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养生保健知识15条
一、春季幼儿保健常识
1.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最好能根据当天天气来决定穿多少衣服。
2.在春季传染病多发季节,注意家中空气的流通。
3.带孩子外出时注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4.教育孩子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5.孩子运动后容易出汗着凉,请在孩子运动前先脱去一件外衣,运动后再及时穿上。
6.盐水的妙用:家长可以为幼儿用盐水刷牙,也可以用盐水为幼儿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还可以在早晨让幼儿喝点盐水,对肠胃有清洁和清热解毒的功效。
7.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少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糕点,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代谢。
8.多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春季多风,气候干燥,易引发出血症,维生素C对防止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必须及时供给。
二、夏季幼儿保健常识
1.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 。夏季孩子的饮食也应多样化避免单一清淡,应补充鲜鱼、鲜肉、鲜蛋、猪肝等(可做成鱼末、肉末、肝末粥,既易于消化又具有营养),或以豆腐、牛奶、蔬果等高蛋白食物来取代肉类,也是不错的方法。
2.忌过多食用生冷瓜果。 夏季各种瓜果较多,家长常会做一些爽口的凉菜,若无意间使宝宝进食过多生冷瓜果凉菜,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等。当孩子不舒服时,建议最好能赶紧就医、了解症状。
3.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夏日午时气温最高,家长都希望宝宝多睡少动。但幼儿白天睡眠超过80分钟后,如果此时突然醒来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4.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 。 孩子生性好动,夏季极易出汗,家长们应注意,孩子大汗时不能冲冷水澡,大汗后如用冷水一冲,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储留体内,影响机体功能,一些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宝宝容易生病。因此,较好的降温方式是在运动后半小时洗个温热水澡,更有利于调节体温、使全身肌肉组织得到放松。
5.空调开的时间不宜太长 :。长时间使用空调的房间里因门窗紧闭而使室内新鲜空气含量少,室内干燥,幼儿皮肤的水分调节能力远不如成年人,孩子待的时间久了易产生疲乏,加之长期暴露在冷而干燥的空气中,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下降,一些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
6.注意补钙。据资料,夏天也是儿童佝偻病的高发期。天气炎热,孩子食欲差,进餐量减少,孩子从食物中摄取的钙质也相应减少,加上出汗多,钙丢失得也多。同时,夏季日光暴晒,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机会也不多。这样一来,钙的摄入量少而排出量增多,易发佝偻病就就不难理解了。防范的措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钙片和维生素D。
三、秋季幼儿保健常识
1.衣: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生姜水等。对于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幼儿吃。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幼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
3.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个星期五把幼儿的被子带回家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四、冬季幼儿保健常识
1.注意保暖 合理穿衣。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合理穿衣,注意增减。有的父母给小儿穿衣过多,孩子稍有活动,汗水把内衣湿透,而小儿不会表示需要更换内衣,只能凭自身的体温把湿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同时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在活动前或进入有暖气房间时应脱去外衣。
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着凉。夜间盖好被褥,父母应注意勤查看,幼儿踢被褥时及时盖好,以免孩子着凉。
2.合理饮食。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冬季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均衡营养,补充蔬菜水果,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
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每节课后都应组织幼儿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儿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
