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养生的做法

中医养生的做法

发布时间:2020-07-02 03:42:36

1、中医如何养生?? 有什么好方法?

养生是中医的概念,西医只有预防保健的说法。
至于养生方法,那实在是不胜枚举,如简单的梳发、运目、鸣天鼓、叩天钟、浴面,再到复杂一点的四时养生、饮食养生、睡眠养生、情志养生、动静养生等等。

2、中药养生 分几种方法

“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许多疾病也是‘累’出来的。当人类基本上控制了烈性传染病之后,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的体质下降与疾病就成为现代人的首要敌人了“。医学专家曾这样说。

科学家曾做过如此试验:把一条筋疲力尽而酣然入睡的狗的血液输入另一条狗,居然使后者很快就“疲劳”而熟睡不醒;把一条活泼清醒的狗的血液输入另一条疲乏入睡的狗,使后者即刻清醒、疲乏顿消。

我国古代早有“积劳成疾”的事例。据统计表明,过度劳累的确可以摧残健康,使生命早夭。据有关调查发现,中国科学院的不少专家等多因长年疲劳而致英年早逝,其平均寿命只52岁,甚至更低。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劳累”已日益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因忽视其严重后果而至酿成大患时,已悔之晚矣。因此,要随时注意过度疲劳(亚健康状态)的表现症状,当您工作、生活中疲乏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妨享用抗疲劳药膳方,或许给您精神放松、疲劳顿消的感觉。

天门冬萝卜汤

原料:天门冬15g,萝卜300g,火腿150g,葱花5g,精盐3g,味精、胡椒粉各1g,鸡汤500ml。

制作:将天门冬切成2-3mm厚的片,用水约2杯,以中火煎至l杯量时,用布过滤、留汁备用;火腿切成长条形薄片;萝卜切丝。锅内放鸡汤500ml,将火腿肉先下锅煮,煮沸后将萝卜丝放入,并将煎好的天门冬药汁加入,盖锅煮沸后,加精盐调味,再略煮片刻即可。食前加葱花、胡椒粉、味精调味,佐餐食。

功效:止咳祛痰,消食轻身,抗疲劳。常食能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增强精力,消除疲劳。

苁蓉鲜鱼汤

原料:鲜鱼肉400g,肉苁蓉15g,白菜、胡萝卜、粉丝、豆腐、酱油、料酒、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将鲜鱼肉切薄片;肉苁蓉、胡萝卜切成小薄片备用。铝锅内加水(或火锅),放人酱油、料酒、精盐、味精,将鱼片、肉苁蓉、白菜、豆腐、粉丝等一同放入煮熟,再加入胡椒粉调味即成,食鱼肉、饮汤。

功效:补肾强精,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功能。适用于肾精不足,性功能减退等症。

鲜莲银耳汤

原料:干银耳lOg,鲜莲子30g,鸡汤1500ml,料酒、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

制作:把银耳发好,放一大碗内,加鸡汤 1500ml蒸1小时左右,待银耳完全蒸透取出,鸡汤留置待用。将鲜莲子剥去青皮和一层嫩白膜,切掉两头,捅去心,用水氽后仍用开水浸泡(鲜莲子略带脆性,不要泡得很烂);再烧开鸡汤,加入料酒、精盐、味精、白糖,将银耳、莲子装在碗内,注入鸡汤即可。吃莲子、银耳,喝汤,每日1次。

功效:滋阴润肺,补睥安神。适用于心烦失眠,干咳痰少,口干咽干,食少乏力等症。健康人食之能消除疲劳,促进食欲、增强体质。

双参肉

原料:鲜人参15g,海参150g,瘦猪肉250g,香菇30g,青豌豆、竹笋各60g,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作:将海参发好,切块;香菇洗净、切丝;瘦猪肉洗净,切小块;竹笋切片。将以上 4料与人参、青豌豆一齐放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炖煮,以瘦猪肉熟烂为度,加入味精、精盐、香油即可。每日吃1~2次,每次适量,每周2剂。

