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历上的八卦图叫什么,哪里可以找到历年的八卦图
古代戈意图案。《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分据八方,中绘太极之图。《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古代常用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
周易》和八卦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理论体系,政治家、统治者、军事家用其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民众百姓则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和八卦实际运用上水平的高低,差异在于各人对《周易》和八卦涵义理解之深浅。大凡精通《周易》和八卦者,当为贤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三国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几千年以来,八卦图在排列组合严密逻辑性就象数学公理一样不可以更改。人们对于《周易》和八卦图的解释和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说明文字。从古至今八卦图的成因始终是一个谜团,没有人能够拿出有科学依据的事实来解析八卦图完整的起源。
在《周易·说卦传》中有显示关于八卦图卦位具体位置的图腾属性说明,比如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又有“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等等,如果将上述八卦图图腾属性组合在一起,便有了“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巽,鸡股;坎,豕耳;离,雉目;艮,狗手;兑,羊口。”八卦的图腾属性就相当清晰和具体化了。八卦的图腾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一幅由全世界科学家通过几十年合作,运用最先进的卫星、红外、声波仪器勘测和长期积累的数据库绘制而成的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 (见图1),这幅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通过三维的方式把海底和陆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在一张平面图上表现出来,恰恰是这一代表人类目前对地球地理构造最深刻科学认识的地图上,显现出图腾象形地表现地球地理的构造和形态的真实面容,揭示了中国古文明文化中八卦和图腾的奥秘。
八卦图腾属性所指的马、牛、羊、龙、鸡、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图腾形象与地球地理构造形态呈现出对应状态,因此,八卦图也和地球地理联系在一起了。
详析之:
一、马、牛、羊、鹿图腾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陆板块的全部轮廓构造,具体由北美大陆为头部,南美大陆为前足,北美大陆以北的巴芬岛及东北部群岛构成羊、鹿图腾的头角,北美大陆和格陵兰岛形成牛的头角。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大洋洲大陆为身部躯体的轮廓影象。其中,欧亚大陆为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陆成马、牛、羊、鹿腹底乳房之象,亚洲大陆的西西伯利亚则是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马、牛、羊、鹿之后蹄。
“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兑,羊口。”八卦图腾属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态之中,
二、豕(猪、兽)、狗图腾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陆为头部,欧亚大陆为身躯、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的地理形态构造。非洲大陆为豕、狗的头部,南部非洲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头顶、耳部分,非洲大陆、亚洲大陆之间的红海和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为其嘴部;欧亚大陆的欧洲是豕、狗的前部躯体,斯堪的挪威亚半岛是豕(猪)、狗的一足;亚洲构成豕(猪、兽)、狗后部躯体,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豕(猪、兽)、狗图腾面南背北,呈俯卧状。
“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图腾属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环境中。
三、鸡、雉(鸟)图腾象形地反映大洋洲为头部,亚洲南洋群岛为鸡、雉(鸟)图腾颈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印度洋段则构成鸡、雉(鸟)图腾颈腹部的连线。欧亚大陆和亚洲东部大陆架为身躯,非洲大陆和亚洲东部西西伯利亚为鸟翼的地球地理组合构造。鸡、雉图腾也同样显现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
按照八卦图腾反映的地球地理构造形态或者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乾,马首;(北美大陆)”、“兑,羊口(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处)”、“巽,鸡股;(俄罗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欧洲斯堪的挪威亚半岛处)”按照图1由西向东排列艮、巽、兑、乾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图2)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共有三部记叙八卦的著作,除《周易》外,还有《连山》、《归藏》两部已经失传的著作,《周易》始卦为乾,《连山》始卦为艮, 《归藏》首卦则为巽。可见乾、兑、巽、艮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型的图腾卦位排列,皆能满足《周易》、《连山》、《归藏》论及八卦起始卦位的要求,这种卦位的排列组合既是八卦图腾象形地表现地球理构造的客观反映,又符合中国古代历史沿袭的要求。此图的排列与《周易》文王八卦隔位、八卦相错的格局对应,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仅只有兑卦有所不同。
