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霞浦养生

霞浦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01 00:56:03

1、霞浦好不好???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6°25′-27°07′,东经119°46′-120°26′。总面积1716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51.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5万人。通行闽东方言霞浦话。三沙镇当地居民方言大部分以闽南话方言为主,是福建闽南地区的移民后裔。 县人民政府驻松城街道。全县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松城街道、松港街道、长春镇、牙城镇、溪南镇、沙江镇、下浒镇、三沙镇、盐田畲族乡、水门畲族乡、崇儒畲族乡、柏洋乡、北壁乡、海岛乡。 旅游商贸 旅游景区建设稳步推进,杨家溪景区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一贝龙潭旅游景区前期工程已经结束,投资5亿元的高罗滨海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发杨家溪上游龙亭瀑布景区、溪南白露坑景点,成功举办“畲族歌会”、空海大师入唐1200周年等活动。好万佳综合市场、水果批发市场、惠多超市、永辉超市、东方康宁超市等市场基本建成使用,花卉盆景市场、农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市场载体建设投资8500万元。 休闲娱乐 与日俱增的霞浦,休闲娱乐场所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有老牌的不见不散咖啡厅、环岛大酒店、新时代KTV等;也有新开的金城娱乐城、福兴牛排、新东方大酒店。 美女之乡 1,滨海小县美女辈出 霞浦,闽东沿海的一个小县,没有太大名气。但是初到霞浦的人,每每惊讶于霞浦的海鲜。原汁原味的海鲜总会在第一时间迷倒外乡人的味蕾:还有这么鲜的海味啊!品尝完美食,上街走走,他们在视觉上又有了收获:这里的女子长得清清爽爽,天生丽质。莫非这里盛产美食之外还盛产美女?南来北往的外乡人和不断离开故土的霞浦女子,在有意无意之间,为霞浦营造了一个“美女之乡”的称谓。有意思的是,霞浦当地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旗下的女子有多美,听到夸奖之声,不免忐忑和羞赧。 事实上,霞浦大可以坦然接受“美女之乡”的称呼。 在霞浦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语:“涵江荔枝粒粒红,洪江女子不用挑。”涵江和洪江是霞浦沿海的两个渔村,涵江盛产晚熟荔枝,是我国纬度最北的荔枝产地;而洪江,则是曾获福建省“首席模特”、第9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季军的洪琪儿的家乡。这句俗语从何时流传开来己无从考证,但它至少印证了一个事实,这里的美女和荔枝一样,扎堆产,是出了名的,是水灵灵的。 在一位外省诗人的笔下,霞浦美女是这样的:一个叫霞浦的地方/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心旌摇荡/……几小时的车程有点遥远/请问身边的这些人/有没有霞浦的姑娘/即使是霞浦附近的/也好啊/……诗人妙笔有夸张的成分,但霞浦姑娘的美具有群体优势却是无可置疑的。 霞浦美女用一个“水”字就可以形容,水一样柔润的容颜,水一样柔美的身姿,水一样清澈的气息。因为孕育她们的就是“水”,长成“出水芙蓉”,也算是“水到渠成”,只是,你不要惊讶,这“水”,是蓝的。 2,秀丽山水孕育美女 从某种意义上说,霞浦美女是海的女儿。 都说海边不出美女,海风粗粝,再天生丽质也难抵日日吹刮,但霞浦的海对这方土地上的女子似乎特别眷顾。关于霞浦海边出美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霞浦东冲半岛中部的葛洪山麓,有一块奇石,终日海风拂拭,光亮无比,酷似镜子,女子在它跟前一照,就会亮丽无比,附近村庄的女子,经常上山照一照,果真越照越美。“美人镜”一说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女子蜂拥而至,长此以往,“美女”就像种子一样在海边播撒,生生不息。其实葛洪山,还是道教名山,相传葛洪在山上潜心修炼,种茶品茗炼丹,修得养生驻颜之术,在海边村落流传,其中不乏养颜秘笈。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海的女儿们成为美女,自有其成长的饮食、气候、地理、环境、人文等多方面因素。霞浦,是福建省海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最广、岛屿和港口最多的沿海县份。404公里长的海岸线逶迤多姿,104万亩滩涂披彩流金,196个岛屿星罗棋布,700多种海洋生物畅游其中。霞浦海鲜声名远播,普通人家三餐不离海鲜,鱼米之乡的称谓由来已久。千百年来,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海鲜,养育了一拨又一拨美女。 霞浦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润,充足的光照,丰沛的雨水,滋润着霞浦的山川大地,也把霞浦的女子滋润得桃红柳绿。霞浦南面的东冲半岛,像一个仙人的巨臂,神气地伸入大海,揽回一湾海水,成了内海的“东吾洋”和“官井洋”,两洋是少有的湖泊性海洋,多少调和了海风的粗粝,对于生在海边的女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上天的馈赠和垂青。东冲半岛袅袅娜娜探入大海,造就了曲曲折折的海岸线,曲折度1∶10,为福建最曲折的海岸线,它的曲折看似和美女没有多少关系,其实不然,曲折多姿的海岸线,造就了霞浦瑰丽壮美的海洋风光。从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滩涂上的日出日落,沙海边的潮涨潮平,岸礁上的鸥鸟翔集,星光下的海风轻拂,哪一样不是美?