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尾骨周围的肌肉会痛?
尾椎痛可说是人人或多或少都有的经验,凡坐下时太过用力、臀部直接顶到硬物、滑倒时臀部先着地、长时间坐姿不正(以身体躺靠椅背或地面)等,均可能对尾椎及邻近组织造成伤害。
尾椎于脊椎骨的最下段,是人体演化至今没有明显用处的一块骨骼。尾椎本身有尾椎韧带、大臀肌、尾椎肌、肛门括约肌、提肛肌、及神经等软组织附著。男性之尾椎较向内弯且位置比坐骨粗隆高,当受到撞击时有较好的保护;女性由于尾椎较直较长,跌坐时尾椎较男性容易受到挫伤、甚至断裂变形。
一般而言,患者只要坐在质地坚硬的椅子上即会感到疼痛;久坐后要站立的一瞬间也会有疼痛感。但是,其他活动如走路、躺卧等则不会加重疼痛的情形。若有尾椎断裂,症状包括尾椎及周围组织疼痛、痉挛、局部压痛,无法以正常方式维持坐姿,甚至平躺或走路也会牵动尾椎疼痛,厉害的话咳嗽、打喷嚏、排便时都会痛。
虽然尾椎痛往往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若不医治,长期下来,会造成背部的不舒适甚至变形。因此,正确诊断及适当的诊治,再加上密切的保养,才是远离尾椎痛的最佳方法。
尾骨痛是尾骨或其附近肌肉出现的疼痛。其特点为长时间坐位时,或从坐位起立时或挤压尾骨尖端时使疼痛加重,本病多见于女性。
病因多属外伤,如挫伤;骨折、脱位等。常见于摔伤、臀部着地,或撞击于家具边角,或局部外伤,亦可因助产时的损伤。反复的轻微损伤可使尾骨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或纤维化,压迫尾骨附近神经丛的分支,从而引起神经痛,所以有时虽无明显外伤史,仍需引起注意。其次尾骨附近有感染灶经淋巴引流至骨盆肌肉,产生肌肉反射性痉挛,也可出现疼痛。
临床多有摔倒,突然坐地,尾骨部受冲击或分娩后出现疼痛,且行走时疼痛反而减轻,坐时只能臀部偏向一侧,如有这些症状应考虑尾骨痛。但有时本病的疼痛亦可向下肢放射而误诊为坐骨神经痛。长时期的尾骨痛后可造成继发性神经官能症。诊查时用手指伸入肛门,如有尾骨移位或活动度增大、压痛等,结合病史即可诊断,必要时可摄取尾骨X片。
治疗以保守为主,采用休息、按摩、理疗
2、尾椎骨有一种隐隐的痛的感觉,不怎么明显。
另外男性朋友还可以通过运动保健的方式来达到养肾补肾的作用,但是相关运动保健方法一定要合理科学。
3、尾椎骨在什么位置,最好有图片
尾椎骨位于骶骨下方,即脊椎最尾端的部位,脊椎骨的最后一块,沿着脊柱一直摸下去,最后一块就是 人的尾巴退化在外部没有,但是遗留尾骨,尾骨数目不等,尾椎通常由三至四块小骨头连接而成,与骶骨构成骶、尾关节,尾骨间亦有尾间关节
4、尾骨在哪个位置图片
尾骨在脊柱骨的最下端,肛门的后上方
尾骨(拉丁文:)是三角形,由后面的3至5块尾椎接合而成。在上面与骶骨形成关节。它是脊柱中最未发达的部份,代表尾巴的退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