从八卦图腾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来看,《周易》八卦图中的震卦为龙图腾,龙图腾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条长达几万里联系各大陆板块巨大海底山脉体现的,龙图腾之首位于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龙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入”字形山结处,如龙图腾之一足;坤,牛腹,位于非洲大陆;坎,豕耳,系指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离,雉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海底,坤、坎、震、离四卦都处在相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这样以南极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组卦象组合。
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
从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图1)上按照由西向东(地球转动的方向)的顺序排列,八卦图表现为
艮 巽 兑 乾 北半球 北冰洋 动卦
坤 坎 震 离 南半球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艮 坤
| |
乾…北极…巽 离… 南极 …坎
| |
兑 震
图2 图3
从地球球体剖面上分析,八卦图分布在球面上。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地球的地磁的两个中心点,在《周易》和八卦图来讲是“两仪”或者“阴阳”之形容,《周易·系辞》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体剖面就是太极,南北极为两仪,南北极各领一组四个卦象,南北极卦象相错、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
从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由西向东(地球转动的方向)的顺序,八卦坤、艮、坎、震、巽、离、兑、乾进行排列,乾坤卦是头尾,也是两仪,即阴阳,各统领三卦组成八卦图。
坤、艮、坎、震一组;巽、离、兑、乾一组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所有的阴阳对卦象和伏羲八卦图是对应的,但是在震卦、巽卦阴阳属性上有不同,或者颠倒。这样的八卦图阴阳爻的排列更合乎阴阳爻的变化规律。
中国古代论及八卦图的著作,除《周易》外,还有《连山》、《归藏》,可惜的是《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因此《周易》八卦图没有了参照物,古人或者后人在研究和分析《周易》八卦图时,只能根据不全面的资料以及八卦图阴阳爻的组合变化规律来猜测、揣摩八卦图阴阳变化的文化内涵,对《周易》八卦图的成因缺乏实质性有说服力的证明。
《周易·系辞》中有“古者包牺氏之王者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其意味深长。
图腾崇拜是人类远古原始社会广泛的文化共生现象,古代图腾文化又多与地理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山海经》就是集大成者。研究表明,远古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图腾崇拜文化是以形表意为特征,阐述地球地理自然形态结构的文化体系,或者是古代文明体系。中国的《周易》八卦图也是图腾崇拜文化的一个部分,《周易》伏羲八卦图的组合排列,八卦图腾的属性也确实能够在地球地理自然形态结构中反映出来,表现出对应的关系。
现代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如二进制、原子结构、生物遗传等学科理论,都可以从八卦理论和变化中发现与之对应的形态。因而人们曾经猜测《周易》八卦图可能是一个包含先进文明体系的数据库,人类如果能够找到开启的钥匙和方法,将使人类进步出现更大的飞跃。
地球地理的格局变化是以百万年计算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如果《周易》八卦图的排列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态作为基础,并且为我们和科学所证实的话,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求中国古代文献或者神话里提到的女神
临水夫人:又称大奶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三山女神,是道教闾山派的重要女神。临水夫人是福建闽江流域民众崇奉的女神,其他的信徒则遍布台湾、浙江、江苏以及东南亚;因源于福州府,故福州人视其为乡里的守护神。其他地区的信徒,则多视其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类似于七星娘娘。临水夫人信仰非常昌盛,以其能护佑生产闻名。台湾有主祀临水夫人的庙宇一百三十几座。她的主要事迹记载在《闽都别记》中。
无生老母:又称作无极老母、无极天母、无极圣祖,有时在经文里简称作老母,是明、清以来许多民间宗教,包括罗教、西大乘教、鸡足山大乘教、斋教、闻香教、天理教、一贯道及天道等最主要的神。
百花仙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天地花草的仙女。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主要故事出现在小说《镜花缘》以及戏曲《天女散花》中。
曹娥(130年-143年):上虞(在今浙江绍兴)皂湖乡曹家堡人。其父曹盱是一名巫师,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被江水淹死,不得其尸。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遂投江而死,三日后曹娥尸抱父尸出,乡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遂改舜江为曹娥江,并以曹娥为水神。《后汉书·列女传》
后土:后土一词,俗称地母娘娘,是统辖所有土地的神祇,不是管理一境的土地神。唯一例外,是在坟墓上供奉的后土神石碑,指的是守坟的土地神。《尚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左传·文公十八年》(“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祇”称“为阴地者,五方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日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
