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

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02 20:01:04

1、中国五行能量养生音乐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阴阳五行体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窍:鼻、目、耳、舌、口
为了适应读者的五行排序,本文以“金”打头
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出一辙。
心——五脏中的君主
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在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脏系统的不适。
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
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
伴茶:准备一杯红茶,略加少量绿茶,可以补益心脏。
肝——五脏中的将军
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
肝常见不适: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
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顺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准备一杯绿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顺肝气的作用。
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
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
脾常见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
属脾的音阶: 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赏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伴茶:准备一杯黄茶,略加少量红茶,可以温和的调节脾胃功能。
肺——五脏中的宰相
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
肺常见不适: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属肺的音阶: 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备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红茶和黄茶,以起到生补肺气,同时清除肺中杂质的效果。
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
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
肾常见不适: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
属肺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伴茶:准备一杯黑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茶叶五行
绿茶:五行属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龙井。
红茶:五行属火,代表茶有川红功夫、滇红功夫、祁门功夫。
黄茶:五行属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
白茶:五行属金,代表茶有银针白毫、贡眉、白牡丹。
黑茶:五行属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

附加:音乐处方
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
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
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
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
纷繁喧闹的都市,生活着我们这样一群为俗缠身的人。每天随日出睁眼,每夜伴月色入眠,身心疲惫,迷惑重重。
我们能在心中为自己留下一片空明地带吗?我们,能在寂静无人时心无牵挂地面对自己吗?
音乐,可以让我们做到。
一曲洞箫声起,鸣咽缠绵;几处古筝弦响,芳华绝世。万籁俱寂,只余乐音,让我们为之沉醉,为之起舞,为之焕然一新。音乐仿佛迎合了我们身体内某种磁场的共振,直接进入我们的内心,触碰着我们喜怒哀乐的细小纤维。
音乐和人体的神秘响应,来自于两者之间节奏的共鸣。音乐的基础之一便是节律,如果音乐节奏和人体的某些生理节奏和揩,生理共振就产生了。紧接着,我们的皮肤温度、心跳速度、呼吸频率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快乐、兴奋和幸福感。在《同一首歌》的演唱会上,听众们狂热地挥舞荧光棒,便是音乐带来的兴奋迷醉的效应;我们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听着母亲嘴里哼着摇篮曲安然入睡,便是音乐的安神静心的作用。
音乐是生活赐予人类的特种维生素,一张完美的解压处方上一定会有它。这张处方的第一行应该写下它的原则:选择一种与你当时心境比较契合的音乐,然后 慢慢改变音乐风格,使之与你想要达到的心境相吻合。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遭到打击的中年男子,不妨听一听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在刘德华抑郁的呐喊中,你能找到类似的心境,从歌声中得到共鸣,让自己彻底放松。然后你可以选择一些稍微平静的曲子,可以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可以是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也可以是各轻音乐。最后再慢慢过渡到你喜欢的轻松欢快的曲子上去,这样你的心情会慢慢地由压抑沉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这张处方的病症一栏,得由你自己填。是睡眠有问题,还是精神不振作?症状很多,但都有对应的音乐疗法。如果你恰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这里有一份简单的对你胃口音乐处方: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
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作的音乐正是对自然各种音响的复制。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静谧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响。耳朵带领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祥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岸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心堵。在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清新。
人类是何其不幸,天灾人祸遍布世界,世俗烦恼时刻发生;人类又是何其有幸,享受天然的音乐,生活在大自然的各种宝藏之中。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瓶复合维生素,时不时拿一颗出来咀嚼一番吧!

2、中国古代有哪三部音乐养生著作最有代表性?

1

3、什么是音乐养生拜托了各位 谢谢

音乐是养生疗疾的良药。古人很早就懂得用音乐来养身养性、治疗疾病。如汉代就有记载:“以管(乐器)为席……扶诸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而且效果很好。宋金时代著名医家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中指出:“好药者,与之笙笛不辍。”意思是用笙笛一类乐器给人演奏,是一种很好的药。音乐对于人心理的影响可直接而迅速地表现出来,它对生理的影响(如心率、血压、血流状况、胃肠蠕动等)也显而易见。一曲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乐曲会把你带入音乐之中,拂去你心中的不快,乐而忘忧。此时,体内的神经体液系统也处在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调和内外、协调气血运行的效果。 在现代,音乐养生也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在美国,就有一百多所大学开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在很多大医院里都设有音乐治疗部门。在我国,很多医院和疗养院采用为患者播放优美轻音乐的办法,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疾病,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还可服用一些保健食品,如螺旋藻,松花粉,甲壳素等。 (1)音乐养生的理论基础。中国的音乐养生强调形神一体,身心双修。中国传统的音乐养生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五音通五脏”理论。古人把音乐按声的高低分为五等,即“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又分别与五脏相通,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即“天有五音,人有五脏……此人与天地相应也”。这就将千变万化的声音,按照五行的分类方法,分别和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五脏发生了有机的联系。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古人把五音各调所发出的精神效应进行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 (2)音乐养生的作用。好的音乐,其声波能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使人体生物节律(如脉搏起伏,心率快慢,呼吸节奏,胃肠蠕动,甚至肌肉的收缩舒张等)得到良好的调节,激发人体潜能。此外,对中枢和内分泌系统也是一种良性刺激,能促进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神经介质等生命活性物质,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认为,音乐可以平衡阴阳。 摘自 http://www.zhongguohuafen.com/news/2011623155242.htm 参考 http://www.zhongguohuafen.com/

