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岁,经磁共振诊断为:1。颈椎退行性变,黄韧带增厚。2。颈5/6、6/7椎间盘膨出。【颈椎病】
MRI显示颈椎退变,但未见明显压迫,不应该有神经症状。建议到北医三院骨科就诊,以排除颈椎病。
头晕可能是内科疾病引起的。
(米仲祥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脊柱稳定性对腰突有多重要?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少人把关注点放在了损坏、突出的腰椎间盘上,但其实,已经突出的椎间盘,再也无法恢复原状,此时更应该亡羊补牢,重视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的稳定性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关系?
我们来看看李先生的遭遇。李先生自从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就像对待易碎的瓷器一样对待自己的腰椎间盘,保证坐一个小时左右起来活动身体,站一个小时后坐下来休息,不着凉、不吃生冷食物……总之,各种有利腰椎的事都牢牢记住了。
但唯独有一点,李先生不爱动,并没有按照医生叮嘱要经常锻炼腰背肌,这使得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一年内犯了2次。找到医生问原因,才知道这病频繁复发,竟与他没有锻炼腰背肌、腰椎的稳定性差有关。
回家后的李先生,开启了他的锻炼模式,结果5年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竟然没有犯,控制得很好。
要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稳定性会降低,因为髓核突出来了,腰椎间盘的高度会随之降低,腰椎间隙变窄,稳定性就会变差。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背肌力量薄弱,腰部肌肉和韧带对腰椎的约束力不够,这也是腰椎稳定性下降的原因。
腰椎的稳定性一旦下降,人体做动作时,各椎体会出现异常的位移,也就是说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就容易受到伤害,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这还不算,腰椎稳定性下降后,会激发人的自我保护性能,逐渐出现黄韧带肥厚及骨质增生等。
腰椎的稳定依靠肌肉、韧带来维持。因此锻炼腰背部的肌肉和韧带,有助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也就是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几率,这也是医生一直强调腰突症患者要锻炼腰背肌的重要原因。
如何锻炼腰背肌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其实并不需要高难度及挥汗如雨般的高强度锻炼,十几种常见运动方法就完全可以办到。
如果你时间紧,不爱户外运动,可以在家利用睡前或醒后的时间练练小燕飞、五点支撑法,每天做2、3组(每组10-15下),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腰背肌,维持腰椎的稳定。
如果你喜欢户外运动,广场舞、游泳、水中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当下时尚的瑜伽、普拉提、腹式呼吸锻炼等也都有缓解腰部疼痛、维持腰椎稳定的作用。
总之,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时间、场地等)来选择一两种方法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腰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缓解,以前总复发的也会降低。
3、诊断:颈2-7椎间盘变性,突出。椎管狭窄,颈4-5,5-6水平脊椎变性,颈5-6水平脊椎软化。黄韧带肥厚。
这个症状还挺严重的啊,前只能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其实这个和我哥当初的情况差不多严重,我哥的颈椎病有6年,记得是c5/c6突出,压迫神经,右胳膊右腿右脚都很痛,颈肩酸痛,治疗了几年没有多大好转,后来医院医生实在没办法了就让我们去买奇速膏和奇速丹给我哥试下,我就上网找到奇速膏网站买了这两种药给我哥用,用了第二天症状就加重了,第三天进一步加重,医生说是好现象,但我哥痛得实在受不了,医生就让停药两天再用,两天后再用药一个多月,哥的颈椎病终于彻底治好,我们都松了口气。大家都觉得这个颈椎病还真难治啊
4、坐骨神经痛与腰突症什么关系?
坐骨神经是由第4、5腰神经和第1、2、3骶神经前支组成。从椎间孔出椎管后,走行于盆腔后侧,在梨状肌下部出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背外侧分布。坐骨神经痛通常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导致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分布区的放射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窜痛,夜间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
每遇咳嗽、打喷嚏等易使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疼痛加剧。屈膝屈髋或向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痛只是一个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为坐骨神经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单侧者居多,可常和肌纤维炎同时发生。继发性为坐骨神经走行的邻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刺激、压迫或粘连所引起的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脊椎滑脱、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脊椎裂、腰椎结核、马尾神经瘤、梨状肌综合征、臀部注射药物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根据坐骨神经受刺激或压迫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性及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受累部位在根管或椎管内,患者常感腰骶部及腿部窜痛,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走行向下肢放射,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使疼痛加剧,可产生相应的感觉障碍和反射改变。脑脊液检查有异常变化。干性坐骨神经痛,受累部位在椎间孔以外,以盆腔出口处最为多见。
患者常感患肢沿坐骨神经的某一段呈放射性疼痛,多在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有压痛点,棘突旁无明显压痛,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不明显,脑脊液检查无异常变化。
坐骨神经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因,而坐骨神经痛则只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主要症状,二者互为因果。所以,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坐骨神经痛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也有相当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将二者混淆起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生活中不管是患上任何疾病的时候,都要认真的做鉴别才行,患者们要适当的进行运动,但是不能做太激烈的运动,合理的进行运动,坐骨神经痛的疾病才能从我们的身上慢慢的消失,希望我们对这类疾病引起重视,在生活中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