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二十四节气养生pdf

二十四节气养生pdf

发布时间:2020-07-03 09:54:37

1、2015刘逢军教授二十四节气养生

肖 薇:我们感觉就像在时空隧道里穿梭一样,我们在商量这期节目的时候,像东方还有我们导演说肖薇你怎么那么较真,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看了这个短片之后,我这较真的劲好像又上来了。任教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它偏偏是二十四节气,怎么不是三十六节气,或者是四十八节气呢?

任振球:二十四节气,是几千年来的一个总结。过去曾经也划分过,把二十四节气再划分成七十二候,也就是每个节气有十五天,每五天作为一个候,全年一共七十二候。后来发现也分得太细了,因为我们国家非常辽阔,各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都差别很大,分得太细不一定好用,最后还是二十四节气比较好用。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里头所处的特定位置,这样来划分的。一年转一圈360°,每隔15°就是一个节气。在古代大概有几种划分方法:比如在三千年前左右,一种方法是在天黑不久,黄昏的时候看北斗七星,以斗柄指向来定节气,斗柄指向东就是春分,指向南就是夏至,指向西就是秋分,指向北就是冬至。另外还有一种划法,也是在黄昏的时候,看天顶中天的时候是什么星座,比如黄昏中天的时候,七天左右中天的星,古书上叫做“大火”,也就是叫“心宿二”,就是夏天到了;另外如果黄昏的时候,看到的星座是昴星,也就是现在天文上的金牛座那个昴星团,就是冬至到了。第三种划法刚才影片里有,就是用土圭测日影,就是立根杆子看影子的长短,正中午的时候看影子长短,如果影子最短的时候,那就是夏至;影子最长的时候就是冬至。有这么几个方法。

肖薇:要是春分和秋分呢?

任振球:那就是中间平均的阶段。

肖 薇:也就是平常要经过严格的测量。

任振球:但是这几种古代的划法都比较粗糙,现在的天文学,根据天体的位置,可以精确地计算,因此,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发生的日期,特别是开始交节的时间时刻,都可以严格地计算出来,而且早就可以计算出来。比如说2000年春分这一天,它的节气日期是3月21日,时刻呢是早晨3:06,可以计算这么准。

肖 薇:非常准确的。我想如果要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话,估计二十四节气的一些内容,可能就流失掉了,所以我现在特别想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比较详实的文字记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郑教授。

郑大玮:最早完整的记载,是在西汉的淮南子》这本书上。

肖 薇:《淮南子》它和刘安有关系吗?

郑大玮:所以,说到《淮南子》,就不能不提到淮南王,淮南王他名字叫刘安,是刘邦的子孙,他这人养了很多宾客,据说养了几千人,宾客谋士里边什么人才都有,其中有的人比较熟悉懂得一些天文知识,懂得一些农业的知识,他就把前人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在《淮南子》的《天文训》这一节里边完整地记载下来了。要说刘安本人,他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肖 薇:但是现在我们还得念刘安的好,因为我们现在吃豆腐的时候,都知道刘安他去炼丹的时候没炼成,但他发现了卤水可以点豆腐,二十四节气也和刘安有关,所以我们每天都能念叨他。

郑大玮:对,刘安这个人虽然是野心家,篡夺王位,最后是被人告发了,最后死了。但是他养了这么多谋士,笼络了这么些人才,写下《淮南子》这本书,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从这点来看还算做了点好事情。要更早啊,其实商朝的甲骨文,那时候已经有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这些在甲骨文里面就已经有了,估计在夏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四个节气,主要就是夏至、冬至、 春分、 秋分。

肖 薇:“两分两至”。

郑大玮:这个较早。到西周的时候,已经有八个节气了,除了“两分两至”以外,还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肖 薇:那是不是说,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它是根据公历定的?

任振球:对的,我们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历,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就是反映公历的变化,因为每一个节气,在每年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比如春分这一天,一般都是在3月20日到22日,夏至这一天,一般都是6月21日或者22日,都是基本固定的。

肖 薇: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按地球绕太阳转的时候,在轨道的位置来决定的。

东方月:二十四节气,是创造于我国的古代先民,最早是在黄河流域一带,仿佛到今天我们还能够听得到黄河流域一带传下来的歌谣,那就是《二十四节气歌》,这样吧,我请出一些小朋友给大家来唱一唱这首节气歌。

春雨惊分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分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阳历2月起,按月两节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年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最多不差一两天。

肖 薇:我刚才看了这些小朋友的表演,我自己有这么一个感受,她们唱节气歌的时候,唱得非常的流利。比方说四季里面春、夏、秋、冬,到底分别是哪几个月,怎么划分的呢?

