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有哪些给儿童养生食谱?大神们帮帮忙
秋天气候凉爽,儿童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能力提高,正是弥补由于夏天气温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最佳季节,特此推荐秋季食谱几例: 早餐 例1:牛奶1杯 菊花粥1小碗 馒头1个 萝卜酱瓜炒蛋1小碟 例2:维维豆奶1杯 胡萝卜粥1小碗 卷心蛋糕1个 豆腐瘦肉1小碟 例3:酸奶1杯 红豆糯米粥1小碗 全麦面包2片 苹果1个 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与粳米同煮成粥。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咽喉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午餐 例1:米饭1碗 蒜苗肉丝100克 红烧鲫鱼70克 猪血豆腐青菜汤1小碗 例2:红豆饭1碗 小白菜150克 炒鸡块100克 例3:米饭1碗 番茄焖虾150克 蘑菇煮豆腐100克 猪血豆腐青菜汤:把猪血豆腐切成小块,青菜洗净切碎。水开后,先加入少量的虾皮、盐,再加入豆腐、青菜、猪血。煮3分钟,加调料即可。猪血是补铁的优秀食品,它不仅含铁丰富,而且易被吸收;虾皮含有大量的钙、磷,是儿童的补钙食品。 晚餐 例1:牛肉萝卜水饺150克 海米油菜200克 鲜虾豆腐羹小碗 例2:鸡肉杂菜红米饭1碗 鱼肉煎蛋150克 糖醋藕丝150克 例3:米饭1碗 蛋丝炒韭菜150克 山药排骨汤1小碗 鸡肉杂菜红米饭:冬菇浸软,去蒂洗净,切粒;玉笋、芥兰和鸡柳肉切粒,放入调味料拌匀略腌。用少许油将鸡肉和冬菇等配料爆香。红米和白米洗净,置于饭煲加适量水,等饭将近收干水分时,将其他材料均匀铺放在饭的表面,煮至饭熟即成。红米含高纤维素及多种维生素,可帮助肠道蠕动,多吃可防止便秘;亦含丰富钙质和胡萝卜素,健康又美味。 点心 两餐之间,家长可给孩子准备水果或干果食品当点心,如梨、苹果、芒果、猕猴桃、橙、黄瓜以及花生米、杏仁、腰果、胡桃等;早晚或睡觉前应喝牛奶或豆浆。
希望采纳
2、秋季儿童养生吃什么秋季养生食谱大全
TOP1:居家必备秋季圣品 粥
刚刚进入秋季,宝宝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而粥正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食品,秋后早晨喝粥,既可怯秋凉,又能防秋燥、和中健胃,如果适当加入一些健脾润燥益肺的食物或药材如百合、银耳,则对身体更有裨益。
TOP2:不可不喝 蜂蜜
在秋天里吃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而且比起白开水,宝宝们更容易接受甜甜的蜂蜜水。
TOP3:秋燥克星 梨子
吃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痒、痛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梨煮饮则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蒸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
TOP4:祛除虚火 萝卜
萝卜能够调理脾胃,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TOP5:滋阴润肺 百合
百合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人非常有益。
TOP6:应节良品 秋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甜味浓郁,容易消化,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TOP7:素中之宝 木耳
木耳能够滋阴、润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铁、钙、磷含量丰富,富含维生素C,所特有脂肪质和植物胶质滋养效果极佳,木耳还有排毒的作用。
TOP8:荤食首选 鸭肉
鸭性寒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宜于滋阴养津以防秋燥,鸭肉适合身体虚弱、患病初愈、时常上火的宝宝,可以说鸭是金秋荤食中的第一滋补佳品。
TOP9:病后佳品 芋头
芋头富含淀粉,营养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芋头质地软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虚弱者食用,更是秋季里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TOP10:抗病前锋 菜花
菜花质地细嫩,易消化吸收,适宜于宝宝和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强者食用。菜花能刺激细胞制造对机体有益的保护酶—Ⅱ型酶,它能使小肠粘膜中活性提高30倍,从而使体细胞中的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系统,有能力分解进入人体内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体长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秋天的养生方法?
