 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东密受到我国道教的影响(使用护咒法),可是在抄录这九个字时 ,把「数组前行」误抄成「数组在前」或「阵裂在前」,而沿用至今。这九个字分别的意思是:


(りん)身心稳定
表示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表现坚强的体魄。
结合天地灵力------降三世三昧耶会
手印:独钴印
咒语:金刚萨埵心咒


(びょう)能量
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
行动快速如镖------降三世羯摩会
手印:大金刚轮印
咒语:降三世明王心咒


(とう)宇宙共鸣
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
统合一切困难------理趣会
手印:外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法身咒


(しゃ)复原
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
万物之灵力,任我接洽----- 一印会
手印:内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降魔咒


(かい)危机感应
表现知人心、操运人心的能力。
解开一切困扰------四印会
手印:外缚印
咒语:金刚萨埵普贤法身咒


(じん)心电感应/隐身
表示集富庶与敬爱于一身的能力。
透视、洞察敌人心理------供养会
手印:内缚印
咒语:莲花生大士六道金刚咒


(れつ)时空控制
表示救济他人的心。
分裂一切阻碍自己的障碍------微细会
手印:智拳印
咒语:大日如来心咒


(ざい)五元素控制
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运用超能力。
使万物均为平齐------三昧耶会
手印:日轮印
咒语:大日如来心咒


(ぜん)光明/佛心
表示佛境,即超人的境界。
我心即禅,万化冥合------根本成身会
手印:宝瓶印(或隐形印)
咒语:摩利支天心咒
其实密宗向来讲究祭礼咒语,倒未必是受道教的影响,反而是道教跟佛教学了不少东西

7、《抱朴子》《神仙传》是道家著作吗?讲些什么?

都是道家著作。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抱朴子>在道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认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对道家学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葛洪写成《抱朴子》内外篇。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汉族志怪小说集。共十卷。
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不无参考意义。

与抱朴子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