3.注意节制饮食。“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4.保护皮。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发红,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5.坚持户外活动.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冬季地面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6.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7.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
2、冬季有哪些适合儿童的养生食谱
紫菜卷豆腐 原料:北豆腐1小块,紫菜2小片,盐少许,淀粉少许 制作方法: 1.豆腐去掉周围的硬皮,压成泥状,插手盐和淀粉拌均匀。 2.铺好紫菜,把豆腐泥平铺在紫菜上,寄望不要包得太满,然后将紫菜卷起。 3.放入锅中煎或许煮熟,即可食用。 蔬菜浓汤 原料:土豆1/8个,西红柿1/4个,洋葱1/8个,青豆仁半汤匙,豆腐1小块,胡萝卜1/8条,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土豆、胡萝卜去皮、切丁备用。 2.西红柿洗净切丁,洋葱去皮切丁,豆腐切丁备用。 3.将油锅热好后,先炒洋葱和胡萝卜,再放入其他资料,用小火煨炖至高汤浓稠,最后撒少许盐即 可食用。 蒸肉豆腐 豆腐含有丰硕的植物卵白质,与植物卵白质彼此填补,能对婴儿发展发育起很好的感化。葱头能健胃杀菌,进步婴儿对 疾病的抵当进攻才干。这道菜是宝宝很好的春季食谱。 原料: 豆腐20克,鸡脯肉15克,葱头10克,鸡蛋8克,香油1克,酱油4克,冬季小孩进补养生食谱淀粉5克。 制作方法: 1、将豆腐洗净,放入锅内煮一下,沥去水分,研成泥,摊入抹过香油的小盘内。 2、将鸡肉洗净,剁成细泥,放入碗内,插手切碎的葱头、鸡蛋、酱油及淀粉,调至均匀有粘性,摊在豆腐上 面,用中火蒸12分钟即成。 特性:豆腐坚实,稍咸,味美,合适7个月以上的宝宝。 排骨京彩粥 排骨与京彩熬粥,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的功用,儿童秋天食用,能够祛病健身。 原料:大米100克,小排骨200克,松花蛋半个,花生米30克,葱花少许; 调料:酱油、精盐、花生油、味精各过量。 制作方法: 1、把小排骨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小段,用酱油、盐腌渍1小时,放入滚水中煮熟。 2、将松花蛋去壳,洗净,切成小方块。 3、把大米、花生米洗净,放入滚水锅中煮,当米粥将熬好时,放入松花蛋丁、酱油、味精;另用炒锅,放入花生 油,炸葱花成金黄色,出葱香味时,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后,将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法式黄豆焖牛肉 原料:牛肉40克;番茄90克;青椒10克;黄豆8克 配料:葱、盐、鸡精、花生油、木耳、白糖、大料、生抽等 准备:黄豆浸泡4小时;牛肉切成小丁、过水,用红葡萄酒、生抽煨好;番茄切片;青椒切成小丁。 制作方法: 1、起热油锅炒葱末,炝出香味后,下入牛肉丁翻炒再放黄豆,加水焖至七成熟。 2、焖好后放入番茄片炒熟,最后放入青椒出锅即可。 特色: 1、牛肉富含动物性蛋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热量。 2、黄豆是植物性蛋白,是优质蛋白。 3、番茄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青椒富含粗纤维和维生素。 5、这道菜红、黄、绿搭配,色泽鲜艳,各种营养素搭配合理,满足了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3、冬季如何增强宝宝免疫力?
冬天,是宝爸宝妈们忧心忡忡的季节,因为稍微不注意做好孩子的保暖防寒措施,孩子就容易出现感冒发烧或是咳嗽等等的症状,担心不已的宝爸宝妈们估计连个安稳觉都不能睡了。
而究其原因,除了防寒保暖措施做不到位之外,孩子的自身抵抗力弱也是一大关键因素,所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显得尤为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宝宝免疫力呢?今天我跟大家分享3道养生食谱,宝爸宝妈们下面跟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增强免疫力食谱1:茯苓山药排骨汤
材料:茯苓、山药、芡实和薏苡仁各100克,小排骨数块。
做法:
将茯苓、山药、芡实、薏苡仁洗净后,加适量水煮半小时。
再加入小排骨一起煎煮至将熟,然后加入适量盐即可。
功效:茯苓含有的茯苓酸,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可以帮助宝宝强健机体,同时还可以健脾胃,提高宝宝的消化能力。此款食疗方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增强免疫力食谱2:红薯三宝粥
材料:糯米40克、红薯一个、大米30克、小米30克
做法:
1、红薯洗净,糯米、大米、小米备好;
2、红薯去皮切小块,将三种米一起淘洗干净,锅里放凉水,放入洗好的米;
3、把红薯放到锅里,盖上锅盖,通上电源,按下煮粥键50分钟后即可完成。
功效: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可以调节食物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大便通畅,糯米和小米有温补强壮的作用,对于宝宝免疫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增强免疫力食谱3:山药莲子粥
材料:莲子50克、淮山30克、粳米50克、薏米30克、白糖30克。
做法:
1、莲子、淮山、粳米、薏米洗净浸透,莲子不芯。
2、取瓦煲一个,放入莲子、淮山、粳米、薏米煲1.5小时。
3、再加入白糖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山药可以帮助宝宝健脾养胃,提高宝宝免疫力,此款食疗粥老少皆宜。
增强宝宝免疫力日常饮食原则
1.饮食有节,正常三餐以粮食、蔬菜为主,适量添加肉食。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豆芽等等。3.注意补充膳食纤维,玉米、高粱、红薯等粗粮有助于排便。4.及时补充水分,冬季小孩更容易发生口干、鼻干等缺水症状。
【猜一味中药材】
【谜语】警惕家人
.
