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华养生太极

中华养生太极

发布时间:2020-07-04 03:55:55

1、养生太极掌第二套动作名称

养生太极掌第二套动作名称:

1、真人釆气2、迎风掸尘3、托梁换柱4、月移花影5、鹞子穿林6、野马分鬃7、金鸡独立8、仙人摘

茄9、金龙戏水10、螳螂扑食11、神龙探海12、龙盘玉珠13、乌龙翻江14、虎卧凤巢15、童子抱琴

16、侧身锁源17、喜鹊登枝18、十字探花19、白虎坐洞20、走马观花21、神龙探海22、龙盘玉珠

23、乌龙翻江24、虎卧凤巢25、童子抱琴26、侧身锁源27、喜鹊登枝28、闭门推月29、游鱼摆尾

30、推山填海31、连珠飞脚32、顺风摆莲33、黄鹰掐嗉34、神龟服气35、气行劳宫36、龙盘海底

37、嫦娥舒袖38、劳宫釆气39、气息归元。

(1)中华养生太极扩展资料:

打养生太极掌的好处:

1、益于中医疾病。对关节炎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冠状动脉硬化有一定疗效。

2、改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太极掌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3、加强大脑的调节能力。练习太极掌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练习太极掌,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协调毫不紊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加强了大脑的调节能力。

4、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练习太极掌时,随着机体的运动,加强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了体内的淤血现象。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由于呼吸的加深,从而促进了冠脉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

2、太极的好处是什么?

3、太极拳的养生意义

4、中国是养生的功夫是太极吗

养生靠的是方法,不一定太极是最好的,反而少林拳里面也有好的养生功法。

5、太极拳真的能够养生吗

太极拳对当代人类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商业繁荣,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却也带来了不少麻烦,环境污染、战事争端、能源危机威胁著人类。即使在和平的环境中,仍面对许多生存问题,诸如被称为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疾病,二号杀手便是忧郁症,以及老龄化社会的生活品质问题。
中国的太极拳运动,虽不是一副药到病除的“药方”,但你若持之以恒地坚持,恰恰是能有效解决或缓解上述三大社会症状的“妙方”,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於太极拳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做了许多测试方面的研究,涉及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 及免疫功能、老年虚弱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多年研究、对照分析了脑电、心电、血脂、微循环等方面太极拳产生的锻炼效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最近我的一名博士生与运动医学专家、共同探索了“胰岛素生长因数一l”的内分泌调节作用,论证了太极拳锻炼有益於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运行,引起 了运动医学界较大的关注。
所有这些研究成果不在此一一赘述,我想从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一下太极拳对心。脑血管疾病,对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以及老年人的生活健康谈一点认识。
有一篇文章说,人类站立,用两脚行走,实现了这一质的飞跃,固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史,却不利於全身血管的锻炼,以致高位缺血、缺氧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大敌。
全世界每年有1600万人死於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率50%以上。中国约有l亿多人患高血压病,每年新增100万人以上;脑病患者500多万,每年新发150万,冠心病患者1000万人。中国心脑血管患者死亡人数达260万,平均每分钟死亡5人!
太极拳强调放松肌肉,“一动无有不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均有利於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流回圈,也有利於对微血管的锻炼, 促进微循环。上海体院一位老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探索了人的微循环。研究表明,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者, 管绊异常率和淤血管超标率均明显低於对照组,起到了调节供血的作用,有人将其称为“第二心脏”。此外,不少研究表明,练太极拳对降低血脂、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脑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有关的实验报告我在此不一一列举,我衷心希望医学工作者和武术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合作,迎战人类的头号杀手,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实验证明,人的心理健康对人的生理健康、生活品质有极大的关系。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性格、应对各种事件的心理能力、生活态度、人生观念等等,都会直接对人体产生影响。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物欲和金钱刺激著人们,繁忙和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浮躁、紧张、烦恼、压抑,使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症大增。根据曹一民先生的撰文,世界上有3.4亿人患忧郁症,以至成为人类的第二大疾病。
我认为以“松静自然”“舒缓自如”为特点的太极拳极有利於人的心理调节和修身养性。以下分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太极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哲学观。
太极拳“道法自然”,人身为一“小太极”,自然为“大太极”。当你练完了一套太极拳,到户外、旷野、树林、草地上,无拘无束地“全身处处毫无牵掣”,“动静作势、纯任自然”,呼吸自然,开阔心胸“随天机动宕”,也无意追求蹬腿有多高,架势有多低,姿势有多规范,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观念来行拳 走势,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交融,将自己溶人大自然之中,天人一体,生机无限,热爱自然、热爱人生之情油然而生。忘却烦恼,进入一种恬淡自然的境界,会有 一种好心情,一份紧张烦恼之外的宁静,这对你的健康会没有益?