洛神:名为宓妃,她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的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 ,而成为洛水之神,即洛神。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包括东亚(琉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海洋地区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
女魃:亦称女妭,黄帝之女,另一说为赤水女子献,本居于昆山共工台,曾在涿鹿之战助黄帝打败蚩尤,后流落至赤水之北,是中国神话中的旱神。《后汉书·张衡传》: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李贤注:“女魃,旱神也” 《山海经》也有大量篇幅描写
三圣母:(别名:三圣公主、华岳三娘娘、华岳圣母)是中国古代神话《宝莲灯》等传说中登场的仙女。《人生长恨水长东》中,三圣母的本名为杨莲
九天玄女,又称玄女,俗称九天玄女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奉为女仙。在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中有不少人恭奉。截至2012年9月台湾内政部宗教系统总计,台湾寺庙中共有46间主祭寺庙。
七仙女:(又称为七仙姑、七仙娥、七衣仙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也能专指这七个女儿中最小的第七个女儿。她们在天庭贵为公主,除王母与玉帝的妹妹(天界的长公主)外,她们是众仙女中地位最高的。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七仙女曾下凡新余仙女湖,与农夫董永产生爱情。《天仙配》《搜神记》《西游记》
三霄娘娘:(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为财神爷赵公明的三个妹妹。最早出现于许仲琳所著作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由赵云霄、赵琼霄及赵碧霄三个姐妹组成,并持有两大法宝混元金斗与金蛟剪。
何仙姑:原名何琼,永州零陵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为一个美貌非凡的女子,经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种说法,其中在流传比较多的传说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岁时入山采茶,巧遇吕洞宾收为弟子,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在各类传说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
《仙佛奇踪》,《吕祖志》,《独醒杂志》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
螺祖:《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
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萝以供衣服。”
嫦娥:原称姮娥、常娥,是中国神话人物,美貌非凡,温柔贤慧,为后羿之妻。神话中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盗得的不死药而奔月。
《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又《太平御览》卷四引张衡《灵宪》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或说嫦娥奔月后居住于广寒宫,有玉兔和吴刚相伴。
封姨:古代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醋衣裳,后醋醋得罪封姨,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玄微于每岁元旦立朱幡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那天果然大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无恙。崔玄微乃知诸女是众花之精,而封十八姨乃风神也。
少司命:为屈原的《九歌》中提到的一位神明,和大司命为相对的二元神,各家观点基本上皆认定其为一名女神。
常羲:又称为常仪或尚仪,为月御(为月亮驾车的神),与羲和(日御)同为帝俊之妻。《山海经·大荒四经》记:“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意思是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即为一年十二个月。清代毕沅在音韵学上的考据,认为嫦娥的前身,正是“生月十有二”的常羲。
床母:床母,为华人信奉的床之女神,闽南人称其为床母,广东人称之为床头婆婆。相传床母能保佑婴儿、幼儿平安顺利长大,故家有婴幼儿者均祭祀之,祭祀日期在每年的七夕。
斗姆元君(又写作斗母、斗姥):是中国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众星之母。名字的“斗”指的是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元君在道教信仰中出现得很晚,但地位却很高;是摩利支天的信仰在唐代以前由佛教传入中国后,被道教所吸收的一个神祇。对斗姆元君的信仰当然也源自于古人的星宿崇拜,但由于斗姆是北斗众星的长辈,所以名义上比群星更为尊贵。她的尊号则有“斗姆天尊”、“先天道姥天尊”、“北斗九真圣德天后”、“中天梵气斗姆元君”以及全称的“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等。在《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中则给斗姆元君加上了“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这样一个称号,把她的地位抬得很高,索性与西王母混为一谈。