.
.
.
.
【答案】防己
4、冬天了小孩吃什么进补
在冬令时节,合理搭配饮食,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季宝宝进补吃什么好?
1.吃白色食物养肺
传统医学认为白色食物入肺,可以提高肺脏之气,保护宝宝娇嫩的肺脏。如白菜、白萝卜、白木耳、白菜花等蔬菜。现代研究发现白色蔬菜中则多黄酮素,黄酮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调节免疫力,预防癌症,改善血液循环等功能。

推荐食谱:萝卜丝鲫鱼汤
做法:将活鲫鱼去鳞、挖鳃,从腹部剖开除去内脏,洗净;萝卜用清水洗净,削去外皮,切成6厘米左右长的粗丝;葱洗净打成葱结,姜拍松待用;炒锅炒热放入猪油烧至五成热时,投入姜,放入鱼煎至两面略黄,加入750克开水、料酒,萝卜丝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放入锅中,加入葱结用旺火烧7分钟左右,待汤汁烧至乳白色,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鲫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萝卜含有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萝卜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
2.吃黑色食物养肾
黑色食物在古人看来入肾经,补肾脏,养肾气,从现代研究来看,黑色食物富含植物化学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帮助宝宝强身健体;黑色食物富含铁质,可以有效帮助宝宝预防缺铁性贫血,这对宝宝的健康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这一阶段的宝宝是处在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缺铁性贫血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对宝宝的智力有不可逆的影响,影响宝宝将来的学习能力,这是任何一位爸爸妈妈都不愿意看到的;黑色食物还可以帮助宝宝补脑健脑,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可爱,冬季时常吃些黑色的食物,是帮助宝宝拥有聪慧大脑,强健宝宝体质的好时机。
5、冬季小儿去火养生粥
1、百合枸杞猪肉粥
材料:百合20克~30克、枸杞10克、猪肉碎和米适量。
做法:先将米煮成粥,然后放入百合、枸杞、猪肉碎丁一起煮至熟为止。
2、枸杞胡萝卜红枣粥
材料:大米100克、新鲜胡萝卜50克、决明子20克、枸杞5克、红枣50克,盐、鸡精、葱段、姜片适量。
做法:材料准备好后,根据食量水要一次加足,胡萝卜切成小块备用。将炒锅烧热后倒入决明子以文火炒黄。用旺火把水烧开后将大米、胡萝卜和红枣下锅,再用小火烧开加入炒好的决明子、姜等配料闷煮,40分钟后即可食用。
3、山药糯米粥
材料:山药、荸荠、大枣、糯米。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片备用,将鲜荸荠冲洗干净削去外皮,切成丁,再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最后将大枣洗干净备用。取锅放入冷水,加入以上材料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炖约1个小时后即可饮用。喝时可放些白糖调味。
4、山药猪肉粥
材料:山药20克(或生山药切片)、猪肉末和大米适量。
做法:先将大米煮成粥,将山药、猪肉末一起煮至熟为止。对于已经感冒的宝宝来说,需要通过清淡、有营养的饮食来调理。
5、葱白粳米粥
材料:葱白(葱的根部)5~6段,生姜6~7片、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同时将葱白放入粥中,快好时放入生姜煮5~10分钟后就可熄火。
6、玉米山芋粥
材料:玉米面50克、山芋500克、金丝枣20枚。
做法:将山芋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和红枣一起入锅,煮至山芋七八成熟时,在玉米面中加入一点凉水,使之成糊状,倒入锅内,改小火煮。小火煮十来分钟后起锅。注意中间要不断搅动,以免煳底。
7、薄荷牛蒡子粥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梗米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
8、绿豆粥
材料:稻米200克,百合(干)25克,莲子50克,绿豆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大米用清水洗净,百合洗净切小块。莲子去心洗净。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加入大米,莲子,绿豆煮开。转中火煮半小时,加入百合,冰糖煮开即可。
