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胡椒养生

胡椒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02 17:12:35

1、常吃胡椒面对身体有好处吗?

美国科学家发现,姜可以杀死卵巢癌细胞,胡椒粉可使胰腺肿瘤发生萎缩,这两种调味品对于防治癌症有神奇的作用。

科研人员将姜溶解于溶液中,然后再将溶液滴到卵巢癌细胞上,它以两种方式杀死了卵巢癌细胞,一是通过自毁的方式,一是通过自我吞噬作用,使细胞自己消化自己。科研人员还发现胡椒粉所含辣味的
化合物,具有杀灭胰腺肿瘤细胞的明显作用,但并不会影响正常的健康胰腺细胞。

《医药养生保健报》5.1

2、有胃炎得人白胡椒怎么吃

胡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之一,胡椒分为白胡椒和黑胡椒两种,这两种胡椒的养生功效大致相同。
胡椒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含挥发油和辛辣成分胡椒碱、胡椒脂碱。
可用于开胃进食,温中散寒,止痛。主治:脾胃受寒,食欲减退,或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饮食禁忌
阴虚火旺,痔疮和孕妇忌用。多食动火,耗气损目。
治疗用法
1.生姜30克,微煨,胡椒1克,研末,加水煎汤服。用于胃寒呕吐哕逆。
2.大枣7个,去核,每个放人胡椒7粒,以线扎好,蒸至极熟,共捣为丸,每次服0.5克,温开水送下。用于胃寒腹痛。

3、李开周:古代胡椒为什么贵重

在中世纪欧洲,胡椒曾经跟黄金等值,一个人作长途旅行,可以携带金币,也可以携带胡椒,钱花完了,用胡椒付账,指定不会挨揍。
欧洲人把胡椒当成香料,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香料,可是欧洲本土又不出产这种香料,全靠进口。当时印度和东南亚是胡椒的主产地,阿拉伯人从印度进口胡椒,运到埃及,在埃及批发给意大利人,然后由意大利人转运到威尼斯,在威尼斯批发给各地零售商,再几经转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路途遥远,程序复杂,高昂运费加上中间商层层加价,胡椒不贵重才怪。
中国跟欧洲还不一样,中国产胡椒。可惜产地太少,产量太小,远远供不上需求。北宋一朝,全国只有广州种植胡椒,每年产量不上百斤。与此同时,川人做菜需要胡椒,医生配药需要胡椒,道家养生需要胡椒(唐宋元明四朝道士均相信口服胡椒以及呼吸胡椒燃烧时产生的香气有助于延长寿命),迷信房中术的士大夫想要壮阳,也得胡椒助阵。产量小,需求大,这个缺口靠什么补上?靠进贡和进口。熟悉宋朝经济史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进贡也是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只不过打着进贡的旗号,比较容易满足中国帝王的虚荣心罢了。
从北宋到南宋,甚至从唐朝到明朝,中国人消费的胡椒主要都来自于东南亚,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早在汉朝,中国就从海外进口胡椒了,彼时海运未兴,进口胡椒得走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商旅匆匆,关山万里,九死一生,运输成本更高,胡椒也就更为贵重。“椒房”一词是从汉朝流行起来的吧?它一般用来指代后妃的宫殿,其中的“椒”就是胡椒(有人说是花椒,错)。皇帝给后妃装修宫殿,用胡椒面儿涂抹内墙,故称椒房。为什么要用胡椒面儿?因为它香,而且贵重。必须足够贵重,否则不够资格涂抹皇帝他老婆的窝。
宋朝海运极发达,外贸极繁荣,胡椒大量运入国内,自然不会再像汉朝或者中世纪欧洲那样稀缺了,但是在乡村,它仍然是罕见食材。就拿南宋时期的浙江农村来说吧,老百姓平常不舍得吃胡椒,只有贵客上门,才有可能地往汤碗里放几粒。

