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左肱骨外上炎该怎么治疗?我爸爸得了这个病,以前打过封闭针,可打了针当天就疼得打滚,手臂都动不了
1.适当休息制动1~2周,必要时可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保持上肢功能位。症状轻者可采用理疗、蜡疗、热敷等,2~3周可治愈,但易在肘部劳累、阴雨天受寒冷等因素下复发。局部封闭治疗,若注射部位正确,当即解除患处疼痛,疗效较好。若注射距痛点较远,药液不能弥散于患处,则疗效甚差。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5ml加确炎舒松25mg混合,在压痛点严格消毒,针直刺人至骨膜层浸润性注射,然后针稍退估计在前臂伸肌总腱深、浅部作浸润性注射。注射时缓缓加压,使药液能很好地弥散,应将手指按压于注射区在皮外作轻柔按摩。注射区域避免接触水等,以防发生感染。注射后1~2天有些病人可出现局部疼痛加重,可口服止痛剂。每周1次,2~3次为1疗程,间隔1月以上的复发者可重新进行封闭注射治疗。也可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外搽剂或扶他林乳胶剂等搽擦疼痛处。
2.手法治疗
(1)弹拨法:术者一手握患肢腕部,另一手以拇指置于肱骨外上髁之伸肌总腱上。两手协调配合,在前臂旋前、旋后,肘关节伸屈位置下弹拨压痛点及条索状或软组织增厚区,然后拇食指相对成钳状,提拨肘桡侧伸肌群3~5次,再以小鱼际肌腹侧轻揉以舒筋络。
(2)摇拨法:术者一手握患肢腕部,一手拇指在上、其余4指在下握提肘部伸肌总腱,两手配合,揉拨、摇抖肘腕,并提拨肘部伸肌总腱上下移动,前臂旋前屈腕位边作缓慢轻摇地伸屈肘活动,边以揉拨提腱之手移向肘关节尺背侧推抵伸直肘关节,听到弹响声或粘连撕裂声后,用手掌揉搓肘关节桡侧软组织,患者即感轻松,疼痛减轻。此法应在麻醉无痛下施行。
(二)手术治疗
1.小针刀疗法屈肘90度平置于桌面上,肱骨外上髁处严格消毒,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肌纤维走向平行,垂直位刺人皮肤达肱骨外上髁,先以纵行疏通剥离法,再用切开剥离法刮平锐边,然后针体偏斜45度左右,紧贴骨面横形铲剥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再疏通伸腕伸指肌,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后以无菌敷料覆盖。5天后未愈者可再作一次治疗。
2.手术松解病症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治疗后虽痊愈,但又反复发作者;虽然病痛缓解,但仍有肘关节功能不全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在臂丛麻醉或局部麻醉下,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作切口,显露出起于肱骨外上髁的伸肌总腱,于附着处用锐性切剥法将伸肌总腱剥离松解,若该处有滑液囊应给予切除。肌腱不必缝合,仅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手术主要目的是切断支配伸肌总腱起始部神经,而单纯地切断损伤部细微神经分支尚较困难。有人认为术中还应将环状韧带近侧部分切断。或在前臂远侧将桡侧腕短伸肌腱作“Z”形延长,以松解该肌起点张力,因为腕短伸肌是伸肌群中仅有的起源于肱骨外上髁、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和环状韧带的肌肉,当收缩后在环状韧带上出现牵张力产生疼痛。若桡骨头和肱骨小头间滑膜边缘肥厚者,术中将其切除。
2、孟氏骨折是什么
Monteggia 骨折
1914年意大利外科医生Monteggia最早报导了这种类型骨折,故称孟氏骨折。
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根据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临床可分三种类型:
(一)伸直型 比较常见,多发生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力顺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转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击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二)屈曲型 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旋前位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较高平面横型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头向后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成角。
(三)内收型 多发生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方推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骨折,移位较少,而桡骨头向外侧脱位。
凡尺骨上端骨折,X片上没见到桡骨头脱位,在治疗时,应按此种骨折处理。因为桡骨头脱位可自行还纳。如忽略对桡骨头固定。可自行发生再移位。
症状
外伤后肘部及前臂肿胀,移位明显者可见尺骨成角或凹陷畸形。肘关节前外或后外方可摸到脱出的桡骨头。前臂旋转受限。肿胀严重摸不清者,局部压痛明显。
检查
当尺骨上1/3骨折时,X片必须包括肘关节,注意肱桡关节解剖关系,以免漏诊。
3、网球肘是怎么引起的
