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受伤时总要用冰敷?有什么作用?
冰敷主要是让身体局部温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达到降低新陈代谢、止血消肿的效果。此外,冰敷还可以减轻因为受伤所导致的肌肉痉挛,避免组织细胞的二次伤害。
(1)韧带冰敷扩展资料:
急性损伤的前两三天是要冰敷的,手术之后的康复功能练习之后,必须及时冰敷。如刚崴脚、比如跌倒、扭伤以及物理撞击等。
急性损伤:急性损伤常由于突发的外伤引起(比如跌倒、扭伤以及物理撞击等),即刻发生疼痛症状。损伤后,局部发生出血、炎症反应、肿胀以及疼痛。
正确的冰敷方法:使用冰水混合物隔着毛巾放在需要冰敷的部位,每次冰敷大约15-20分钟,每冰敷一次要间隔1-2个小时。疼痛不是太明显后,隔2-3个小时冰敷一次就可以。
冷敷的禁忌:
1、对寒冷刺激极度敏感者,冷敷可能会促发动脉痉挛;
2、中老年人动脉供血不全要慎用,可能加重缺血;
3、对神经组织瘫痪者绝对禁止使用,因为他们不能感觉冷热,所以很容易冻伤;
4、冷敷和冰按摩也不应当用于有类风湿关节炎、雷诺综合征、感觉损伤的区域。
2、冰敷的好处
1、冰敷使局部血管收缩、血循减少,因而降低组织新陈代谢率,抑制炎性反应,这对运动伤害或急性关节炎如痛风、退化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若能在第一时间使用,事半功倍。
2、生理上,当温度降至廿度时,骨胳肌的肌纺锤反射会受到抑制,肌肉张力减弱,痛觉神经传导也会变慢或被阻断(低到十度时),产生有效的止痛效应。
3、低温会强化胶原纤维(肌腱、韧带、软骨等均属之),使受伤的肌肉、肌腱伤害不后续扩大。
(2)韧带冰敷扩展资料:
急性损伤常由于突发的外伤引起(比如跌倒、扭伤以及直接撞击等),通常马上引起疼痛。急性损伤后,局部发生出血、炎症反应、肿胀以及疼痛,必须立即控制。此时尽快冰敷能够降低组织温度、降低代谢率和神经传导速度、收缩周围血管,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根据损伤的面积及深度,冰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每隔2~3小时可再次冰敷。这阶段,千万不能使用活血类的外用药物(各种活络油、红花油等)揉擦,否则会加重肿痛的情况。
不过,医生提醒,有时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判断出血是否得到了控制、炎症是否存在,用了热敷有时也会加重症状。在这阶段,不懂判断的人士最保险的办法,还是继续间隔冷敷,并随时观察。
3、韧带拉伤可以用冰敷吗?
?
4、膝关节韧带损伤冰敷还是热敷?
损伤24小时内,适合冰敷,这样利于减少出血,以及损伤而渗液渗出,24小时后,病情恶化情况基本稳定,此时可以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恢复,也可以外用活血通络药膏外擦,不建议使用贴膏,因为容易引起过敏的情况,其次是在撕下来时,容易牵拉肌腱肌肉等组织.
5、西方运动员大量运动之后用冰敷和泡冰恢复体能,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强烈运动后肌肉微细结构破坏,如果这时候选择热水浴的话,水温太高会加速受伤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肌肉微细机构的破坏加重。
而冰敷或冷水浴收缩受损处肌肉的毛细血管,使训练时造成的肌肉微细结构破坏不会继续扩大,研究表明,运动后1天至4天内采用冷水浴,后期再选择热敷或热水浴缓解肌肉酸痛问题效果更佳。
并且运动员在受伤后,冰是治疗损伤的工具。其借助缩小血管的直径达到减少肿胀和灼热感;低温也使患处感觉麻木,从而降低疼痛感。
一旦将冰块从患处移除,患处回温后,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血液流入,就能帮助患处愈合。
(5)韧带冰敷扩展资料
运动后缓解肌肉酸痛的方法:
1、运动前后坚持拉伸
不止运动前要拉伸,运动完之后拉伸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采用静态牵拉,牵拉的重点放在几个大肌群:大腿、小腿、臀部、躯干、肩、颈,每个伸展动作最好维持20-30秒,最少做2个循环。
运动前拉伸可最大限度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拉伸可以增强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
2、饮食调节
突然运动或者经常运动的人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的人在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是正常现象,这种症状也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缓解,可以补充呈碱性食物。
比如蔬菜、菌类;也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柑橘类水果,也可以适当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比如海产品、坚果类。
3、按摩放松
跑步后按摩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除疲劳方法。但是不在运动后立即按摩,可选在运动当晚睡前进行。
按摩的时候力气不能太大,从轻按开始,逐渐过渡到推拿、揉捏、按压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动并且要注意从四肢开始。
6、韧带扭伤是应该冰敷还是热敷
您好!韧带和软组织损伤后,有血肿,出血时,在2小时内用冰敷。在2小时以后用热敷为宜。开放性骨折除外。
7、韧带拉伤接近一年了,一直疼,冰敷好还是热敷好?
你好,有韧带拉伤的情况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的情况,这个热敷是比较好的
8、韧带做了手术,在家或出差用什么办法冰敷
拿塑料袋装点冰箱冻的冰,再拿毛巾包好就可以用了,出门在外没有冰箱就买冰激凌或者冰棒也是一样的,注意适当,不要冻伤,更不能在睡觉时冰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