经年沉浸其中,又怎能不受濡染? 3,历史文化滋养美女 如果仅有美貌,美女是不够美的。幸运的是,借着悠久文化和历史的熏陶,霞浦美女多了一份气韵和内涵。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霞浦始设温麻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长溪县,公元1286年升县为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州为福宁府,是福建省八府之一。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留县至今,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曾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7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一旦散发醇香,在某个女子身上停驻,就会像一个笑容,绽放美貌之外的芬芳,这样的女子往往才貌双全。 民国时期“闽东四才女”中就有两位是霞浦人,她们是游寿和丘堤。前者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书法家,曾长期执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书法界“南肖北游”之说中“北游”说的就是游寿。后者则是中国第一代最为激进、前卫的才华横溢的现代派女画家。在校读书期间丘堤就被誉为“校花”,同学们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夸赞丘堤:“和芝胖得好,小平瘦得好,莆生正正好,三个不如碧珍(丘堤)好。”成年之后的丘堤,美丽如初,尤其是眉目间诗意的清澈,总让人难忘。而她的才 情,一点不逊于她的美貌。曾留学日本的丘堤,她的油画《花》在1933年获惟一的“决澜社奖”,“决澜社”是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个现代艺术社团。她1956年设计的《采茶扑蝶》歌舞服装,获全国舞蹈会演服装设计大奖,作品现收藏于上海美术馆。 山水造就了地域,地域承载着历史,历史塑造了人性。霞浦,也许真的是个该出美女的地方。悠久的历史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而对女子的浸润,则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日本高僧空海于公元804年随日本第17次遣唐使船入唐,海上遭遇台风漂着霞浦赤岸,停留41天后前往唐都长安访学求法,学成归国后成为传播唐文化的杰出使者。对于空海漂着地,日方曾长期无法确定,正是才女游寿的考古论证才最终确定霞浦赤岸是空海遇难漂着地。作为畲族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互相融合,也使霞浦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元,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史》的畲族歌王钟学吉就是霞浦人,畲族是善歌的民族,上山砍柴,下地劳作,茶余饭后,谈情说爱,都以歌言情咏志。每年元宵节、三月三、九月九,霞浦的畲村就会举办畲族歌会,很多少数民族美女就会成为歌会的主角。如果天生丽质,是美女的运气;如果腹有诗书,那就是美女的福气了。 4,霞浦美女 声名远播 霞浦现在最出名的美女就是洪琪儿。1.77米的高挑身材,气质高雅,性格淳朴率真。在酒店迎宾小姐的岗位上被发现后,她先后获得福建省“十佳模特”、福建首届“车界丽人”最佳潜力奖、中国国际(福州)“汽车形象小姐十佳”等称号,而在2002年获得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季军、中国十佳模特、中国模特之星大赛最佳气质奖,则使洪琪儿完成了从邻家女孩到T台名模的蜕变。直到现在她所夺取的奖项还是福建省迄今为止在全国模特比赛中的最高奖项,改写了福建无名模的历史。除了洪琪儿,薛可心、陈银杏也是两位通过比赛进入人们视野的霞浦美女。薛可心,2004年获得中国首届摄影模特大赛总决赛季军,在第55届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福建选拔赛中,获得最佳气质奖。陈银杏在2005年度环球小姐中国(北京)赛区总决赛中获最佳新人奖。陈银杏毕业于湖北省襄樊学院外语专业,在中学和大学时代,陈银杏就已经开始展露出文艺才华,曾担任CCTV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鄂西北赛区主持人。首度参加大型比赛的她就以骄人的实力力压群芳,同时还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 霞浦美女声名远播,成了福州、温州等大中城市星级酒店、高档宾馆心仪的对象,纷纷“搜罗”霞浦美女,美丽的迎宾小姐在门口一站,似乎就会招来很多人气、财气。而年轻一代的美女也更喜欢背着行囊闯天下走四方,辗转各地的美女闽剧演员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福建闽剧界,素有“无霞不成团”一说。闽剧是省剧,发源于福州,但是至今活跃在全省各地的百多个民间闽剧团,几乎每个团里都有霞浦演员,尤以女演员居多,理由之一是扮相好。美女洪琪儿的故乡洪江在80年代初,一个小小村庄竟可以组建5个戏班。清渺月色中,美丽的村姑们,水袖轻挥,明眸流转,唱腔柔婉,似乎夜色也会被迷醉。曾获得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长沙民间艺术节“映山红”奖一等奖,被戏迷誉为闽剧“茅威涛”的明星林闽锦,年演出500多场的她,就是从霞浦渔村渔洋里走出来的。霞浦在外演出的闽剧演员达2000多人,霞浦美女在一场场演出中声誉日隆。民间剧团的演员们一年在外演出收入可观,成为当地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希望采纳

