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南怀瑾睡眠法”了解者请进
南怀瑾先生所说的睡眠法,没有一定修道基础,估计很难达到那个效果。因为南先生本身入定的功夫很深,在佛门里一旦入定思绪沉淀下来,一秒钟都可以体会一小时、一天乃至数年数万劫的经历(这个不知你懂不懂?我举个例子。我有位师兄在旅途中入定了,感觉睡了大概四五小时吧,精神非常好,突然有人把他推醒,他以为下车了。结果不是,其实才过了两分钟。)而我自己在入定的过程中,也意识到可以捕捉到的思绪是非常清晰而缓慢的,用“纤毫”这个词来形容很贴切,这个时候定个五分钟,眼前就像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和睡了两小时的感觉差不多,而且人也很舒服。但是当我心思散乱的时候,定不下来,尽管自己知道入定好,却不愿意进入那个境界。所以心定不定,这是很关键的一件事。
而你所说的,一天睡半个小时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你不能够按照南怀瑾先生所举的例子,非常精细地去推算。真要推算的话,那在正子时24:00睡个十分钟,那你不是睡够12小时了吗?)因为一则你没有长期的修身功夫(对于南怀瑾先生自己而言,虽然他睡的也很少,但是每天也是两三小时左右),二来南怀瑾先生的意思不是叫你一天睡觉半小时,而是在强调子时的作用。
如果你确实很需要减少睡眠时间来获得高效的话,可以尝试一下夜里子时(23:00—1:00)一定要入睡,一般晚上的话23:00—早上4:00起床。要是跟着有点发困,不要睡,这个时间是足够你睡眠恢复的。(提醒:晚上睡眠不要胡思乱想,清净点,就事半功倍。)如果白天有点发困,你午时12:00可以睡个半小时,要是睡不着就定个五到三十分钟。(怎么入定?如果你喜欢看风景,可以在脑海中浮现你喜欢的风景。一般佛门修净土宗的做入定功夫,是修的“白骨观”,但是做此观想不能够乱做,不然容易心生惶恐。你就冥想风景好了。)
最后想说,剩下的两个月里,心一定要沉静,不要急躁。真的,没什么的,凡事你能够尽心就成,假使高考考的不好,人生的路也未必变窄(就像高考考得好,考上了名牌大学也未必能够怎么样)。凡事尽人事,知天命,坦荡一点即可。
2、求南怀瑾书籍中!有那本是谈到养生和睡眠之类的知识的!
我说参同契
3、为什么说最好的养生是睡眠?
这话说的很对。睡眠可以让全身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俗话说,有病3分治7分养。
4、道家睡眠养生之怎样睡质量最好
睡眠质量是综合型的问题,涉及到饮食、情绪、心态、身体健康状况等问题,为促进良好的睡眠可以从以下方便多多改善。
饮食方面
睡前可吃一点养心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也可以在睡前喝牛奶利于睡眠。每天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既营养又可以促进睡眠,对于失眠人士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切忌在睡前喝咖啡、茶等提神、让大脑兴奋的饮品。
运动有度
适时适量的运动是真的能够帮助睡眠,运动会使你身体里的各个器官都兴奋起来,所以不妨把你喜欢的运动安排在早上,早餐前适量地运动,不仅唤醒身体,也能提高精神注意力,有助于你迅速进入一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白天适量的运动对于改善夜晚的睡眠也很有好处。
冥想入睡
失眠的时候,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好的画面当中,可以是大草原、海边……当然,最为有效的就是想象自己处于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看着无数闪亮的星星。这一切都让你陶醉,让你感觉非常地舒服……
音乐调节
失眠的时候可以听一些纯音乐、轻音乐或者瑜伽音乐。这是因为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和呼吸节奏;同时,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在以上两方面的作用下,失眠患者的神经系统得到调节,睡眠状态自然得到改善。
4-7-8呼吸法
据哈弗毕业的安德鲁(Andrew Weil)教授研究发现了一种快速入睡方式,真的只要一分钟哦!不需要药物帮助,也可以很快入睡!方法就是:鼻子吸气4秒,憋气7秒,最后再呼气8秒,做3次循环后你就能感受到睡意。一开始做可能不熟没睡意,但只要坚持一天做2次,持续6-8周习惯之后,就能迅速的在60秒内安稳入睡啦!
5、南怀瑾的睡眠法
本来南师就是叫你放下身心,不要在乎身心,做到心一境性,然后一步步的求证直到生命的真谛,非要问出个有害没害,折不折寿,把身心真放下来,不生不灭了,还有个什么折不折的,要么就照着学不顾一切,要么就一切不管,这东西没得这么死板的,得活学。
6、为什么说睡眠是养生第一大道?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的内容。
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其次是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