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棘突间韧带综合征”是怎么回事?严重吗对生活影响大不大?
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是指在弯腰时突然遭受外力或负重时,腰肌突然失力而引起的急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腰背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
(二)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腰部夹脊穴、八髎、承山、委中及患部棘突和间隙。
(三)主要手法:按揉、推抹、弹拨、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医者先以按揉法在患病部位及周围施术,重点按揉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使其消散。如有棘上韧带剥离移位时,可用拇指拨动已剥离的韧带使其复位。
2、在腰部两侧用轻手法按揉治疗3~5遍,然后沿棘上韧带方向作上下推抹,使其平复。
3、直擦打好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局部可配合湿热敷,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注意事项】
(一)本病治疗以理筋整复为主,如无剥离移位,则手法以活血散瘀为主。治疗期间制动1~2周。
(二)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张推拿治疗,应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可内服镇痛解痉药,外敷消肿止痛药物。
(三)术后腰部宜用宽皮带护腰,局部保暖,适当休息,以利修复。
2、棘突韧带炎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棘突韧带炎是指棘上韧带炎和棘间韧带炎,临床上很难完全分开,常并成为棘突韧带炎,治疗主要通过保守治疗,很少手术治疗,卧床休息及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减少弯腰是基本治疗,可以同时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如扶他林片、芬必得片、乐松片、安康信片、西乐葆片等等,外用膏药或外用涂抹剂型,还可配合局部理疗,效果往往能够很好。
3、经棘突之间进行椎管穿棘依次经过哪些韧带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4、位于相邻棘突之间的韧带称为什么韧带
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项韧带常被认为与棘上韧带和颈椎棘突间韧带同源,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达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是颈部肌肉附着的双层致密弹性纤维隔。
5、棘突炎怎么治疗
棘突为脊椎髓弓中央的刺状或棱鳞形的背部隆起部。棘突炎,亦称棘上韧带增生,即棘上韧带劳损,为常见的慢性韧带损伤,是一种屈曲性损伤。一般是由于坐的时间过长,或者弯腰起身的次数太多而导致的劳损性疾病,但它也可以由感冒引起。多见于长期弯腰工作或白领办公室一族,表现为腰痛或背痛,偶见前者向臀部放射,后者向颈部放射。多为酸痛感。
这是西医名词,中医没有这个病名。一般中医治疗就是辩证论治,根据中医肾主骨、肝主筋的理论为指导,采取养血补肝、补肾壮腰、活血化瘀、疏筋通络等方法配伍药物治疗。
病情分析:
棘突炎是由于长期劳损所导致的韧带慢性炎症,属于无菌性炎症,
指导意见:
采用中医中药辩证治疗即可治愈,一般的中成药效果都不太好,主要是因为中成药都是同一配方同一对比量批量生产的,没有考虑病人的具体病症,所以效果不太好,中医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辩证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症配制中药.对症治疗效果才好,
需要根据病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内服的中药和外用的膏药.内服的中药是胶囊,由58味中药组方,外用的膏药42味中药组方.具体的比量需要了解病情才可以下方.采用此法治疗,一般4--20天会见效,四个月左右可以彻底治愈.祝早日康复.
6、连接椎骨的长韧带和短韧带分别有哪些
连接椎骨的长韧带和短韧带主要有五条,即三长两短。
三条长韧带:
①前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前。
②后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后。
③棘上韧带,连接于棘突之后。
两条短韧带:
①棘间韧带,连接于棘突之间。
②黄韧带,连接于椎弓之间。
临床意义: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6)棘突挤压韧带扩展资料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
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
2)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胶冻状,位于中央。
3)临床意义:纤维环后外侧较薄弱,用力过猛时可致髓核脱出而压迫脊神经。
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渐缩小,与承受体重压力密切相关。
(2)后面观: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条直线。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颈部棘突较短,胸部棘突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腰部棘突近水平后伸。
(3)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减缓震荡作用。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
7、从腰椎棘突到黄韧带有几厘米?
你好,这个跟年龄,个人体质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也就是两三厘米吧。