泰山老母(即碧霞元君):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女神之一。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封女仙的尊称),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瑶池记》《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玉女传》《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瑶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登场的女神。因历史的变迁,固然有多种关于瑶姬的神话传说。在众多传说中均把瑶姬的形象统一描述为一位美丽的女神。《山海经·中次七经》载瑶姬是炎帝(赤帝)的第三个女儿,亦作“姚姬”,为精卫(女娃)的姐妹。是位才色兼备、精通武艺的上古女神。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首次对瑶姬身份进行彻底改编:称瑶姬是王母娘娘的二十三个女儿中年纪最小的女儿,为“云华夫人”。民间戏曲与传说《宝莲灯》中描述瑶姬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为天界的美神。
素女: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女。她与黄帝同时。一说她擅长音乐。《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古文苑》四引杨雄《太玄赋》:听素女之清兮,观宓妃之妙曲。一说她知阴阳天道。《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还于吴,当归,而问于范蠡曰:何子言之,其合于天?范蠡曰:此素女之道,一言即合天下事。一说她精通房中术。曾与九天玄女一道为黄帝之师,传授房中术。故后世亦把房中术称为玄素或素女之道。流传至今的一本古籍名为《素女经》,论述房中术。
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厕神。本名何媚,莱阳人。首见于刘敬叔《异苑》卷五,相传是寿阳李景之妾,为大妇所嫉,正月十五夜被杀于厕中。据称紫姑死后显灵,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成为民间扶乩所问之神明
织女:别名七星娘娘、七星娘、七星妈、七仙姑、天仙娘娘,是织女星的女神,中国神话中的天帝孙女(或女儿),排行第七,工作是编织云彩,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守护神,著名的牛郎织女故事的女主角。
羲和:中国神话中太阳神之母的名字。传说她是帝俊的妻子,与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羲和也是她儿子们的车夫——太阳的使者——日御。后来,十个兄弟不满先后次序,十日并出,被后羿射杀其中的九个。屈原的《离骚》有:“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一句。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瑶池金母,全称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是道教上古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由于近代罗教系统民间秘密宗教的盛行,许多人把无极老母与西王母视为同一神,号称“母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无极姥母为上古女神太元玉女。唐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山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和东王公一起,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显化,协助天地、赞襄化育。西王母还统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东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后才能去朝见三清。“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道者,咸所隶焉。”(《中华道藏》、四十五册、一百九十六页)关于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故西王母姓名为杨回、字婉妗。神话小说大师周濯街的作品中称其名为王婉玲。 再有另一传说是尊称东王公为天父,西王母为天母。东王公化万物,西王母化万灵。故称之万灵主母。其圣地为昆仑山脉!最早见于《山海经》。
注生娘娘:俗称“注生妈”,又作“注生娘娘”,在中国有些地区称之为“送子娘娘”,是闽南、台湾一带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妇女的怀孕、生产,是许多不孕妇女或怀孕妇女的信仰寄托。注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执簿本,右手持笔,象征其记录家家户户子嗣之事。《封神演义》
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她是中国粤、桂、甘、鄂、浙等行省信奉的生育女神,类似于送子娘娘。屈大均《广东新语》表示,金花是一个广东的女性巫师,端午节观看龙舟竞赛时溺毙,尸体数日不腐败,还有异香,接下来湖中浮现一块木头雕像,神似金花。于是雕像被当地人膜拜,金花也被视为神明,因为求子较为灵验,被尊为送子娘娘。
电母:又称金光圣母,为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为自然之神、也为天上星宿之一。号曰“电母秀天君”。面容如女,样貌端雅,两手执镜。常与雷公一起被提及。
骊山老母(亦称作黎山老母或梨山老母):是中国传说中古代道教的女神仙。姓氏与来历不详。骊山老母是深居于骊山上的至高无上的女仙。在中国民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道观中通常都有供奉她的香火。骊山老母多为指点迷津、传授秘籍为世人所崇奉。《骊山老母玄妙真经》中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是上八洞古仙女中的第七柱,是上古时代的神仙。老母原本风华绝代,秀媚无比,传闻秦始皇曾在骊山上偶遇到骊山老母,所见骊山老母的仙貌惊为天人,秦始皇一时心生恶念,受到了老母的惩罚,此后老母老化了自己的仙貌。
麻姑人物的出现,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典籍里记载过她的相关事迹。东晋时期由葛洪著作的文献《神仙传》中讲述麻姑是一位勤劳善良又美丽的南城人,因积累了不少功德,后而得道成仙,成为下八洞神仙之一的女寿仙,其仙貌如同18、19岁的美少女,手指细长如鸡爪,是长寿的象征。相传麻姑曾在人间经历过三次“沧海桑田”,能施法掷米成丹来解救黎民百姓的疾苦与灾难。故古代常以麻姑喻为高寿人物的存在。
另附部分找到的图片(部分图片中提及的女神上文并未提及,但资料易找,因字数有限,遂不复制):
女娲补天
七仙女下凡
巫山神女
许飞琼
嫦娥
董双成
娥皇女英(湘夫人)
何仙姑
精卫填海
龙女牧羊
磐龙缠炉 复制整理,欢迎追问
3、古代房中秘术是什么意思?