第二,太极拳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的一种伦理观。
现代人工作中、商务中的激烈竞争,使人与人的关系紧张,甚至白热化,由此引来嫉妒、烦恼、仇视;现代科技又给人创造了网上聊天的环境,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
人们聚在一起练太极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随著音乐舒拳走势,或两两推手“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粘连黏随,成为一种融洽感情、乐此不疲 的交流情感的活动。正如《大趋势》一书中提到的“每当一种新技术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一种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产生一种高情感”。太极拳以静心养 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做为一种高情感活动是非常可取的。尤其是在外国,老年人,妇女平日较为孤独,有一种场合给他们一起练拳、交流、说笑,相互尊重, 其乐融融。太极拳以其绵缓斯文的运动风格,尤其容易增加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观念。不少发达国家,有兴趣练太极拳的人聚集一起,无欲无争,陶然往返,不失为 凝聚人情感的“魔杖”。

第三,太极拳是终身追寻和谐的养生观
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一样,在练拳中追寻和谐,上下、身步、手眼、内外,处处和谐,可为“终身不尽之”.

想学习太极拳, 可从24式太极拳开始. 初学者应跟从老师学习, 否则以下一些基本要求便不知做对没有.
基本上所有太极拳都要注意身法十要(虚领顶劲及气沉丹田, 涵胸拔背, 松胯扩膝, 沉肩、堕肘、护肫、守中等) 的内容, 要求身体成为一个立体圆球., 另外还要 ‘用意不用力’, 切记放松身体各关节, 慢慢体会, 将各法溶入意识,成为本能,才可提高拳艺。
网站 :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视频教程 (高清版 宗维洁主讲 示范)
http://www.56.com/u63/v_NjIwOTIyMzY.html
http://www.56.com/u31/v_NjA1NDY5MjQ.html

6、太极的养生练法和实战打法有什么具体区别?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近代太极拳兴起以来,传统的说法都是由武当道士张三丰创太极拳。南岳国师文进之编著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的起源时有记:“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下幡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 古传太极并无套路,原始骨架就是十三式,分别为定、进、退、顾、盼、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十三字组成,它概括了太极拳的主要法则。 太极拳与我国古代道家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形架之源,与道教科仪踏罡步斗极其相似,其间"禹步"之术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术,道教法术中的禹步,即为今天的八卦步、太极圆环步的雏形。太极拳理论,直接来源于道教思想,道教继承和发展老庄道家思想,在重生贵生、尊道贵德宗旨指导下,有一系列养生修身炼己、以求长生久视的锻炼功法,集中且精当地体现在太极拳功法拳理上,"柔弱胜刚强"。在太极拳中,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都来源于老庄哲学,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练养生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养生太极拳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 养生太极拳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养生太极拳的功法特点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按层次功阶进修,功夫深浅,各有功效。练一式得一式,练成一阶进一阶。进门学习,学一式练一式,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以迅速显效。 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静功练气,动静相修,得气快、显效迅速。功法有聚气养气——练丹田气,意气升降——气通任督,升降开合——行气通经。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 意气合力 养生太极拳,练拳、松、息、气合一意,练到意力足,气力自生。气力用于内以运气血,是为阴阳自和之能力——疗疾健身的功力。气力用于外以运身手,是为拳势招式之劲力——技击应用的功力。

7、华佗的五禽戏和太极相比,谁更胜一筹?

熟悉中华文化的小伙伴都听说过,华佗的五禽戏,这是华佗发明的一种类似体操一样的动作,人们可以去按照五禽戏里面记载的动作来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太极也是一种类似的一套拳法,人们通过打太极来强身健体,这些说白了都是一种类似健身体操一样的东西。


我觉得五禽戏和太极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高下之分,他们都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人们通过这样的一些动作可以舒筋活骨,锻炼自己的身体,没事的时候,练一练打一打,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大家不用拘泥于练哪一种,我觉得五禽戏和太极拳都是可以用来锻炼身体的。

而太极拳和五禽戏发展到今天,太极拳的传播范围更广,会这一套拳法,并且每天去打的人也更多,主要就是因为五禽戏年代太过于久远,现在对于五禽戏的记载是有的,也通过一些考古发掘,把五禽戏的一套动作也流传下来了,但是真正去练的人却很少。

其实现在的科学发展了,有很多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选择去体育馆锻炼身体,就是因为体育馆可以针对你的体质,去给你定制一些锻炼方法,来达到有效的加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太极拳则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去练习的,每天早晨我们都可以在公园看到很多的小孩子或者老头儿的太太,在打太极拳来锻炼身体,而太极团的动作比较缓慢,姿势比较优美,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他以前发展到现在我觉得更像是一种文化,他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思想。

与中华养生太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