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体育养生的影响

体育养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03 00:18:55

1、大学体育保健的重要性

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心率掌握在______次/分?
青年人每分钟不超过150次为宜,老年人以每分钟不超过110次为宜。
跑,跳跃,投掷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活动。
一、“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既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珍惜生命自然离不开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如此,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不断提升,现代人很少有人愿意或很难抽出时间运动,即使每天做一些运动,也只是我们看得见的骨骼肌在运动,难怪十个就有八个人会回答:“我连睡觉都没时间,哪来的时间运动?”

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大一的新生因为刚从高考的噩梦中醒来,所以会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游戏上,整日的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大二的会忙于考这样那样的级,天天忙于学习亦抽不出时间锻炼。大三大四忙于找工作,为自己的将来奔波更不会再去专门抽出时间来运动。所以,我们每周的锻炼只能依靠学校安排的体育课来完成。

其实学校应该把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作为第一节课告知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学生自觉锻炼。

1.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感知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使在空间、时间和运动感知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使人体感觉、重力感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知觉等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大脑神经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和改善部分人的意识和记忆模糊、朦胧,出现错觉和幻觉等智力上的障碍。

2.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高“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成共识。因为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必须与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时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的满足,进而改变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3.增进快乐,调节情绪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改善人际关系

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现代高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劳动的个体化日益凸显,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匮乏,人际关系疏远。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提供了一种亲和力。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对那些性格怪癖、郁郁寡欢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5 树立成就感

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人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

二、祥见http://www.wxty.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6
及http://www.cne.com.cn/blog/user/zhl4910052/article/10500.htm