功效:大补气血,强壮身体,消除疲劳。适用于久病体虚不复,或年老体衰,精神萎靡,身体疲倦等症。

丁香火锅

原料:丁香6g,蛤蜊肉200g,鱼丸lOOg,墨鱼2条,虾仁lOOg,鸡汤4碗、粉丝、芹菜、冻豆腐、葱、精盐、味精、葡萄酒各适量。

制作:将蛤蜊肉、虾仁洗净,备用;鱼丸切片;墨鱼除去腹内杂物,洗净后在开水锅里速烫1遍,然后切成二片;粉丝用热水泡软,切成几段;芹菜切成十段,冻豆腐切成小块,葱切小段。将以上各料先各放一半人锅,汤也加入一半,并可加入适量葡萄酒及少量精盐,旺火烧5~6分钟后,即可趁热吃,边吃边加。佐餐食。

功效:丁香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有兴奋强身作用。当身体疲劳时,食丁香火锅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全身活力,消除疲劳。

鸽蛋桂圆枸杞汤

原料:鸽蛋5只,桂圆肉lOg,枸杞lOg,远志3g,枣仁3g,当归6g,白糖适量。

制作:将原料洗净放人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慢火煮至鸽蛋熟后,放人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养心,安神。鸽蛋性味甘平,含优质蛋白与脂肪,并含少量糖分、多种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主要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心悸失眠等症。

杞汁滋补饮

原料:鲜枸杞叶lOOg,苹果200g,胡萝卜150g,蜂蜜15g,冷开水150ml。

制作:将鲜枸杞叶、苹果、胡萝卜洗净切片,同放人搅汁机内,加冷开水制成汁,加入蜂蜜调匀即可。每日l剂,可长期饮用。

功效:强身壮阳,美颜,抗疲劳。枸杞叶味甘性平,能补肾益精,清热明目止渴。在工作过于劳累及运动过量时饮用,能消除困倦疲劳,恢复元气,增强健康。

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制作:将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饮,随冲随饮,每日l剂。

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3、中医怎么养生?

4、中医养生一般都有哪些方法?

中医养生方法有多种,可以尝试艾灸养生。
原因: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功效,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3、行气活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4.散寒驱邪。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功效,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5.防病保健 。艾灸还具有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的功效,体质不好,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的人群特别适合做艾灸,这样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有很好的调节功效。
知识拓展:中医养生一般还包括食材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等等。

5、请问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是什么?求

中医养生方法
养生方法很多,着眼点各异,但殊途同归。大致分以下几类:

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性欲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修炼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四季养生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什么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
具体是:

春 (风) 气通于肝。

夏 (火) 气通于心。

长夏 (湿) 气通于脾。

秋 (燥) 气通于肺。

冬 (寒) 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 《黄帝内经》 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6、中医养生的最适合的方法是什么

我觉得根百据个人体制来养生是最适合我们中国人的保健方法了,清晰的辨认出自己的体质,了解度自己为什么比别人怕冷,为什么比别人怕热,针对个人的需要,明白什么事保健,知吃什么保健,道怎么样保健!才是最关键的!
其实我们想要了解这一块,知道自版己的体质是什么样子的,也不是什么难事,您只要您去百度搜索:“玉机权堂”三个字,我想对你就会有所帮助!

7、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运动重食疗选环境”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孙思邈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同时,孙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提倡养生、食治和怡老,内容丰富,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诸方面。由于他身体力行,活到了101岁,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能将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寿老人。具体地说:他的养生理论归纳有如下四点。

1.提倡抑情节欲

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并强调性医学保健的重要性,认为房事太过,不仅可以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优生优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发育。为此,他引用彭祖的观点:“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以说明节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张“常欲小劳”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认为运动比营养、休息更为重要,从而把按摩、摇动肢节等全身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3.强调食养重视药饵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见其对食养与药饵的重视。在饮食调养方面,他主张饮食清淡,少吃荤、腥,忌吃生、杂。他还力倡“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认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时,他把服食具有滋补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药作为养生的措施之一。

4.环境居处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孙思邈强调要“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处,固是佳境”。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把山清水秀、鸟e68a847a6431333431336661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处作为疗养胜地,可见药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洁净,无风雨暑湿地为佳。”

总之,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实。

与中医养生的做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