房中术即中国古代的性科学.从现代性科学的观点来看,房中术主要包含有关性的常识、性技巧、性功能障碍治疗与受孕等方面,同时它又不局限于性,而是把性与气功、养生结合在一起,和追求长生不老或延年益寿结合在一起.
《老子》书中有不少房事养生的论述,其基本观点可见于《老子·六章》中的论述:"谷伸专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依据三国·魏·王弼注:谷,喻人体内之深处,此用作动词属,谓深藏之义.神,指元神,即构成人体生命之基础物质——元精.玄牝:男女
4、古代阵法
古代阵型简介
简单地说,“阵形”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氏族社会,人类的战争表现为部落冲突,当时还没有军队,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群殴,自然也就无所谓“阵形”。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制国家出现,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编制有组织的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东方的战阵起源于中国。
中国最早的阵法,据说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那里学到阵法,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陈”通“阵”。
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至今尚无定论;《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略为可信。以上两部兵法主要介绍了车阵。战国以后,步骑取代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编成,阵法又有了变化和发展,1972年出土了《孙膑兵法》,里面讲述了十种阵形(方阵、圆阵、锥行之阵等),及其使用的方法。同时代的《尉缭子》本来也有“阵形篇”,现在已经失传。秦汉以后,我国历朝的军事家对阵法的发展还有:三国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书》(已失传,仅余若干引用),有专章讲述行军布阵之法;(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武侯八阵”流传后世,影响极广。《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深研阵法。南宋岳飞留有兵法残篇讲授阵法。明代戚继光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详解阵法,戚继光还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在抗倭战争中显现威力。我国的各朝军队均演练阵法。
下面作简单的介绍:
鱼鳞阵(高渠弥创):
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锋矢阵:
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鹤翼阵:
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战术思想:左右包抄。鹤翼阵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偃月阵:
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方圆阵:
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战术思想:密集防御。方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力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雁行阵:
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个人认为,“骑铁”很适合使用。
长蛇阵:
用于行军或追击的一路纵队,机动力强,战斗力弱。
衡轭阵:
与长蛇相似,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战斗力较长蛇阵强。
“武田八阵”是很有代表性的阵形,另外还介绍一种车悬阵,车悬阵为日本战国名将上杉谦信所创。车悬阵的与方圆阵相似,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设,不同之处在于,机动兵力在外,结成若干游阵,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轮流攻击敌阵,形如一个转动的车轮。其意义在于:向敌军的一部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其因疲惫而崩溃,己方则因为轮流出击而得到补充和休整,恢复战力。不容质疑,这种战术是很优秀的。车悬阵受地形的制约大,要便于机动;要求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应善于寻找战机和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战力持久却不利速决。
