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睫状肌和晶状体
>>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呈圆环状的平滑肌,作用是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向近或远距离的东西对焦。当我们要把远距离的东西对焦时,睫状肌便会自然放松,把晶体定位的韧带拉紧,这样晶体就会变得扁平和纤薄些。减低晶体的对焦能力,有助我们观看远距离东西。睫状肌作用在于调节焦距,当眼睛往远处看时,睫状肌松弛,若是看近处,睫状肌就会收缩。如果持续看近物久了会造成睫状肌痉挛,导致加重视力度数。比如说,现在的计算机族在操作计算机、看文件、输入文字、抬头看屏幕等重复动作中,眼球活动极其频繁,这些动作都得靠眼球肌肉——睫状肌的控制。青少年如果长期近距离用眼或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会造成睫状肌的调节功能下降,晶状体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青少年假性近视。
对于睫状肌的生理训练必须加强,这样可以消除紧张或痉挛,使调节恢复正常,并能增强调节储备能力,既可治疗假性近视,又能消除混合近视的假性近视部分,从而减轻近视度数,防止向真性高度近视发展。
>>晶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
晶体是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其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形成老视现象。
晶体的前凸曲率半径为10mm,后凸曲率半径为6mm,前后径为5mm,直径为10mm。
晶体由晶体囊、晶体上皮、晶体纤维和悬韧带组成。
如果晶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部分或全部混浊,则发生白内障。
晶状体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它呈双凸透镜状,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的约6mm,富有弹性。晶状体的直径约9mm,厚约4~5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为赤道部,两面的顶点分别称为晶状体前极、后极。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为一透明薄膜,完整地包围在晶状体外面。前囊下有一层上皮细胞,当上皮细胞到达赤道部后,不断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成为晶状体纤维。晶状体纤维在人一生中不断生长,并将旧的纤维挤向晶状体的中心,并逐渐硬化而成为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浓缩、扩大,并失去弹性,这时眼的调节能力就会变差,出现老视。
晶状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如果房水的代谢出了问题,或晶状体囊受损时,晶状体因缺乏营养而发生混浊,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就成为乳白色,而变得不透明,最终影响视力,这就是白内障。现在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很多,有一种方法就是干脆把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植入术。
晶体屈光力使眼的总屈光力的一小部分,起到平衡眼屈光力的效果。另外,晶体还提供对不同距离的对焦作用,称为调节。晶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一系列老化改变,从而影响其弹性和透明度。晶体实质部分包裹在一个弹性囊袋中。晶体悬韧带从囊袋的周边延伸到睫状体,支撑晶体的位置,并通过睫状肌的作用产生小带的张力变化,从而改变晶体表面的曲率。
晶体的直径约9 mm,呈双凸状,且前面比后面略平坦。其前面离角膜前顶点约3.6mm。当无调节时,前后面的曲率半径各为+10.0mm和-6.0mm (Gullstrand氏数据),厚度为3.6mm。晶体由多层不同折射率的物质组成,向着中心在光学上变得更为致密,这使得晶体的光学复杂化。于是,从前极到后极,从中心到赤道,有一个折射率梯度。Gullstrand氏在其1号模型眼中,欲反映出此一情况,即将晶体表示为一个双凸形式透镜(r1=+7.911mm,r2=-5.76mm)的核心(n=1.406),被一个折射率为1.386的更大的双凸形式透镜(r1=+10.00mm,r2=-6.0mm)的皮质所围绕。这样,使得整个晶体的折射力为+19.11 D。当眼睛调节以对近点聚焦时,晶体折射力增加,此种改变的完成,主要通过:前面曲率增加,后面曲率少许增加,并由于厚度增加而前顶点少许向前移动(增加距离效果)。
晶体后面和玻璃体相接触,玻璃体是透明的凝胶,充满眼球的后段。光线通过晶体之后,行进于玻璃体而到达视网膜。玻璃体的折射率可以取同于房水的折射率(1.336)。
晶状体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它呈双凸透镜状,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的约6mm,富有弹性。晶状体的直径约9mm,厚约4~5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为赤道部,两面的顶点分别称为晶状体前极、后极。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为一透明薄膜,完整地包围在晶状体外面。前囊下有一层上皮细胞,当上皮细胞到达赤道部后,不断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成为晶状体纤维。晶状体纤维在人一生中不断生长,并将旧的纤维挤向晶状体的中心,并逐渐硬化而成为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浓缩、扩大,并失去弹性,这时眼的调节能力就会变差,出现老视。
晶状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如果房水的代谢出了问题,或晶状体囊受损时,晶状体因缺乏营养而发生混浊,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就成为乳白色,而变得不透明,最终影响视力,这就是白内障。现在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很多,有一种方法就是干脆把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植入术。
2、为什么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睫状体是怎么收缩的?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就是睫状肌。睫状体简单说是一环形的增厚的膜结构,收缩时环直径变小。睫状体的前部有睫状突,其发出悬韧带与晶体囊相连。所以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曲度增大。
3、眼部晶状体和睫状肌工作原理,为什么睫状肌收缩而晶状体反而变鼓?