9、青菜猪肝粥
材料:猪肝80克,东北珍珠米150克,青菜(生菜最好)1棵,水1500毫升,姜丝/盐/花生油少许。
做法:米淘洗干净,另外用清水浸泡1小时(用时滤水)。水1500毫升烧开加入泡好的米煮30分钟(米自然开花),适当搅拌以免糊底。在煮粥的时候做其他工作,猪刚肝切小块用姜丝/盐/花生油拌匀,青菜切丝。粥煮到30分钟的时候把拌匀的猪肝倒入里面,再煮3-5分钟,出锅加青菜适当放点盐调味。
10、雪梨菊花粥
材料:雪梨一个,大米或糯米,干菊花,水。
做法:大米提前浸泡一会,锅内放水,放入大米,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雪梨去皮切小块,放入粥中继续煮。当粥煮到粘稠时,放入干菊花继续煮3-5分钟即可。
6、儿童冬季养生健康小常识,寒冷冬季如何提升宝宝抵抗力?
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他们对于儿童的养生不太了解,经常会让孩子生病。其实儿童也可以进行养生,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孩子的饮食、穿衣、生活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
1、儿童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孩子在小的时候,身体的火力是很旺盛的,不要总是给孩子穿太多衣服。可以参考大人的穿衣厚度,然后再给孩子加一件外套就可以。孩子穿得太厚就容易出汗,冬季的时候天气寒冷,非常容易感冒。孩子的饮食也很重要,现在有很多小孩子挑食,家长怕孩子哭闹,对这种现象不管不顾。饮食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不要让他们养成挑食的坏习惯。
2、应该如何提升宝宝抵抗力
提升抵抗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家长平时可以在家陪孩子做一些运动,来达到锻炼的目的。不建议小孩子外出运动,冬天比较寒冷,孩子一出汗就容易感冒。白天的时候带孩子出去散步,让孩子晒晒太阳。平常的饮食也是很重要的,水果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宝宝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有些孩子可能比较调皮,这就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不懂,跟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7、冬季宝宝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已经进入冬季了,长期不下点雨雪,造成天气易常的干燥,这是一个多病缺水的时节,尤其是我们可爱的宝宝,更需要多喝水来补充身体的缺水。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很多孩子都有嘴唇发干的症状,便会经常舔嘴唇,造成唇周围的皮肤被唾液反复浸渍而引起舌舔皮炎。唇周围常常出现红色的小斑疹、小丘疹,有的孩子的皮肤还会出现皲裂和细小的脱屑有舌舔皮炎的儿童,几乎个个都表现"内热",即有大便干结,口咽发干。中是津液缺乏的因素引起,是由环境因素--秋燥,以及机体本身原因--饮食当中缺乏维生素C,以维生素B等等,以及不能及时补充水份。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水份;克服舔吮口唇的动作,纠正舌舔的不良习惯;对一些自控能力差,皮损严重的儿童,采用一些强制性手段,如在口唇周围的皮肤上涂些带有苦味的黄连素溶液。往往可以自行痊愈。
在干燥的秋季,防范类似的行为性皮肤病,首先要注意补水,多喝白开水为好,另外要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还可以适当的用一些润唇膏、润肤露等等,保持皮肤的滋润,别让孩子吃太多的肉,以免“上火。注意自己的小宝宝的嘴色是不是很干,有的会不会干的脱皮,最关健的还是要补充淡水,让孩子喝水的时候也不能一下子喝的太多噢。
过度保暖反而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让人长期处于“温室花朵”的状态,变得脆弱而易病。
“薄衣御寒”也属于养生之道,体质热者、小儿可适当挨冻,但要注意耐寒的同时别受风寒。“别说冬天,就是春秋季节,也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喜欢将孩子紧紧‘捂住’,似乎永远都比大人多穿一件或多盖一层,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受凉感冒。”“我个人认为,非但不应多穿一件,还应考虑少穿一件。”