此外还有虎韬、卧龙、轮违、大妄、虎乱、乱剑、云龙、飞鸟、松皮、流行、井雁行直、将棋头、别手直等阵,不一一详解。
5、中国古代十大名刀的名称和名刀的图片
1.庖丁菜刀
古代名厨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铁刃和最常见的木柄制成,然而由于庖丁技术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余”
2.寒月刀
战国末年赵国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气四射。后燕国皇室花重金购买,交由宫廷匠师反复淬炼之后,终于成为一把见血封喉的毒刀,燕国刺客荆柯携寒月刃刺杀秦王,失败被杀,后寒月刃不知下落。
3.新亭侯
汉末名将张飞初拜为新亭侯时,命铁匠取炼赤珠山铁,打造成一刀,随身佩带。
4.青龙偃月刀
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所用战刀,为重骑兵大刀类型。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实在是名副其实的“众所周知”。
5.大夏龙雀刀
古代名刀,为春秋五霸中之晋文公所有,后世相传,在后来的第三次晋楚战争时,败给了名剑湛泸。
6.犬神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传锻造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并有多种诅咒缠缚。夏朝末期为君主桀所有,之后暴政开始。三刀被供奉于夏朝太庙,
时代迁移,北宋朝著名铁匠韩蕲在一处深山之中发现了商朝太庙的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时“碎铁中隐隐有黑气,触之即发”。
后由韩蕲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时任开封府尹包拯成为第一个“开封三铡”的持刀人。
7.虎翼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传锻造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并有多种诅咒缠缚。夏朝末期为君主桀所有,之后暴政开始。
后由韩蕲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时任开封府尹包拯成为第一个“开封三铡”的持刀人。
8.虎翼
后由韩蕲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时任开封府尹包拯成为第一个“开封三铡”的持刀人。
9.苗刀之祖
苗刀,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
10.鸣鸿刀
上古时期轩辕黄帝的金剑出炉之时,原料尚有剩余,由于高温未散,还是流质的铸造原料自发流向炉底,冷却后自成刀形。
该刀长为三尺,其余资料无记载。后由汉武帝得到,转赠东方朔。
6、八卦图是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画的吗?据说,诸葛亮扇子上的八卦图就是她画的是吗?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周易》和八卦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理论体系,政治家、统治者、军事家用其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民众百姓则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和八卦实际运用上水平的高低,差异在于各人对《周易》和八卦涵义理解之深浅。大凡精通《周易》和八卦者,当为贤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三国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几千年以来,八卦图在排列组合严密逻辑性就象数学公理一样不可以更改。人们对于《周易》和八卦图的解释和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说明文字。从古至今八卦图的成因始终是一个谜团,没有人能够拿出有科学依据的事实来解析八卦图完整的起源。
在《周易
7、图解经典系列
图解经典176-图解干支密码1:图解渊海子平(命理宗师教你看穿一生运势吉凶)
图解经典175-图解古代人体工程学2:图解柳庄神相(《麻衣》相男,《柳庄》识女)
