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字韧带断裂手术后怎么锻炼跑步
?
2、如何练韧带?
跆拳道吧里转来的,我正在按照这个方法练,道馆里教练训练的时候方法跟这个大同小异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627304280
对等性柔韧训练[文摘]
现今被认为最科学和有效的柔韧方法,是美国的运动神经学博士(Tomas Kurz)经过长期的研究而创立的‘对等性柔韧训练(isometric stretches)’,该广告在美国‘黑带’杂志上连续刊登了十年,现在还在继续!这个方法帮助了很多年纪很大的武术爱好者顺利的作出横叉和竖叉,比如著名的George A. Dillman, 空手道9段大师,就是其中之一的受益者。
该方法其实并不怎么复杂,但柔韧的练习要系统的安排,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主要分成2个部分:
第一,每天早上话4~15分钟做动态柔韧练习,也就是活动关节,做正抬腿,后撩腿和侧撩腿。但绝对不要做静态压腿!
第二,一个星期只要2次的11~23分钟的对等性柔韧练习。简单的讲,对等性练习就是比较特别的劈叉方法,腿劈开到最大限度后,保持不超过30秒,然后略微收起,大腿上部的肌肉用力大概3~5秒,感觉就是让腿自己用力撑起身体。然后放松慢慢再下压到极限,保持不超30秒,再一样的略微用力收起腿,反复如此,大概5次左右。
以我自己的经验,应该是一次可以比一次压的低。
不过不用太着急,如果第二天感觉肌肉很疼,那就是训练过渡了,需要暂停,直到肌肉不疼为止!
根据记录,普通人大概需要3~6个月可以顺利劈开横叉,主要是根据个人的柔韧基础,有些甚至9天就可以完全劈叉!
当然,这个方法还有很多辅助的训练,比如建议你多跑步,跑步可以提高肌肉的弹性,还要多做腹肌和背肌的练习,可以帮助你轻松的起高腿,负重深蹲等腿步力量训练也是必需的,还有一个每天要做的就是,仰卧后,举起双腿,然后左右分腿到极限,然后再并起,再分腿,反复100次,一个月后脚腕上负重,每天50次分举腿,以后每个月增加分量,这个方法对劈叉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能够帮到你~
3、怎样锻炼膝盖的韧带?
给你几个小建议: 以下三种运动能有效保护膝关节,并减轻膝盖疼痛。选择其中的两种,坚持每星期运动2-3次,每次重复这些运动步骤15次,可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1. 腿筋弯曲练习 取一根弹力皮筋,绑在柱子或重型家具的腿上,一端绷在一只脚的脚踝处。面向柱子站立,让皮筋处于绷紧状态,缓慢地将腿向后抬起,直到大腿后部肌肉感觉轻微发热,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复。注意:在抬腿时,移动的应该是腿部,而不是臀部。 2. 直腿向上 此法锻炼四头肌和臀部屈肌。伸直腿部,面朝上平躺,慢慢将一条腿伸直地抬起,默数15-20秒,再慢慢放下。如果需要加大运动量,可以先在脚踝处加一个重量为1公斤的物件,以后依次增加,直到增至3.5公斤即可。 3. 墙壁蹲起 背靠墙而立,脚后跟离墙1只脚的长度,在两膝盖间放置一只球(可以是篮球、足球),夹紧球,身体沿墙壁缓慢下蹲,直到膝盖与小腿成90度直角。因为背部贴墙,支撑了一部分体重,膝盖受力相对比较少,因此运动强度人体感觉舒适,默数三秒,再慢慢直起身体。
4、如何锻炼韧带
方法一
一、热身。先活动头、手、腰、腿的各处关节,再慢跑15分钟。(慢跑后拉韧带韧带容易松)
二、就是拉韧带了,分几个步骤进行。
先是脚踝,坐下,将左脚放在右腿膝盖上,双手握住左脚踝活动两个八拍。然后,保持姿势,一手按住膝盖向下压,来回两个八拍。然后保持姿势将左腿放下,然后压右腿,要努力将肚皮贴上腿。四个八拍。换脚,同样。
再是双腿,双腿平伸,身体向下压,要求同上。
三是竖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贴地面,要求后脚面贴地,下半身直立。(双腿)
四是横叉。脚跟着地,双脚勾起,其余要求同上。
五是压胯 膝盖着地努力分开,注意不能趴在地上,双手支撑,将腰胯向后下方压,最后是贴地。
六是脚背。跪坐在地上,脚背贴地,向后躺,最高境界后背着地。注意,要找个人帮帮你。
方法二
1、坐式拉伸韧带:前胸向膝盖靠拢,膝盖不要弯曲。感觉腿部韧带与后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并作两次深呼吸,慢慢恢复为起始动作。重复,每天10到50分钟,实在不行做俯卧撑的姿势,别做俯卧撑,会好受一点儿,虽然会酸。
2、卧式拉伸韧带:慢慢拉起绷直的左腿,膝盖不要弯曲,臀部与大腿肌肉绷紧,直到大腿与身体呈直角后停止拉伸,做两次深呼吸,慢慢恢复为起始动作。