2、中国特色小镇有哪些? 具体点哪些比较有名?

上海的朱百家角,苏州的同里小镇,非常具有江南小镇小桥流水人家温婉江西吉安的钓原古村落即欧阳修家族及后代所在地,渼陂古村落,感兴趣的话距吉安度两小多小时车程的江西兴国县的三僚中国风水问第一村非常值得一游,吃农家住农家,更可听农家老少实地实物讲解唐朝风水地理大师杨筠松在安史之乱时带两名弟子逃难并选择安居此风水宝地,不仅就此繁衍了后代至今答,同时在此传播实践了易经风水中形势派之理上千年,有理论有口诀且有风水建筑内实据,实地一听之前没地理风水知识的人可即时开窍,激发出探知风水的兴趣,旅游与受教相结合容,非常值得一去。

3、福建必去十大景点有哪些?

福建必去十大景点有梵天寺、鼓浪屿、海坛岛、青云山、石竹山、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州熊猫世界、福州西湖、鼓山涌泉寺、三坊七巷,下面是对这些景点的详细介绍:

1、梵天寺:

梵天寺位于大轮山南麓。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庙之一,与福州鼓山涌泉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连为福建沿海一线的名寺。在厦门与南普陀寺同为厦门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禅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比厦门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开元寺早100多年。

乃八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其原名兴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赐名“梵天禅寺”。“大轮梵天”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入“厦门二十名景”。

2、鼓浪屿: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3、海坛岛:

海坛岛,亦称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处。

岛屿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为267.13平方公里,占平潭县总面积的72%,以形似坛、兀峙海中得名。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简称“岚”,别称“东岚”,旧称“海山”。

海坛岛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

4、青云山:

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岭路乡与莆田市涵江区交界处,是国家级AAAA重点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峡谷、森林、瀑布、古火山口、高山牧场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有九天瀑布、青龙瀑布、云天石廊、桫椤神谷景区及单独管理的天池草甸景区。2003年7月31日,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获得4A级风景名胜区荣誉。

5、石竹山:

石竹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级市福清市石竹街道。有兔耳岭的怪石灵雄,千岛湖的湖光山色,以石奇竹秀而得名,素有“雅胜鼓山”之誉,为福建省道教名山。

山间有紫云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龙窝、鹤影石、鸳鸯石、棋盘少、龟蛇石、蟠桃石、洞天等奇岩怪石、天然石景。

6、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福州地区六个中国4A景区之一。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8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福州森林公园"。面积859.33公顷。分森林区、苗圃、温室、专类园、休息区等5个部分。

