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体是世间最精密的zd机械。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使自己处于最舒适状态的生活方式。别信那些养生大师的鬼话,自己回百度一下那些养生大师的寿命,五、六十甚至三十不到就死的大有人在。天晓得他们整答天究竟是在养生还是在养死。
2、请告诉我养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谢谢!
首先是有规律,这个太重要 了;
其次是饮食的合理搭配。什么东西搭配有营养都要去学习一下;
第三zd就是饮食要清淡,不可大鱼大肉和经常吃油腻食品;
第四是量以八分饱为宜,不可吃太多,食物的消化会耗费你很多的能量内,这就是为什么人在饱食以后容易犯困的原因。
第五,平时不可久坐不动,经常锻炼,散步也可。
第六,按时休息,不要熬夜。对于人体来讲,晚上容11点到凌晨3点是必须处在睡眠状态的,这对一天精力的影响非常大,不可不知。
第七,白天中午可小睡一下,不要超过半小时。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2、合理安排膳食,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两大方面。3、坚持适当运动生命需要运动,过少和过量运动都不利于健康。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的运动种类。 4、少喝酒,不吸烟.5\少烦恼,开心每一天。
4、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对健康的理解不一样,前几天有一个患者,扁桃体周脓肿,在家硬生生抗了三天,疼得饭都吃不下,喝了三天粥,最后感觉扛不住了才到医院来。我老师说你真能抗。患者说我以前是当兵的。有的人耳朵有点不舒服就要挂号来看一下,掏个耳朵,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每个人性格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安静规律的生活,早起早睡,不喜深夜撸串,火锅,打游戏。有的人如果你和他说清淡饮食,注意休息他觉得比给他开一刀还难受。
简单说几点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朝九晚五上班,还有读书的小伙伴,身体如果素来健康,也没有大的不良习惯,那么继续保持就可以。多注意用眼健康,多活动活动自己的脖子,有空去做做有氧运动,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关心一下自己的家族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癌症遗传现象,如果有可以定期体检,没有的话就不要疑虑重重。在急诊科呆了三个月,最大的感受就是车祸猛于虎,很多疾病虽然不可治愈,但好歹也能活着,车祸等来自外界的暴力伤害,夺命于瞬间。凡事多小心,自然会平平安安^^。
对于很多觉得自己身体不好的人,首先,请排除自己的思想焦虑问题,愉悦的心情是最好的良药。大学学诊断的时候刚好自己腹痛,各种猜测,一百度,更是吓得不行,都准备去买药吃了。回家做了B超,没有任何问题。医生开了一堆药,吃了几天无效都扔了,后来还是校医院的医生开了一瓶奥美拉唑,吃了几粒,居然就好了,一直到现在也极少疼痛了。没事不要去百度疾病,会把你吓出病来。
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比如熬夜成常规,泡在烟酒里,生活压力很大。长期下来,身体健康肯定会出问题。必须改,趁身体还没有出现问题时,改。等出现问题时,为时已晚。医学更多的时候是挽救,维持,尽量修复。
最后谈谈养生。第一点,不要经常熬夜。偶尔一次也是没有关系的。第二点,愉悦心情,长期的压抑不开心,不仅仅身体会出问题,生活质量也不好。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必不开心。这是我劝病人的口头禅^^。第三点,身体出现报警信号时,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治疗,不要百度,药商,私立医院让你措不及防。当然每个人的养生方式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打太极,八段锦,有的人是保暖杯加枸杞,有的人是定期体检。不管怎么样,都是不错的生活方式。
5、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具体到每天的安排。
7:30:喝一杯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补充晚上的缺水状态。
7:30―8:00:在早饭之前刷牙。在早饭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齿的腐蚀,因为刷牙之后,可以在牙齿外面涂上一层含氟的保护层。要么,就等早饭之后半小时再刷牙
8:00―8:30:吃早饭。早饭必须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早饭可以吃燕麦粥等,这类食物具有较低的血糖指数。
8:30―9:00:避免运动。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的功能最弱。
9:30:步行锻炼一小时
10:30:如果你使用电脑工作,那么每工作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3分钟。
11:00:吃点水果。这是一种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水果,这样做能同时补充体内的铁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13:00:在面包上加一些豆类蔬菜。你需要一顿可口的午餐,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能量。烘烤的豆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番茄酱可以当作是蔬菜的一部分。
4:30―15:30:午休一小会儿。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会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这样做可以稳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间喝些酸牛奶,有利于心脏健康。
17:00―19:00: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
19:30:晚餐少吃点。晚饭吃太多,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睡眠。晚饭应该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质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21:45:看会电视。这个时间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尽量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这会影响睡眠质量。
23:00: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适当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
23:30:上床睡觉。如果你早上7点30起床,现在入睡可以保证你享受8小时充足的睡眠。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记住身体健康作息时间表,安排好你的生活,让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6、现代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呢