图解经典173-图解果老星宗 下部 七政四余(中国传统星命学大全)
图解经典130-图解沈氏易学·沈氏玄空学:第三部旺财大实战(买房置业前必看的300个吸金风水诀窍)
图解经典171-图解刘伯温兵书:金函玉镜奇门遁甲 上部 百事占断(中华第一秘术)
图解经典170-图解中国古代水文学:水龙经(中国相水第一书)
图解经典156-图解古代星象学·果老星宗 上部 中国古代星命学大全
图解经典155-图解藏历修行、祈福、开运、占卜大全:藏历使用手册
图解经典133-黄金战争(解密人类史上最大的黄金骗局)
图解经典102-图解周易爻辞文化卜筮全书 第二部:六爻吉凶断
图解经典143-图解鲁班经(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择吉经典)
图解经典132-图解周易养生绝学:认识道藏养生智慧(图解周易参同契2010最新版)
图解经典129-图解沈氏玄空学 第二部 宅运吉凶断(1984-2023年房屋趋吉避凶全纪录)
图解经典118-图解周易预测学 第三部 百事分占:用易经的智慧把握生活
图解经典139-图解滴天髓 下部 吉凶论断:八字命理学的巅峰之作
图解经典138-图解滴天髓 上部 八字格局(古代天人学:八字命理学的巅峰之作)
图解经典137-图解麻衣神相(古代人体工程学:一学就会 一用就灵的权威相术大全)
图解经典141-图解邵康节梅花易数:跟着大师学易占
图解经典139-图解阳宅三要(中国第一本居家风水实战经典)
图解经典136-图解遁甲演义 下部 遁甲1080局(决胜千里之外的最高谋略)
图解经典135-图解遁甲演义 上部 吉凶占断(决胜千里之外的最高谋
图解经典128-图解沈氏玄空学:第一部 飞星吉凶断(测算最灵验 最适应现代建筑的风水绝学)
图解经典119-图解河图洛书(河洛真数)不可不知的命运数理密码
图解经典117-图解周易预测学 第二部 断法详解(三招断卦 让你成为预测大师)
图解经典116-图解周易预测学 第一部 吉凶占断(六爻占断真的很容易
图解经典134-图解食物本草:中国最权威的养生食疗第一书(白话全译彩图本)
图解经典127-图解犹太人智慧书(怎样把世界的钱赚进口袋)
图解经典126-图解阿弥陀经(念一句佛语清心解忧)
图解经典124-图解地藏经(走出人生低谷的最好向导)
图解经典123-图解气脉养生《内经图》
图解经典122-图解藏密拙火禅修法(唤醒生命能量 清除身心烦恼)
图解经典120-图解黄帝内经全集(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大典)
图解经典107-图解维摩诘经(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佛经)
图解经典106-图解易经象数学·铁版神数(史上最灵验的预测速查手册
图解经典105-图解易经六士四卦 断易天机(随占随查 得心应手)
图解经典103-图解卜筮全书 第三部 黄金策 上(中国传统吉凶卜筮的巅峰)
图解经典101-图解卜筮全书 第一部 六十四卦断(中国古代吉凶卜筮的巅峰)
图解经典100-图解唐卡(解读最美的藏地密码)
图解经典98-图解经络的秘密(流传千年的中国式特效保健法)
图解经典97-图解温疫论(疫病时代的救命之书)
图解经典95-图解焦氏易林(史上最实用的占卦速查手册)
图解经典94-图解无上瑜伽(突破轮回束缚的唯一捷径)
图解经典93-图解人伦大统赋(学会面相 洞悉人心)
图解经典91-图解奇门遁甲大全 第三部 阴遁540局详解(古代出奇制胜的最高谋
图解经典90-图解奇门遁甲大全 第二部 阳遁540局详解(古代出奇制胜的最高谋略)
图解经典89-图解奇门遁甲大全 第一部 吉凶占断(古代出奇制胜的最高谋略)
图解经典88-图解照胆经(识人鉴人的相术传达室世经典)
图解经典87-图解睡梦瑜伽(梦中修得健康和智慧)
图解经典86-图解曼荼罗(获得生命能量的无上秘法)
图解经典85-图解京氏易传(史上最经世致用、神奇灵验的易学巨著)
图解经典84-图解天龙八部(获得平安、财富、健康最直接的藏密法门
图解经典83-图解大藏经(遇见与你最有缘的佛经)
图解经典82-图解六道轮回-掌控生命向上的轨迹
图解经典80-图解彭祖养生经-中国养生生之祖的健康秘诀
图解经典78-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中国人的成仙成道和亡灵旅程)
图解经典77-图解古希腊那些事儿-希腊文明手绘图文百科
图解经典69-图解日本妖怪大全(怪卷)骇人听闻的295种著名妖怪
图解经典56-图解遵生八笺-中国名仕养生的第一经典
图解经典55-图解水经注-用江河讲述华夏文明史
图解经典51-图解梦溪笔谈-细品唐床盛世文明
图解经典59-图解佛教生死书-破解生命轮回的真相
图解经典61-图解埃及生死书-完整再现亡灵的永生之旅
图解经典63-源氏物语(上下册)-1000周年绝美纪念版
图解经典62-图解古埃及大全-认识深奥又有趣的古埃及
图解经典60-图解伤寒论-回归中医的根本
图解经典71-图解易经的智慧(下)传部-看得懂 学得会 用得上
图解经典75-图解易经养生-中国养生智慧的源泉
图解经典74-图解黄帝内经灵枢-中国经络养生第一书
图解经典70-图解易经的智慧(上)经部-看得懂 学得会 用得上
图解经典65-图解周易参同契-认识道藏养生智慧
图解经典50-图解释迦牟尼-认识佛陀的大智慧
图解经典49-图解神农本草经-中国人信奉了五千年的养疗大典