7、福州熊猫世界:

福州熊猫世界,又名海峡熊猫世界,由“大熊猫馆”、“小熊猫馆”、“熊类展区”、“熊猫博物馆”、“熊猫影剧院”。

熊猫世界以独特的科研驯化、大熊猫生殖生理研究、异种克隆大熊猫试验和配套的青少年科普教育设施而闻名中外。

8、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州市区中心区域,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有苏州园林的别样风格,兔耳岭怪石奇观,是福州市民休闲最佳去处。

福州西湖为晋太康三年郡守严高所凿,在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福州西湖成为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9、鼓山涌泉寺: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

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传该地原系深潭,内有毒龙,为害居民,唐建中四年(783),郡从事裴胄请灵峤法师制伏,师于潭畔诵华严经,龙遂离去。

涌泉寺,众深感师之德,就潭址建寺,迎师住锡,帝敕赐“华严”之匾额,称为华严寺。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908年,闽王王审知修建新寺“国师馆”。

10、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

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4、霞浦开养生粥店选什么品牌赚钱?

沃头蠔干粥是挺好的项目,利润也高。

5、功夫有哪些?

中华武术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先捡几个有名的讲讲。

太极拳------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
太极拳起源
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惮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太谷,山西形拳讲究功力,形松意紧,外形不拘一格,打法变幻多端的风格特点。在形意十二形中,重点突出所取动物的进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练法,五行中讲究金、木、水、火、土的内涵。
[编辑本段]拳术起源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际可。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枪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谱,后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大枪术化为拳法,并融合原来学的心意把,创出此拳。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从山西戴氏心意拳发展出来的,并加以定名。

八卦掌------八卦掌的起源,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董海川祖师塑像~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劈挂掌------劈挂拳,在明代中叶就已流传于民间了,明代军事家戚继光(1528—1587)在《纪效新书》 中对劈挂拳就有精辟的论述。他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写道:“披劈横拳,而其快也 。”这是指劈挂拳迅猛快捷。又说:“腿可飞腾,而其妙也。”这是描述劈挂拳中“抄手起脚 ”等招势,说明腿法灵活之妙用。戚继光在他创编的长拳三十二势中又吸收了劈挂拳中的埋伏 势,倒骑龙、摧地龙、顺弯肘等单势动作,这足以见劈挂拳在军旅武术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戚继光之后到清代的百余年间里,没有关于劈挂拳的详细记载。约在清嘉庆年间(1796年— —1820年),河北沦州一带又有些拳流传,此时劈挂拳已有盐山和南皮两支流派了。

螳螂拳------螳螂拳为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所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王朗祖师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其阴阳,刚柔虚实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演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创螳螂拳法。 在螳螂门古老拳谱《可使有勇》(梁学香著于道光年间)中记载为“昔者王朗老师,作为分身八肘,乱接、秘手,但论虚实刚柔,其妙无敌”。在《螳螂拳谱十八家拳祖姓名》中提到“王朗的螳螂总敌”。也就是说在道光年间,所知道的螳螂门祖师,就为王朗。王朗 螳螂拳从莱阳传出后,由姜化龙、宋子德、崔寿山、王玉山先生于清末民初先后到烟台、青岛传授嫡派螳螂拳,传授螳螂拳的国术馆遍布胶东,由于习练者众多,逐渐形成了现今烟台螳螂门的三枝四派,分别是:莱阳三山一脉的太极螳螂,烟台郝家的太极梅花螳螂,烟台林景山一系的七星螳螂,龙口、招远林世春一脉的六合螳螂等。1983年,在国家体委进行的“全国武术遗产抢救、挖掘、整理”工作中,莱阳民间拳师刘希云先生把祖传的“螳螂拳谱”献给国家,并获“雄狮奖”。同时,名震天下的“三山”之一王玉山先生之子王元亮先生被确定为嫡派螳螂拳传人,并在莱阳收徒授拳。在此契机下,莱阳的武术运动,盛行一时。现在在莱阳习练螳螂拳的拳师大都是是王元亮先生的徒弟。另外,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螳螂拳的拳法在流传,据考证均与莱阳螳螂拳有极深的渊源。