4、李开周:中国古代的胡椒为什么如此贵重

中国跟欧洲还不一样,中国产胡椒。可惜产地太少,产量太小,远远供不上需求。北宋一朝,全国只有广州种植胡椒,每年产量不上百斤。与此同时,川人做菜需要胡椒,医生配药需要胡椒,道家养生需要胡椒(唐宋元明四朝道士均相信口服胡椒以及呼吸胡椒燃烧时产生的香气有助于延长寿命),迷信房中术的士大夫想要壮阳,也得胡椒助阵。产量小,需求大,这个缺口靠什么补上?靠进贡和进口。
从北宋到南宋,甚至从唐朝到明朝,中国人消费的胡椒主要都来自于东南亚,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早在汉朝,中国就从海外进口胡椒了,彼时海运未兴,进口胡椒得走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商旅匆匆,关山万里,九死一生,运输成本更高,胡椒也就更为贵重。“椒房”一词是从汉朝流行起来的吧?它一般用来指代后妃的宫殿,其中的“椒”就是胡椒(有人说是花椒,错)。皇帝给后妃装修宫殿,用胡椒面儿涂抹内墙,故称椒房。为什么要用胡椒面儿?因为它香,而且贵重。必须足够贵重,否则不够资格涂抹皇帝他老婆的窝。

5、胡椒粉的药用价值?胡椒粉可以治什么病?

为胡椒科植物胡椒 Piper nigrum L. 的果实.味辛, 性热.入胃、大肠经.功能:温中、下气、消痰、解毒.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 并解食物毒.内服:煎汤, 2~4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贴之.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胡椒碱(Piperine)、胡椒脂碱(Chavicine)、胡椒新碱(Piperanine).挥发油含向日葵素(Piperonal)、二氢葛缕醇(Dihydrocarveol)、氧化石竹烯(Caryophylleneoxide)、隐品酮(Cryptone)等.

药理作用:

1. 抗惊厥和镇静作用 胡椒碱有明显对抗戊四唑惊厥及电惊厥的作用.抗电惊厥作用与苯妥英钠相似, 但胡椒碱的作用较苯妥英钠为慢, 苯妥英钠给药后半小时作用已极为明显, 而胡椒碱约需一小时半.胡椒碱对大鼠‘听源性发作’有明显对抗作用.胡椒碱能拮抗小鼠电刺激引起的癫痫和肌肉松弛.

胡椒碱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腹腔注射即出现闭目、低头、伏卧、很少活动, 处於安静状态.对机械刺激和轻微声音刺激仍有反应, 翻正反射始终存在, 无运动失调和障碍现象.

2. 杀虫作用 胡椒的水、醚或酒精提取物在试管内试验或感染大鼠的整体试验中证明有杀绦虫作用, 对吸虫及线虫的作用不明显.

3. 其他作用 实验表明:胡椒有升压作用, 但对脉搏无明显影响.胡椒内服可作驱风、健胃剂;外用可作刺激剂、发赤剂.胡椒尚有微弱的抗疟作用.亦有报告指出, 胡椒碱对兔感染伤寒菌素有解热作用, 对大鼠爱兰苔胶诱发的炎症有消炎作用, 对小鼠尾部加压引起的疼痛有镇痛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癫痫 用胡椒及荜拨的粗提取物制成片剂(每片含量相当於生药、胡椒及荜拨各0.5g), 每次2~4片, 日服2次.治疗150例, 总有效率为83.9%.【北京医学院学报 1974;(4):214】

2. 治疗疟疾 胡椒10~15粒, 研极细末, 置胶布中央, 贴在大椎穴上, 7日为1疗程.若胶布密封者, 可连续7日.如胶布脱粒时应即更换.治疗6例, 治愈5例, 1例7天后复发, 再用前法而愈, 随访8个月未复发.无效1例.【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1965;(5):封 3】