按时休息,充足睡眠,饮食合理,适量运动,多喝水是养生的原则(我个人的原则)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中秋之前算早秋,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甚至会皮肤干燥,或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
秋燥伤人
“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不同于夏天雨水多,湿度高,秋天气候干爽,燥气为主。 燥,呈显在身体的症状多是:发炎、肿痛、干。
古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燥胜则干”,中医学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如果肺气太强,容易口干舌燥、干咳、喉咙痛。肺在五行属金,金克木,木在中医属肝,如果肺气过强容易伤肝木,产生虚火、肝火。
身体的血、津液与痰是一体的,会互相转化。当负责藏血的肝功能弱时,身体血液循环不良的地方津液就不足,自然导致皮肤干燥、口渴、失眠、大便干解。
7招让你天凉好个秋
第一招:少辛增酸 忌寒凉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
有些人爱吃酸梅止渴,“其实酸梅属于碱性,”吃多了影响肠胃道消化机能,容易发生溃疡,一旦天气更冷,罹患消化性溃疡的机率大增。
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就太阳能量来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
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顺着大自然节气吃当令水果最好了,”现代人因为运输方便、科技发达,可以轻易吃到其它季节盛产的水果,反而容易吃错食物,“你想想,古人的秋冬哪有西瓜?”
贴心小秘方:
可滋阴润燥: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葱等。
第二招:养阴补气
中医师不反对秋天进补,但了解自己是哪种体质很重要,因为“补”的内容也各异。
有时出现上呼吸道毛病,以为感冒,其实不然。而是有些年纪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较少,容易眼睛干涩、干咳舌燥,并没有出现红肿痛的发炎现象,中医称为“阴虚”,要适度服用养阴药,以改善体质。
如果属于过敏体质,着重“补气”,要偏向温补,忌吃寒凉食物。
在门诊中会发现,病人经常“补错药”。有一次,医生发现怎么都控制不好过敏体质患者病情,经询问后才知道,病人私下吃蜂胶。
很多人以为蜂胶对过敏性疾病很好,其实蜂胶在中医属于寒性,刚好与治过敏体质温热药相冲。病患一停用蜂胶,症状立刻改善。
另外,经常腹泻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多补鳗(最好清蒸)。
贴心小秘方:
常见的养阴药:枸杞、玄参、玉竹、麦冬,可促进唾液腺体的分泌,可润喉,也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常见的补气药:人参、黄耆、白术、茯苓(不过,在剂量上难以拿捏是否适合自己体质,不论食补或药补,最好找专业中医师问诊。)
第三招:情绪保守,收敛元气
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
《皇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第四招:适当的运动
北京的秋天不算太冷,空气品质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尤其伸展动作,可帮助拉身,维持身体灵活度,滋脾补筋,强化循环。
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运指呼吸,“运之始畅”,意思是呼吸一旦舒畅开来,“化之始通”,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要注意的是,早晚较冷时,不要在外面运动。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调整运动方式。
贴心小秘方:
早晚天冷:建议在室内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
白天户外:建议老年人多缓步走,年轻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强心肺功能、调整气血。
第五招:穿明亮衣服
有种说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这是延伸自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对应“青赤黄白黑”再对应“肝心脾肺肾”)。
然而中医师有另番诠释。
“秋与白,有点穿凿附会,”尤其白色食物多偏寒凉,像白菜、萝卜这类,“吃吃当然不错,可是如果属于过敏体质,会愈吃愈严重。”显见中医理论绝非一板一眼,必须适个别体质而异。
另外秋天万物枯败,充满萧瑟肃杀气氛,情绪容易受影响。五行中既然秋天对应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让心情更愉悦轻快,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不致死气沉沉。
第六招:强身健肺养生功
秋气通肺,秋燥易伤肺,因此秋天首当保养肺脏,以下介绍两种养肺功法。
高甩兼容法
功效:能扩展心、肺脉及肝、脾、胃功能,有助于神智清明,身体轻盈灵活。
步骤: 1.眼神平视,吸气,两手顺势甩高过头,身体向上挺拔。
2.吐气放松,两手平均朝身后下甩。
3.如此来回运作,连续约十分钟。
嘶泄肺盛法
功效:能帮助情绪内敛、收摄平和。
步骤: 1.两脚平行与肩同宽。
2.吸气时手心上捧,顺势在胸前翻掌,掌心朝外。
3.呈“嘶”字口形不发出声音,缓缓吐气,两手向两侧平推伸直,然后慢慢放松。
4.两手放下,身形回正。 第七招:秋季养生食谱
A.润肤止痒粥
B.清蒸鲈鱼
C.滋阴银耳羹
D.秋季养生茶:桑菊茶
祝健康!
4、多事之秋,儿童想健康度过,需要掌握哪几个养生要点?
