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解剖学,关于冠状动脉 左室后支 的疑问:
病情分析:
你好,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主要见于胆囊及膀胱、肾盂中,也可见于胰导管、唾腺导管等的腔中,可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感染等症状。应当及时去医院确诊治疗,平时注意多饮水多运动,祝你健康
意见建议:
2、有几个关于解剖的问题。很急!!!! 【多选】由肌腱组成的结构有:A 跟腱 B 髌韧带 C 交叉韧
<
3、人体解剖学的躯干骨及其连结可以有哪些作业
第三章 骨及骨连结 作业答案
2012-11-12 11:53 发布范围:公开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胸骨角平面是胸部的重要平面。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的标志。
2.坐骨大孔即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的孔。
3.坐骨小孔即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与坐骨小切迹围成的孔。
4.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相连结而成的骨环,骨盆以界限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两部。
5.耻骨联合位于小骨盆前上部,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耻骨间盘相连结构成。
6.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三角的尖指向远端。当肘关节申直时,上述三点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脱位或肱骨内、外上髁骨折时,三者的等腰关系发生改变。但肱骨其他部位的骨折,不会影响他们的三角形和直线关系。临床上常常用来鉴别肘关节后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
7. 提携角:臂轴与前臂轴的延长线相交形成一向外开放的角度,约165-170度,其补角为10-15度,即提携角。
简答题
1.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上肢带骨有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有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掌骨(5块)、指骨(14块)。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下肢带骨有髋骨;自由下肢骨有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距骨、跟骨、骰骨、三块楔骨、足舟骨)、跖骨(5块)、趾骨(14块)。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3部分。成人的椎骨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由5块骶椎愈合而成),1块尾骨(由4~5块尾椎愈合而成)。肋共有12对,胸骨1块。
2.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髋臼周缘附有髋臼唇,加深关节窝,股骨头几乎全部纳入髋臼内。关节囊坚韧而厚,股骨颈除后面的外侧部外,都包在关节囊内。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其中位于囊前壁的髂股韧带最为强大。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股骨头凹与髋臼之间,内有营养股骨头的血管通过。髋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可作多轴运动,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3.膝关节是全身最大、关节面最不适应,而稳定性最好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共同构成的关节。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特别是强大的髌韧带在囊的前方,内、外侧面附近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囊内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腔内有内、外半月板。关节囊滑膜层结构复杂,除形成滑膜皱襞外,在髌骨上方形成髌上囊。
4.颞下颌骨节组成: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组成。特点:关节面上覆有纤维软骨,关节囊松弛,关节囊外侧有颞下颌韧带(外侧韧带)、茎突下颌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加强,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关节盘上面如鞍状,前凸后凹的关节结节和下颌窝的形状相适应。
运动方式: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
下颌运动的肌肉:
上提:咬肌、翼内肌、颞肌前部纤维
下降:翼外肌(双侧)、舌骨上下肌群
前进:翼外肌(双侧)、翼内肌
后退:颞肌后部纤维
侧方运动:翼外肌(单侧)、颞肌后部纤维(单侧)
5.按关节运动轴数目和关节面的形态分三类:
4、运动解剖简答题: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有那些?
一、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附着于各关节面的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结构有:
1、髌韧带
为股四头肌腱的中央部纤维索,自髌骨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髌韧带扁平而强韧,其浅层纤维越过髌骨连于股四头肌腱。
2、腓侧副韧带
为条索状坚韧的纤维索,起自股骨外上髁,向下延伸至腓骨头。韧带表面大部分被股二头肌腱所遮盖,与外侧半月板不直接相连。
3、胫侧副韧带
呈宽扁束状,位于膝关节内侧后份。起自股骨内上髁,向下附着于胫骨内侧髁及相邻骨体,与关节囊和内侧半月板紧密结合。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在伸膝时紧张,屈膝时松弛,半屈膝时最松弛。因此,在半屈膝位允许膝关节作少许旋内和旋外运动。
4、斜韧带
由半膜肌腱延伸而来,起自胫骨内侧髁,斜向外上方,止于股骨外上髁,部分纤维与关节囊融合,可防止膝关节过伸。
5、膝交叉韧带
位于膝关节中央稍后方,非常强韧,由滑膜衬覆,可分为前、后两条:
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降起的刖方内侧,与外侧半月板的前角愈着,斜向后上方外侧,纤维呈扇形附着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
后交叉韧带.较前交叉韧带短而强韧,并较垂直。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斜向前上方内侧,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
膝交叉韧带牢固地连结股骨和胫骨,可防止胫骨沿股骨向前、后移位。前交叉韧带在伸膝时最紧张,能防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在屈膝时最紧张,可防止胫骨后移。
二、辅助结构:
膝关节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
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 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通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
(4)髌韧带解剖扩展资料: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及髌骨的关节面构成.结构特点:
1、关节囊:广阔而松弛。
2、韧带:分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囊内韧带有膝交叉韧带,它包括前方的前交叉韧带,后方的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囊外韧带主要有髌韧带、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
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由股四头股包髌骨的前方和二侧向下止于胫骨粗。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连于股骨内上髁与胫骨内侧髁之间.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外侧,连于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头之间。
3、半月板:它可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而窄,呈“C”字形;外侧半 月板较小而宽,近似环形,有时也呈盘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