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韧带 > 镰状韧带肝内部分

镰状韧带肝内部分

发布时间:2020-11-11 16:59:08

1、肝在身体哪个部位?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其左右径约25.8cm,前后径约15.2cm,上下径约5.8cm。我国成年人的肝脏的重量,男性为1230~1450g,女性为1100~1300g,约占体重的1/40~1/50。在胎儿和新生儿时,肝的体积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中国人的肝长径、阔径为25×15cm。自下腔静脉左缘至胆囊窝中点的正中裂将肝脏分为左半肝和右半肝。自脉切迹至肝左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左段间裂将左外叶分为上下两段。肝右叶间裂将右半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右段间裂又将右前叶、右后叶分别分成上下两段。
肝脏横沟内有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称为肝门。门静脉和肝动脉这两条血管均被包绕在结缔组织鞘内,经肝门(或称第一肝门)进入肝脏,以后就像树枝分叉样分布于腺泡内。由肝腺泡边缘肝小静脉(即中央静脉)汇合成较大的肝静脉分支,最后汇合成的肝静脉主干,进入下腔静脉,称第二肝门。肝的后面肝短静脉有至少3~4条,多至 7~8条小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称第三肝门。
从肝脏的脏面看,有肝方叶和肝尾状叶。肝方叶前缘为肝脏的下缘,其左缘为肝圆韧带,后缘为第一肝门,右缘为胆囊窝。肝尾状叶位于肝脏后方,其左缘为静脉韧带,右缘为下腔静脉窝,下缘为第一肝门。
Glisson鞘内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经肝脏面的第一肝门出入肝脏,此三者进化论在肝内还是肝门附近,都在一起走行。Couinaud根据肝内门静脉干的颁布范围,将肝脏分为八段。
Ⅰ段为尾状叶,Ⅱ段为左外叶上段,Ⅲ段为左外叶下段,Ⅳ段为左内叶,Ⅴ段为右前叶下段,Ⅵ段为右后叶下段,Ⅶ段为右后叶上段,Ⅷ段为右前叶上段。
肝脏被腹膜皱折形成的肝周韧带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等。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形成的纤维索,自脐移行至脐切迹,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之间到达门静脉左干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静脉韧带为左门静脉和左肝静脉之间闭锁后的静脉导管。镰状韧带将肝脏的膈面分为右大左小两部分,是左叶间裂在肝脏表面的标志。韧带下端与脐切迹和静脉韧带相连,上端向后上方延伸与冠状韧带相移行。右冠状韧带的前后两页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为裸区,左冠状韧带两页之间距离很近。左右冠状韧带的前后页向外侧延伸,分别汇合成左右三角韧带,这两条韧带比较坚韧,尤其是左三角韧带比较宽厚,其内往往有血管和迷走胆管,肝脏切除时应予以妥善缝扎。在右冠状韧带的中央部分为第二肝门,即左、中、右肝静脉的下腔静脉入口处。在游离肝脏时,要注意不能贴膈肌太近,以防损伤膈肌导致气胸。在离断右冠状韧带内侧时,要注意保护肝右静脉根部和下腔静脉,在离断左冠状韧带时,注意不要损伤肝左静脉。
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肝小叶。人类肝脏约有5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约1×2毫米大小,小叶的中轴贯穿一条静脉,为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素。肝细胞相互吻合成网,网眼间有窦状隙和血窦。肝细胞间的管状间隙成毛细胆管。因此可以说:肝小叶是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血窦和相当于毛细淋巴管的窦周隙(狄氏间隙)所组成。

2、肝脏上的韧带是干什么的?