3. 治疗胃寒痛 生胡椒10粒, 大枣3枚, 甜杏仁5个, 混合捣细碎, 温开水调服, 成人日服1剂, 体弱或儿童酌减.治疗20例, 效果满意.【中医杂志 1966;(2):14】

4. 治疗冻疮 胡椒粉、雄黄粉各等量, 拌匀, 撒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上, 贴於患处, 外用绷带包扎.隔日1次, 3次为1疗程.治疗14例, 效果满意.【赤脚医生杂志 1976;(11):19】

5. 治疗小儿泄泻

a. 白胡椒1g(研粉), 加葡萄糖粉9g, 配成散剂.每次剂量分别为:1岁以下0.3~0.5g, 3岁以下0.5~1.5g, 一般不超过2g, 每日3次, 连服1~3天为1疗程.如有脱水现象者可补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20例, 痊愈18例, 好转2例.【江西医药 1966;6(4):192】

b. 白胡椒1~2粒研成细末, 填脐中, 用胶布贴敷, 24小时更换1次, 连用2~3天.治疗209例, 用药1~2天后, 大便常规正常者139例,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者31例.总有效率为81.3%.【河北中医 1985;(4):23】

6.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胡椒30粒, 吴茱萸 30g, 丁香6g, 共研细粉.每次用药粉1.5g, 调适量凡士林敷脐部, 每日换药1次.治疗55例, 一般外敷1~2次即可痊愈.【新中医 1974;(1):41】

7. 治疗牙痛 胡椒2g、大青盐2g, 共研细末, 将0.5g 置於干棉球中, 另取95%乙醇10ml, 加热至沸点, 即用镊子夹住棉球放入其内, 片刻取出.待棉球降温至60℃左右, 令患者用痛牙咬住, 疼痛很快停止.治疗百余例, 效果满意.【山东医药 1984;(6):8】

方剂选用:

1. 治疗反胃呕哕吐食, 数日不定:胡椒三分(末), 生姜一两(微煨切).上件药, 以水二大盏, 煎取一盏, 去滓, 分温三服.(《太平圣惠方》)

2. 治疗翻胃:胡椒一味, 醋浸之, 晒干, 醋浸不计遍数, 愈多愈好, 碾末醋糊为丸.淡醋汤下十丸, 加至三、四十丸.(《证治要诀》)

3. 治疗胃痛:大红枣(去核)七个, 每个内入白胡椒七粒, 线扎好, 饭锅上蒸七次, 共捣为丸, 如绿豆大.每服七丸, 温滚水下, 如壮实者用十丸.服后痛止, 而胃中作热作饥, 以粥饭压之即安.此寒食痰饮皆治.(《百草镜》)

4. 治疗夏月冷泻及霍乱:胡椒碾末, 饭丸梧子大.每米饮下四十丸.(《卫生易简方》)

5. 治疗风虫牙痛:胡椒、荜拨等份.为末, 蜡丸, 麻子大.每用一丸, 塞蛀孔中.(《卫生易简方》)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有火者忌服.

毒副作用:‘胡椒性燥, 食之快膈, 喜食者众, 大伤脾胃肺气, 久则气大伤, 凡病气疾人, 益大其祸也.’(朱震亨)

【医家论药】

‘胡椒, 其味辛, 气大温, 性虽无毒, 然辛温太甚, 过服未免有害, 气味俱厚, 阳中之阳也.其主下气、温中、去痰, 除脏腑中风冷者, 总因肠胃为寒冷所乘, 以致脏腑不调, 痰气逆上, 辛温暖肠胃而散风冷, 则痰气降, 脏腑和, 诸证悉瘳矣.’‘凡胃冷呕逆, 宿食不消, 或霍乱气逆, 心腹冷痛, 或大肠虚寒, 完谷不化, 或寒痰积冷, 四肢如冰, 兼杀一切鱼肉鳖蕈等毒, 诚为要品;然而血有热, 与夫阴虚发热, 咳嗽吐血, 咽干口渴, 热气暴冲, 目昏口臭, 齿浮鼻衄, 肠风脏毒, 痔漏泄澼等证, 切勿轻饵, 误服之, 能令诸病即时作剧, 慎之慎之.’(《本草经疏》)