病理病因:因职业需反复用力伸腕活动,如乒乓球、网球中的“反拍”击球。泥瓦工、理发员、会计,以及偶然从事单纯收缩臂力活动工作的人,都会引起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肌腱、筋膜的慢性劳损。疾病诊断:注意与肘部掌侧骨间神经卡压症鉴别。检查方法:辅助检查:X射线检查:X射线摄片一般无异常表现。病程长者可见骨膜反应,在肱骨外上髁附近有钙化沉积。
并发症:可并发伸肌总腱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炎、骨炎、环状韧带变性及肱桡关节滑膜皱襞增生、肥大、神经、血管嵌顿等。
预后良好,可以治愈也可自愈。
发病机制:起于肱骨外上髁部的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旋后肌等,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其次使前臂旋后。当腕背伸或前臂旋后过度都会使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的腕伸肌腱、筋膜受到牵拉而致伤。
本病的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常有肌纤维在外上髁部分撕脱,或关节滑膜嵌顿或滑膜炎,或支配伸肌的神经分支的神经炎,或桡骨环状韧带变性,或肱骨外上髁骨膜炎等。其局部反应多有充血、水肿,或渗出、粘连等。
4、肱桡肌的简介
肱桡肌,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肱二头肌及肱肌是肘屈曲后,有使肘关节保持屈曲的作用,亦可能有关旋前,半旋后的作用。
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其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车轴关节。
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
肱桡肌纤维桥斜跨于肱肌、肱桡肌的表面,我们认为此纤维育加强肱肌及肱桡肌屈肘的作用,它能限制肱桡肌屈肘时向外侧滑移,同时也能协同肱肌的屈肘作用并紧张前臂深筋膜,类似于肱二头肌腱膜的作用。
当肘关节肿胀或髁上骨折时,桡管的正常位置发生变化,肱桡肌纤维桥有限制肱桡肌及肱肌移位的作用,同时也限制了桡管下端扩张,导致桡管内压力升高,如不能阻止这种变化,呵出现挠管综合征。
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5、网球肘病因?网球肘的病因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因职业需反复用力伸腕活动,如乒乓球,网球中的“反拍”击球,泥瓦工,理发员,会计,以及偶然从事单纯收缩臂力活动工作的人,都会引起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肌腱,筋膜的慢性劳损。(二)发病机制起于肱骨外上髁部的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旋后肌等,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其次使前臂旋后,当腕背伸或前臂旋后过度都会使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的腕伸肌腱,筋膜受到牵拉而致伤。本病的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常有肌纤维在外上髁部分撕脱,或关节滑膜嵌顿或滑膜炎,或支配伸肌的神经分支的神经炎,或桡骨环状韧带变性,或肱骨外上髁骨膜炎等,其局部反应多有充血,水肿,或渗出,粘连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网球肘的解剖学结构
?
7、什么是蒙氏骨折
Monteggia 骨折
1914年意大利外科医生Monteggia最早报导了这种类型骨折,故称孟氏骨折。
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根据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临床可分三种类型:
(一)伸直型 比较常见,多发生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力顺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转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击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二)屈曲型 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旋前位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较高平面横型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头向后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成角。
(三)内收型 多发生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方推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骨折,移位较少,而桡骨头向外侧脱位。
凡尺骨上端骨折,X片上没见到桡骨头脱位,在治疗时,应按此种骨折处理。因为桡骨头脱位可自行还纳。如忽略对桡骨头固定。可自行发生再移位。
症状
外伤后肘部及前臂肿胀,移位明显者可见尺骨成角或凹陷畸形。肘关节前外或后外方可摸到脱出的桡骨头。前臂旋转受限。肿胀严重摸不清者,局部压痛明显。
检查
当尺骨上1/3骨折时,X片必须包括肘关节,注意肱桡关节解剖关系,以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