3、还有一个我最喜欢又简单的动作:站直,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脚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开,脚不要弯曲,大身向下弯曲,用手去碰脚尖。感觉到双腿内、后侧有拉伸的感觉。
4、仆步压腿两脚左右开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体向直腿一侧振压。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5、横叉: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上体俯卧或侧倾。
6、盘腿前俯:两腿屈膝盘坐,两脚掌相对;两手握住两脚;上体前俯。
不同年龄段的人拉韧带需要考虑自己的年龄。基本上讲,人的韧带在14到17岁之前和之后是有区别的。16岁之后,骨骼发育基本定型,所以,韧带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纪小的人,建议他们用振颤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势有,通过振颤运动把韧带拉象极限。这样拉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对于骨骼相对成熟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只能带了短期的韧带拉伸。而且十分危险容易受伤。所以,16岁以上的,建议使用静压法。保持一个极限姿势30秒,休息几秒种,再保持这个姿势。一般建议拉伸的极限姿势不超过30秒。否则可能会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伤。这种静压的方法会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韧带的稳定固定方。
注意事项:
在锻炼韧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备活动,不要练得过快、过猛。尤其在冬季锻炼前应活动活动四肢。若锻炼前不热身,则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扭伤、肩膀脱节或脚抽筋。练习最理想的时间是在晚间睡前。首先做好准备活动,从最基本的压腿开始,分速压和缓压。缓压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时间,轻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轻微疼痛即可,速压就是快速压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锻炼的时候手够不到目标区域,不要勉强,可以加绳子来辅助练习。
5、如何在前十字韧带重建后对膝盖附近的肌肉进行锻炼
首先要说明:
以下介绍的所有练习方法,必须在专业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之下才可以开始练习。同时由于不同医院的手术方式和临床处理不同,练习方法和时机可能会有相应的不同,所以可以作为术后康复的参考。潍坊市人民医院骨外科王军
一、炎性反应期:(手术后0-1周)
要注意的问题:
这个时期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手术之后怎么来摆放自己的腿。
正确的方式是:手术的腿要放于枕头上垫高,好能在卧床的时候高于心脏的位置促进循环。脚尖要竖直向正上方,不要歪向一边。最重要的是膝关节下方应该空出来,千万不能用枕头垫着膝关节底下,不能让腿成为稍微弯曲的位置!
这个体位让膝关节一直处于10-30°的微屈状态,膝关节的关节间隙会比较大,关节最为放松,所以疼痛也轻,患者自己会觉得这是最舒服的姿势。但是这会造成膝关节的后侧关节囊总是在放松的状态,同时髌下脂肪垫在手术刺激之后会有些增生,就可能长到扩大的前侧关节间隙里面。关节的后面组织挛缩被拉紧,前面又有东西占位卡住,膝关节的伸直角度就会受限!(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写在《关节为什么会粘连》里面了)
所以只要不是疼痛得不能忍受,还是要让腿尽量保持伸直的体位才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同时要注意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
即使手术后的疼痛很轻,状态很好,也不要过多的行走!更不要觉得是腿的问题,就用行走当作为练习的方法!
觉得不能走路就要练习走路是非常错误的认识!走路是下肢非常复杂的功能,要有足够的肌力、活动度,本体感觉要没问题,关节要足够稳定,疼痛和肿胀也要在一定限度之内,等等等等,绝不是试着去走就能练出来的。
同时手术后的初期和早期过多行走,势必会造成膝关节的肿胀和积液,不但影响功能的恢复,持续的肿胀和炎症还会危及组织的愈合!