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远比成人快,所以体表热能挥发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稍一活动就满身大汗的原因。如果衣服穿得过多,出汗不断而又未及时更衣的话,体液过度消耗,寒风一吹冷却下来,反而可能生病。“所以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家长大可不必过于小心呵护,让其衣着轻便一点更好,即使偶尔感冒也不要太过紧张,如果他的机体从小就适应了一定的冷空气刺激,对于其日后习惯性抵御严寒大有裨益。而且这样能逐步提高孩子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对未来强身健体也有好处。”不过,儿童的头部、胸部等部位如果“捂”多了容易心烦、内热,但孩子的腹部却一定要注意保暖,这是因为很多儿童存在脾胃较虚现象,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时,可能引起腹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运转。所以,“肚暖”依然是孩子冬天保健的重要一环。
在此提醒父母,孩子穿衣的总的原则是适当地少穿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身发育,也是锻炼和增强孩子御寒,抗病能力的最积极而有效的方法。只是在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要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要把握度,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耐冻就穿的厚厚的,这样反而对孩不利。家长给宝宝购买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脚丫,是属于那种类型的。有的宝宝脚窄,细长;有的宝宝脚丫胖乎肉肉的;有的宝宝脚面高;有的宝宝足弓浅。。。等等。家长要根据宝宝的脚型为宝宝挑选合适的鞋子,不是越软的鞋子越好。宝宝的鞋子要软硬适中,因为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过软的鞋子不能定脚型,脚也得不到支撑,容易引起韧带及关节损伤。但也不能过硬,过硬的鞋影响宝宝运动时脚部弯曲,不舒适。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脚丫长的比较快,所以家长在买鞋的时候一定不要买过大或偏小的鞋。偏小的鞋子会影响孩子的骨骼生长,容易产生畸形;过大的鞋子会让宝宝走路不稳,容易摔跤。购买时最好让宝宝自己试鞋,下地走走。让宝宝站在地上,妈妈用手轻压鞋尖,感觉宝宝的脚和鞋尖有一指宽即可。老人常说亏什么,也不能亏到孩子的脚。足以证明鞋子的重要性。给孩子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是保证孩子安全、健康的前提。如果家长是初次购买鞋子,可以带孩子去专业的童鞋店,向有经验的店员咨询,可以听听店员的介绍,就知道哪种鞋子更适合自己的宝宝了。给孩子买些切记实用性要远远大于观赏性。
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所以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它所含的羊毛与普通毛线中的羊毛不一样,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妈妈还须注意,不要选择含马海毛的毛线,因为容易脱毛,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会引起疾病。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这样则会使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液流量增加,因此散热量加大。表现为宝宝出很多的汗,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由于宝宝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但身体产热能力却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时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穿得多少是否合适,可经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暖和的。
8、立冬之后吃什么最养生 宝宝该吃什么
当然是红枣枸杞,宝宝可以吃红枣之类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