咏春拳------ 咏春拳宗师叶问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其起源有3 种说法:一说是福建 永春县严三娘 创造,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 善从福建带到广州光孝寺,另一说是方永春所创造。该拳内容主要包括小稔头、标子和寻桥 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主要手型有凤眼拳、柳叶掌等。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桥、黏打。主要步法有三字马、追马等。攻防中多采用闪身、贴身、紧 迫和紧打,动作敏捷,快速,刚柔相间。

鹤拳------ 鹤拳鹤拳是南拳一种。原称“白鹤拳”,清康熙(1662-1723)年,福建(现霞浦县)方七娘创,方原籍浙江丽水人。多流传于永春、福州、福清、长乐、莆田、连江,宁德一带,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和东南亚。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即宿鹤)、 鸣鹤、飞鹤、食鹤(即朝鹤,又名痹鹤)等四种不同的拳种。宗、鸣、飞、食四种鹤拳既然同出一源,它们在技法和训练要求方面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

查拳------查拳起源于山东冠县张尹庄(又名一里庄),由回族人查尚义(查密尔)、滑宗岐、武殿璋等人创编并在回民中传播。据查拳拳谱和历代继承人相传,明朝西域回民查尚义为抗击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应征到内地,行至山东冠县因病疗养,当地百姓对这位爱国义士爱戴尊敬,精心护理,他病愈后为感激当地百姓的恩情,遂将周身武艺留传给冠县一代人民。从此,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将查密尔(查尚义)所传身法武拳命名为“查拳”。 滑宗岐与查尚义为师兄弟。滑宗岐所使架子拳命名为“滑拳”,总称为“查滑拳”。另查拳谱上有武殿璋创腿拳和滑镗、滑钩的记载。如“说腿论乃武殿璋,至今二佰余年,盘师武爷爸所传——武殿璋乃西域人

洪拳------洪拳有大洪拳、小洪拳和老洪拳之分,素有“洪拳为诸艺之源”之说。历史上洪拳几经演变,红拳是我国最古老的拳术之一,属“上四门”,上四门包括:“红(拳)、梅(花)、弹(腿)、迷(踪)”,但红拳在历史上很少被官府查禁,不像梅花拳那样多灾多难。所以,天理教起义、义和拳失败后都以红拳为幌子,蒙蔽官府。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称其军操为“洪拳”;义和团运动乾(乾隆)嘉(嘉庆)时期称其操练为“红拳”, 逐步发展为北方的红拳、南方的洪拳和中原少林看家拳(即三晃膀大洪拳),世代相传至今。

铁线拳------铁线拳,属于少林外家拳之内功手法,专为锻炼桥手之用,是“广东十虎”之首铁桥三的绝技,后由铁桥三首徒林福成传授黄飞鸿。 铁线拳是一套养生拳,以运动肢干,畅通血脉为主,具有壮魄健体,反弱为强的功能。其大纲不外分外膀手与内膀手二式,外膀手属外功即手、眼、身、腰、马;内膀手属内功即心、神、意、气、力。它以刚、柔、逼、直、分、定、串、提、留、运、制、订十二支桥手为经纬,阴阳并用,以气透劲,又以二字钳羊马势保固腰肾,练此拳法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习之,恒久练习,有却病延年之效。

红拳------红拳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周、秦 。西周沣镐盛行“武舞”“角力”。秦时三辅(今陕西关中一带)盛行,“手搏”“击剑”长安附近尤甚,并以对练套路娱乐提高技艺(见《中国武术史》)。又据《史记.张仪传》记载:“秦人秦声,舞秦舞击缶弹筝,击膊拊髀(bi)”,说是秦王嬴政打完胜仗后的庆功宴上,武士“击膊拊髀”(跳拍打舞)以示庆贺,这与现红拳演练套路中 “放炮”、“十大响”的有着同样的表现形式,与民间流传的红拳谚语“击皮为鼓”也同出一辙。“击膊拊髀”体现秦人粗犷豪放,既练了“拍打之功”,又练了“撑斩之法”红拳以“撑斩为母” 撑斩是红拳拳法的精髓。唐代红拳拳法称谓“唐手”“角抵”,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都自称“十五好剑术”。唐代郭子仪、薛仁贵、都是陕西出的名将。 红拳是陕西地拳的主流派,这是众所公认的。在陕西境内又以潼关、大散关为标志分为“关东红拳”、“关中红拳”和“关西红拳”三支。据说陕西境内不少拳术派列,大都是在“关中红拳”的基础上演变的。“关中红拳”以“小红拳”、“大红拳”、“二路红拳”“太祖红拳”、“粉红拳”“六趟”、“六架势”“炮锤”、“四八锤”、为中心习练者最为广泛。