而且在这个阶段由于疼痛和无力,还有恐惧感和自我保护的心理,走路的姿势并不正确,都是“一瘸一拐”走路的。这样的姿势练习得越多,错误动作的“动力定型”就越巩固,记得越牢,很多患者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一定水平之后走路还是“瘸”,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早期除了日常生活必须的活动(去厕所、洗脸刷牙之类),就不要下地练习走路了。
当然,这些话的意思绝不是说走路会引起诸多不良后果,所以能不走路就不走路,能不下地就不下地,尽量少活动就是对的。如果不是组织条件不允许,或者是手术中的一些处理不允许(比如半月板的缝合、软骨的某些处理),该下地负重和走路的时候是一定要走的,只是要控制好下地的时间和走路的量。不敢下地负重就会造成软骨的退变,关节控制能力和本体感觉的下降和骨质的脱钙,同样影响功能的恢复和组织的愈合!
记得几年前有一首电视剧的主题歌曾经传唱很广,叫做“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就是“该负重时就负重,该走路时就走路” !走路过多和过少都是问题,象前面说到的,只进行日常生活必须的行走,不要用行走来练习就好了!
需要做的康复功能练习:
手术当天:
在麻醉消退之后,就可以开始活动脚趾和踝关节,来促进循环和知觉的恢复。如果疼痛不是难以忍受,就可以开始做前面《踝泵-简单但重要的下肢功能练习》中详细介绍过的踝泵练习。
手术后1天:
手术后的24小时,如果生命体征稳定,疼痛不是难以忍受,就可以在保护之下扶双拐,手术这条腿的脚不着地的行走。但是象前面说过的,只鼓励去厕所之类必须的日常生活活动,绝对专门去不能练习走路!
(1)“踝泵”练习:
就是主动的屈伸踝关节,要求动作缓慢、用力、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范围内最大限度活动、反复连续进行练习。
最好是不睡觉的时候就尽可能多做,至少也需要5分钟/小时。才能达到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意义。具体机制和内容详细写在《踝泵-简单但重要的下肢功能练习》里面了。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应该算肌群),绷劲和放松交替活动的练习。要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多做,要每天大于500-1000次才有效果。这个练习可以尽量避免下肢肌肉的萎缩,同时也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500-1000次看起来好像很多,实际仔细想想就知道这个量远远不够了!下肢的功能是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等等,也就是说是克服体重在工作,那么轻轻的绷劲和放松的运动强度能有多大呢?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意思了。练习作用微乎其微,只能是减缓萎缩,对于股四头肌这样大的肌肉,远不够维持和提高肌力的!
具体的机制和练习方法详细写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下肢经典肌力练习》里面了。
(3)腘绳肌等长练习:
腘绳肌就是大腿后侧的肌群,前面一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简单介绍》里面已经提到过这个肌群的位置和作用了。
练习方法就是用脚后跟和小腿同时向下用力压床面,或者是腿下面垫的枕头。这时候如果用手摸着大腿的后面,就能感觉到腘绳肌的收缩变硬。要点是下压的时候要保持腿伸直,否则膝关节弯曲可能会引起疼痛或者造成损伤。
同样是要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做,也要大于每天500-1000次。原因和机制前面说过,就不再重复了。
(4)直抬腿练习:
在这里,要分不同情况练习了,就是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练习的时机和量会有所不同。
采用腘绳肌肌腱(具体点说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或者是使用异体肌腱,再或者是人工韧带的患者,由于膝关节前侧的损伤较小,疼痛也就比较小,所以可以开始尝试着做直抬腿练习。
但这个时期不要求时间和次数,主要是要维持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防止失用。所以只要每隔一两个小时能抬起一下就可以了,太多的练习会增加疼痛!