秋天是一个敏感的季节,因为气候的突然转变让很多病毒肆意流行。特别是小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弱,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所以对于妈妈们需要掌握一些养生要点帮助孩子在这个多事的秋季平安健康地度过。
首先,在饮食方面建议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同时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它对预防儿童感冒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像萝卜,生姜大蒜,韭菜啊 等等这些食物都是可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的,建议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反之一些寒性食物就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比如一些海鲜类的食物建议少吃。还有秋天比较干燥,多给孩子喝温水以保持体内水分。
其次,可以带小孩多做一些户外活动。秋天气候正好,秋高气爽的。带孩子出去也不怕说小孩被冻着或者热着,秋天出来晒晒太阳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让小孩长得更快。
最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给孩子增加或者减少衣物。秋天早晚的气温相差比较大,所以家长要注意早上跟晚上给孩子多穿件衣服,防止受寒感冒。而中午气温升高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衣服。
其实不仅是儿童,我们大人在秋季更加要注意养生,多喝水,多运动。不要让自己生病。你只有先把自己照顾好了,才有更好的精力来照顾孩子,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5、秋季孩子如何养生保健
八月份酷暑难耐,豆豆为了降温解暑,衣服穿得单薄,喜欢吃冷饮,养成了习惯。九月份3岁的豆豆入校学习了,天气变凉了,他不太习惯添加衣服,结果刚入学一周就患感冒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心疼不已。一、注意起居调节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作息时间变换了,家长也要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为孩子买个小闹钟,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适应孩子的生物钟节律,不仅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而且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二、加强饮食调养秋季天气干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孩子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 秋季气候干燥,孩子应尽可能少食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饮用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蜂蜜、果汁以及牛奶等饮料,适当多食糯米、鸭肉、青菜、番薯、玉米、山药、芝麻、藕、柿子、香蕉、红枣、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核桃、甘蔗等新鲜果蔬,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让孩子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还可烹制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贝梨(贝母和雪梨)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让孩子服食。三、注意增减衣服初秋季节中午虽热,但早晚都凉风习习,因此要多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减,防止“凉气”的侵袭。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季气温缓慢下降,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过多的衣服,捂得太严,以免一穿一脱受凉感冒;衣服要逐渐添加,使孩子身体逐步适应环境气温,拥有抗御风寒的能力。四、加强运动健身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家长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游戏,积极锻炼,不仅进行了“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为渡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备。五、做好保健防病秋季是肠炎、痢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多发季节,孩子年幼体弱,身体免疫力弱,尤其要注意预防。家长与教师要做好孩子保健防病的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按时给孩子接种乙脑疫苗。秋季天气渐渐转凉,温差较大。只要家长注意孩子的起居调节、饮食调养、增减衣服、运动健身与保健防病,孩子就可以健康地度过秋季。
6、小孩秋季养生汤有哪些
肾虚患者可以进食黑色食物,有助于缓解肾亏,比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黑糯米等。也可以食用温和滋补食品,例如大枣,核桃仁,羊肉,狗肉,枸杞,山药等。
7、秋天如何养生?
秋天就这样来了,天一下子转凉,让好多还在尽情享受裸露夏季的MM们很是吃惊加遗憾,想着很多还没来得及穿的漂亮衣服就要这样沉入箱底默默无闻了,不免有些伤感吧,可是也不要沉浸在伤感中白白错过了凉爽的秋季哦,要知道,从养生角度看,秋季可是很关键的呢。因为漫长炎夏与冷冬的交替,需要更多呵护,让身体能够储存能量度过寒冬。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中秋之前算早秋,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甚至会皮肤干燥,或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
秋燥伤人
“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不同于夏天雨水多,湿度高,秋天气候干爽,燥气为主。 燥,呈显在身体的症状多是:发炎、肿痛、干。
古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燥胜则干”,中医学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如果肺气太强,容易口干舌燥、干咳、喉咙痛。肺在五行属金,金克木,木在中医属肝,如果肺气过强容易伤肝木,产生虚火、肝火。
身体的血、津液与痰是一体的,会互相转化。当负责藏血的肝功能弱时,身体血液循环不良的地方津液就不足,自然导致皮肤干燥、口渴、失眠、大便干解。
7招让你天凉好个秋
第一招:少辛增酸 忌寒凉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
有些人爱吃酸梅止渴,“其实酸梅属于碱性,”吃多了影响肠胃道消化机能,容易发生溃疡,一旦天气更冷,罹患消化性溃疡的机率大增。
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就太阳能量来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
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顺着大自然节气吃当令水果最好了,”现代人因为运输方便、科技发达,可以轻易吃到其它季节盛产的水果,反而容易吃错食物,“你想想,古人的秋冬哪有西瓜?”