谭腿------传说此拳起源于河北省临西县龙潭寺,故称为潭腿;还有一说由河南谭姓之人所创,故名谭腿。但似乎前者的认可度稍微广一些。明朝正德年间,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人相济禅师,亲自到临清龙潭寺巡访,与昆仑大师后辈传人跃空大师相见,两僧将少林的罗汉拳与临清潭腿互换学练以留做纪念。随后少林寺后人又将潭腿的拳架加以改动并添增两路,故称少林潭腿。

还有:戮脚、翻子拳、岳家散手、迷踪拳、三皇炮锤、太祖长拳、燕青拳、大成拳、心意六合拳、少林拳等等。

气功方面我知道的有:大雁功,智能气功,清静布气功,劲气铁布衫,松溪气功,易筋经,太乙气功,硬气功

三大养生功法:五禽戏,八段锦内壮功,太极拳

刀剑套路:六合刀,六合剑等等
最实用的刀法:辛酉刀法,破锋八式
古代武当有三乘剑法:上乘乃偃月神术,中乘乃匕首飞术,下乘乃长剑舞术

还有丹道的一些气功和佛家的三脉七轮之说

再说些武术高手:董海川,李洛能,程延华,孙禄堂,霍元甲,李景林(剑术高手),宫宝田等等。哎、太多了。。。。。。。。。。

6、霞浦松树是怎样生养生长的

传说是 劳改犯种的

7、为什么大家都说霞浦出美女?搞不懂,有谁解释的清楚些吗?源自哪里?

霞浦-美女之乡
1,滨海小县美女辈出
霞浦,闽东沿海的一个小县,没有太大名气。但是初到霞浦的人,每每惊讶于霞浦的海鲜。原汁原味的海鲜总会在第一时间迷倒外乡人的味蕾:还有这么鲜的海味啊!品尝完美食,上街走走,他们在视觉上又有了收获:这里的女子长得清清爽爽,天生丽质。莫非这里盛产美食之外还盛产美女?南来北往的外乡人和不断离开故土的霞浦女子,在有意无意之间,为霞浦营造了一个“美女之乡”的称谓。有意思的是,霞浦当地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旗下的女子有多美,听到夸奖之声,不免忐忑和羞赧。
事实上,霞浦大可以坦然接受“美女之乡”的称呼。
在霞浦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语:“涵江荔枝粒粒红,洪江女子不用挑。”涵江和洪江是霞浦沿海的两个渔村,涵江盛产晚熟荔枝,是我国纬度最北的荔枝产地;而洪江,则是曾获福建省“首席模特”、第9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季军的洪琪儿的家乡。这句俗语从何时流传开来己无从考证,但它至少印证了一个事实,这里的美女和荔枝一样,扎堆产,是出了名的,是水灵灵的。
在一位外省诗人的笔下,霞浦美女是这样的:一个叫霞浦的地方/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心旌摇荡/……几小时的车程有点遥远/请问身边的这些人/有没有霞浦的姑娘/即使是霞浦附近的/也好啊/……诗人妙笔有夸张的成分,但霞浦姑娘的美具有群体优势却是无可置疑的。
霞浦美女用一个“水”字就可以形容,水一样柔润的容颜,水一样柔美的身姿,水一样清澈的气息。因为孕育她们的就是“水”,长成“出水芙蓉”,也算是“水到渠成”,只是,你不要惊讶,这“水”,是蓝的。