2、体育锻炼有什么影响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国家教委规定各级各类中小学应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它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呢?毛泽东同志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可见,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节 参加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
一、生命在于运动
动物和人类在生命的进程中,始终在不停地运动。从猿到人,大约经过了二、三百万年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的有机体,从一个单独的受精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有机体,是细胞不停动动的结果。可见,没有动动就没有生命。
一说到"运动",就离不开"肌肉"。从古罗马竞技家的雕像,到现代竞技场上强壮的身躯,人类从事的各种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无一不是肌肉运动的结果(骨骼肌运动)。还有一种平滑肌的运动,如肠胃的蠕动等,也是维持有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进行新陈代谢的必要运动,也是生命活动的源泉之一。
从微观世界来看,构成人类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也在时时刻刻地进行运动。白血球消灭病菌在运动;红血球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运动;骨髓腔内造骨细胞不断破坏和吸收骨质,使骨腔扩大的运动;骨膜内的造骨细胞不断制造骨质,使骨加粗在运动;长骨端的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变长也在运动;所有的细胞都在自我更新而运动……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是由近六十多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对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二十五种左右。在这二十多种元素中,最多的是氢、氧、碳、氮这四种,合起来占人体原子总数的99%以上。
正是由于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身体的各种生命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最重要的是两种高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是由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氨基酸组成的,它是一切细胞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细胞运动、变化的基本物质,是构成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类,前者是从亲代受精卵带来了遗传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所以人类具有儿女常常像父母这种遗传现象。但是,在某些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在数目上、顺序上和排列方式上又是可变的、这种变异性造成了儿女既像父母,又不完全相同、有发展、有变异。而核糖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从生物高分子,特别是从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来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使我们对人体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机体的基本性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有效地发展人体和增强人民体质的问题,提供了生物科学的依据。
可见,生命在于运动,人类有机体的进化在于运动。古语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各器官系统"动则兴,不动则退",体育锻炼能使个体的运动器官及辅助运动器官以及其它器官得到发展,这完全符合生物学中"用进废退"的原理。人类历史上有些名人是长寿者,例如,生活在古希腊黄金时代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他生活简朴,终生坚持锻炼,在当时人们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的情况下,他竟然活到七十岁!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包括体育),他是一位体育家,一生不知何谓疾病,坚持体育锻炼,终年八十岁。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活了七十二岁才死,没有听说他身体不健康;隋唐两朝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提出"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和"人欲劳于形,而病不能成"的养生健体的理论,并身体力行,因而在一生中完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本药物名著,前者是七十岁时写成的,后者在百岁时定稿的,他享年101岁(公元581~682年)。清朝的康熙皇帝,长期坚持骑、射、围猎、习武之劳,所以一生始终保持健壮的体魄,一直活到古稀之年,成为历代皇帝中的寿星。体育运动可以增进人体健康,道理主要在于:人体是一个可塑性很大的有机体,在不超出限度的范围内,对环境的变化的适应能力极强。体育锻炼通过改变环境,加大对人体刺激的负荷,适应这种刺激,机体的功能就得到改善,于是健康状况也得到改善。
例如,仅就心脏而言,常人安静时心脏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运动员可达100毫升以上,所以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常人徐缓而有力(运动员安静时每分钟心率为50次左右,常人为70~80次左右)。体现了心脏机能水平较高出现节省化的优热。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濑古利彦,曾三次蝉联国际马拉松比赛冠军,科学家对他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的心容量和体重之比,居日本所有运动员之首,且心壁厚度和心脏形状都优于其他运动员。他的最高心率达每分钟240次左右,常人只能达180次左右。濑古好像是在轻巧的身体内装了一个大功率的水泵,以强大的马力支持身体运动。这反映了激烈运动时,心脏功能的高效化优势,这正是多年坚持运动生活锻炼的结果。
为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苏联科学家曾做了下面有趣的实验。
将一批经检查确认身体完全健康的20~30岁的男子作为实验组,规定在20个昼夜里一直卧着不准坐起、站立和做操。另选一批条件相同者做为对照组,按上述规定接受实验,差别在于一昼夜允许对照组人员在保持卧姿的基础上,可在专门器械上锻炼四次。三五天后,实验组全部人员反应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便秘。二十昼夜过去后,当他们从床上站起来时,立刻感到头晕目眩,肌肉极度衰弱,脉搏不正常地加快和急速减慢,动脉压高到危险程度,心脏功能下降70%。体内组织严重缺氧,连站立和缓缓走动都感到肌肉酸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后的2-4天。而对照组则基本保持着工作能力水平,活动过少能引起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人情绪不稳定,新陈代谢产生障碍,肌肉萎缩,骨组织成份发生变化,心血管系统急剧恶性化,肠胃功能紊乱,肾功能失调。可见,身体运动有益于健康。
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寿命可以延长。经研究发现,每天运动的老鼠比关着不动的同类老鼠,寿命长25%。野兔平均可活15年,家兔只能活4-5年。牧羊狗可活27年,家狗仅活13年。大象在野外可活到200岁,从小捕获喂养的大象最多活不到100岁。野生动物比饲养动物寿命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经常地保持着频繁运动的缘故。邮局的职工,外勤人员的寿命比内勤坐办公室的人员寿命要长。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能增强免疫;能延长寿命;能促进健康;也能促进人体的进化。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有机体的生长主要指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所造成的形体上的变化;发育则包括了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变化。
骨骼的生长决定了身高。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中小学生骨骼健康地生长与发育,这是非常重要的。
身高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四肢长骨不断地加长。在四肢长骨的骨士与骨骺(长骨两端膨大部分)之间,儿童少年时期有骺软骨,这层软骨不断变成硬骨,又不断生成新的软骨。这样,骨头就不断加长,这个生长过程在儿童少年时期十分旺盛,一般要到20~25岁左右骺软骨才完全骨化成一条骺线,那时骨就不再加长。在骨头生长旺盛时期,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对骨的血液供应,使正处于旺盛造骨时期的骨组织获得更多原料,从而加速造骨过程;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使骨骼受到各种刺激,对骨骼的生长十分有益。经调查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10-14岁的学生要比同龄的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身高高出4-8厘米。
体育锻炼除有助于骨骼生长以外,还有助于使骨变得更加坚硬,对人体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一般地说,骨的抗压能力比花岗石大25倍,比砖头大30倍,一个体重70~80公斤的人站立时胫骨(小腿骨)可经受1.5~3吨的重压而不致折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的牵拉和重力作用,使肌肉附着在骨上的骨突起部位增大。运动对骨的机械性刺激增加,使骨的细胞代谢更加旺盛,加上运动使血液循环加速,更快更多地供给养料,于是使骨骼增粗,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松质的公布与肌肉的拉力和人体重力的作用相适应,骨小梁的排列更加合理。久而久之,骨的坚固、抗折断、抗扭曲性能随之得到提高。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受到阳光的照射,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和对钙磷的吸收,使骨变得更加坚硬,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关节,它由关节面软骨、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周围由肌肉和韧带包围着,韧带起加固关节作用。关节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转动,因而人体才可以实现各种运动。青少年时期关节虽然活动范围大、灵活性较好,但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坚固性较差,常会出现脱臼或扭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囊、韧带增厚,关节的牢固性和所承受的压力加强。由于运动时关节大幅度的长时间运转,它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也会逐渐得到提高。这对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正常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肌肉的生长也大有好处,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粗壮,力量较大。这由于在体育锻炼时,使肌肉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其开放数量可达发静时的20-50倍(平时每平方毫米肌肉中约有4000根毛细血管,只开放其中的30~270根左右),使肌肉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氧气和养料,于是肌纤维增粗、肌肉的横截面积加大,肌肉的重量可由一般人占体重的35~40%,增加到占体重的50%左右,身体显得丰满而结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抗疲劳和耐受酸痛的能力要比不锻炼的人强。肌肉是受神经支配的,一根运动神经连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的数量有关。一般的人在运动时每块肌肉只有60~70%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而运动员可达到80~90%。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对神经刺激产生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大大改善,以致能发挥出最大的运动效果,并使动作更加能量"节省化"。
由于体育锻炼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生长有上述良好作用,所以综合效果是有利于中小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根据以下调查研究材料:例一是北京市某幼儿园对两个大班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两年内经常锻炼的儿童身高平均增长15.6厘米,体重平均增长4.54公斤,而不经常锻炼的对照班儿童,身高平均增长14.9厘米(比前者低0.7厘米),体重平均增长3.84公斤(比前者少0.7公斤)。例二为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于1975年3月至1978年3月间,对上海市12所幼儿园400余名3-7岁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对比观察,发现锻炼组比对照组身高增长超过1厘米,体重超过约1公斤。