挺起胸 现代生活节奏快,许多人上下班猫着腰赶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电脑前低头弯腰一坐一整天、司空见惯。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专家认为,无论走路工作,都要尽可能做到抬头挺胸,不仅令人有气质,看上去年轻而精力充沛,而且挺胸还会减少脊椎的负荷,有助于预防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软组织劳损的发生。 步当车 在以车代步盛行的欧美,现在许多人却反其道而行:以步当车,即能步行就步行。以步当车可以有效防止骨骼退化,有助于增加心肺功能,还有利于新陈代谢和减肥。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现代常见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行善事 学习雷锋,在美国许多地方已成为一种风尚。他们认为,助人为乐,解人之困,济人之危,可以使你心情舒畅,获得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理满足,这有助于强化人的免疫系统,调节身心,有利健康长寿。真可谓是一举二得。 少食肉 俄罗斯眼下流行素食风,他们认为大量食用各类肉及其制品,会加重或诱发某些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病等。因此,少食肉多进蔬菜、水果,以保持健康,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进食原则。 晒太阳 欧美的居民推崇有空即晒一定时间太阳的沐浴生活方式,如在荷兰,已成为一种时尚。他们认为经常接受阳光的适当照射,有助身体贮存大量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有益于牙齿与骨骼的健康。同时,阳光照射可以改变大脑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其中令人入睡的信号物质将减少,令人兴奋的信号物质将增强,使接受日光浴者有心旷神怡之感。经研究,以上午光照半小时效果最好。 雨中行 冒着霏霏细雨逛街或到郊外散步,正在成为现代欧美人的一种生活时尚。绵绵细雨能洗涤尘埃,净化空气,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对肺与大脑的保健大有裨益。 常唱歌:美国马里兰州大学的专家倡导,经常唱歌,有益健康长寿。因为唱歌有助于大脑的逻辑思维,且唱歌时声带、肺部、胸肌等能得到良好锻炼。但唱歌时,最好选择空气新鲜的场所,有条件时应去郊外引吭高歌。 饭后息 饭后稍事休息片刻,再去散步或做其他事情,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胃肠保养和肝脏功能的养护。因此,在日本及韩国,"饭后稍事休息,再去百步走"已成为一种健康养生的大众之举。 静坐思 忙中偷闲,静下心来,每日静坐冥思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排除杂念,放松身心,有助解除神经性头痛和降低血压,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居民流行这样的健康风。 深呼吸 不仅可以摄取更多的氧气,同时能剌激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助于全身放松。深呼吸时可以躺下或端坐,一只手放于体侧,另一只手放于腹部,用鼻子呼吸,同时排除杂念,想象胸部充分扩展,肺内正充满氧气,然后感觉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每次不少于3-5分钟。 多郊游 在假期和周末远离喧嚣的都市,到林木葱郁的野外去踏青。由于绿色植物密集处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负离子有空气中的长寿素之称,不仅能加深呼吸,而且可以调节神经及消化系统. 天伦乐 家人和睦相处,互尊互敬,互谅互让,实行"家庭中庸之道"。业余时光,夫妻共诉衷肠,爷孙共同游戏等,共享天伦之乐,在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已颇为流行。天伦之乐,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也是轻松的健康休闲方式之一。
7、谈谈如何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怎样生活,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民族文化、经济、社会习惯、规范以及家庭影响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制度的总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向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而在取决于个人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反之,则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处于身心成长期,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注意如下四个方面:
1、心理平衡:人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二者缺少哪一个都是不完整的。人是社会的人,人们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不可能不与其他人及事物接触而孤立存在。因此,在人的一生中决不会没有任何艰难险阻,不遇到矛盾、冲突,不遭受挫折;也就是说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社会因素,如果对这些心理、社会因素不能正确处理,就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情绪困扰,甚至导致或加重疾病。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如癌症、高血压、偏头痛、溃疡等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良好的心境是健康的支柱。所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精神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保护和稳定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促进疾病的康复,阻止患病时病情的恶化和进展,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调节失常,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机体的免疫力下降。这样不仅会减弱机体抵抗一般疾病的能力,甚至还会削弱监视和清除自身细胞突变的能力,由此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要想心理健康就要做到:善良、宽容、乐观、淡泊。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就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能心理健康。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2、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一身动则一身强”,这些格言提示了生命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规律――动则不衰。劳动、运动和生命息息相关。一个人要想健康,就必须经常运动、活动和锻炼,运动能强身健体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人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需要掌握两个要点,即持之以恒和运动适量。中等强度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过量运动,则会削弱免疫功能,破坏身体的防御系统,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和细菌可能乘虚而入,以致患病。运动作为一种健身方法,要讲究科学性,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3、保证睡眠:睡眠是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睡眠是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生理功能。睡眠不仅能使身体得到休息,恢复体力,还能让大脑得到休息,恢复脑力。睡眠时,植物神经系统能集中精力完成消化吸收、营养和能量的转化储备等工作。某些内分泌功能在深睡时变得更加活跃,如生长激素、松果体素的释放增加等,免疫系统也可以在熟睡中得到强化。通过睡眠,人们能够获得全身心的休息、恢复和调整。科学家认为,如果你希望自己健康,就必须重新估价睡眠对健康的作用。
4、规律起居:起居,主要指作息,也包括对各种日常生活活动的安排在内。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存在着与大自然活动密切相关的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所以,我们的生活起居必须“有常”,坚持按时作息,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尽量使工作、学习、休息、睡眠等活动保持一定的规律,不违背人体生理的变化规律,并与大自然的活动规律相适应,顺应生物钟的要求。这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健方法。
总之,安心是根本,锻炼是法门,睡眠很重要,健康在自主~
8、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的?