睫状肌和晶状体治疗还有悬韧带连接呢,如果睫状肌收缩,那悬韧带就松弛了,晶状体就会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变凸…人眼就能产生调节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4、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是收缩还是舒张 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是收缩还是舒张
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收缩,凸度变大;睫状体舒张,晶状体舒张,凸度变小。
1、在睫体专中,有属平滑肌或横纹肌的睫状肌来调节晶状体的曲率半径。睫状肌的环形纤维收缩时可使晶状体悬韧带放松,增加晶状体的曲度,调节眼的视力。
2、如果经常长期持久的近距离工作,则可引起睫状肌过度紧张处于痉挛状态,使晶状体曲度增加,不能恢复原状,而造成假性近视。
3、因此,我们在看书和写字的时间不宜过久,应注意适当休息,做做眼保健操,或两眼向远处眺望一会,使睫状肌放松,以预防近视。
(4)睫状肌悬韧带晶状体扩展资料:
晶状体组成: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晶体上皮、晶体纤维和悬韧带组成。如果晶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部分或全部混浊,则发生白内障。
晶状体位置:
眼球的主要组成部分。透明,富有弹性,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形状和作用与凸透镜相似,能把远近物体的形象,清晰地反映在视网膜上。老年人晶状体弹性减弱,调节能力减退,难以看清近处物体,称为老视。
5、睫状肌的作用
睫状肌的作用是促进房水循环、调节眼的视力。
睫状肌又称睫状体韧带,位于前部巩膜内面和脉络膜上腔内的睫状体肌肉纤维束,是睫状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睫状肌为平滑肌,根据肌纤维走行方向不同,区分有纵走纤维、环形纤维和放射状纤维三种。纵走纤维在最外侧,起于脉络膜前端,止于角膜边缘部分的巩膜。
收缩时可开放巩膜静脉窦,促进房水循环。环形纤维在内侧,围绕睫状体游离缘,收缩时可使晶状体悬韧带放松,增加晶状体的曲度,调节眼的视力。
(5)睫状肌悬韧带晶状体扩展资料:
睫状肌较大的肌束均位于睫状体的前2/3,较少量的肌纤维向后到达锯齿缘。睫状肌的主要作用是将睫状体的前2/3向前及向内移位,另一部分作用是将脉络膜前端沿巩膜内面作前后方向牵拉移动。
电镜下,睫状肌基本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平滑肌结构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束肌纤维外不是胶原纤维,而是由扁平的成纤维细胞形成的外壳所包裹。
6、为什么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会变厚
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会变厚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面,周围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凸透镜状,富有弹性。
并且晶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
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透明、呈双凸形扁圆体,无血管、富弹性,包以透明的被囊。晶状体位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其周缘部由晶状体悬器(睫状小带)系于周围的睫状体(眼球血管膜的增厚部分),以固定其位置。
晶状体悬器的紧张度受睫状肌的调节,晶状体悬器放松,被囊舒张,晶状体凸度增加,晶状体悬器和被囊紧张则晶状体凸度减小。
(6)睫状肌悬韧带晶状体扩展资料:
晶状体的直径约9mm,呈双凸状,且前面比后面略平坦。其前面离角膜前顶点约3.6mm。当无调节时,前后面的曲率半径各为+10.0mm和-6.0mm(Gullstrand氏数据),厚度为4-5mm。
晶状体后面和玻璃体相接触,玻璃体是透明的凝胶,充满眼球的后段。光线通过晶体之后,行进于玻璃体而到达视网膜。玻璃体的折射率可以取同于房水的折射率(1.336)。
7、睫状肌和悬韧带分别靠什么部位来调节?
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呈圆环状的平滑肌,作用是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向近或远距离的东西对焦.当我们要把远距离的东西对焦时,睫状肌便会自然放松,把晶体定位的韧带拉紧,这样晶体就会变得扁平和纤薄些.减低晶体的对焦能力,有助我们观看远距离东西.睫状肌作用在于调节焦距,当眼睛往远处看时,睫状肌松弛,若是看近处,睫状肌就会收缩.如果持续看近物久了会造成睫状肌痉挛,导致加重视力度数.比如说,现在的计算机族在操作计算机,看文件,输入文字,抬头看屏幕等重复动作中,眼球活动极其频繁,这些动作都得靠眼球肌肉——睫状肌的控制.
如果真的要回答是哪个部位控制的,我只能说是大脑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