任振球:现在,在天文学上一、二、三月叫春天,四、五、六月是夏天。但是在气象学上,特别对农业生产比较实用的角度,是从一年温度的变化来划的,冬季是十二月、一月、 二月,因为我国最冷是在一月份,春季是三、四、五月,夏季是六、七、八月,秋季是九、十、十一月,是这样来划的,这种划法比较实用,特别对农业生产比较实用。咱们国家的春夏秋冬,在全世界是最分明的,是最分明的国家,只有我们国家最分明,比如说,我国一年中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比如1月份,哈尔滨它的最冷的一个月,平均温度达到-19°多,可是海南岛的海口是17°多,月平均温度相差二十七八度。又比如,两河流域的巴格达,开罗,还有美国的东南部地区,他们最冷月份和最热月份的温差,一般只有十五六度。直到现在国外只有四个节气,没有二十四节气,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只有我们国家才有二十四节气。

肖 薇:之所以会那么看重二十四节气,它和我国的地理条件和温差比较大,和四季比较分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任振球:但是为什么我们国家春夏秋冬四季最分明呢?这个是和我们国家有独特的地理地形,还有海陆分布有密切关系,咱们国家东面有太平洋,南面有印度洋,西面有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这些条件使得夏季风,可以直接一直到达华北,甚至于东北,所以在夏天的温度,南北温差不是太大,但是到了冬季,我国北面西伯利亚强大的冷空气,不断地侵袭我们国家,甚至一直可以到华南,所以使得冬季的温度往往就比较低。所以使得我国一年当中的温差就特别大。

肖 薇:所以我感觉作为中国人,我们是比较幸运的,为什么呢?至少我们能够看到四季的美景,像过去很多文人墨客他们都会用语言用文字去描述,非常形象,但我总感觉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和现实比起来,好像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现在我们可以用画面,来亲身感受一下四季美景,到底是什么样的。

江南水乡春风早,北国阡陌花开迟,我国有着极为明显的四季分隔。水是吾乡清,月是故乡明。晓月山花启灵智,春风化雨沁人心。可能是一处一景,一重天的巨大差异,无不显示浓浓的诗意,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也不同于西方,我们更注重意韵的悠长,春风化雨;夏日绵长、万物竞长;秋风叶落、大道溶金;冬树如墨,又好像是邀人走入传统的水墨画的境界,有人说我国的山川是一地一景一重天,这是祖国山河锦绣最为形象的写照了。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虽然银装素裹,但仍妖娆袭人,在中华大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或许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获得不同的美感。

肖 薇:二十四节气的侧重和分类,好像也不太一样。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它有的说的是寒暑往来,还有的说的是降水,那么二十四节气里边,是不是有具体的分类?

郑大玮:是的,二十四节气,我们把它分了一下,发现它的内容是有所不同的,有这么八个节气,可以说是它的骨干,这八个节气是最初建立的八个,早在西周时基本上就定下来了,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是最早按照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等分出来的。

任振球:就是反映季节变化的有八个节气。

肖薇:所以叫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郑大玮:然后,反映冷暖程度的又有这么几个,小寒、大寒,这是冬天的,夏天的小暑、大暑,还有一个处暑,就是最热的天气要结束了。另外,反映天气现象的还有七个,比如说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白露、寒露、霜降,是跟降水相联系的天气现象。另外还有几个,是直接反映物候变化的,比如说惊蜇,土壤里面的昆虫开始活动了。

2、二十四节气养生方针下txt全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针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立秋养生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3、求两本养生书: 史赞华的<人体的春夏秋冬>和王彤的<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恭喜您,愿意或者有这个智慧的人,才能看懂这两本书,其实这两本书,我在很多年前看过,前者《难经本义》,后者《黄帝内经》,如果你要看建议看老版的,才能看到精髓。当然新版的一定要有原文。这两本书把天地人说得很清楚。看懂了一生受益。这两本书在大型新华书店有买。也有书香门弟的老人家手里也应该有。我就是借来看的。

4、叶涤生(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全国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小雪节气虽已数九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我提醒诸位在进补时不要被 “五味之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一般说来,青年人机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热量较老年人多,而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粮食之中,故青年人应保证足够的饭量,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并摄入适量的脂肪,在选用药膳进补时应考虑这一因素。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往往有些人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招来不速之客——“青春痘”,学名痤疮,它给年轻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这里向年轻朋友简单谈几句痤疮的病因和预防。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究其病因和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而皮脂腺活动是受内分泌和精神因素影响的。青少年时期由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皮脂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形成毛囊口角化栓塞,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除,因而形成了痤疮。为避免痛苦发生,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温水洗脸常洗澡,少吃油腻辛辣寒凉食品,多吃水果蔬菜,避免便秘发生,禁止用手挤捏,否则痤疮消退疤痕依在。在治疗上中医将其分为四型: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冲任不调,热结血瘀型。方药分别用[枇杷清肺饮]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加味逍遥散]加减,[四物汤]加减。总之,得了痤疮要及时请大夫诊治,切不可自行处理。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5、二十四节气养生的书籍有什么

24节气养生法

6、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的原本谁有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适当调养,使得阳气得以宣达。饮食上回要多吃生发食物,像葱、姜、蒜、芽菜、萝卜、韭菜等。《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讲解建立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可答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正确的运动起居能帮助降压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减少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

与二十四节气养生pdf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