具体练习方法详细写在《直抬腿-下肢经典肌力练习》里面,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5)如果是采用髌腱(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髌腱切口处会非常疼痛,就可以推迟到术后2-3日再尝试“直抬腿”练习,不必勉强练习增加疼痛和炎症。
手术后2天:
(1)继续加强上面的各项练习。
(2)下地行走之后,可能会有患腿充血的胀痛的感觉,要加强“踝泵练习”,来促进肢体远端的血液回流。
要提醒的是,不要因为怕充血的感觉几天都不下地,在床上卧床休息的时间越久,再下地的时候,充血胀痛的感觉就会越明显越难受。还有可能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问题会更多。所以如果医生认为组织的情况允许,就要适当尝试下地和负重,延误只会增加并发症,没有任何好处。
(3)加强直抬腿练习:
目的是强化股四头肌的肌力,为膝关节的稳定和下地行走负重等等打下基础。一般练习的量是: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具体练习方法详细写在《直抬腿-下肢经典肌力练习》里面,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4)开始侧抬腿练习(包括内侧和外侧直抬腿):
目的是强化大腿内外侧的肌肉,
采用腘绳肌肌腱(具体点说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由于取腱的切口偏内侧,可能在练习内侧直抬腿的时候疼痛会明显,可以暂时推迟1-2天再开始练习。具体练习方法详细写在《直抬腿-下肢经典肌力练习》里面,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一般练习的量是: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
(4)后抬腿练习:
采用腘绳肌肌腱(具体点说就是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由于取的就是大腿后群腘绳肌的肌腱,所以可能在练习内侧直抬腿的时候疼痛会明显,可以暂时推迟3-5天再开始练习。具体练习方法详细写在《直抬腿-下肢经典肌力练习》里面,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一般练习的量是: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
以上的所有直抬腿练习,在力量增强之后,都可以在踝关节处绑个沙袋作为负荷,来强化练习更好的加强肌肉力量。练习的量还是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注意要增加的是负荷的重量,不是增加次数和时间,具体方法参看《肌力练习的一些原则》。
手术后3天:
根据手术和组织的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能够开始早期的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1)同样是继续加强以上的各项练习。
(2)患腿的负重和及平衡练习(注意是否有半月板的缝合和关节软骨的处理):
在可以下地患腿可以沾地负重的基础上,站在墙壁或椅子等等随时可以扶稳保护的位置。
双腿的肌肉都要绷劲,好能控制身体的平衡,之后逐渐移动身体的重心,增加患腿的负重和用力的程度。这样在1-2周的时间里,逐渐达到患侧单腿可以完全负重站立的程度。
一般的练习量是5分/次,2次/组,2-3组/日。什么时候练习到可以患腿单腿站稳1分钟了,就可以脱拐走路了。当然还是要小心保护好!
(3)根据情况开始被动的膝关节屈曲练习:
在微痛的范围之内,肌肉完全放松,采用“床边垂腿”的方法。练习的时候把夹板或者支具去掉,练习之后一定要再戴好夹板!
整个过程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要反复进行,1次/日练习,避免炎症和疼痛的增加。更要避免暴力推拿和盲目追求角度加快练习!
具体的方法写在《膝关节弯曲角度的康复功能练习》里面。
(4)上面的膝关节屈曲练习之后,要即刻冰敷20分左右,避免肿胀和出血。如果平时关节内有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再冰敷2—3次/日。当然,还有棉花腿加压包扎的时候,就不必冰敷了。
(5)膝关节伸展练习:
手术之前膝关节伸直就不能达到正常的患者,必须练习伸直,否则以后的伸直受限就很难解决了!
如果手术前角度正常,注意文章开始时正确体位的摆放就可以了,等到屈曲角度加大之后再开始伸展练习。
同样是练习的时候摘掉夹板或者支具,练习完再戴好夹板!要注意的是应该和被动屈曲练习间隔尽可能长的时间(比如上午练习弯曲,下午练习伸直)。才能避免反复的屈伸刺激造成膝关节的炎症和肿痛增加。
6、十字韧带损伤怎么才能很好的恢复?
十字韧带损伤,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看你的意思现在还在运动。如果是的话说明你伤的不重。如果不需要手术的话,请加强膝关节功能练习,主要是股四头肌和其它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练习,这样增强了膝关节得稳定性,膝关节进一步损伤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减少。最好是先到医院检查一下,再决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7、韧带怎么锻炼
拉韧带的练习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将脚放在搭档的肩上,两个膝盖都要绷直,手扶着搭档,避免摔倒;让搭档将脚慢慢往上抬,身体自然放松,抬到极限后,定住两分钟,再换另一只脚,重复以上动作。
第二个是将双脚岔开趴在海绵垫上,岔开角度尽量大,再让搭档压住后背,双手尽量往前伸,膝盖绷直,身体放松,慢慢往下压,再放松,再慢慢往下压,压到极限后,定住两分钟。
第三个是先坐在海绵垫上,将一只脚弯曲放在身后,另一只脚往前伸,且膝盖不能弯曲,两脚岔开的角度大于90度,身体往前伸,双手捉住前脚尖,脸部尽量碰到膝盖。
第四个是先坐在海绵垫上,双脚尽量岔开,让搭档双脚顶住自己的脚腕,搭档双手拉住自己的双手,膝盖不能弯曲,让搭档慢慢将自己向前拉;或搂住自己的脖子,慢慢向前拉。
第五个是先坐在海绵垫上,双脚合拢,脚绷直,双手握住脚腕,让搭档顶住自己的后背,慢慢往下压,身体放松,注意调整呼吸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