3、体育养生是什么?

这种身体运动是为养生长寿服务,即以养护生命知使达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由于它以养生保寿道为目标,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中国养生体育内。中国养生体育的起源 中国养生体育有着非常古老容的历史。

4、体育养生的历史追溯与价值

几千年来,华夏大地的帝王将相追求的长生不老术,发展出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医疗技术,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医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与自然界万事万物息息相通的,而且还建立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天人合一论、形神同一论等理论。但是,在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东西方文化刚刚开始融合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些理论没有科学根据,甚至把它们说成是玄学。随着科学信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这些理论的巨大价值。在医学界,用这些中国古老医学的历史结晶——中医学理论来解释人体不规律的变化现象,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传统体育养生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与传统体育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有关华夏民族甚至全世界民族如何进行身心保养、防治未病、健康长寿等的一系列原理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如何本着科学发展观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整理、继承精华、发展创新,是新世纪下需要我们思索、承担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肩负的不可推卸和抗拒的责任和义务。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振兴,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民族的素质,而构成民族素质的重要基石是人民的健康体魄。只有不断增强人民健康的体魄,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民族的素质。因此,推广养生之道,普及健康之法,已不再是老年的健康长寿问题,也是关系到全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大事。

5、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积极影响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又是生活的一环,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因此,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

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进行体育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样就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经常从事运动,能使心脏产生工作性肥大,心肌增厚,收缩有力,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就大大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心率和血压变化比一般人小,表现出心脏工作的“节省化”现象。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呼吸是重要的的生命现象,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经常运动能使呼吸肌发达,呼吸慢而深,每次吸进氧气较多,每分钟只要呼吸8-12次,就能满足机体需要。运动可使人体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泡富有弹性,可增加肺活量。

4、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适当体育活动能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肌纤维变粗,肌肉组织有力,促进骨骼生长,骨密质增厚,提高抗弯、抗压、抗折能力。

5、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由于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运动还能调整人们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

6、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事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使人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因为经常锻炼,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强,感觉敏锐、视野开阔、判断空间、时间和体位能力增强,因而能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同时由于经常在严寒和炎热环境中运动,可以提高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身体对气温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

7、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经常运动可使白血球数量增加、活性增强,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可以使中老年人保持充沛精力和旺盛生命力,延缓老化过程,健康长寿。

运动养生的意义

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一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寿命自然比家养动物长了。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就长。这说明一个道理:运动是健康长寿之本。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以养形

《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说明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著名医家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人体运动主要围绕肩、腰、髋、膝、踝等关节来进行,且每一处关节部分布有若干肌群,经常运动,既能消除脂肪,又增强了肌肉的力量。此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还可提高青少年的身高和其他生理功。

2.运动可增强脾胃功能

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而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才能健康长寿。