贴心小秘方:
可滋阴润燥: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葱等。
第二招:养阴补气
中医师不反对秋天进补,但了解自己是哪种体质很重要,因为“补”的内容也各异。
有时出现上呼吸道毛病,以为感冒,其实不然。而是有些年纪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较少,容易眼睛干涩、干咳舌燥,并没有出现红肿痛的发炎现象,中医称为“阴虚”,要适度服用养阴药,以改善体质。
如果属于过敏体质,着重“补气”,要偏向温补,忌吃寒凉食物。
在门诊中会发现,病人经常“补错药”。有一次,医生发现怎么都控制不好过敏体质患者病情,经询问后才知道,病人私下吃蜂胶。
很多人以为蜂胶对过敏性疾病很好,其实蜂胶在中医属于寒性,刚好与治过敏体质温热药相冲。病患一停用蜂胶,症状立刻改善。
另外,经常腹泻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多补鳗(最好清蒸)。
贴心小秘方:
常见的养阴药:枸杞、玄参、玉竹、麦冬,可促进唾液腺体的分泌,可润喉,也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常见的补气药:人参、黄耆、白术、茯苓(不过,在剂量上难以拿捏是否适合自己体质,不论食补或药补,最好找专业中医师问诊。)
第三招:情绪保守,收敛元气
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
《皇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第四招:适当的运动
北京的秋天不算太冷,空气品质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尤其伸展动作,可帮助拉身,维持身体灵活度,滋脾补筋,强化循环。
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运指呼吸,“运之始畅”,意思是呼吸一旦舒畅开来,“化之始通”,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要注意的是,早晚较冷时,不要在外面运动。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调整运动方式。
贴心小秘方:
早晚天冷:建议在室内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
白天户外:建议老年人多缓步走,年轻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强心肺功能、调整气血。
第五招:穿明亮衣服
有种说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这是延伸自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对应“青赤黄白黑”再对应“肝心脾肺肾”)。
然而中医师有另番诠释。
“秋与白,有点穿凿附会,”尤其白色食物多偏寒凉,像白菜、萝卜这类,“吃吃当然不错,可是如果属于过敏体质,会愈吃愈严重。”显见中医理论绝非一板一眼,必须适个别体质而异。
另外秋天万物枯败,充满萧瑟肃杀气氛,情绪容易受影响。五行中既然秋天对应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让心情更愉悦轻快,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不致死气沉沉。
第六招:强身健肺养生功
秋气通肺,秋燥易伤肺,因此秋天首当保养肺脏,以下介绍两种养肺功法。
高甩兼容法
功效:能扩展心、肺脉及肝、脾、胃功能,有助于神智清明,身体轻盈灵活。
步骤: 1.眼神平视,吸气,两手顺势甩高过头,身体向上挺拔。
2.吐气放松,两手平均朝身后下甩。
3.如此来回运作,连续约十分钟。
嘶泄肺盛法
功效:能帮助情绪内敛、收摄平和。
步骤: 1.两脚平行与肩同宽。
2.吸气时手心上捧,顺势在胸前翻掌,掌心朝外。
3.呈“嘶”字口形不发出声音,缓缓吐气,两手向两侧平推伸直,然后慢慢放松。
4.两手放下,身形回正。 第七招:秋季养生食谱
A.润肤止痒粥
B.清蒸鲈鱼
C.滋阴银耳羹
D.秋季养生茶:桑菊茶
去这里看,全是如何养生的文章
http://jkyd.net 健康有道
8、秋季养生 小孩子在秋季适宜吃什么水果
秋季养生 小孩子在秋季适宜吃什么水果,秋天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在夏秋季节交替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生疾病的时候,尤其是那些身体抵抗力弱的小孩子,更是容易在这样的季节里生病。在这里,本文介绍一些适合小孩子在秋天吃的水果,而且能提高孩子提抗疾病的可能,来看看都是些什么水果吧。适合宝宝吃的秋季水果:
柑橘:
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儿童肺热咳嗽尤佳。
秋季养生 小孩子在秋季适宜吃什么水果
葡萄:
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梨: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对儿童肺热咳嗽、麻疹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大枣:
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苹果:
营养丰富,为水果佳品之一,除供鲜食外,也可进行加工。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止泻、通便之功效。幼儿消化不良,可榨汁服之。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