‘胡椒, 去胃中寒痰吐水, 食已即吐, 甚验.’(《本草衍义》)

‘胡椒比之蜀椒, 其热更甚.凡因火衰寒入, 痰食内滞, 肠滑冷痢, 及阴毒腹痛, 胃寒吐水, 牙齿浮热作痛者, 治皆有效, 以其寒气既除, 而病自可愈也.’(《本草求真》)

‘胡椒, 大辛热, 纯阳之物, 肠胃寒湿者宜之.热病人食之, 动火伤气, 阴受其害.时珍自少嗜之, 岁岁病目, 而不疑及也, 后渐知其弊, 遂痛绝之, 目病亦止, 才食一二粒, 即便昏涩, 此乃昔人所未试者.盖辛走气, 热助火, 此物气味俱厚故也, 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近医每以绿豆同用治病有效, 盖豆寒椒热, 阴阳配合得宜, 且以豆制椒毒也.’(《本草纲目》)

附注:胡椒有黑、白之分.在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 剪下果穗, 晒干或烘干后, 即成黑褐色, 取下果实, 通称‘黑胡椒’;如全部果实均已变红时采收, 用水浸渍数天, 擦去外果皮, 晒干, 则表面呈灰白色, 通称‘白胡椒’.

6、怎么养身

7、古代欧洲胡椒这么贵,为什么不自己种?

在中世纪欧洲,胡椒曾经跟黄金等值,一个人作长途旅行,可以携带金币,也可以携带胡椒,钱花完了,用胡椒付账,指定不会挨揍。
欧洲人把胡椒当成香料,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香料,可是欧洲本土又不出产这种香料,全靠进口。当时印度和东南亚是胡椒的主产地,阿拉伯人从印度进口胡椒,运到埃及,在埃及批发给意大利人,然后由意大利人转运到威尼斯,在威尼斯批发给各地零售商,再几经转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路途遥远,程序复杂,高昂运费加上中间商层层加价,胡椒不贵重才怪。
中国跟欧洲还不一样,中国产胡椒。可惜产地太少,产量太小,远远供不上需求。北宋一朝,全国只有广州种植胡椒,每年产量不上百斤。与此同时,川人做菜需要胡椒,医生配药需要胡椒,道家养生需要胡椒(唐宋元明四朝道士均相信口服胡椒以及呼吸胡椒燃烧时产生的香气有助于延长寿命),迷信房中术的士大夫想要壮阳,也得胡椒助阵。产量小,需求大,这个缺口靠什么补上?靠进贡和进口。熟悉宋朝经济史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进贡也是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只不过打着进贡的旗号,比较容易满足中国帝王的虚荣心罢了。
从北宋到南宋,甚至从唐朝到明朝,中国人消费的胡椒主要都来自于东南亚,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早在汉朝,中国就从海外进口胡椒了,彼时海运未兴,进口胡椒得走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商旅匆匆,关山万里,九死一生,运输成本更高,胡椒也就更为贵重。“椒房”一词是从汉朝流行起来的吧?它一般用来指代后妃的宫殿,其中的“椒”就是胡椒(有人说是花椒,错)。皇帝给后妃装修宫殿,用胡椒面儿涂抹内墙,故称椒房。为什么要用胡椒面儿?因为它香,而且贵重。必须足够贵重,否则不够资格涂抹皇帝他老婆的窝。
宋朝海运极发达,外贸极繁荣,胡椒大量运入国内,自然不会再像汉朝或者中世纪欧洲那样稀缺了,但是在乡村,它仍然是罕见食材。就拿南宋时期的浙江农村来说吧,老百姓平常不舍得吃胡椒,只有贵客上门,才有可能地往汤碗里放几粒。

与胡椒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