图解经典48-图解阿含经-听佛陀讲最原味的佛法
图解经典47-图解国富论-大国崛起的财富之路
图解经典43-国解中国国俗-回归中国人自己的礼仪
图解经典45-图解老子详解-成就盛世的执政治国之道
图解经典44-图解中国养生术-中国正统养生学大揭示
图解经典40-图解史记-解读中国人的史诗
图解经典39-图解黄帝宅经-认识中国居住之道
图解经典37-图解华严经-读懂经中之王
图解经典36-图解千金方-中国医学养生方剂大全
图解经典38-图解古文明-推动人类历史的伟大力量南海出版公司
图解经典35-藏密财神法-求取与施予财富的智慧
图解经典34-图解高岛易断-易经活解活断500例
图解经典32-图解黄帝八十一难经-回归中医养生之道南海出版公司
图解经典31-图解心理学-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学科王美绪/编著南海出版公司
图解经典30-图解百魅夜行-妖异、唯美的日式奇幻之源
图解经典33-图解经济学-了解财富奥秘.赢得经济自由柳守平/编著南海出版公司
图解经典29-图解孙子兵法-影响世界的中国谋略经典
图解经典28-图解西游记-解读中国式魔幻小说
图解经典27-图解三国演义-畅读三国智慧
图解经典26-图解水浒传-看懂中国江湖文化
图解经典25-图解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
图解经典24-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轻松通晓最深奥的佛法智慧
图解经典23-图解大圆满-藏密的顿悟之道
图解经典22-图解瑜伽经-现在开始讲瑜伽
图解经典21-图解坛经-听懂六祖慧能讲禅
图解经典20-图解基督教-认识西方文明之源
图解经典19-图解周易大全-中国第一经图文百科
图解经典18-图解大手印-获得圆满身心的西藏密法
图解经典17-图解道教-揭示中国人最隐秘的梦想
图解经典16-图解天工开物-中国古代工艺大全
图解经典15-图解山海经-中国的创世史诗
图解经典14-图解佛教-读懂佛教之美
图解经典13-图解千年导引术--人体经络使用全书
图解经典12-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以现代手法诠释茶文化第一书
图解经典11-图解庄子--读懂庄子的智慧
图解经典10-图解四部医典(秘法与实用篇)-认识藏医养生秘法
图解经典09-图解心经-以现代手法破译世界最短的佛经260字破解人生真相
图解经典08-图解本草纲目-认识中国第一药典
图解经典07-图解金刚经-认识一部最伟大的佛经
图解经典06-图解藏密修持法
图解经典05-图解西藏密宗-认识世界上最神秘宗教
图解经典04-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
图解经典03-图解四部医典-医理与养生篇
图解经典02-图解西藏生死书-认识生命轮回与解脱之道
图解经典01-图解黄帝内经-认识中国式养生
8、古代的熏香香料有哪些
杜衡,月麟香,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等。
熏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的极其广泛,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
熏香大多采用沐浴、佩戴、雾化释放、加热释放、常温释放等方式,是以植物次生代谢合成的挥发性物质为媒介的一种无创伤、简单、安全的缓解或干预手段,与现代芳香疗法的吸入疗法较为相似。
(8)古典养生图片扩展资料:
香料在唐人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朝廷举行的各种仪式中,在庙宇寺观的各类活动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焚香和香料。唐朝贵族官僚对香料或香材的使用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奢侈无度。
在这种社会风气的薰染下,唐朝香料或香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本土出产又非常有限,所以进口就成了唐朝香料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就唐代主要香料或香材品种言,沈香出天竺诸国;没香出波斯国及拂林国。
丁香生东海及昆仑国;紫真檀出昆仑盘盘国;降真香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薰陆香出天竺者色白,出单于者绿色;没药是波斯松脂;安息香生南海波斯国;苏合香来自西域及昆仑;龙脑香出婆律国等等;外来香料在唐朝香料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9、有没有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
中国的庙宇和汉族过年的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