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2个月前右膝盖内侧副韧带扭伤,现在腿不能伸直,怎么办?我很怕留下后遗症,应该做什么康复运动呢?
我已经坚持几年了,最简单的就是找个踏板20公分左右高,做反复踏步练习的,长溜溜也可以,其实我是没刻意的去做康复.
我是到了夏天就去我们这里的医院让他给我开药膏贴膝盖上,坚持几年了.他那药膏不错,以前损伤了疼的晚上睡不了觉,贴他那药膏半小时就不疼了.
兄弟找个好中医骨科看看吧.祝健康.
2、腰痛的治疗
您都知道自己姿势不对了?为什么不改正呢?你的工作要求经常坐着,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坐姿,还要经常站起来活动活动。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
久坐的人一般都有腰痛的毛病,这是由于不合理的姿势造成的,所以治疗的根本是矫正不合理姿势。
倒走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过程中可以有效矫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势,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很多人就此摆脱了腰痛的困扰。大夫们一般也常常向患者推荐,由于坚持倒走而摆脱腰痛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时间多出去走走,试试倒走,应该会好点。
如果感觉好点的话,可以穿一种前高后低的鞋——负跟鞋。它和倒走的原理相同,毕竟倒走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穿上前高后低的负跟鞋,正常向前行走也具有倒走的作用,这样使日常散步也具有倒走锻炼的康复作用。相对于以往短时间的倒走锻炼,效果当然是大大增加,而且更加巩固,最重要的是非常安全,完全解除了倒走的安全隐患。全面解决了倒走健身锻炼的不足,是最新的慢性腰痛康复治疗方法。它不是偏方,而是人体力学研究的科学结论,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而且还通过了国际专利的审查。
负跟鞋不但对慢性腰痛有利,而且是有益无害的健康鞋,穿着舒适,在国外被称为地球鞋,形容有在沙滩上赤足行走的感觉,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功能性腰痛在一些医学检查上如X光检测都没有异常表现,但是有的患者却腰痛很严重,所以正确的站姿、坐姿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办公室白领、电脑工作者,还有工作时必须保持同一种姿势的人,患腰痛的机率就要高。祝你早日康复!
3、~脚踝扭伤后遗症该怎么治疗?拜托各位大神
你好,多数人在剧烈运动后脚踝或膝关节是很容易被扭伤的,关节被扭伤,里面的软组织(软骨、韧带和半月板)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损伤,软组织损伤后自身很难修复的,多数患者在膝关节或且踝关节扭伤时,都不注重治疗(只是简单的擦一些消肿止痛药),认为只是一般的扭伤,没关系的休息休息就会好了,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患处的组织就会随着平时的活动而慢慢加重,因此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很多因脚扭伤后3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得不到彻底恢复的病例。“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并不正确,相信它只会误导更多的患者浪费早期最佳治疗时间。 关节扭伤,首先损伤的是韧带,如果能及时治疗的话,可以恢复到99%以上,第一次损伤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由于韧带有一部分损伤,关节的活动就会降低,就会再次出现扭伤,二次扭伤如果仍然得不到治疗,就会容易造成三次扭伤,三次以上扭伤,医学上称为习惯性扭伤,习惯性扭伤是很难治愈的。 韧带经过多次扭伤后,就会失去它原来的弹性,变成松驰,韧带松驰就很难治疗了,就如弹簧,新的时候弹性良好,随着弹簧变性被反复拉长拉松后就很难再恢复原来的弹性了,韧带的作用和弹簧原理是一样的。韧带失去了弹性,自然保护不了关节的稳定性,因此走路或活动就会出现晃动、错位感。 你的关节有疼痛,而且扭伤多次,可以说关节内的软骨和韧带都是有损伤的,而韧带损伤比较严重,可以说已经松弛了,一般早期关节扭伤在二次以内的,及时采用中药治疗的话是可以恢复很好的,但如果扭伤次数太多,扭伤时间太长,就比较难治疗了。
4、大半个月前,我扭伤了脚,就在前两天,快要好的时候,我又扭伤了,现在还没好,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呢
彻底养好要不容易习惯性扭伤的
5、昨天打球时扭伤了脚踝,随后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韧带撕裂,大概要多长时间才能好?会有什么后遗症?
小腿由胫骨和腓骨组成,在前而粗者为胫骨,在后而细者为腓骨,脚的足弓顶部有一块骨头叫距骨。踝关节就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夹骑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称“脚脖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踝。踝关节囊前后较松,两侧较紧。踝关节的四周有韧带加强,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由于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无活动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脚跟)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所以踝关节往往在跖屈位发生内翻位扭伤。
青少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多。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时易发生扭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思想不集中,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此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时不要追跑打闹,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预防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6、如何判断是否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
检查肌肉有下面症状即可判断为拉伤:
1、肌肉局部疼痛、压痛。
2、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
3、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即疼痛加剧或有断裂的凹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