延年益寿是每个人追求的梦想,特别老年人生活的目标是健康长寿。有调查显示,现代老年人不止是追求寿命的延长更是追求健康的长寿,尽可能地缩短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
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大家都在寻找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怎样做?市面上养生的书籍、信息太多,哪些才是对的,哪些养生方法又是错的,该怎么甄别呢?为了更好地指导中老年人过有质量的生活,健康教育委员会的专家公布了健康生活方式四要素,包括:合理饮食、心理平衡、戒烟限酒、适当运动。
一、健康饮食的十个秘诀
品种多样(什么都吃)
总量控制(每餐67分饱)
食物宜清淡低盐低油脂
注意蔬菜水果摄入
少量多餐
平时主动多饮水
注意饮食卫生
限酒少饮浓茶
体重适中稳定
那么,每个人每天应该摄入哪些食物,分别的量又是多少呢?
一个人一日总量
油25-30克
奶类及奶制品300克
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
畜禽肉类50-70克
鱼虾类50-100克
蛋类25-50克
蔬菜类300-500克
水果类200-400克
谷类薯类及杂豆
水1200毫升
二、心理平衡
老人享受晚年生活,一定要心理高兴,心理健康很重要的,关系到老人的健康长寿。纵观国内外文献,关于老寿星长寿秘诀的报道很多。他们中不乏一生坎坷、生活艰难者,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乐天派。
三、戒烟限酒
吸烟、喝酒有害健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数的例子和数据告诉我们,长期吸烟和喝酒会诱发各种疾病,包括肺癌、心血管疾病、肝癌、糖尿病等等。有肿瘤专家表示,癌症发生的真正的内在基因因素只有5-10%,外在因素占了90-95%,而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在外在因素中,酒精因素占4-6%,肥胖因素占10-20%,感染因素占15-20%,吸烟因素占25-30%,饮食因素占30-35%,其他因素占10-15%。烟草与多种肿瘤相关,包括一些具有器官特异性的致癌物和一些在体内促进致癌物形成的化合物。除了局部刺激外,致癌物和致癌代谢物由肺吸收后经血液运送至全身,诱发各种癌症发生。
酒精可使血管发生病变,如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等。长期嗜酒可使心脏发生变化,降低心肌的弹性和收缩力,造成血管壁脂肪物质堆积、管腔变窄、管壁不光滑等变化。由此看出,戒掉烟酒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四、经常运动
人到老年,身体各个器官和功能逐渐衰退,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措施,如果能配合适当的运动,就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经常运动可降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某些癌症和抑郁症危险。建议每周中等强度运动2.5小时。
9、什么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1.养生先养心。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对他人多着想。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达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当然不是不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有目标努了力就可以了,胜不骄,败不躁。比如你总想比人家过的好,过不好也不能去上吊。能人背后有能人,追求过高了,一辈子也达不到。养心要勤用脑。养心不是什么也不想,脑子不用就痴呆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当然用脑过度也不是养生。
2.养生要养体。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力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但不能过力,过力了就会积劳成疾。当然体育锻炼过力了对身体也会有害的。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3.养生要合理饮食,保证身体的需求。人体需要各种物质,不能偏食,不能过饱过饥,人缺少了哪方面的营养对身体也不利,过多供给了营养,造成了体内某物质的堆积对身体也不利。所以饮食要全面适当。
4.养生要维护身体的健康。人的身体就象机器一样,要不断的维护和保养,要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有了毛病就要修修,先是预防为主,一旦有了疾病就要抓紧治疗,只有去除了疾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5.养生要注重养脾胃和肾。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肾藏精生髓,是人体生命的精华,肾衰退了,人体就要衰老,脾胃运化是供给人体生命需要的源泉,所以要注意保养脾胃和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