2,秀丽山水孕育美女

从某种意义上说,霞浦美女是海的女儿。
都说海边不出美女,海风粗粝,再天生丽质也难抵日日吹刮,但霞浦的海对这方土地上的女子似乎特别眷顾。关于霞浦海边出美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霞浦东冲半岛中部的葛洪山麓,有一块奇石,终日海风拂拭,光亮无比,酷似镜子,女子在它跟前一照,就会亮丽无比,附近村庄的女子,经常上山照一照,果真越照越美。“美人镜”一说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女子蜂拥而至,长此以往,“美女”就像种子一样在海边播撒,生生不息。其实葛洪山,还是道教名山,相传葛洪在山上潜心修炼,种茶品茗炼丹,修得养生驻颜之术,在海边村落流传,其中不乏养颜秘笈。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海的女儿们成为美女,自有其成长的饮食、气候、地理、环境、人文等多方面因素。霞浦,是福建省海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最广、岛屿和港口最多的沿海县份。404公里长的海岸线逶迤多姿,104万亩滩涂披彩流金,196个岛屿星罗棋布,700多种海洋生物畅游其中。霞浦海鲜声名远播,普通人家三餐不离海鲜,鱼米之乡的称谓由来已久。千百年来,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海鲜,养育了一拨又一拨美女。
霞浦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润,充足的光照,丰沛的雨水,滋润着霞浦的山川大地,也把霞浦的女子滋润得桃红柳绿。霞浦南面的东冲半岛,像一个仙人的巨臂,神气地伸入大海,揽回一湾海水,成了内海的“东吾洋”和“官井洋”,两洋是少有的湖泊性海洋,多少调和了海风的粗粝,对于生在海边的女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上天的馈赠和垂青。东冲半岛袅袅娜娜探入大海,造就了曲曲折折的海岸线,曲折度1∶10,为福建最曲折的海岸线,它的曲折看似和美女没有多少关系,其实不然,曲折多姿的海岸线,造就了霞浦瑰丽壮美的海洋风光。从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滩涂上的日出日落,沙海边的潮涨潮平,岸礁上的鸥鸟翔集,星光下的海风轻拂,哪一样不是美?经年沉浸其中,又怎能不受濡染?

3,历史文化滋养美女
如果仅有美貌,美女是不够美的。幸运的是,借着悠久文化和历史的熏陶,霞浦美女多了一份气韵和内涵。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霞浦始设温麻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长溪县,公元1286年升县为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州为福宁府,是福建省八府之一。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留县至今,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曾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7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一旦散发醇香,在某个女子身上停驻,就会像一个笑容,绽放美貌之外的芬芳,这样的女子往往才貌双全。
民国时期“闽东四才女”中就有两位是霞浦人,她们是游寿和丘堤。前者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书法家,曾长期执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书法界“南肖北游”之说中“北游”说的就是游寿。后者则是中国第一代最为激进、前卫的才华横溢的现代派女画家。在校读书期间丘堤就被誉为“校花”,同学们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夸赞丘堤:“和芝胖得好,小平瘦得好,莆生正正好,三个不如碧珍(丘堤)好。”成年之后的丘堤,美丽如初,尤其是眉目间诗意的清澈,总让人难忘。而她的才
情,一点不逊于她的美貌。曾留学日本的丘堤,她的油画《花》在1933年获惟一的“决澜社奖”,“决澜社”是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个现代艺术社团。她1956年设计的《采茶扑蝶》歌舞服装,获全国舞蹈会演服装设计大奖,作品现收藏于上海美术馆。
山水造就了地域,地域承载着历史,历史塑造了人性。霞浦,也许真的是个该出美女的地方。悠久的历史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而对女子的浸润,则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日本高僧空海于公元804年随日本第17次遣唐使船入唐,海上遭遇台风漂着霞浦赤岸,停留41天后前往唐都长安访学求法,学成归国后成为传播唐文化的杰出使者。对于空海漂着地,日方曾长期无法确定,正是才女游寿的考古论证才最终确定霞浦赤岸是空海遇难漂着地。作为畲族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互相融合,也使霞浦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元,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史》的畲族歌王钟学吉就是霞浦人,畲族是善歌的民族,上山砍柴,下地劳作,茶余饭后,谈情说爱,都以歌言情咏志。每年元宵节、三月三、九月九,霞浦的畲村就会举办畲族歌会,很多少数民族美女就会成为歌会的主角。如果天生丽质,是美女的运气;如果腹有诗书,那就是美女的福气了。

与霞浦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