4、中国古代音乐

高山
流水
十面埋伏
雨打芭蕉
二泉映月
彩云追月
渔舟唱晚
春江花月夜,
闹元宵,
广陵散,
鹧鸪飞

5、养生音乐真的能养生吗

《天韵五行乐》里演奏所用的是中国民族弦管乐器,主要有古琴、古筝、竹笛、竹箫等,每一个调式均选用一种乐器主奏,为“琴羽、筝商、箫角、笛徴宫”,古人称“琴箫”为弦管乐器中的“君子”,其音质深远幽雅、空灵清和、意味隽永,千百年来一直为贤者高士所钟爱与推崇,诚为天赐灵物!其形态至简而其气韵至深,其音波可直入五脏,振动其气机,疏导其瘀滞,伐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令人体五脏中和清安,气爽神清,其优美清雅的音色对人体的健康很有益处

回归国学经典,致力全球传播!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我们这套《天韵五行乐》就是根据古人的“五音疗法”理论并结合现代音乐疗法而创作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悠雅平和、清新自然的旋律来引导人们改善心灵和身体的不正常、不平和状态;无论心灵忧愁哀怨还是身体内脏生病,只要用心去谛听去感受,音乐或深或浅地总会使人们心情放松、气血和畅,从而对身心起到很好的保健康复作用,这就是音乐治疗,也称音乐医学

爱好气功的人们也可将其作为带功音乐,在清静整洁的环境中,或端坐或静卧,令身体松静自然,呼吸均匀畅达,宁神静气,聚精会神于音乐旋律之中,并体味相应脏器的感觉,令二者的波动谐振起来,即可鼓荡体内气机,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而强身健体

《天韵五行乐》正是运用了阴阳五行理论,共有五个调式,分别代表五行,对应五脏;每个调式分为阳韵和阴韵两个部分,阳韵用于补益脏虚,阴韵用于清泻脏实

“音乐疗法”大事纪
一、1950年美国成立了世界第一个音乐治疗协会
二、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
三、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音乐治疗学会
四、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音乐治疗专业

6、养生音乐是什么

《天韵五行乐》里演奏所用的是中国民族弦管乐器,主要有古琴、古筝、竹笛、竹箫等,每一个调式均选用一种乐器主奏,为“琴羽、筝商、箫角、笛徴宫”,古人称“琴箫”为弦管乐器中的“君子”,其音质深远幽雅、空灵清和、意味隽永,千百年来一直为贤者高士所钟爱与推崇,诚为天赐灵物!其形态至简而其气韵至深,其音波可直入五脏,振动其气机,疏导其瘀滞,伐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令人体五脏中和清安,气爽神清,其优美清雅的音色对人体的健康很有益处

回归国学经典,致力全球传播!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我们这套《天韵五行乐》就是根据古人的“五音疗法”理论并结合现代音乐疗法而创作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悠雅平和、清新自然的旋律来引导人们改善心灵和身体的不正常、不平和状态;无论心灵忧愁哀怨还是身体内脏生病,只要用心去谛听去感受,音乐或深或浅地总会使人们心情放松、气血和畅,从而对身心起到很好的保健康复作用,这就是音乐治疗,也称音乐医学

爱好气功的人们也可将其作为带功音乐,在清静整洁的环境中,或端坐或静卧,令身体松静自然,呼吸均匀畅达,宁神静气,聚精会神于音乐旋律之中,并体味相应脏器的感觉,令二者的波动谐振起来,即可鼓荡体内气机,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而强身健体

《天韵五行乐》正是运用了阴阳五行理论,共有五个调式,分别代表五行,对应五脏;每个调式分为阳韵和阴韵两个部分,阳韵用于补益脏虚,阴韵用于清泻脏实

“音乐疗法”大事纪
一、1950年美国成立了世界第一个音乐治疗协会
二、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
三、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音乐治疗学会
四、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音乐治疗专业

7、音乐如何养生?

音乐也可以作为药剂,实现“清热、滋补、理气、润燥”等效果,达到调节身心,舒缓压力,平稳和谐地修养心灵,从而获得健康快乐的作用!

数千年来,中医的主要精华就是研究人体腑脏的心理功能于病理变化为内容。而心、肝、脾、肺、肾五脏是最重要的课题。人体五脏功能正常与否,强与弱,都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命过程,所以五脏保健最重要。 为活化五脏功能,古人更将五脏配合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五音(宫商角徵羽,中国传统音乐的五个调式,),形成一套完整的音乐养生概念。益脾的音为宫音,五行属土,利消化系统;健肺的音为商音,五行属金,利呼吸系统;活肝的音为角音,五行属木,利免疫系统;养心的音为徵音,五行属火,利血液循环系统;补肾的音为羽音,五行属水,利分泌系统。 古曲《赛龙夺锦》等明快活泼的乐曲好比是清热方剂,主要针对于压力过大和身体疲劳等症状,能令人心情愉快,精神开朗,有减轻生活压力,消除忧虑的效用。 而古典曲目《渔舟唱晚》悠扬悦耳,是滋补方剂中的一贴良药,这首曲子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情景。宁静安详的古筝乐韵,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滋补了浮躁的心灵。 《娱乐升平》等曲调清新活泼,乐观向上,可作为理气方剂对烦闷气滞、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症状十分有效,能带来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人们的身体机能,提升工作的效率。 当上火或者口干舌燥的时候,可以听听润燥方剂里的音乐,比如《织出彩虹万里长》,平稳柔和的乐曲,令人心平气和,情绪安宁。某些音乐甚至能形成优美温馨的音波磁场,巧妙地与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相感应,诱发五脏的健康运作,真正达到以听音乐的方式为现代人减压、强健身体、保养心灵。心,在五行属火,与五音之“徵”相应(徵=D),本曲能诱发心的健康运作,平稳和谐地修养心灵。

与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