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古文 的读书报告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简单介绍本课程的大致情况,使学生在开学伊始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对专升本的学生要求在古医籍方面加大学习力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性质、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本课程的特点、学习的要求及方法
一、 背景、作者及内容简介(大约20分钟) 二、课文分析 全文十一个自然段,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提出“导养得理”可以长寿的论点(大约20分钟) 第二部分(3、4) 说明人体形神互依的关系,提出“修性保神”、“服食养生”的养生方法(大约20分钟) 第三部分(5~7) 指出违背养生之道的生活方式不但不能使人长寿,反而伤身害命(大约30分钟) 第四部分(8~10) 论述对养生之道采取不正确的态度,也收不到良好效果(大约30分钟) 第五部分(11)指出正确的养生方法,并肯定它在长寿方面所起的的显著作用(大约40分钟) 三、归纳总结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及语法现象(大约20分钟)
2、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值得报考吗?
很好。是国家211、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学校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71年,学校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合并。1977年,两院分开,分别恢复独立办学。
199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学校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2)医古文养生扩展资料: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5120人,专任教师157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0.3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2.55%,有博士生导师335名;有“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
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1人,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
3、自学中医看什么书顺序?
在未有教材之前,业医者学习伊始,或先读些浅显易明的书,如《药性赋》、《汤头百歌》等,或径从《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读起,这当然都不失为入门的途径。
在有了一些了解与基础后,可以诵读《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完了接着度就是《药性歌括四百味》。
然后《医学三字经》诵读,看一看诊断学的《脉诀》知与《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最后开始看内科的《伤寒论》。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再博览群书,道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内的。背诵下这些经典,是作为一个中医学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是为中医学知识打下必备的基础。
经典,即源头。中医是一门博大容高深的学问,学中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有沉下心来坚持不懈,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