3.运动可加强心脏功能

国外有个心脏病学研究所,曾对20~30岁的健康男子做过一个缺乏运动对身体影响的试验。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规定试验对象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不准坐起、站立或在床上运动。对照组也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但允许每天在床上设置的专门器械上锻炼4次。当试验进行了3~5天时,试验组的人纷纷诉说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发生便秘;20个昼夜过后,肌肉开始萎缩,肌力极度衰退,不少人从床上一站起来就头晕目眩,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到危险程度,有的竟处于昏厥状态,与试验前对比,心脏功能平均下降70%,起床后,连上楼这样简单活动几乎都无法完成。但对照组的情况全然不同,他们仍保持了试验前的工作能力与机能水平。另据对哈佛大学17000名毕业生普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经常进行积极的运动,可使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减少35%

4.运动能增加肺的功能

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其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5.运动能提高肾脏的功能

这是因为运动使新陈代谢旺盛,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泻活动,使肾机能得到很大锻炼。中医认为肾主骨,不少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脱钙、骨质增生、关节挛缩等疾病,也可通过经常的锻炼,而得以预防。

6.运动使人精神愉快

体育运动可促使脑血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正如美国医生怀待所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近年来神经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已经证明,肌肉紧张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不愉快的情绪通常和骨骼肌肉及内脏肌肉绷紧的现象同时产生,而体育运动,能使肌肉在一张一弛的条件下逐渐放松,有利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一、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6、体育健康和养生保健对个人价值取向及未来参与锻炼的影响

你好朋友,我是一名健身教练。

如果你真心想将自己的身体锻炼的更好一点,根据我的个人成功经验,建议你采取如下整体的强身锻炼方式来进行锻炼为好:

首先是要养成一个早晨提前40到60分钟起床的习惯;

二是早晨起来后,外出先跑跑步,将身体跑到微热就行,作为每天早晨锻炼活动前必须的准备事项;

三是做做广播体操,或者学习简单的武术套路或练武的一些基本动作,注意:初学练武时,先不要求神似,而必须追求形似。才能保证自己的举手投足符合练武人的出手不离方寸;

四是每天早晨锻炼时,进行一下深呼吸后,凭借一口气尽力对天长啸(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底气与嗓音宏亮)。每天多进行原地起跳、原地起跳摸高、助跑起跳、助跑起跳摸高的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自己身体长高、各部位肌肉的强健与线条美,同时可以提高弹跳力、爆发力、耐力、奔跑速度与起跑速度),多进行单杠、双杠锻炼(以能达到并超过高中体育锻炼标准以上为好); 五是每天睡觉前准备一杯开水,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给凉开水加点热开水后,空腹把它喝了(

一是稀释体内因睡眠后的血液粘稠问题;

二是有利于锻炼身体时不出现供血、供氧不足的不良状态;

三是有清扫体内垃圾的作用,提高身体的消化功能,有利于多长肉,特别是多长腱子肉;

四是可以消除清晨起床就锻炼时,可以出现的各种身体不适状态),

清晨起床空腹就饮水适应后,每天每次必须喝400ml以上;

六是每天早晨一定要吃饱饭,中午也必须吃好、吃饱。鸡、鸭、鱼、肉可以随便吃。但是,

晚饭:

一是最好要吃点面食(馒头、面包、面条、饼干、点心等);

二是最好少吃点鸡、鸭、鱼、肉;

三是吃好就行,不要吃的太饱。因为,晚饭的这三条都是长肉的最有利条件,自己必须控制把握好,以免形成摄入量过多而造成尽长脂肪肉(肥肉),不长腱子肉(瘦肉)的主要原因;

七是晚饭两小时后,可以外出走走,做做俯卧撑、吊吊单杠、双杠或者在家、宿舍做做双手倒立、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的锻炼,锻炼到身体发热即可,等到身体适应后再增加运动量。切记!切记!

八是到新华书店、网上购买或下载一些锻炼身体、练武的身体防护与保护书籍及锻炼身体的技术要领、注意事项、擒拿格斗武术套路来好好学习学习后,再进行具体的锻炼与实施为好。

以上各条,贵在持之以恒。 只有你能长期坚持下来,养成生活的如此习惯。特别是能够严格按照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进行锻炼,我敢肯定:二三个月你就会见到效果。

有什么健身上的问题可以找本教练!!

与体育养生的影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