肝脏被腹膜皱折形成的肝周韧带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等。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形成的纤维索,自脐移行至脐切迹,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之间到达门静脉左干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

3、肝脏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名称

肝脏分为肝左叶、肝右叶、胆囊、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冠状韧带、下腔静脉、下缘。

肝的上面隆凸称膈面,朝向前上方,与脆弯窿相适应,能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隔面借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部,即左叶和右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凹凸不平,称为脏面,朝向后下方,与腹腔器官相邻。脏面的中部有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

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的遗迹;右侧纵沟的前部容纳胆囊,后部紧接下腔静脉。横沟叫肝门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由此进入肝脏。

外观可分膈、脏两面,膈面光滑隆凸,大部分与横膈相贴附,其前上面有镰状韧带,前下缘于脐切迹处有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向后上方延伸并向左、右伸展称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韧带,在右冠状韧带前后叶之间,有一部分肝面没有腹膜覆盖,称肝裸区。

脏面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构成H形。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其后上端为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即第2肝门所在,其后下端为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此为第3肝门所在;左纵沟则由脐静脉窝和静脉韧带组成;横沟连接两纵沟,为第1肝门所在,在横沟右端伸向肝右方,常见一侧沟,称右切迹。

(3)镰状韧带肝内部分扩展资料

护肝食物

1、奶制品

主要为补充蛋白质,但以酸奶为佳,因酸奶可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另有酸奶可促进干扰素生成一说,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2、大豆及豆制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绿豆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3、海鲜类

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会食物中毒,蒸煮应在100度加热半小时以上。保肝的食品有哪些?若对海鲜过敏则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4、西瓜、黄花郎、荔枝、猪血、乌梅、柠檬、菌类、鸭子、甲鱼、西红柿、柑橘、李、梨、葡萄、大枣、蜂蜜等。

4、肝左叶 右叶的分界标志是什么韧带

肝的左右叶分界标志是镰状韧带,镰状韧带呈矢状位,因此肝借此分为左、右两叶。

5、肝的大体解剖结构是?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6、肝脏在人体内的位置及其功能是什么?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承担着消化、解毒、分泌等重要功能,我们一日三餐吃进去的营养物质都必须依靠肝脏进行加工,才能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除了物质代谢外,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可以说,人体没有肝脏,就没有生命,肝脏受损,健康受损。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还是消化系统的一个消化腺。

我国成人肝脏平均重量为1300g 左右,约为体重的1/50。

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的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其最高点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 肋,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 肋间隙的交点,7 岁前的小儿,肝的下界可超过右肋弓下缘2cm。肝的位置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

肝呈楔形,右端圆钝而厚,左端扁薄。肝可分前、后缘和上、下面。肝的上面膨隆,与膈相贴,又称膈面,镰状韧带将上面分为左、右两叶。肝的下面又称脏面。脏面上有一近似“H”形的沟,右侧纵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为下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

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糖的分解、贮存糖原,参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吞噬、防御功能,制造凝血因子,调节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在胚胎时期肝脏还有造血功能。

(1)肝脏的胆汁分泌作用。肝细胞能不断地生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胆汁在消化过程中可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2)肝与糖代谢。单糖经小肠黏膜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肝细胞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患肝病时血糖常有变化。

(3)肝与蛋白质代谢。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主要场所,由于血浆蛋白可作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的更新之用,所以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作用对维持机体蛋白质代谢有着重要意义。肝脏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氨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所以患肝病时血浆蛋白减少,而血氨升高。

(4)肝脏是脂肪运输的枢纽。

(5)热量的产生。在各种内脏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安静时,肝脏血流温度比主动脉高0.4℃~ 0.8℃,说明其产热较大。

(6)维生素、激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人体95%的维生素A 都贮存在肝内,肝脏是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贮存和代谢的场所。患肝病时,由于雌激素灭活障碍、醛固醇和抗利尿激素灭活障碍而出现肝掌、毛细血管扩张等。

(7)解毒功能。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8)防御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有很强的吞噬能力,门静脉血中99%的细菌经过肝静脉窭时被吞噬。肝脏的这一滤过作用的重要性极为明显。

(9)调节血液循环量。正常时肝内静脉窦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机体失血时,从肝内静脉窦排出较多的血液,以补偿周围循环血量的不足。

(10)制造凝血因子。肝脏是人体内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人体内12 种凝血因子,其中4 种都是在肝内合成的。

肝病时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时间延长及发生出血倾向。

(11)肝脏的再生能力。肝脏具有其他器官无法比拟的、旺盛的再生和恢复能力。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是人体代谢的“枢纽”,几乎参与体内一切代谢过程,平时医院检查的肝功能项目,只不过是其功能很小的一部分。

与镰状韧带肝内部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